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定義 翼龍目 (Pterosauria),希臘文意思為“有翼的
蜥蜴 ”,是一個飛行爬行動物的
演化支 。翼龍類生存於
三疊紀 晚期到
白堊紀 末期,約2億1,000萬年前到6,550萬年前[1]。翼龍類是第一群能夠主動飛行的
脊椎動物 。它們的雙翼是由皮膚、肌肉、與其他軟組織構成的翼膜,翼膜從身體兩側延展到極長的第四手指上。較早物種的頜部布滿長牙齒,具有
長尾巴 ;較晚物種有大幅縮短的尾巴,而某些晚期物種缺乏牙齒。目前已在某些標本的身體、部分雙翼發現絲狀結構痕跡,顯示翼龍類可能已演化出毛髮。翼龍類的體型有非常大的差距,從小如鳥類的
森林翼龍 ,到地球上曾出現的最大型飛行動物,例如
風神翼龍 與
哈特茲哥翼龍 [2][3][4]。
在大眾媒體、大眾讀物中,翼龍類常被當成恐龍,但這是錯誤的。恐龍指的是特定陸地爬行動物,能採取直立步態,包括
蜥臀目 與
鳥臀目 ,並不包括翼龍類、
魚龍類 、
蛇頸龍類 、
滄龍類 。這群
中生代 飛行動物通常被大眾俗稱為
翼手龍 (
Pterodactyls ),希臘文意思為“有翼的手指”[5]。這個名稱衍自於翼手龍屬(
Pterodactylus )[6]以及
翼手龍亞目 [7][8]
物種起源 最早出現於
侏羅紀 的Rhamphorhynchus Meyer(
喙嘴龍 )可作為代表,長約60cm;雙顳孔,大眼眶,具眼前孔;頭骨和頜骨的前部引長,帶尖齒,可能捕食魚類;頸較長,轉動靈活,背部縮短;尾很長,約為薦前脊柱長度的2倍,尾末尚有一卵形的皮膜;前肢的肱骨粗壯,橈尺骨頗長,第四指極長,形成翼的主架,第五指消失,其他各指退化成小狀;肩胛骨與鳥喙骨強大,連線胸骨,作為附著鼓動翅膀的肌肉之用;後肢小。
發現歷史 翼龍類
化石 在北美、南美、歐洲、非洲、亞洲、
澳洲 等地都有發現。第一具翼龍化石是1784年由義大利自然學家CosimoCollini發現。喬治·居維葉(GeorgesCuvier)在1809年將此物種命名為
翼手龍 Ptero-dactyle;然而因為科學名稱的標準化,這物種的正式名稱改成Pterodactylus。1828年,瑪麗·安寧(MaryAnning)在英國
萊姆里吉斯 發現了
雙型齒翼龍 (Dimorphodon)。
自從1784年在
索倫霍芬 石灰岩發現第一個翼龍類化石以來,當地沖積層已發現29種翼龍類。現在大多數古生物學家認為翼龍類是採用主動飛行,而非原先認為的滑翔。
大多數翼龍類的骨頭是中空的,當沉積物堆積在它們身上時,骨頭會被壓平。當沉積物堆積到它們身上時,沉積物會壓縮骨頭,而非壓碎骨頭,所以化石保存得不是很好。目前保存最良好的化石是來自巴西的AraripePlateau。
解剖學 翼龍類的生理結構,因為飛行演化的需求,而與它們祖先的生理結構有大幅差異。翼龍類的骨頭中空,內有空氣,類似現代鳥類的骨頭。它們擁有隆脊狀胸骨,可讓飛行相關肌肉附著在上,還有加大的腦部,顯示出與飛行有關的特化特徵。在某些較晚的翼龍類里,肩膀部位的脊椎癒合成一節
聯合背椎 (Notarium,一種在鳥類與某些翼龍類肩膀出現的複合脊骨),可在飛行時使身體堅挺,並提供
肩胛骨 穩定的支撐。
翼 翼龍類的翼膜由皮膚與其他軟組織構成,由不同形式的緊密纖維補強。翼膜連線至極長的第四手指與身體側面(或是後肢)之間。
過去的觀點認為,翼龍類的翼膜構造簡單,僅由皮膚構成。但現在的觀點認為,翼龍類的翼膜構造相當複雜,具有高度氣動性,適合主動飛行。翼膜是由一種排列緊密的強韌纖維所構成,名為“Actinofibrils”。這種翼龍類專有的獨特纖維,以十字方式互相交錯、重疊。目前無法得知這種獨特纖維是由角質、肌肉、或者是具彈性物質所構成,因此也無法得知其實際功能。研究人員推測,這種纖維可能有使翼膜堅韌、或補強的作用。翼膜由皮膚、極薄的肌肉構成,由不同形式的緊密纖維補強,並具有複雜的血管系統。
某些大型標本的翼部骨頭內有中空空間,證實某些翼龍類具有類似鳥類的呼吸系統。此外,根據至少一個標本的軟組織,顯示其呼吸系統延伸到翼膜內部。
翼龍類的翼膜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前膜(Propatagium),連線手腕部到肩膀,位於翼膜最前端,是飛行時首先遭遇到空氣的部分。某些化石證據顯示,前三根手指之間也連線者前膜。翼膜的主要部分是臂膜(Brachiopatagium),從極長第四指延伸至身體兩側(或後肢)。但臂膜連線至身體兩側的哪個位置、是否連線至後肢,仍有爭議。某些翼龍類的後肢之間連線者膜,可能延伸至尾巴,稱為尾膜(Uropatagium)。根據
索德斯龍 的化石,其尾膜僅連線後肢,並沒有連結至尾巴。研究人員多認為,喙嘴翼龍類具有寬廣的尾膜,而翼手龍類的尾膜僅連線者後肢之間;
無齒翼龍 是個例外,其尾膜連線者後肢、尾巴。
從手腕延伸出的
翅骨 (Pteroid),是一種翼龍類專有的骨頭,協助支撐手腕部到肩膀的前膜。化石證據顯示,前三根手指之間可能也連線者翼膜。因此,前膜的面積可能更大。古生物學界對翅骨角度、位置的看法相當不同。大衛·安文等人認為,翅骨的角度往前,擴大前膜的面積。但論點這是非常有爭議的。在2007年,克里斯·班尼特認為翅骨的角度朝向身體,而非朝前,如同傳統的看法。根據組織學、個體生長學、形態學等層面的證據,皆顯示翅骨本身是個骨頭,而非骨化的軟骨。古生物學界對於翅骨的起源還沒有定論,目前有:從腕骨延伸出、第一掌骨延伸而出、或是新演化的骨頭…等說法。
翼龍類的手腕有兩塊近側腕骨、四塊末側腕骨(不計算翅骨的狀況),顯示它們的手腕經過明顯特化過程。在成年個體標本,這兩塊近側腕骨癒合成一塊,而其中三塊末側腕骨癒合成一塊。唯一未癒合的腕骨位於手腕中間,位於末側腕骨、翅骨之間,連線至末側腕骨的垂直突出面,另一側則是以凹處連線翅骨。
古生物學家們對於臂膜是否也連線到後肢,連線至後肢的哪個部位,目前還沒有定論。喙嘴翼龍類的
索德斯龍 、
蛙嘴龍科 的
熱河翼龍 、還有桑塔納岩層發現的某種翼手龍類化石,證實至少某些物種的翼膜有連線至後肢。然而,現代
蝙蝠 與
飛鼠 翼膜的連線方式上有相當大的不同,而不同種類的翼龍類可能也有不同的翼膜連線方式。研究顯示翼龍類的四肢比例有相當大的不同,可能反映了不同的翼展方式。
許多翼龍類有蹼狀腳掌,可能不是全部都有,蹼狀腳掌可能具有氣動上的作用,但也有研究認為蹼狀腳掌是種游泳的證據。某些現代滑翔動物也具有蹼狀腳掌,例如
鼯猴 。
顱骨、牙齒、頭冠 大部分翼龍類具有修長的口鼻部。許多翼龍類的嘴部布滿針狀牙齒;而某些衍化物種則沒有牙齒,具有類似現代鳥類的狹長喙狀嘴,例如
無齒翼龍科 、
神龍翼龍科 。某些標本的喙狀嘴則保存了角質組織。
大部分
主龍類 的眼部前方有數個洞孔;而翼龍類的鼻孔與眶前孔連線,形成一個
鼻眶前孔 (Nasoantorbital fenestra)的大型洞孔。鼻眶前孔可能具有減輕重量功能,有助於飛行。
許多翼龍類的頭頂具有頭冠。第一個被發現頭冠的翼龍類是
無齒翼龍 ,其尖形頭冠朝向頭後方。某些物種的頭冠形狀特殊、巨大,由骨質分叉支撐者角質組織所構成,例如古神翼龍科與
夜翼龍 。
自從1990年代以來的新發現化石與詳細研究,發現翼龍類普遍具有頭冠,這與過去的觀點不同。翼龍類的頭冠主要由角質組織構成,甚至是全部,因此很少在
化石 化過程中保存下來。科學家藉由紫外線攝像技術,檢驗出翼手喙龍與翼手龍屬的化石也具有頭冠,而過去沒有被發現。根據過去的理論,只有衍化的
翼手龍類 具有頭冠;而近年發現的翼手喙龍、
奧地利翼龍 也具有頭冠,證實部分喙嘴翼龍類也具有頭冠。
毛 翼龍類並沒有發現羽毛證據,但至少部份翼龍類覆蓋者類似毛的絲狀結構,類似
哺乳類 的毛髮,但非同源演化的結果。翼龍類的毛不同於哺乳類的毛髮,而是獨特的結構,兩者為
趨同演化 的後果。雖然在有些研究里,翼膜上的纖維被誤認為毛,而有些化石的頭部與身體上的確有絲狀結構物痕跡,例如
索德斯龍 、
熱河翼龍 。翼龍類的毛不類似現今
蝙蝠 的毛髮,這是另一個趨同演化的例子。翼龍類演化出毛,是基於飛行的需求,也顯示翼龍類是溫血動物。
在2009年的熱河翼龍研究,古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克爾納將翼龍類的毛建立一個專有名詞,“Pycnofibre”,意為密集的絲狀物。
古生物學 飛行 關於翼龍類的飛行模式、雙翼運動方式、以及起飛方法,古生物學界還沒有定論。在2008年,日本東京大學研究人員佐藤克文認為翼龍類無法飛行。佐藤克文在印度洋南部的
克羅澤群島 進行特殊研究,目的在測試大型海鳥的飛行能力。他將三號電池大小的加速度計貼在五個不同種類、二十八隻鳥的羽翼上,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飛鳥
信天翁 。根據佐藤克文的計算,重量超過四十公斤的鳥在無風狀態下,翅膀拍動速度無法達到足以飛翔的速度。信天翁的重量為二十二公斤,還是能夠飛行。依據這個基準,大型翼龍無法翱翔高空。不過,研究報告指出,比較這兩種飛行動物時,還必須考慮它們在解剖結構、生理學與環境上的差異。在書籍《Posture, Locomotion, and Paleoecology of Pterosaurs》里,則認為白堊紀晚期的大氣層的氧氣含量高,翼龍類可以在這種環境中飛行[34]。但是,上述兩者都推測翼龍類以類似鳥類的方式飛行,而且無法將某些巨大翼龍類的體型列入計算(例如
神龍翼龍科 、古神翼龍科)。德恩·奈許(Darren Naish)則認為中生代與現代的
大氣層 組成不同,並非大型翼龍類能夠飛行的原因。
當翼龍類呼吸時,身體骨骼、氣囊系統的移動
朴茨茅斯大學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馬克·維頓、麥克·哈比卜提出翼龍類的起飛方式假設,當翼龍類起飛時,會將身體呈預備狀態,再用四肢力量同時推動身體向前,進而展開雙翼飛行,類似彈射器的彈射方式。當翼龍類在天空飛行時,時速可達每小時120公里,一次可飛行數公里。
在1985年,史密森尼學會委託航空工程師保羅·麥卡克萊迪(Paul MacCready)進行翼龍類的
飛行模式 測試,他製造一個1/2大小的風神翼龍模型,並以彈射裝置進行多次測試,並把過程拍攝成IMAX電影《On the Wing》。但這個模型有一些生理結構上的錯誤,例如尾巴裝設垂直、水平方向的控制舵,以協助模型起飛,但翼龍類的尾巴沒有這些額外組織。另外,由於模型尾巴過長,無法實際呈現翼龍類重心分布對飛行的影響。
氣囊與呼吸系統 在2009年,一份研究顯示翼龍類的骨骼具有充滿空氣的空間,應該內有氣囊,類似現代鳥類的呼吸系統,可使翼龍類的呼吸更有效率、並減輕它們的體重,可協助翼龍類的飛行
神經系統 因為翼龍類的頭顱骨非常易碎,研究它們的頭顱骨是非常困難的。但在2003年,俄亥俄大學的勞倫斯·威特默(Lawrence Witmer)等人使用X光電腦斷層掃描,掃描明氏
喙嘴翼龍 (Rhamphorhynchus muensteri)、桑塔納
古魔翼龍 (Anhanguera santanae)的腦部,建立起兩個物種的腦部3D影像,並發現這兩個物種的小腦有巨大的絨球(Flocculus)。絨球是用來整合來自關節、肌肉、皮膚、與平衡器官的訊息。
翼龍類的絨球占了它們腦部體積的7.5%,比其他脊椎動物還大。鳥類的絨球也比其他動物大,但只占腦部的1%~2%。
絨球傳送神經訊號,讓眼部肌肉產生小而自動的運動。這讓動物的視網膜產生穩定的影像。翼龍類有大型絨球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它們巨大的翼,巨大的翼意味者有大量的感應訊息要處理。
地上運動 翼龍類的臀窩是稍微朝向側上方,股骨頭適度的往內側彎,顯示翼龍類是半直立步態。當它們飛行時,大腿可能抬高到與身體平行,類似現代的
滑翔蜥蜴 。
過去的古生物學家,對於翼龍類在地上移動時是采四足方式或二足方式有重大爭論。在1980年代,古動物學家凱文·帕迪恩(Kevin Padian)指出小型翼龍類有較長的後肢,例如雙型齒翼龍,它們除了飛行以外,在地面行走與奔跑時可能采二足方式,如同現代的
走鵑 。現在已發現大量的翼龍類足跡化石,呈現出明顯的後肢四趾、前肢三趾的足跡,可證實翼龍類在地上移動是採取四足方式移動較大型翼龍類有較小的後肢與大型的身體前半段,一般認為它們在地面上移動時使用四肢。根據目前所發現的翼龍類足跡化石,可以發現它們正在涉水或找食物,還沒有發現可證明它們在飛行或滑翔的足跡化石。
足跡化石顯示,諾氏風神翼龍是采四足方式行走
大部分的脊椎動物是
趾行 動物,行走時以腳趾接觸地面,腳踝不接觸地面;從足跡化石顯示,翼龍類行走時以腳掌接觸地面,類似人類與熊,都屬於蹠行動物。
神龍翼龍科 的足跡化石顯示,至少有部分翼龍類行走時採取後肢直立步態,而非往後肢兩側延展的步態。
傳統的觀念認為,翼龍類在地面行動時相當笨拙、不方便;但近年研究發現,至少部分翼龍類(尤其是翼手龍亞目)能夠順利的行走、奔跑。與其他翼龍類相比,神龍翼龍科與
鳥掌翼龍 科的前肢相當長;神龍翼龍科的手臂骨頭與掌骨特別地修長,它們的前肢比例,接近善於奔跑的
有蹄類 哺乳動物。它們的後肢不適合高速奔跑,但步伐比其他翼龍類更大。神龍翼龍科可能無法奔跑,但它們可以快速、有效率地行走。
藉由比較翼龍類與現代鳥類的手掌、腳掌與身體的比例,科學家可以推測翼龍類在地表的生活方式。與
神龍翼龍科 的體型與後肢相比,它們的腳掌相當小,腳掌長度是脛骨的25%到30%。這顯示神龍翼龍科較適合在乾燥、硬的地面上行走。
無齒翼龍 的腳掌較長,長度是脛骨的47%。濾食性的翼龍類(例如
梳頜翼龍 超科)具有非常大的腳掌,舉例而言,翼手龍屬的腳掌長度是脛骨的69%,而南翼龍的腳掌長度是脛骨的84%,大的腳掌/脛骨比例代表它們適合在軟而泥濘的地面行走,類似現代鳥類。
掠食 過去曾發現棘龍科恐龍以翼龍類為食的化石證據。在《自然》(Nature)雜誌的2004年7月版,古生物學家埃瑞克·比弗托(Eric Buffetaut)提出在一個早白堊紀的翼龍類化石的三個頸椎上,發現了棘龍科恐龍的斷裂牙齒。由於這些脊椎骨的關節仍連結在一起,所以這隻翼龍類未被吞食並消化。
繁衍 關於翼龍類的繁衍行為的直接、間接證據很少。在中國遼寧省的一個採石場發現了一個翼龍類的蛋,同一個挖掘地點也發現了許多著名的
有羽毛恐龍 。這個蛋被壓扁,但沒有破碎的跡象,顯示這個蛋有皮革質的外殼,如同今日的蜥蜴。胚胎的
翼膜 已經發展良好,顯示翼龍類出生後不久就可以飛行。
在2011年發現的一個
達爾文翼龍 化石,後肢之間有一個蛋化石,也是質地軟的革質蛋,如同現代爬行動物;而現代鳥類則是質地較硬的鈣質蛋。與產卵的母體相比,這顆蛋化石非常小。在2007年,一個關於翼龍類蛋殼結構與組成的研究,指出它們可能會將蛋掩埋到土壤中,類似現代
鱷魚 與烏龜。對於早期的翼龍類,將蛋掩埋到土壤孵化,可以減輕母體本身的重量,但會限制翼龍類所能生存的地理環境;在鳥類出現後,更會面對鳥類競爭生存環境,而面臨劣勢。另一種可能則是將蛋置於身體之下,直到孵化前,類似某些蜥蜴的作法,但大部分
主龍類 不採用此方法。
目前已發現數個剛孵化不久的幼年個體,包含翼手龍科、
喙嘴翼龍 科、
梳頜翼龍 科、與
神龍翼龍科 。這些幼年個體的骨頭已呈現高度的硬化,雙翼比例已接近成年個體。在翼龍類的早期研究歷史,幼年個體、成年個體常被歸類於相同屬的不同種。德國
索倫霍芬 石灰岩、巴西的
海相沉積 層可同時發現成年個體、非常年輕個體,例如翼手龍屬、喙嘴翼龍、巴西的南翼龍,可以證實這些個體可能飛躍潟湖的中央時,摔落並淹死。這也顯示這些幼年個體已具有飛行能力。
目前不確定翼龍類是否有親代養育行為,但根據它們相當年輕就有飛行能力、海相沉積層的成年與幼年個體化石,顯示幼年個體並非完全依靠親代。或者是只經過短暫的親代養育後,當雙翼已具有飛行能力時,幼年個體就會離巢生活。另一種可能是,它們只藉由原本從蛋黃吸收的營養來渡過剛孵化後幾天,之後開始獨自覓食,完全不靠親代養育。
翼龍類的不同類群,具有不同的生長模式。早期、原始的
喙嘴翼龍 類,以喙嘴翼龍為例,剛孵化第一年的平均生長率為130%到173%,略快於現代
短吻鱷 。當喙嘴翼龍達到
性成熟 後,成長速率就會緩慢,之後再經過三年才達到最大體型。晚期、進階型的
翼手龍類 ,以
無齒翼龍 為例,剛孵化第一年就成長到成年個體體型。翼手龍類的生長模式為有限生長,當成長到完全體型後,就不會繼續成長。
活躍時間 在2011年,科學家比較數種翼龍類、現代鳥類與爬行動物的鞏膜環大小,以得出它們的作息與活躍時間。翼手龍屬、
掘頜龍 、
妖精翼龍 屬於日行性動物,
梳頜翼龍 、南翼龍、
喙嘴翼龍 則是夜行性動物。
古神翼龍 屬於無定時活躍性的動物,覓食、移動行為跟白天黑夜沒有正相關,只休息短暫時間。根據這個研究結果,梳頜翼龍、喙嘴翼龍的生活方式可能類似現代夜行性海鳥,在夜間捕食魚類;南翼龍的生活方式可能類似某些雁形目,在夜晚采濾食方式以水中的小型動物為食。德國
索倫霍芬 石灰岩同時發現梳頜翼龍、喙嘴翼龍、掘頜龍、翼手龍屬,它們可能占據不同
生態位 、有不同生活方式與食物來源。
分類 在古生物學研究歷史中,翼龍目的科學分類是很困難的,因為它們的化石紀錄有許多間斷。許多新發現化石填補了這些斷層。傳統上,翼龍目被分為兩個亞目:
喙嘴龍亞目 喙嘴翼龍亞目(Plieninger, 1901):一群早期、原始翼龍類,許多物種有長尾巴,雙翼有短
指骨 。它們體型小,手指仍然適合攀爬。喙嘴翼龍類出現在晚
三疊紀 ,持續存活到晚
侏羅紀 。喙嘴翼龍類是
並系群 ,其中一群演化出晚期的翼手龍類,而非兩者有共同祖先;所以隨者
親緣分支分類法 研究的盛行,本名詞逐漸很少在科學文獻中出現。
雙型齒翼龍科 Dimorphodontidae
翼龍目 曲頜形翼龍 科 Campylognathoididae
喙嘴翼龍科 Rhamphorhynchidae
翼手龍亞目 鳥掌龍超科 Ornithocheiroidea
帆翼龍科 Istiodactylidae
鳥掌龍科 Ornithocheiridae
夜翼龍科 Nyctosauridae
翼手龍科 Pterodactylidae
梳頜翼龍科 Ctenochasmatidae
準噶爾翼龍超科 Dsungaripteroidea
準噶爾翼龍科 Dsungaripteridae
神龍翼龍超科 Azhdarchoidea
槍嘴翼龍科 Lonchodectidae
古神翼龍科 Tapejaridae
其中著名的屬包括:
準噶爾翼龍屬 (Dsungaripterus)翼展長3公尺,有個不尋常的骨頭
冠飾 沿者口鼻部而下,顎部長、狹窄、彎曲、頂端尖。它生存於早白堊紀。
無齒翼龍屬 (Pteranodon)長達1.8公尺,翼展長7.5公尺,生存於晚
白堊紀 。
翼手龍屬(Pterodactylus)翼展長50至75公分,生存於晚侏羅紀的湖岸。
南翼龍 屬(Pterodaustro)一種生存於南美的翼龍類,翼展長1.33公尺,有超過500個長而狹窄的牙齒,可能用來過濾食物,類似現代
紅鶴 。
風神翼龍 屬(Quetzalcoatlus)翼展長12公尺,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動物,生存於晚白堊紀。
喙嘴龍屬 (Rhamphorhynchus)生存於侏羅紀,尾端有標狀物,可能用來在飛行中穩定尾巴。
準噶爾翼龍
Dsungaripterus Young(
準噶爾翼龍 ) 這是發現於新疆
烏爾禾 下白堊統上部的完整飛龍類化石。體較大,兩翼伸長可達3.5m。體長約0.9m。頭骨長,前端窄而尖銳。頭骨上中棱發育。鼻孔與
眼孔 連通成大孔。上顎有14-15個牙齒,下顎有11-12個牙齒,但頜前部無牙。第四腕骨與第四指骨特長。
起源 翼龍類的骨骼結構因為適應飛行而有大幅改變、特化,而且目前沒有它們最直接祖先的化石證據,所以目前對翼龍目的演化起源了解不多。因為它們的踝部結構,翼龍類被認為與恐龍是近親。目前已有數個相關理論,其中近年最盛行的理論是類似斯克列羅龍(Scleromochlus)的
鳥頸類主龍 、能以二足方式站立的原始主龍形類
派克鱷 、或者是類似
沙洛維龍 的原蜥形目動物。目前至少有一位翼龍類專家,大衛·安文(David Unwin),認為這些動物因為個別的生理特徵,都不符合翼龍類祖先的假設。
克里斯·班尼特、大衛·彼得斯曾先後提出翼龍類屬於原蜥形目,或者是原蜥形目的近親。克里斯·班尼特在試圖找尋翼龍類、恐龍的
趨同演化 特徵時,發現翼龍類除去後肢特徵時,相當類似原蜥形目,因此提出原蜥形目、翼龍類有演化關係。在2007年,麥可·班頓(Michael Benton)等人提出不同看法,認為翼龍類與恐龍是近親,即使不考慮後肢特徵,翼龍類仍非常類似恐龍。他們並批評大衛·彼得斯的研究,採用具爭議性的分析途徑,而導論出原蜥形目、翼龍類是近親。班頓等人認為雖然目前沒有翼龍類最直系祖先的化石證據,但翼龍類很明顯是屬於
主龍類 ,尤其是
鳥頸類主龍 演化支。根據他們的分析,翼龍類是斯克列羅龍的姊妹分類單元,或者是從介於斯克列羅龍與
兔鱷 之間的物種演化而來。在2011年,斯特林·奈斯比的早期主龍類研究,也支持翼龍類、斯克列羅龍互為姊妹分類單元的理論。
因為翼龍類被證實沒有
樹棲生活 的演化適應,所以它們的飛行演化途徑被認為跟鳥類不同路線,鳥類的飛行演化途徑是“從樹往下的”。大多數方案認為翼龍類從長腿的陸地奔跑動物演化而來,如斯克列羅龍或
沙洛維龍 ,上述兩者都有皮膜,從後腿延展至身體或尾巴。這些研究顯示翼龍類的飛行演化途徑是“從地面往上”,或是攀爬懸崖。在2008年,一份研究顯示最早的翼龍類是群樹棲、食蟲的小型動物。
絕滅原因 傳統理論認為,早期鳥類的競爭,導致許多翼龍類滅絕。到了白堊紀末期,只有發現大型翼龍類;而小型翼龍類已消失,
生態位 被早期鳥類取代。但是,化石紀錄缺乏小型翼龍的現象,也可能是因為它們的骨架脆弱、難以保存所致。白堊紀末滅絕事件滅絕了恐龍、翼龍類、與許多其他動物。另一種解釋是,大多數翼龍類發展成依靠海洋的生活模式。所以當白堊紀末滅絕事件嚴重地影響翼龍類賴以為生的海洋動物時,翼龍類跟者滅絕。但是,
神龍翼龍科 與帆翼龍科是棲息於內陸,並非依靠海洋維生。
大眾文化 如同其近親恐龍,翼龍類是大眾文化中的一個常見主題。在大眾媒體的恐龍形象,常隨者古生物學界的研究而有新改變;但是翼龍類的大眾形象,仍多停留在20世紀中期的過時研究。
大眾媒體、一般民眾常使用
翼手龍 (
Pterodactyls )來稱呼這些
中生代 飛行爬行動物,這名詞所形容的動物外表經常是
無齒翼龍 、
喙嘴翼龍 ,或是數個翼龍類的幻想混合體。許多兒童的玩具與卡通節目,將翼手龍(
Pterodactyls )描繪成具有類似無齒翼龍的冠飾,加上類似喙嘴翼龍的長尾巴與牙齒,但這種幻想生物從未實際存在過。然而,ˊ至少有一種翼龍類的確有無齒翼龍的冠飾,同時具有牙齒;
玩具翼龍 (
Ludodactylus )的學名字意思為“玩具翼手龍”,因為它們外表類似兒童的翼手龍玩具外貌。
這種幻想、混合體翼手龍,還出現在
阿瑟·柯南·道爾 (Arthur Conan Doyle)的小說《
失落的世界 》(
The Lost World )與其改編電影、以及1933年的電影《
金剛 》(
King Kong )。在1966年電影《西元前一百萬年》(
One Million Years B.C. ),早期電影特效專家
雷·哈利豪森 把翼手龍的雙翼錯誤塑造成
蝙蝠 的多指雙翼。雷·哈利豪森宣稱,當他用實體模型拍攝時,為了增強雙翼的結構,而採用蝙蝠的雙翼結構。不過當時大眾媒體的翼手龍形象,常被建立成這種類似蝙蝠的雙翼。在2001年的特效電影《
侏羅紀公園Ⅲ 》(Jurassic Park III),出現一隻
無齒翼龍 。古生物學家戴維·霍尼(Dave Hone)發現該電影仍保有過時、錯誤的翼龍類形象,例如:電影裡的無齒翼龍仍保有牙齒、錯誤的築巢方式、雙翼應該是由肌肉與緊密纖維所構成。《
哥吉拉 》系列電影中的飛行怪獸
拉頓 (ラドン),其名稱與形象來自於翼龍類。
在
倫敦新聞畫報 1856年2月9日的第166頁里,報導宣稱在法國的聖迪濟耶到
南錫 之間的捷運隧道,一群工人挖掘到
侏羅紀 石灰岩 層時,一隻大型動物從裡面跌了出來。它拍動了它的翅膀,叫了幾聲就死了。根據工人的說法,這個動物翼展長達10呎,四肢都附有膜,黑色皮革般皮膚,嘴巴里有牙齒,腳掌上有利爪。一個當地古生物學學生將這動物鑑定為翼手龍(
Pterodactyl )。
這個故事是個惡作劇,導因於法國與
普魯士 在古生物學上的競爭。
巴伐利亞州 的
索倫霍芬 石灰岩 層發現了許多有價值的化石,包括
始祖鳥 ,都被德國古生物學家驕傲地發表。故事中隧道是挖穿與索倫霍芬石灰岩層年代相似的石灰岩層,故事背後隱藏了法國的競爭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