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原性腹瀉

胃原性腹瀉

胃源性腹瀉主要表現為腐敗性消化不良,大便每日多次,多在晨起或餐後,常無腸絞痛,大便深褐色,帶泡沫,糊狀便多於水樣便,具有刺鼻的惡臭,含氨量增加,呈鹼性反應,鏡檢可見仍具橫紋的肌纖維,尿中尿藍母試驗呈陽性,排氣量較少,但有惡臭,有時病人噯出臭蛋樣臭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胃原性腹瀉
  • 外文名:Stomach diarrhea
  • 主要表現:腐敗性消化不良,大便每日多次
  • 病因:腸道炎症、腫瘤
病因,日常病理,臨床表現,病情判斷,化驗檢查,簡介,一般性狀檢查,化學檢查,處方與用法,

病因

引起胃原性腹瀉的原因有:
⑴腸道炎症:腸道炎症所引起的腹瀉可感染性炎症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兩類:
①感染性炎症性腹瀉:為最常見的一類腹瀉,常見於:
a.病毒感染:按發病率高低順序分別為:輪狀病毒(其中包括A組輪狀病毒、成人腹瀉輪狀病毒)、腸腺病毒、諾沃克病毒、埃可病毒、星狀病毒、冠狀病毒、嵌杯樣病毒、Norwalk因子以及其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瀉等。
b.細菌感染:細菌感染所致的感染性腹瀉十分常見,呈全球性分布,如細菌性痢疾、沙門氏菌感染、霍亂、副溶血弧菌感染、彎曲菌感染、潰瘍性腸結核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胃腸炎等。
c.真菌感染:如腸念珠菌病等。
d.寄生蟲感染:如阿米巴腸病、梨形鞭毛蟲病、血吸蟲病、鉤蟲病、薑片蟲病以及絛蟲病等。
②非感染性腹瀉:如炎症性腸病(包括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病)、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放射性腸炎以及缺血性腸病等均可有腹瀉,結腸憩室炎或結腸息肉並發結腸炎也可伴有腹瀉。
⑵腫瘤:腸道腫瘤,如小腸惡性淋巴瘤、結腸癌以及直腸癌等,導致腸黏膜的浸潤、糜爛和潰瘍等病變,均可引起腹瀉;Apud瘤、胃泌素瘤、類癌以及胰性霍亂等,則由於產生大量的胃腸肽類物質而引起腹瀉
胃原性腹瀉
⑶吸收障礙:小腸黏膜受損,如小兒乳糜病、熱帶和非熱帶斯潑盧病、乳糜管或腸系膜淋巴結病變等引起的腸腔內菌群失調以及小腸部分切除或短路手術等,均可引起營養物質的吸收障礙而引起腹瀉。
⑷食物中毒:如葡萄球菌腸毒素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海豚中毒以及肉毒中毒等。
⑸化學品中毒:如砷、汞、磷及酒精等中毒。
⑹藥物作用:瀉劑如硫酸鎂等;擬副交感神經藥如新斯的明、乙醯膽鹼及毛果芸香鹼等;廣譜抗生素如林可黴素及氯林可黴素;降壓藥如胍乙啶及利血平等都能引起腹瀉
⑺腸變態反應性疾病:因對乳品及魚蝦等食物過敏,引起腸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導致腹瀉。
⑻其他:如尿毒症及營養不良等。

日常病理

首先是腸炎。拉肚子腹瀉,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話,比如考試緊張引起拉肚子,旅遊遊玩時候引起的拉肚子,等等這些因素就是腸易激綜合症,通常可見的有以下幾種,慢性腸炎,神經性腸炎,結腸功能絮亂,等等的腸炎都是會引起拉肚子。
其次是著涼。現如今是夏天,炎熱的季節,如果吹空調夜裡不注意就會著涼引起拉肚子,著涼引起的拉肚子還會伴有腹痛腹脹便不盡。這類的拉肚子也是難以治療的,通常依靠藥物來抑制,或者是心理諮詢。所以在生活中也需要引起重視。
最後感染傳染導致。由細菌病毒引起的拉肚子是一種腸道傳染病,並且還有噁心嘔吐腹瀉等等的消化道症狀,主要是通過水和食物傳播導致,甚至不良的飲食習慣和個人衛生都是會導致病發的,所以不要錯失了治療良機。從自己的飲食起居做好,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都是必須做到完全的預防。

臨床表現

口服稀鹽酸或胃蛋白酶合劑療效顯著,可有力地支持胃原性腹瀉的診斷。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尤其是肉類與蛋品,也可使腐敗性消化不良緩解。
胃原性腹瀉可見於下列幾種情況:
⑴胃酸過少或缺乏,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黏膜萎縮、晚期胃癌等均可伴發腹瀉。
⑵胃酸分泌過多,如胃泌素瘤引起的腹瀉
⑶胃大部切除、胃空腸吻合術後或胃腸瘺管形成時,胃內容物流入腸腔過速所引起的腹瀉
⑷腸內容物或膽汁經常反流入胃,致使胃內細菌繁殖,黏膜發生慢性炎症,胃酸分泌缺乏或被鹼性腸內容物所中和,均可引起胃原性腹瀉。

病情判斷

⑴胃酸過少或缺乏,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黏膜萎縮、晚期胃癌等均可伴發腹瀉。⑵胃酸分泌過多,如胃泌素瘤引起的腹瀉
胃原性腹瀉胃原性腹瀉
⑶胃大部切除、胃空腸吻合術後或胃腸瘺管形成時,胃內容物流入腸腔過速所引起的腹瀉。
⑷腸內容物或膽汁經常反流入胃,致使胃內細菌繁殖,黏膜發生慢性炎症,胃酸分泌缺乏或被鹼性腸內容物所中和,均可引起胃原性腹瀉。
口服稀鹽酸或胃蛋白酶合劑療效顯著,可有力地支持胃原性腹瀉的診斷。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尤其是肉類與蛋品,也可使腐敗性消化不良緩解。
專家認為,胃源性腹瀉的治療要針對病理,不可一味止瀉,強行止瀉往往使得病人嘔吐、腹脹腹痛、不能進食。

化驗檢查

簡介

若懷疑為胃原性腹瀉,應進行胃液分析,以了解胃酸的分泌情況。胃液分析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即一般性狀檢查化學檢查和顯微鏡檢查,其中化學檢查尤其是酸度檢查更為重要。
胃原性腹瀉胃原性腹瀉
晨起空腹時插入胃管,抽出全部空腹胃液,然後經胃管注入試驗餐,此後每隔15分鐘抽取胃液10ml,注入編好序號的試管內,由抽空腹胃液至標本採集完畢,共2個小時。

一般性狀檢查

①量:正常空腹胃液量約為10~100ml。胃液分泌過多,見於十二指腸潰瘍、胃泌素瘤或排空困難時(如幽
門梗阻);胃液分泌過少,見於胃蠕動亢進。②色:正常胃液無色,如含有相當量的唾液及粘液時,則呈稍混濁的灰白色;有膽汁反流時,呈黃色或草綠色;如為咖啡色,則表示血液在胃內貯留時間較長,見於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合併出血。
胃原性腹瀉胃原性腹瀉
③氣味:正常胃液有輕度酸味,無特殊臭味。胃液瀦留時有腐敗氣味,晚期胃癌時有惡臭味。
胃原性腹瀉
④食物殘渣:正常空腹胃液中應無食物殘渣,幽門梗阻時可見隔宿的食物殘渣。

化學檢查

①游離酸和總酸度檢查:游離酸即鹽酸,結合酸指與蛋白質疏鬆結合的鹽酸,總酸則包括游離酸、結合酸
和來自食物或細菌代謝產生的有機酸,如乳酸、醋酸和酸式磷酸鹽。正常空腹胃液游離酸含量約為10~30u,總酸度約為10~50u;注入試驗餐後1小時,胃液游離酸可上升至25~50u,胃液總酸度為50~100u;如注射組織胺約20分鐘後,游離酸可達最高峰,總酸度可達150u。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的胃液酸度可明顯增高,胃潰瘍患者亦可輕度增高或正常;萎縮性胃炎、胃癌患者的胃液酸度則明顯降低或缺乏。惡性貧血病人經組織胺刺激後仍無游離酸分泌,稱為真性胃酸缺乏症。
胃原性腹瀉胃原性腹瀉
②乳酸定性檢查:正常胃液內可有少量乳酸,因受強酸抑制,一般定性檢查為陰性。當胃酸缺乏或有食物瀦留時,因瀦留食物經細菌分解後產生較多乳酸,定性試驗可呈陽性。胃癌病人除胃酸缺乏及瀦留食物發酵外,癌組織在代謝過程中可分解葡萄糖乳酸,故乳酸檢查常呈強陽性反應。
⑶顯微鏡檢查:由於內窺鏡檢查的廣泛套用,胃液的顯微鏡檢查已很少進行。為協助診斷胃癌,有時可採用胃灌洗液沉澱法查找癌細胞

處方與用法

赤石脂、禹餘糧各60克(均先搗碎),煅瓦楞子、海螵蛸各30克,車前子20克(包)
,水煎,每日1劑,分4次溫服。5天為1個療程。待控制症狀後,以腎氣丸、香砂六君子丸鞏固,防止復發。功效:固脫止瀉,主治胃源性腹瀉,症見進食後半小時左右胃脘部疼痛,痛則瀉下不消化食物及黏液,甚至夜間也會腹痛腹瀉,大便稀,呈黑褐色,伴耳鳴、頭暈、腰酸等,舌淡,脈沉細無力等。
胃原性腹瀉胃原性腹瀉
胃原性腹瀉胃原性腹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