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動脈硬化性狹窄

腹腔動脈硬化性狹窄是腹腔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腹腔動脈是腹腔臟器供血的主要途徑,保證主要臟器的功能。腹腔動脈硬化性狹窄是造成腹腔臟器缺血的主要原因。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心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腹腔動脈
  • 常見病因: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遺傳、吸菸等
  • 常見症狀:早期可無症狀,隨腹腔臟器缺血、缺氧加重,表現為腹痛、腹瀉等,嚴重者可致組織缺血性壞死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治療,預後,預防,

病因

1.高血壓
高壓血流長期衝擊動脈壁引起動脈內膜機械性損傷,造成脂質易在動脈壁沉積,形成脂肪斑塊並造成動脈硬化狹窄。
2.高脂血症
血中脂肪量過高較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斑塊,造成動脈硬化狹窄。大量攝入油膩性食物和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是動脈硬化發生的主要原因。
3.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的脂肪代謝會出現問題,血液中運送脂肪的蛋白質(稱做脂蛋白)會產生變性,在運送過程中脂肪容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脂肪斑塊。
4.抽菸
香菸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會損傷動脈內壁,受傷的動脈內壁會卡住膽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積形成脂肪斑塊。同時,抽菸也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減少血流量。
5.家族史
指的是基因上的因素,使某些人早期就發生動脈硬化疾病,其原因仍未明確,有的是嚴重高膽固醇血症,迭積在血液中,進而促發動脈硬化發生。
6.其他
缺少運動、肥胖或體重過重的人、壓力過大等原因也會加重或導致腹腔動脈硬化而致腹腔動脈硬化性狹窄。

臨床表現

由於腹腔動脈是腹腔臟器供血的主要途徑,故腹腔動脈硬化性狹窄會導致相應的腹腔臟器缺血,但是該病起病隱匿,不容易被發現,多在體檢時發現,早期可以沒有症狀,隨著腹腔動脈狹窄的程度加重相應的腹腔臟器缺血、缺氧加重,而導致相應的症狀,如腹痛、腹瀉等症狀,甚至出現缺血性壞死,導致臟器功能的喪失,而致器官的衰竭,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檢查

1.腹部B超
可顯示腹腔臟器的形態、大小,以及是否對稱等。
2.螺旋CT及磁共振血管成像
可以判斷腹腔血管是否有狹窄,以及狹窄情況,狹窄程度等。
3.腹腔血管造影檢查
可以非常有效的評估腹腔血管狹窄情況。
4.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檢查
指通過導管技術將導管插至腹腔動脈,然後用造影劑注入腹腔動脈來顯示血流,通過X線透視或造影來確定阻塞或狹窄的部位。

治療

腹腔動脈硬化性狹窄的治療應著眼於延長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主要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1.保守治療
(1)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低鹽低脂飲食、減少熱量攝入、保持運動、控制體重、保持心情愉快等。
(2)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治療,如對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的控制,減輕及預防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和腹腔動脈硬化性狹窄的進展。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對於腹腔動脈狹窄的症狀控制和病程的延緩和逆轉有很好的療效,大多數患者症狀可以得到控制和改善,僅有小部分患者病情繼續進展。但手術療法具有創傷大、腹腔動脈狹窄的患者常合併心腦血管多系統的動脈粥樣硬化、手術不宜被患者及家屬接受等缺點。隨著醫學繼續的發展,故長期慢性腹痛、經系統檢查排除了常見致病原因,同時存在影像學檢查有明確腹腔動脈狹窄的證據患者是可經介入治療,是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案。

預後

多數腹腔動脈硬化性狹窄患者可能合併頸動脈硬化性狹窄、腎動脈硬化性狹窄以及心血管動脈硬化性狹窄等,故最終可能伴有腎衰竭或者冠心病及卒中。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改善疾病預後的重要途徑。

預防

主要針對病因預防,如積極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並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低鹽低脂飲食、吃動平衡、戒菸、限酒、保持心情愉快等;同時要注意體檢,以及時發現腹腔動脈硬化及狹窄程度,以便早期治療,改善生活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