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良性淋巴細胞血管炎和肉芽腫病

肺良性淋巴細胞血管炎和肉芽腫病(BLAG)於1977年由Saldana等提出,是一種類似Wegener肉芽腫及淋巴瘤樣肉芽腫病的疾病,其病變存在於皮膚及呼吸道,皮膚病變主要表現為慢性反覆發作的脂膜炎。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呼吸內科
  • 多發群體:20~40歲的成年人
  • 常見發病部位:肺
  • 常見症狀:原發皮損為紅色丘疹,直徑可達約1厘米,可進展為丘疹水皰性、丘疹膿皰性或出血性,數日數周后,表面壞死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

病因

病因不明。

臨床表現

常見於20~40歲的成年人。大多數典型病例,其損害和經過類似急性痘瘡樣苔蘚樣糠疹,不同之處是損害較大,數目較少和壞死傾向較大。原發皮損為紅色丘疹,直徑可達約1厘米,可進展為丘疹水皰性、丘疹膿皰性或出血性,數日數周后,表面壞死。典型損害可在8周內自愈。大多數傾向慢性,不經治療,新的損害不斷出現,因而不同時期的皮損可同時存在。損害治癒後遺留痘瘡樣、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性瘢痕。自覺症狀輕微。10%~20%的淋巴瘤樣丘疹病患者可發展為CD30皮膚T細胞淋巴瘤或Hodgkin病。

檢查

組織病理檢查:組織學上對本病有診斷價值。真皮呈楔形、斑片狀或血管周圍浸潤。較大損害浸潤可占據整個真皮。浸潤可累及表皮伴炎症細胞親表皮性。損害進展時,可發生表皮壞死及糜爛。真皮血管可見纖維蛋白沉積,偶可見淋巴細胞性血管炎。真皮浸潤細胞由淋巴細胞、嗜酸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和較大的單核細胞構成。可見非典型性大或小的淋巴樣細胞,占浸潤細胞的50%以上。組織學上損害可分為A型和B型兩型。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皮損特點,組織病理特徵性,免疫組化檢查即可診斷。

鑑別診斷

本病需要與淋巴瘤樣肉芽腫、Wegener肉芽腫病等相鑑別,缺乏壞死改變是本病與Wegener肉芽腫的主要鑑別點。

治療

一般不需治療。尚無證據證明治療能防止繼發性淋巴瘤的發展。但如患者有症狀需要治療和治療副作用較少時,亦可適當治療。如高強皮質類固醇激素;PUVA系統性或局部治療。局部套用卡莫司汀(卡氮芥),共治療4~17周,可抑制損害而無骨髓抑制。甲氨蝶呤(MTX),可使90%的患者症狀顯著好轉。

預後

典型損害可在8周內自愈。損害治癒後遺留痘瘡樣、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性瘢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