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翼龍科

神龍翼龍科

神龍翼龍科(Azhdarchidae)屬於神龍翼龍超科,主要生存於晚白堊紀,包括了已知最大的翼龍(風神翼龍)。Nessov在1984年建立神龍翼龍亞科,屬於無齒翼龍科,當時包含了神龍翼龍、風神翼龍、以及Titanopteryx(目前為阿氏翼龍)。

神龍翼龍科的主要特徵為非常細長的頸部,由延長的頸椎所構成,這些頸椎的剖面為圓形。已發現的神龍翼龍科化石大部分來自它們的獨特頸部骨頭;只有少數物種已發現狀況良好的骨骼,例如:風神翼龍、浙江翼龍與相近的古神翼龍科。神龍翼龍科的其他特徵還有相當大型的頭部、類似長茅的顎部。神龍翼龍科動物曾被認為生活方式類似現代的剪嘴鷗;但最近有些研究人員對此論點產生質疑,認為神龍翼龍科缺乏剪嘴鷗的演化特徵,生活方式類似陸生的鸛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神龍翼龍科
  • 拉丁學名:Azhdarchidae
  • :動物界
  • :神龍翼龍科
分類
神龍翼龍科最初因為它們長而無齒的嘴喙,而被分類為無齒翼龍科的近親。而其他學者認為神龍翼龍科應該與梳頜翼龍科(包括以過濾方式捕食獵物的梳頜翼龍與南翼龍)更為接近。目前神龍翼龍科被廣泛認定與妖精翼龍與古神翼龍有密切關係。
以下列表是根據大衛·安文(David Unwin)在2006年的研究:[6]
神龍翼龍科 Azhdarchidae
鹹海神翼龍 Aralazhdarcho[7]
阿氏翼龍阿氏翼龍(屬名:Arambourgiania)是翼龍類的一個屬,生存於晚白堊紀馬斯特里赫特階的約旦。阿氏翼龍的翼展為12米,是最大型的翼龍類之一;此外,鳥掌翼龍的體型接近風神翼龍,可能甚至更大。1943年的約旦發現了一個阿氏翼龍的骨頭,長達61厘米(2呎),並在50年代送到巴黎,並由Camille Arambourg檢驗。該骨頭被認為是翼部骨頭,但隨後遺失了。在1995年,古生物學家大衛·馬提爾(David Martill)與Dino Frey在一個約旦的貯藏庫中重新發現它們。就在不久之前,對於骨頭所處石膏的研究顯示該骨頭其實是一個頸椎,長度為75厘米。頸部的總長度被估計為2米(6呎8吋)。Arambourg最初將它們取名為Titanopteryx,但這名稱有一種昆蟲在使用,所以它們被Nessov等人在1987年重新命名為阿氏翼龍,以Camille Arambourg為名。 Arambourgiania
神龍翼龍 Azhdarcho
包科尼翼龍 Bakonydraco
哈特茲哥翼龍 Hatzegopteryx
蒙大拿神翼龍 Montanazhdarcho
磷礦翼龍 Phosphatodraco
風神翼龍 Quetzalcoatlus
浙江翼龍 Zhejiangopterus
伏爾加翼龍 Volgadraco[8]
可能屬於神龍翼龍類的屬:
始神龍翼龍 Eoazhdarcho
矛嘴翼龍 Doratorhynchus
波氏翼龍 Bogolubovia
班尼特翼龍 Bennettazhia
本氏鳥掌翼龍 Ornithocheirus bunzeli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