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黏附性大腸桿菌

腸黏附性大腸桿菌

腸黏附性大腸桿菌為新近從腸致病性大腸桿菌菌群中分出的致腹瀉性大腸桿菌,能黏附於小腸上皮細胞,並在其表面大量繁殖而引起微絨毛病變。已知有兩個菌種和十餘個血清型。聚合性黏附大腸埃希菌黏附於腸黏膜時呈聚合狀,可釋放腸毒素;廣泛黏附大腸埃希菌不產生腸毒素及Vero毒素,腹瀉機制不明。是兒童腹瀉,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兒童腹瀉的重要病原,並且還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慢性腹瀉旅遊者腹瀉有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腸黏附性大腸桿菌
  • 外文名:Intestinal adhesion E. coli
  • 特點:能黏附於小腸上皮細胞
  • 引起:腸微絨毛病變
  • 導致:兒童腹瀉
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分類,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腸致病性大腸桿菌,侵襲性大腸桿菌,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腸黏附性大腸桿菌,

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

大腸桿菌(大腸埃希菌),可分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兩大類。致病性大腸桿菌主要引起腹瀉,又稱致腹瀉性大腸桿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在嬰幼兒腹瀉中檢出率可高達70%,在成人中也可呈散發或暴發流行,表現為旅遊者腹瀉食物中毒

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分類

按其致病機制將致病性大腸桿菌分為5種,引起不同臨床類型的大腸桿菌性腸炎。

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

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腸炎為近年從霍亂樣腹瀉病人大便中新發現的一組致腹瀉大腸桿菌,是已開發國家“旅遊者腹瀉”的主要病原之一。大腸桿菌腸毒素通過菌毛和纖毛蛋白結構中黏附因子定殖於小腸上部,與小腸黏膜上皮細胞上的相應受體結合,並釋放腸毒素引起腹瀉。本病主要病理改變是腸黏膜杯狀細胞中粘液排盡。潛伏期一般為44h(0.5~7d),臨床表現為水樣腹瀉,2~10次/d,偶成重症霍亂樣腹瀉。小兒和年老體衰者發生嚴重腹瀉常伴發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酸中毒,有生命危險。發熱者較少,多為低熱。可有腹痛、噁心、嘔吐、頭痛、肌痛,但無里急後重。病程1~5d,甚少超過1周。病後1~3周仍有小腸吸收障礙,所以在開發中國家的小兒常發生病後營養不良。確診主要依靠大便培養出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根據病情可採用口服補液和靜脈補液,以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失衡。如發生休克,則抗休克治療。一般病例可不用抗菌藥物治療。

腸致病性大腸桿菌

腸致病性大腸桿菌是最早被認識的一種致腹瀉性大腸桿菌,是50~60年代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近年發病有所減少。腸致病性大腸桿菌傳染性強,病人和帶菌者為傳染源,各年齡組均可發病,2歲以下小兒多見。起病較緩,多有飲食不調或添加輔食不當等誘因,常誤診為消化不良。輕症者不發熱,大便3~5次/d,黃色蛋花樣,量較多;重症者可有發熱、嘔吐、腹痛、腹脹等,呈粘液膿血便;吐瀉嚴重者可有脫水及酸中毒表現。成人患者常急性起病,臍周腹痛伴痢疾樣大便。個別營養不良患兒,病原菌可通過腸黏膜入血,導致敗血症。外周血象白細胞正常或稍增高,大便鏡檢可見紅、白細胞,並有大量脂肪顆粒。本病亦為自限性疾病,通過飲食療法和對症治療,腸道菌群恢復正常後即可治癒。重者可給予抗生素治療。小兒餵養不當則病程遷延,腸功能恢復較慢。部分嬰幼兒可死於脫水、酸中毒、休克、肺炎等併發症。母乳餵養是防治該病的有效措施,因母乳中的IgA可阻止大腸桿菌對腸黏膜的黏附。

侵襲性大腸桿菌

侵襲性大腸桿菌無動力,生化反應和抗原結構近似志賀菌屬。侵襲性大腸桿菌不產生腸毒素,其主要生物學特性是能侵入小腸黏膜上皮細胞,並引起炎症反應,導致侵襲性腹瀉,大便帶粘液膿血。兒童及成人均可患病,接觸傳播引起散發性病例,水源污染可導致暴發流行。本病臨床表現輕重懸殊,較重病例酷似細菌性痢疾。實驗室診斷可採用凝集反應,侵襲性大腸桿菌抗體效價呈4倍以上增高有診斷意義。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

1982年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首次被確定是一種人類致病菌,該菌可通過食物、水以及直接接觸感染的人與動物而傳播。全球已有6大洲30多個國家報導由該菌所致的感染流行。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無侵襲力,也不產生腸毒素,但能產生一種毒力甚強的細胞毒素,對Vero細胞有損傷或致死作用,故稱Vero毒素。Vero毒素在盲腸、闌尾和升結腸引起腸黏膜上皮細胞壞死,黏膜充血、出血、水腫,導致炎症性出血性腹瀉。Vero毒素還可進入血流,導致毒血症症狀,並通過血腦屏障,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又可損傷血管內皮引起血栓性微血管病變。病變部位主要在腎臟時可導致溶血尿毒綜合徵。O157∶H7感染的潛伏期為3~4d,主要症狀為痙攣性腹痛,初期為水樣腹瀉,繼而成典型的特徵性血水便,不發熱或低熱,伴噁心嘔吐。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輕度升高。本病5~7d而自愈,少數兒童或成人經數天血水樣腹瀉後尿量急劇減少,出現溶血尿毒綜合徵,患者有腎功能衰竭、外周血小板減少以及溶血性貧血等徵象。特異性診斷有賴於從糞便分離鑑定O157∶H7型大腸桿菌,並應檢測Vero毒素,後者已有反向被動乳凝試驗、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以及聚合酶鏈反應(PCR)試劑可供選擇。對O157∶H7感染者使用抗生素尚有爭議。根據體外研究及治療痢疾志賀菌的臨床經驗,抗生素治療可促進志賀菌毒素釋放而增加發生溶血尿毒綜合徵的危險性。但有研究證實使用抗生素治療具有保護作用。有必要對是否套用抗生素治療進行進一步研究。對溶血尿毒綜合徵多數須進行血漿置換治療。其他治療包括口服志賀菌毒素結合樹脂及毒素中和抗體。

腸黏附性大腸桿菌

腸黏附性大腸桿菌為新近從腸致病性大腸桿菌菌群中分出的致腹瀉性大腸桿菌,能黏附於小腸上皮細胞,並在其表面大量繁殖而引起微絨毛病變。已知有兩個菌種和十餘個血清型。聚合性黏附大腸埃希菌黏附於腸黏膜時呈聚合狀,可釋放腸毒素;廣泛黏附大腸埃希菌不產生腸毒素及Vero毒素,腹瀉機制不明。是兒童腹瀉,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兒童腹瀉的重要病原,並且還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慢性腹瀉和旅遊者腹瀉有關。其治療與腸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相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