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生平簡介,軼事典故,作品一覽,作品總匯,名句摘抄,
生平簡介
明正德、嘉靖之際,前七子、吳門派、唐宗派鼎足三立,胡纘宗以其現實主義詩歌崛起於隴右,為當時文壇所矚目,對後世亦產生深遠影響。
胡纘宗(公元1480—1560年),漢族,字孝思,一字世甫;號可泉,亦號鳥鼠山人。明陝西省鞏昌府秦州(今天水)秦安人。其父祖兩代以通經、精毛詩而聞名於隴右,曾任知縣。可泉少年時代與弟正宗讀書於四川,二十二歲時於西安鄉試中舉,被薦入京師入國子監,曾先後受知於明代著名學者、詩人、一代名臣楊一清與李東陽,並結識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王九思、呂柟、馬理等詩友、學友,友誼深厚,終生不渝。這些人,都成為一代名人。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考中進士,殿試策對擬一甲,後因故抑置三甲第一名,特授一甲傳臚、翰林院檢討。可泉後累遷至山東、河南巡撫、右副都御史,官階正三品。“愛民禮士,著於一時,名與況鐘相頡頏。”著有《鳥鼠山人集》等著作多種,大部分被收入《明史·藝文志》與清《四庫全書》,是明代著名的學者、詩人與書法家。
殿試始末:《明史·選舉志》載:明代科舉沿唐、宋舊制,而稍變試士之法。專取《四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為明太祖朱元璋與劉基所定。體用排偶,代古人言,通謂八股。每三年以諸生試於直省,取中者稱舉人。次年春舉人由禮部主持試於京城,稱為會試,中式者由皇帝親自主持試於朝廷,稱為廷試或殿試,分一、二、三甲錄取。一甲止取三人,一、二、三名分別稱狀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各取若干人,第一名稱傳臚。《辭源》謂:科舉時,殿試後宣讀皇帝詔命唱名叫傳臚。至明代稱會試第一為會元,二、三甲第一為傳臚。至清代則專稱二甲第一名為傳臚。《辭源》載:“狀元、榜眼、探花之下,其第四名,即進士二甲之第一名,通稱為傳臚,三甲之第一名亦間有稱之。”間有者三甲第一名明代稱傳臚而清代不稱之意。《明史·選舉志》載: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通稱進士。
胡纘宗為正德三年戊辰進士,為三甲第一名,傳臚。查正德三年戊辰(公元1508年)科名錄,第一甲三名;呂柟、景暘、戴大賓;第二甲一百一十五名,第一名焦黃中;第三甲二百三十一名,第一名胡纘宗。即該科狀元是呂柟,榜眼是景暘、探花是戴大賓,傳臚是焦黃中、胡纘宗。
《明史·選舉志》:“廷試用翰林及朝臣之優者,為讀卷官。共閱對策,擬定名次,侯臨軒。或如所擬,或有所更定,傳制唱第。”
關於胡纘宗殿試事,乾隆《直隸秦州新志》載: “胡纘宗,字世甫,秦安人。正德戊辰進士。殿試策對擬一甲,有權宰私庇其子,抑置三甲一名。李東陽憐其才,請同一甲,傳臚,即授翰林院檢討。” 道光《秦安縣誌》載:“胡纘宗,字世甫,正德戊辰進士。殿試策對擬一甲,有權宰私庇其子,抑置三甲一名。李東陽憐其才,請同一甲,傳臚,即授翰林院檢討。” 兩志記載全同,惟《秦安縣誌》少“秦安人”三字而已。關於此事,明《胡氏家譜》有更詳細的記載: “殿試策對擬一甲,時有權宰私庇其子,遂置府君為三甲一名。閣臣試官李東陽先生憐其才,特奏請允同一甲,傳臚,授翰林院檢討,後不為例。乃授命,同修參對《孝宗實錄》”。 《明史》載:“正德三年,焦芳子黃中會試中式,芳引嫌不讀卷。而黃中居二甲之首,芳意猶不慊,至降調諸翰林以泄其忿。”又載: “嘉靖二十三年廷試,翟鑾子汝儉、孝俱在試中。世宗疑二人濫首甲,抑第一為第三,第三置三甲。”
按:李東陽(公元1447年—1556年),明代茶陵(今湖南茶陵縣)人,字賓之,號西涯,天順八年進士。歷仕英宗、憲宗、孝宗、武宗四朝,以內閣首輔(位同宰相)主盟詩壇,創茶陵派,率先反對館閣體,為一代名相、著名詩人。
綜上述記載,其事甚明。胡纘宗殿試已擬一甲,即為第三名,已是探花。後因大學士焦芳私庇其子焦黃中,遂抑置胡纘宗為三甲一名。閣臣試官李東陽憐惜胡纘宗之才,特奏請胡纘宗等同於一甲,為傳臚,特授翰林院檢討,下不為例,得到正德皇帝允許。按明代進士授官,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的選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學成後才可在翰林院任官。胡纘宗特授翰林院檢討,為一甲傳臚,乃是因憐才而開的一個特例。如此說來,胡纘宗為探花的說法並非完全出於民間傳說附會,胡纘宗即使不是探花,亦為準探花,即相當於探花,這是有相當事實根據的,在當時是傳於眾口,以後又記載於《明史》的。而殿試抑第一為第三、第三為三甲是科舉時代常法。《秦州志》、《秦安縣誌》、《胡氏家譜》均引其事而隱焦芳、焦黃中父子之名,亦可謂厚道寬恕之至了。因明代分一、二、三甲為名第之次,而二、三甲第一名為傳臚,好像是特別提出並列第四名,故至清代僅以二甲第一名為傳臚雲。
仕宦與著作:胡纘宗既任職翰林院,入史館修《孝宗實錄》,開始步入仕途。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他出任四川嘉定州(今四川樂山縣)判官,八年升任潼川州(今四川三台縣)知州。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召入任南京戶部湖廣清吏司員外郎,後升任郎中,又調南京吏部驗封清吏司郎中。時寧王朱宸濠據南昌反,率水師出鄱陽湖入長江,揚言攻取南京。胡纘宗為南京兵部尚書喬宇出謀劃策,採取有效防範措施,捕獲宸濠南京內應者。事平,胡纘宗升任安慶知府。安慶為長江上游重要屏障,歷來為重鎮,他升任後主要完成戰亂後的恢復工作:撫流亡,修城垣,革弊政,省徭役,興水利,獎農桑,治道路,通商旅,三年後都市繁榮,超過戰前。離任之日,安慶百姓傾城相送。明世宗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胡纘宗調任蘇州(今江蘇蘇州市)知府。蘇州為東南一大都會,政務繁劇,歷代選德高望重、明達幹練者為郡守,唐韋應物、白居易與明況鐘先後任職於此。胡纘宗在蘇州時以“廉潔辯治”、“名與況鐘相頡頏”。離蘇州十年後,吏民猶思念不已,為其立“去思碑”。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胡纘宗升任山東布政使司左參政;嘉靖十年,調山西布政使司左參政;嘉靖十五年,升河南左布政使;同年十二月,升山東巡撫右副都御史,曾開修萊河以便民。時魯王橫恣,他上疏彈劾,革魯王俸三分之二,逮殺其左右群小,吏民額手稱慶。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因治河有功,調升總理河道職務,開考城(今河南南考縣)黃河支流,以減輕歸(歸德,今河南商丘縣)、睢(睢州,今河南睢縣)水患。工程之巨,效益之高,在明代水利史上寫下光輝一頁,為一代治水名臣。
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三月,明世宗幸楚承天府(今湖北安陸縣),謁顯陵,胡纘宗受小人排擠,改任河南巡撫以迎駕。時逢河南遭災,他不顧個人安危,奏準救災銀兩二十萬以賑濟災民。同年十二月,因巡撫衙門失火而引咎辭職,歸田著書。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60年),因奸人王聯誣告,將其迎駕詩“穆王八駿空飛電,湘竹皇英淚不磨”說成是詛咒,胡纘宗以71歲高齡身陷詩獄。刑部尚書劉訒為人公正,認為胡纘宗迎駕詩是歌頌功德,不是謗詛,應予原宥。世宗恨猶未釋,將胡纘宗削籍為民。出獄時,詩人謝榛前往探視,賦詩相贈,詩中有句云:“白首全生逢聖主,青山無意見騷人!”胡纘宗口占一首作答,豪氣不減當年,時人傳為美談。75歲時,他完成最後一部學術著作《願學編》,這是一部嚴謹的理論著作,從其中可以窺見其思想、文化觀點等。
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三日(即公元1560年9月22日),胡纘宗方揮毫對客,奄然而逝,時年81歲。長安何棟為其作墓志銘,《明史》有傳,附於劉訒傳後。
按《明史·地理志》載:終明之世,為直隸者二:即京師(北京)、南京;為布政使司者十三:即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廣、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以現代語言來附會,即全國有十三個行省、兩個直轄市。胡纘宗先後任山東、河南巡撫,政績卓著,其事功亦大有可觀者在。
《明史·藝文志》收錄胡纘宗著作有《胡氏詩識》三卷,《儀禮鄭注附逸禮》二十九卷、《春秋本義》十二卷、《安慶府志》三十一卷、《漢中府志》十卷、《鞏郡記》三十卷、《秦州志》三十卷、《鳥鼠山人集》十八卷、《擬古樂府》四卷、《詩》七卷。此外著作尚有《擬漢樂府》、《潼川州志》、《蘇州府志》、《羲台志》、《秦安縣誌》、《願學編》、《近取編》、《讀子錄》,編有《漢音》、《魏音》、《雍音》、《唐雍》等。當時與後世尊稱其為“關西夫子”。
學術思想與詩文藝術特色:胡纘宗生當末世,武宗、世宗均非明君。武宗初用宦官劉瑾,後用佞臣江彬,行幸無時,荒淫無度,為明代著名酒色皇帝。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北部邊防時時告急,藩臣謀亂,民不聊生。世宗初期曾一度重振綱紀,後任用張璁、桂萼、夏言、嚴嵩為首輔,二十餘年不理朝政,以致朝政日非。終嘉靖之世,內憂外患頻繁發生,一派風雨飄搖之景象。胡纘宗多次在詩文中稱其所處時代為“季世”、“叔末之世”,驚嘆“海內民窮財盡”。他有才能,有抱負,推崇歷史名臣王安石、范仲淹,然而時無明君,權奸當道,社會黑暗,仕途坎坷,所以又時有歸隱思想,景慕陶淵明、林和靖。這些矛盾心態都在其詩文中有真實的反映。
在文學創作上,他所處時代正是前七子高舉復古大旗時代,前七子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領袖,以康海、王九思、徐禎卿為中堅,“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其用意在矯正“館閣體”之弊,但最終卻以模擬為能事;吳門派以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祝枝山、王履吉等為代表,多為詩人兼書畫家,其詩以題畫、寫景、抒情為主,感情真摯,格調清新,但在迴避現實矛盾上卻和前七子殊途同歸;唐順之為代表,以古見長。以上諸人多為胡纘宗摯友,但在文學創作上,他卻銘記高祖胡鈞“大丈夫當自成家”教誨,推崇《詩經》,走現實主義道路。
他推崇傳統儒家詩學理論,提倡因流覓源,綜合創造,反對摸擬。他在《願學編》中尖銳指出:“今之學詩者規規於摹仿,求其必似,……似工矣,而實未工也。”當時復古派風靡天下,這是隱含著對他們的批評。“興到成歌詠”,這是他在《從家父攜諸弟諸兒游凌雲寺》中詩,足以概括其詩歌寫作中一個重要特點,即其詩多為“興到”之作。《鳥鼠山人集》中有大量“口號”、“偶成”、“偶然作”、“走筆”、“率然作”字樣詩題,說明其詩既非宿構,亦非模似古代名家作品,這在模擬詩風盛行的明代中後期,堪稱中流砥柱。他虛懷若谷,從善如流,善於向南朝樂府學習,並向同時代吳中詩人學習,故至江南後詩風為之一變。後七子主將王世貞在其《藝苑巵言》中載:“胡孝思嘗為吾郡守,才敏分流,前後罕儷。公暇,多遊行湖山園亭間,從諸名士一觴一詠,題墨淋漓,遍於壁石。”從中大可窺見胡纘宗昔日之風采。縱纜其全部詩作,可以說其詩感情真摯,風格瑰偉多樣,在明代詩人中是首屈一指的。
胡纘宗現存詩千首以上,始作於正德戊辰年(三年),終於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詩歌創作終其一生。按詩歌內容可分為社會、山水、詠物、唱酬四大類,以社會詩與山水詩為大宗,約占三分之二。社會詩散見其詩歌各個時期,反映正德、嘉靖年間社會生活廣泛而又深刻,社會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均很高。其《擬古雜詩七首》直書正德皇帝與其佞臣南巡南京時玩弄妓女、淫人妻小的醜惡行徑:
幕中歌吹聲,選妓色傾城。不諳君臣禮,時時並馬行。 驚喜君王至,西華夜啟扉。後車三十乘,載得美人歸。
李天舒教授曾編注《鳥鼠山人胡纘宗詩選》評曰:“這七首詩是一組尖銳的政治諷刺詩,乃我三千年詩史所宜寶,無論明代。直書其事,此詩史之筆,若《詩經》之《伐檀》,戰國之屈騷,盛唐之杜詩,趙宋之辛詞,元代之關曲,莫非此筆之如椽者。至明代乃有胡纘宗出,紹其不絕如縷之餘緒,獨放異彩於明代詩壇,厥功不亦偉乎!”評價極高,亦極精當,讀遍明詩,難以重睹敢於如此面對慘澹人生的作品,數百載之下猶凜凜有生氣。《偶成巴東》、《發羅江即事》、《雅州》、《發眉州》、《威遠道中即事》、《東阿道上》、《白龍吟》等詩都是他置個人安危性命於不顧,為民請命的血淚之作。
又如其五律《方氏承恩圖》、《習古齋》實為悼念明代大儒方孝孺而作,謂方氏雖死猶生,隱寓著對明成祖暴行的嚴正批評;五絕《懷楊殿撰三首》是懷念友人四川才子狀元楊慎流放雲南而作,詩中歷舉賈誼、李白、楊雄、司馬相如諸人以贊其絕世之才,哀時命之蹇,“漢文終有道”者,猶言嘉靖終無道也。這些詩力透紙背,都是明代難得的現實主義佳作。
山水詩在《鳥鼠山人集》中質優而量多,尤其是巴蜀江南諸作,足可代表明代山水詩的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有《次中岩四首》、《登金陵觀音閣》、《寄題疊嶂樓》、《登塔》、《登天柱閣三首》、《可泉歌》等,兼有北詩之豪放與南詩之靈秀,在風格上形成了多樣化的統一。如《登天柱閣三首》之一:
與客登江樓,橫江山欲浮。雲當天柱出,月傍小孤流。 帆外收吳楚,尊前落鬥牛。禰漫忽千里,倚檻思悠悠。
此詩氣象雄渾,想落天外,清新俊逸,格調高古,是胡纘宗代表作之一,被收入《明詩別裁集》中。又如七古《可泉歌》:
九龍鼓鬣擎長山,山麓山泉臨我牖。上有三窟煥如台,下有七穴燦如斗。 南屏嶓冢北崆峒,大隴小隴土何厚。羲皇畫卦咫尺天,隴水渭水分岡阜。 邑中有泉一無可,唯茲可浸亦可藪。泉色溶溶涵女牛,泉聲汩汩鳴瓊玖。 我圃有芹碧池羹,我徑有梨華峰藕。雖乏張翰之秋蓴,卻多周顒之春韭。 金丸兩樹櫻桃盤,水晶一曲葡萄醅。華發相攜只素琴,白衣相贈唯玄酒。 引泉溉之未盈科,東家西家分先後。秋涼收蔬三五畦,冬寒冱麥一兩畝。 我泉之澤力止是,不似惠泉堪大受。日瀉泉流隨地滋,可雲可雨猶翹首。 雖非穹窿濟川才,似亦滄浪濯纓手。所至薄有潤澤功,源頭活水吾寧負? 我庭亦欲植三槐,我門今看栽五柳。還山況值太平年,折簡時送平生友。 樹杪有雞白出枝,床頭有酒綠盈缶。倒觴秋月歌奚童,擊築春風醉鄰叟。 我行未和梁甫吟,我歸得獻南山壽。日光流動我何之,眾謂茲泉唯我有。 生而不淑逢叔文,嘉州外補登凌雲。上亦有泉名亦可,就日酌之蘭桂芬。 鳳池誤入慚承旨,留都召還驚揚子。漢嘉九嵿激三江,潼梓通津乘巨淙。 龍舒青草沖小孤,吳門白茅壅太湖。會稽溪仄妨海潮,太原霾動起汾濤。 海岱依稀浚百泉,河漕思唯平九川。汴垣上下理濁河,艮岳南北愁洪波。 吁嗟乎,源泉雖多流未長,到處其如底定何!初睹翰林之汪穢, 終俯蘭台之巍峨。歸來依松坐白石,岩畔與泉時婆娑。
按可泉之水源出秦安縣南五里之長山,山麓有邢泉村,有媧鄉聖母宮、可泉寺諸名勝,為胡纘宗幼年讀書之處與晚年歸隱著書之處。又胡纘宗號可泉。全詩前半詠泉,後半詠已,詠泉之中有已,詠已之中有泉,神明變化,一以貫之。全詩有對可泉景物的描寫,有對一生往事的回憶,慷慨淋漓,一氣呵成,有哲人豁達之度,無美人遲暮之嘆,平生志趣,用舍行藏,俱見此五百字中,於豪放雄渾之中,復見其蒼勁挺拔如老松古柏。在明代七古中罕有其匹。
七律組詩《漫興》八首寫其生平壯遊,宦海浮沉,筆力雄肆,意氣豪邁,勢如百川赴海,一瀉千里,略無掛礙。如其八:
河嶽重臨紫氣開,蘭台薇省總非才。曉迎宸舸六龍渡,夕捧琱輿八駿回。 新敕特頒星燦爛,舊銜仍改隼俳徊。歲災投劾得歸去,猿鶴翻驚旌忽來。
《漫興》八首與七古《可泉歌》被推為《鳥鼠山人集》中七言雙璧,祥加品味,確非虛譽。《可泉歌》更被推為壓卷之作,這是因其詩歌中的浪漫主義因素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明代著名文學家王慎中在《鳥鼠山人集序》中謂胡纘宗詩“甚宏深”,有“專精果毅之力”,“文以澤其質,律以諧其音,彬彬乎何聲之富也”,“今有欲知秦中之美且盛者,舍是詩其何觀”,中肯地指出其詩歌成就,風格特徵,溯源所自,以及在明代詩壇的影響和地位。現代著名學者楊伯峻在《鳥鼠山人胡纘宗詩選序》中謂:“他的詩質樸而富有感情,要這樣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詩人。象當時吳門派唐伯虎(寅)、祝枝山(允明)等人逃世於書畫,玩世不恭,倜儻不群,他是不肯乾的。可是唐、祝諸人喧騰於眾口,胡氏卻寂寞於身後,這是歷史的不公平。”《鳥鼠山人詩選注》等書籍的出版當補救這不公平的歷史,補寫出明代文學史上的光彩奪目的一頁。
都御史長安何棟在胡纘宗墓志銘中贊其“經濟宏偉,功業垂於當年;學海淵涵,著作傳於今日。”今秦安縣已於城南可泉讀書處修胡纘宗紀念館,紀念館占地一畝五分,由殿宇與廂廊若干間組成,陳列胡纘宗著作、書法作品、影圖等,以紀念這位明代著名學者、詩人與書法家。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甘肅詩詞學會會長袁第銳曾為撰聯:“一泓碧水,十里青郊,雖輞川無法以過也;九月黃花,三春綠柳,便桃源未必勝之。”裔孫胡喜成亦為之撰聯:“此地有幽林翠柏,綠野風煙,東山歌酒,遙思在手青雲,園接南峰秦隴望;他時逢春韭秋芹,平泉草木,西塞虹雷,猶冀彌川紫氣,天回北斗玉溪流。”
軼事典故
胡纘宗的祖父、父親兩代曾為官宦。祖父胡連,字大用,以國子生拜畿內南皮縣知縣,肇跡冠裳,導源詩禮,粵宰鉅邑,學道愛人。特贈為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父親胡士濟,字澤民,排行第五。因學識淵博,曾任四川雙流縣學諭。封南京吏部郎中事員外郎,明經宅俊,初為儒師,清介甘貧,誨迪靡懈,天厚其世,篤生偉人。特加贈為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胡纘宗七歲離母,繼毋趙氏待他很嚴,深夜讀書一盞燈油,不許再添。胡纘宗在其父的薰陶下,為了刻苦讀書,他的姐姐常從廚房裡用口偷銜燈油。青燈寒窗,刻苦攻讀,過目能誦,博文通經。胡纘宗於明孝宗弘治辛酉年鄉試,後與大司馬麻城劉公,少司空錢塘江公憲副安福劉公同精舉子,業於京師,二十九歲遂與三公同登戊辰呂(楠)袡榜。殿試策對 (擬、打算)一甲時,有權宰私庇其子,遂置纘宗為三甲一名。閣臣試官李東陽先生 其才,特奏:請允同一甲傳臚,授翰林院檢討,後不為例。乃受命同修參對。胡纘宗中進士,也正是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按其考績,最低也是一名探花。明武宗正德元年,朝政已由宦官控制,吏部左侍郎焦芳代吏部尚書馬文升。焦芳粗鄙無學,好漫罵。乃結宦官以圖進。焦芳兒子焦黃中是二甲一名,焦芳急於其子做官,就以權作弊,將胡纘宗冤為三甲一名,實屬可憎。
明嘉靖十八年(1539)的冬天。對河南巡撫右副都御史胡纘宗來說,是一個酷烈的冬天,這年,距他不阿權貴、為民請命、上疏彈動橫恣山東的魯王僅三年,距他總理河道、開考城(今河南蘭考縣)黃河支流,以減輕歸德(今河南商丘縣)、睢州(今河南睢縣)的水患不到一年。這年,中原地區遍遭饑荒,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流離失所。經他東奔西走,歷盡苦辛,向朝廷請得販災銀款20萬兩,河南百姓幸得飽暖。也是這年,河南巡撫官署失火,將符救也燒了,因之,他被免去官職,踏上了永別仕途、西歸故里的漫漫長路。這年,他六十歲。“六十而知天命”。這年冬天的長風和濃雲是否在胡纘宗內留下了什麼暗示,當初升的陽光逼近他日漸蒼老和衰竭的面當他把目光投向西歸路上的重重群山時,他的內心是否涌動著潮的悲倫?
胡纘宗正是以他為官三卜多年的親眼所見,在這年冬天返回故鄉——甘肅秦安的路上,省檢自己大半生歷程,從而借感命運的多變與無奈,仕宦途中的險惡與陰冷,便將自己的餘年,定位在“開閣著書”這一朝向內心的人生坐標上。隴山的黃土給了他前半生的耿直、果敢和剛毅,隴右的渭水和藍天也同樣給了他後半生的靈秀和豐盈。六十歲以前,大地灣的和風陪他走在了坎坎坷坷、反覆無常的人生險途;六十歲以後,女蝸的子民們用寬厚和憨直的微笑將兩鬃白霜、風塵僕僕的他接回。而兩者的合一,便是體現在他於這年始開始的,以淡泊的心境、豐厚的閱歷以及智慧敏銳的洞察力為支柱,在精神世界的暢遊(詩歌、書法、史志等創作),形成激昂悲壯、關注民生。疾苦、感情熾烈但又決無撫媚之態的獨特風致。
嘉靖三十五年(1560)九月初三,是胡纘宗辭世之日。是年,他八十一歲。在家鄉的山山水水映照下的這二十一年裡,他享了天倫人情之美,也暢飲了思想和精神的瓊漿。此時此刻的,應該是最幸福的。留在他身後的《鳥鼠山人集》18卷,《擬涯翁擬石樂府》、《擬漢樂府》4卷以上的均被收入(《明史、致志》)、《近取錄》、《願學編》、《安慶府志》、《蘇州府志》、《秦安志》、《鞏昌府志》、《秦漢文》、《雍音》、《儀禮集注》、《春秋集傳》、《瀆子錄》等著書,足以等身。也正是這些多屬於他晚年所創作的作品,使得他成為明代甘肅作家中聲望不蜚者。是命運對一個心智卓群之人最為巨大的回報。在溢目之際,他該為他的這種人生關口毅然決然的選擇而自豪和釋然。
作品一覽
作品總匯
《鳥鼠山人集》18卷,《擬涯翁擬石樂府》、《擬漢樂府》4卷(以上均被收入《明史、致志》)、《近取錄》、《願學編》、《安慶府志》、《蘇州府志》、《秦安志》、《鞏昌府志》、《秦漢文》、《雍音》、《儀禮集注》、《春秋集傳》、《瀆子錄》
名句摘抄
“他鄉萬里關河渡,逆旅千山風雨秋。”(胡纘宗《哭內》)
“君不見絕代李廣豐封侯,君不見劉才高翻下弟。君不見賈誼白首埋長沙,君不見屈平《離騷》空灑涕。……”(胡纘宗《君不見行贈朱士光太守》)
“人皆曰:‘仕途,畏途也’。予不以為然;及入仕,始知之。吁:可畏也!”(胡纘宗《願學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