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疾病

《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疾病》是清華大學出版社於201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漆德芳。

基本介紹

  • 書名: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疾病
  • 作者:漆德芳
  • ISBN:9787302384205
  • 定價:150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3-01
  • 裝幀:精裝
  • 印次:1-1
  • 印刷日期:2015-03-10
內容簡介,前言,目錄,

內容簡介

我國至今還沒有一本全面論述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疾病的專著,本書為該領域首部專著。本書對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的疾病,從解剖、組織胚胎、生理、病理等基礎理論到臨床診斷及治療作了全面的論述,對近年有關的新的研究進展、診斷檢查方法及治療措施,特別是與臨床有關的部分更是作了聯繫實際的詳細講解,這將極有助於指導醫師臨床套用。本書適於臨床醫生參考使用。

前言

腹膜是全身面積最大、分布最複雜的漿膜。腹腔及盆腔器官表面幾乎完全、大部分或部分被腹膜覆蓋。因此,腹膜疾病不僅是腹膜本身的疾病,還涉及腹腔內、盆腔內多個器官疾病,甚至全身疾病。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疾病雖不是常見病、多發病,但其病因複雜,臨床表現多樣,缺乏特異性,誤診率高,往往危及病人生命,尤其是腹膜後間隙疾病,發病隱匿,症狀模糊,早期診斷困難,更易於漏診、誤診,以致延誤治療,故在外科、內科、婦產科急腹症及其他疾病的診斷、鑑別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為提高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疾病的診治水平,不斷地更新知識已成為臨床醫師的迫切要求。以往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疾病常分別出現在消化內科、普外科、腫瘤科、內鏡或腹腔鏡等相關專業書籍中,各科內容均有所側重,不夠全面,但在新理念、新知識紛至沓來和醫學模式不斷變革的今天,各專科間既有精細的分工,又有相互交叉、滲透、合作之處,為緊跟該領域日新月異發展的步伐,加強交流、協作,共同提高,我們特邀請該領域各學科專家和長期從事相關基礎研究的中青年學者以及富有臨床經驗的醫師共同編寫國內第一本《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疾病》專著,以獻給同道。本書共分5篇37章,對腹膜和腹膜後間隙疾病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治等內容作了完整、系統、詳盡的敘述。對類型繁多的腹膜炎,進行了全面、細緻的描繪。另外,也對某些少見、罕見病逐一作了介紹。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重視基礎理論,緊扣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新進展,在將新觀點、新診斷技術、新治療手段及新展望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同時緊密結合臨床實踐,力求既具有新穎性,又有較高實用性。特別是在診斷篇,對某些少見、罕見疾病章節添加了圖像,以增加其直觀性、生動性。期望本書能成為各有關科室臨床醫師、研究生和醫學院學生有益的參考書。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原院長封國生的指導、支持﹑參與以及醫院各相關科室主任及全國多家知名醫院專家的大力協助。承蒙楊昭徐教授、張泰昌教授、楊雪松教授、王秀榮教授、張愛華教授、陳杰教授、周志平教授等親自參加撰寫,承蒙李益農教授賜序,並承蒙清華大學出版社羅健編輯自始至終的鼎力相助,特在此一併深表感謝。由於編者知識水平有限,本書中遺漏、不當乃至錯誤之處,敬請同道不吝指教

目錄

第1篇基礎篇
第1章腹膜的解剖學
第1節概述
第2節腹膜與腹、盆腔器官的關係
第3節腹膜形成的結構
第4節腹膜隱窩
第5節腹膜腔全貌
第6節腹膜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經
第2章腹膜的組織胚胎學
第1節體腔的發生
第2節系膜的發生
第3節腹膜的組織學結構
第3章腹膜的生理
第1節間皮細胞
第2節間皮下基底層
第3節間皮下細胞外基質
第4節血管
第5節淋巴管
第4章腹膜的超微結構
第1節腹膜間皮的超微結構
第2節腹膜毛細血管的超微結構
第3節腹膜毛細淋巴管網的超微結構
第4節腹膜孔的超微結構
第5節腹膜表面活性層
第5章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疾病病理
第1節腹膜非腫瘤性疾病
第2節腹膜腫瘤及腫瘤樣病變
第3節腹膜後非腫瘤性疾病
第4節腹膜後腫瘤性病變
第2篇診斷篇
第6章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疾病超聲成像診斷
第1節腹膜及腹膜後解剖概要
第2節超聲診斷技術進展及其在腹膜、腹膜腔及腹膜後間隙疾病中的套用
第3節腹膜、腹膜腔及腹膜後間隙
超聲檢查適應證及檢查技術
第4節正常腹膜及腹膜後超聲聲像
第5節腹膜、腹膜腔及腹膜後間隙疾病的超聲診斷
第6節介入超聲在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疾病中的套用
第7章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疾病的CT診斷
第1節腹膜、腹膜腔及腹膜後間隙的正常CT解剖
第2節腹膜及腹膜腔病變的CT診斷
第3節腹膜後間隙疾病的CT診斷概述
第4節原發性腹膜後腫瘤的CT診斷
第5節腹膜後非腫瘤性疾病的CT診斷
第8章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疾病磁共振成像診斷
第1節磁共振的發展史及基本原理
第2節腹膜後間隙解剖
第3節腹膜後間隙常見疾病的MR診斷
第4節腹膜病變的MR診斷
第9章數字血管造影診斷
第1節血管造影及數字血管造影
第2節腹膜及腹膜後血管解剖
第3節腹膜及腹膜後間隙常見疾病
數字血管造影的診斷
第4節血管造影在腹膜後腫瘤中的套用
第10章腹膜活檢及腹腔鏡診斷
第1節腹膜活檢
第2節腹腔鏡檢查
第3篇腹膜疾病篇
第11章腹膜發育異常
第1節腹膜腔發育不全及腹腔
異常韌帶
第2節腹膜缺如及部分缺如
第3節腹膜疝
第4節穿腹膜疝
第12章腹膜惡性腫瘤
第1節原發性腹膜癌
第2節惡性腹膜間皮瘤
第3節腹膜假性黏液瘤
第4節其他原發性腹膜惡性腫瘤
第5節腹膜轉移癌
第6節腹膜轉移癌的評估及特殊類型
第13章腹膜良性腫瘤
第1節腹膜囊腫、腺瘤樣瘤及
囊性間皮瘤
第2節腹膜囊性淋巴管瘤及腹膜
播散性平滑肌瘤病
第14章腹膜其他罕見腫瘤
第1節腹膜神經膠質瘤病
第2節腹膜孤立性纖維性腫瘤
第15章原發性腹膜炎
第1節腹膜炎概論
第2節自發性腹膜炎
第3節肝硬化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
第4節結核性腹膜炎
第16章繼發性腹膜炎
第1節急性化膿性腹膜炎
第2節化學性腹膜炎
第3節血性腹膜炎
第4節外傷性腹膜炎
第5節手術後腹膜炎
第6節腹腔膿腫與腹膜炎
第7節尿性腹膜炎
第8節成人糞性腹膜炎
第9節新生兒胎糞性腹膜炎
第10節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
第11節其他醫源性腹膜炎
第12節盆腔腹膜炎
第17章第三型腹膜炎
第1節概述
第2節真菌性腹膜炎
第18章性傳播疾病所致腹膜炎
第1節淋球菌性腹膜炎
第2節支原體性腹膜炎
第3節衣原體性腹膜炎
第4節HIV/AIDS相關性腹膜炎
第19章特殊類型腹膜炎
第1節老年腹膜炎
第2節妊娠期腹膜炎
第3節硬化性腹膜炎
第4節肉芽腫性腹膜炎
第5節結締組織病相關性腹膜炎
第6節寄生蟲性腹膜炎
第7節胰源性腹膜炎
第8節乳糜性腹膜炎
第9節嗜酸粒細胞性腹膜炎
第10節膽固醇性腹膜炎
第20章少見、罕見腹膜炎
第1節藥源性腹膜炎
第2節胎脂性腹膜炎
第3節腹型過敏性紫癜
第4節多發性漿膜炎
第5節良性陣發性腹膜炎綜合徵
第6節克羅恩病腹膜炎
第21章腹膜纖維化
第1節腹膜纖維化機制與防治
第2節腹繭症
第3節腹膜粘連
第22章腹膜及腹腔其他疾病
第1節腹膜型子宮內膜異位症
第2節腹腔妊娠
第3節腹膜黑變病
第4節腹部卒中
第23章腹膜疾病診療進展
第1節感染性腹膜炎腹水診斷
第2節腹腔鏡在腹腔感染中的套用
第3節腹膜表面腫瘤外科治療
第4節腹腔惡性腫瘤基因治療
第5節腹腔惡性腫瘤分子靶向治療
第24章肝硬化自發性細菌性
腹膜炎的常見併發症
第1節肝腎綜合徵
第2節肝性腦病
第3節消化道出血
第25章腹膜功能研究及其評估
第1節腹膜的生理功能及腹膜功能研究的歷史
第2節腹膜溶質轉運和水轉運功能的研究及評估
第3節超濾衰竭
第4節腹膜功能研究及評估的臨床套用與展望
第26章腹膜疾病的營養支持
第1節營養支持概述
第2節營養狀況的評定與監測
第3節腸外營養
第4節腸內營養
第5節腹膜疾病營養支持
第27章腸屏障功能障礙與腹腔感染
第1節腸屏障功能障礙與細菌性自發性腹膜炎
第2節內毒素血症與感染性腹膜炎
第28章腹腔感染的抗生素治療
第1節腹腔感染的常見致病菌
第2節抗生素對細菌的作用與反作用
第3節腹腔感染的抗生素套用進展
第4節腹腔感染的抗生素治療與預防
第29章重症腹膜炎與感染性休克
第1節病原學
第2節發病機制
第3節病理生理
第4節診斷
第5節治療
第30章微生態製劑與感染性腹膜炎
第1節微生態平衡與微生態製劑
第2節微生態製劑的作用機制
第3節微生態製劑分類和作用
第4節微生態製劑的臨床套用
第5節微生態製劑與感染性腹膜炎
第4篇腹膜後間隙疾病篇
第31章腹膜後間隙感染
第1節腹膜後淋巴結炎
第2節腹膜後感染與膿腫
第3節腹膜後淋巴結核
第32章腹膜後間隙損傷
第1節腹膜後間隙外傷
第2節腹膜後間隙出血及血腫
第33章原發性腹膜後間隙腫瘤
第1節腹膜後腫瘤概論
第2節腹膜後間隙腫瘤的臨床診斷與評估
第3節腹膜後腫瘤的外科治療
第4節腹膜後間隙腫瘤的綜合輔助治療
第5節常見的腹膜後間隙腫瘤
第34章腹膜後纖維化
第1節特發性腹膜後纖維化
第2節繼發性腹膜後纖維化
第35章腹膜後間隙其他疾病
第1節腹膜後間隙液體滲病
第2節腹膜後軟斑病
第3節腹膜後間隙氣腫
第4節腹膜後間隙寄生蟲病
第5節腹膜後妊娠
第6節腹膜後子宮內膜異位症
第5篇腹膜及腹膜後間隙相關疾病篇
第36章腹膜及腹腔相關疾病
第1節糖衣肝
第2節Whipple病
第3節腹腔間隔室綜合徵
第4節惡性萎縮性丘疹病
第37章其他相關疾病
第1節Castleman病
第2節腸系膜脂膜炎
第3節系統性彈性組織溶解性肉芽腫病
第4節腹腔異物性肉芽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