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多由素體陽虛,或年高腎虧,或久病傷腎,以及房勞過度等因素引起。
腎臟水中有火,陰中有陽,陰平陽秘,功能正常。其病則主要表現為水火陰陽失調,但水火陰陽失調又有虛實之分。因邪實而發病者屬實,如外感寒濕,或濕熱困於腎,病多為實,實證日久則由實轉虛。因正虛而發病者屬虛。腎虛有陰陽之別,精虧氣虛之分。但腎虛日久,必致由陰及陽,或由陽及陰,而成為陰陽兩虛之證。腎為人身陰陽之根。腎臟病變與其他臟腑的關係甚為密切。五臟之傷,久必及腎,而腎病又必影響其他各髒。
臨床表現
腰膝酸軟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為甚,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脈沉弱。或男子陽痿,女子宮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瀉;或浮腫,腰以下為甚,按之沒指,甚則腹部脹滿,全身腫脹,心悸咳喘。
腎陽虛證一般以全身機能低下伴見寒象為辨證要點。腰為腎之府,腎主骨,腎陽虛衰,不能溫養腰府及骨骼,則腰膝酸軟疼痛;不能溫煦肌膚,故畏寒肢冷。陽氣不足,陰寒盛於下,故下肢尤甚。陽虛不能溫煦體形,振奮精神,故精神萎靡,面色蒼白。腎陽極虛,濁陰瀰漫肌膚,則見面色黧黑。舌淡胖苔白,脈沉弱,均為腎陽虛衰之象。腎主生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生殖機能減退,男子則陽痿,女子則宮寒不孕。命門火衰,火不生土,脾失健運,故久泄不止,完谷不化或五更泄瀉。腎陽不足,膀胱氣化功能障礙,水液內停,溢於肌膚而為水腫;水濕下趨,腎處下焦,故腰以下腫甚,按之沒指;水勢泛濫,阻滯氣機,則腹部脹滿,水氣上逆凌心射肺,故見心悸咳喘。
辨證施治
主方:金匱腎氣丸。方藥:乾地黃、薯蕷(即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炮)。用法: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日再服。
功用:補腎助陽。
主治:腎陽不足證。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泄,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以及痰飲,水腫,消渴,腳氣,轉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