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宜居城市建設

美麗宜居城市建設

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江蘇省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主抓手,是在新發展階段圍繞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建設發展方式轉型、建設人民更加滿意城市的創新探索。

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是江蘇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省情特徵,順應城鎮化發展科學規律,以人民為中心,在整合原有工作成效、集成相關領域舉措的基礎上,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創新探索推動城市建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通過建設“三美與共、三居遞進、三城協同”的美麗宜居城市,讓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為人民民眾高品質生活的空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麗宜居城市建設
  • 外文名:Beautiful and Livable City Construciton
  • 來源出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在江蘇省開展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的函》(建辦科函〔2019〕415號)
  • 提出時間:2019年7月13日
  • 實施依據: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2020年7月29日)、《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入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意見》 (2020年8月12日)  
目標願景,“美麗”,“宜居”,“城市”,提出背景,關於發展理念,關於發展方式,關於工作方法,基本原則, 階段目標,重點任務,工作動態,

目標願景

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圍繞人民民眾對美麗宜居城市的綜合期盼,建設“三美與共、三居遞進、三城協同”的美麗宜居城市,讓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為人民民眾高品質生活的空間。

“美麗”

包括環境優美、人文醇美、建設精美。
圍繞環境優美,要尊重自然,讓城市與山水林田湖草有機融合,建設人居、自然相得益彰,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美麗城市。圍繞人文醇美,要保護城市歷史文化,推動傳統建築和園林營建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用“微改造”的“繡花”功夫,保護修繕歷史文化街區,推動歷史城區、歷史地段、歷史建築的當代保護和活化利用,讓人們“記得住鄉愁”,建設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的美麗城市。圍繞建設精美,要以“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新時期建築方針為引領,繁榮建築創作,推廣新型建造方式,提升綠色建築發展水平,建設人民喜愛的精品建築、精緻景觀和精美空間。強化建築風貌和城市特色引導,加強對城市的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的管控,讓今天的城市建設成為明天的文化景觀。

“宜居”

包括安居體系、適居服務、樂居家園。
圍繞安居體系,要立足政府基本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圍繞適居服務,要以“完整社區”為努力目標,推動新建住區高標準配套服務設施,補齊既有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圍繞樂居家園,要為城市居民營造全齡友好空間,打造品質卓越的生活環境,建設安康鄰里,形成人民樂享的居住環境,並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體系。

“城市”

包括健康城市、魅力城市、永續城市。
圍繞健康城市,要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不斷提高城市防範和抵禦各種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韌性。圍繞魅力城市,要提升城市的“顏值”和內涵,尊重和包容多元文化,彰顯城市文化和特色魅力,吸引創新人才和多元豐富的人力資源。圍繞永續城市,要推動城市實現生態安全、經濟富有活力、社會可持續發展,看得準的“積極有為”,看不準的“主動無為”,為城市長遠發展留足空間。
“三美與共、三居遞進、三城協同”本身是有機聯繫、辯證統一的整體。“三美與共”強調的是城市、人以及城市周邊的大自然是一個和諧共處的生命共同體;“三居遞進”強調的是滿足人民民眾由基本向高層次演進的居住追求,從“安居”到“適居”再到“樂居”;“三城協同”強調的是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的綜合願景,健康、魅力、永續,兼顧城市的表與里、現在與未來,符合人居環境科學和世界城市發展的趨勢和共識。
美麗宜居城市建設
“三美與共、三居遞進、三城協同”的目標願景

提出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後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等,要求“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競爭力,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
江蘇是中國城鎮化發展變化的典型縮影,從1978年到2019年,江蘇城鎮化率從13.7%增長到70.6%,成為中國百萬人口以上中心城市密度最高的省份,步入城鎮化相對穩定發展的中後期,進入了城市更新、品質提升的重要階段。針對城鎮密集、人口密集、經濟密集的省情特點,江蘇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積極探索城市建設發展和人居環境改善之道,形成了豐碩的階段成果,累計獲得的“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和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並保有全國最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同時江蘇的城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快速發展進程中的粗放問題,以及相互不銜接、不配套、不協調問題,產生了諸如“雨後看海”、“馬路拉鏈”、水體黑臭、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綠色空間減少、公共服務不足等“城市病”。
為貫徹落實中央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江蘇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明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以及推動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城鄉建設、文化建設、生態環境、人民生活“六個高質量”的實踐路徑。從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角度,新時代需要以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為綜合抓手,推動建設人民美好生活的家園,推動城市建設發展方式轉型。

關於發展理念

要推動城市從“為增長而發展”轉向“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
黨的十九大突出強調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凸顯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鮮明的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民眾對城市宜居生活的期待很高,城市工作要把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這意味著城市不僅是經濟成長的中心,更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家園,經濟建設是發展手段而不是發展目的。

關於發展方式

要推動城市從依靠土地和人口資源紅利的規模外延擴張轉向重視內涵提升、依靠創新發展和服務升級。
這種轉變,既是經濟成長動力轉換的結果,也是土地資源發展約束的結果。《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這就對城市建設發展的管理要求,相應地也要從增量為主,轉向增量存量並重、並逐漸以存量最佳化為主,從支持大規模集中式建設為主,轉向更加鼓勵小規模漸進式有機更新,更加重視個性化設計、特色化建設和精細化管理,從“規模供給”轉向“品質供給”。

關於工作方法

要推動從碎片化解決城市問題轉為城市系統治理。
在以速度增長為導向的建設發展年代,形成了以快為取向、就事論事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碎片化的思維慣性,習慣於孤立地去解決諸如住房、交通、綠化、地下管線等單項問題。這種工作方法解決了眼前、短期問題,但從長遠看卻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是城市治理能力不足的表現,典型的如“馬路拉鏈”問題。系統觀念、系統治理不僅是解決城市現實問題的需要,也是中共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明確的提高治理效能的首要途徑。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需要從住房和建設系統自我革新做起,不僅要大處著眼,還要小處著手,從每一個項目的系統化思考謀劃、集成化解決問題和精細化建設管理做起。

基本原則

加快推進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要堅持問題導向、民生優先,圍繞民眾關注的“城市病”問題,將民生實事落地與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緊密銜接,以居民對城市建設和民生改善成效的滿意度為優先考量,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遵循城市發展規律、推動城市有機更新,根據不同城市實際確定工作重點,推動城市個性化發展,彰顯城市地域特色魅力。堅持系統觀念、綜合推動,加強系統化思維,注重專項工作創新提升和區域集成綜合改善相結合,整合城市建設各類資源,改革創新城市建設管理方式,提高工作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調性。堅持漸次推進、動態提升,緊扣近期和中長期目標,結合美麗宜居住區、街區、小城鎮、城市試點創建,強化設計引領和科技支撐,推動漸進改善、久久為功,做一塊、成一塊,做一片、成一片,連點成片、連塊成片。

階段目標

結合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探索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方式方法、標準體系和政策機制,到2022年,建立不同類型的老舊小區改造、美麗宜居住區、街區、小城鎮等相關建設標準,建成一批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樣板項目,積累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在完成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進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到2025年,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理念深入人心,全省建成更多可觀可感的美麗宜居住區、街區、小城鎮,形成一批具有江蘇地域特色、代表江蘇發展水平的美麗宜居城市。到2035年,全省城市基本達到美麗宜居城市標準,基本消除“結構性城市病”,人民民眾能夠顯著感受到城市美麗宜居水平提升所帶來的美好生活。

重點任務

推動美麗宜居城市系統建設
最佳化住房系統,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危險房屋解危和城中村改造,不斷提升住房困難民眾的居住條件。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有序降低住房保障準入門檻。堅持實物保障和貨幣化補貼並舉,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滿足住房保障群體的多樣化居住需求,實現住房保障“應保盡保”。大力推動綠色住區、綠色住宅建設,推廣成品住房和裝配化裝修,不斷提升住房品質和宜居性能。
提高設施水平,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質量,形成適度超前、相互銜接、滿足需求的功能體系。堅持地下、地上一體化建設,紮實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城市雨污分流、易淹易澇片區治理,更加重視地下管網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精準化推動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提高設施運行效率。堅持重安全、保民生,不斷完善與城市功能、人口分布相協調的設施系統,增強設施韌性、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突發事件應對能力,持續最佳化道路交通、停車設施,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打造與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相匹配的支撐體系。
彰顯特色魅力,全面調查、系統梳理城市各類自然山水、歷史人文、當代建設資源和傳統建築文化,將歷史文化、山水文化與城市發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總結提煉城市特色魅力彰顯的目標和定位,研究確定城市特色魅力重點區域,通過加強保護和活化利用,形成城市特色魅力彰顯的空間基礎。結合城市更新行動,充分發揮建築設計和城市設計的作用,圍繞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通過空間織補、功能聯結、品質提升,建設更多老百姓身邊“小而美”的精品建築和怡人景觀,營造更多人民喜愛的美麗街道、美麗水岸,進一步發展提升城市空間和建築的特色魅力。充分利用城市園林綠地和公共空間,依託風景綠道、步道等,串聯、整合特色魅力重點區域和資源,構建城市特色魅力網路,形成空間結構清晰、特色意象鮮明、構成要素豐富、場所環境宜人的城市特色空間體系,系統展現具有地域特色、時代特色和人文特質的城市特色魅力。
推動美麗宜居地區集成改善
推進住區綜合整治,因地制宜、分類推進不同建設年代老舊小區(住房)系統整治、既有住區改善提升和新建住區建設提標。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補齊幼托、養老、家政、教育、醫療等服務短板,支持開展現有住宅加裝電梯、無障礙通道等適老化改造,有效提升民眾居住品質。
美麗宜居城市建設
住區綜合整治
推進街區整體塑造,統籌考慮住區和相鄰街道的相關設施、空間場所,推動住區綜合整治與街區整體塑造聯動提升。完善公共服務功能,構建“15分鐘社區服務圈”“5分鐘便民生活圈”,健全商業、教育、衛生健康、文化、體育、公共活動等居住配套功能,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對外開放共享庭院綠地、停車場等空間資源。圍繞居民生活需求,增補便民設施、完善城市家具、協調街道界面、消除安全盲區、最佳化慢行交通、挖潛小微綠地,提高街道的完整性,探索住區物業管理與城市管理有機融合,提升街道品質活力,打造一批具有生活氣息的美麗街道和發展活力的美麗街區。
推進小城鎮多元特色發展,加強重點中心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持續提升鎮區人居環境水平,促進產鎮融合,完善城鎮功能。強化特色小城鎮特色化發展導向,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各類文化遺存、傳統街巷等特色資源,提升城鎮空間品質,強化特色風貌塑造。逐步改善一般小城鎮和被撤併鄉鎮集鎮區環境面貌,滿足鎮村居民生產生活的基本需求。
推動美麗宜居城市共同創建
強化合力推動提升,堅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搭建溝通議事平台,深入了解居民訴求,鼓勵專業人員擔任社區設計師,提供全過程專業技術服務,發動居民、社會組織、市場主體參與美麗宜居家園建設,結合民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凝聚社會共識,最佳化合作機制,形成建設合力。強化部門協作推進城市更新,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動城市地下與地上空間開發利用的有機銜接,促進地下空間有效聯接和平戰結合使用,同步推進物質空間環境改善與社會治理能力提升,堅持和完善“大數據+格線化+鐵腳板”治理機制,強化城市管理與社會治理格線化工作無縫銜接,推動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資源向街道社區下沉。
強化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探索漸進式、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以切面小、民眾受惠大、操作簡便的“微更新”為突破點,促進空間利用向集約緊湊、功能複合、低碳高效轉變。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整合城市空間信息和運行數據,加快建設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和城市運行管理平台,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和治理能力提升。創新城市設計和建築設計理念、方法和管理制度,建立建築設計方案審查、備案制度,探索建立城市總建築師制度,深入推進全過程工程諮詢和以設計為龍頭的工程總承包制度,積極推動建築師負責制,提升城市建設品質。積極推動城市土地開發模式轉軌,創新激勵機制,鼓勵開發企業向城市建設經營商轉型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創新投融資模式,加大對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的金融支持力度。

工作動態

2019年6月,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提出開展“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得到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積極支持。2019年7月1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江蘇作為全國首個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省份,明確要求通過“一個先行先試、三個探索”,“為全面推進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建設沒有‘城市病’的城市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2019年11月19日,經江蘇省政府同意,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下發關於開展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推動各地開展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申報。
2020年6月9日,江蘇省省委書記婁勤儉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專題聽取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情況匯報,對探索實踐美麗宜居城市建設作了充分肯定。會議指出,要深刻學習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美麗中國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把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放到建設美麗中國的大格局中審視和定位,與蘇北農村住房條件集中改善、美麗鄉村建設協同推進,面向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全面展開美麗江蘇建設的新實踐,讓美麗江蘇成為“強富美高”最直接最可感的展現。
2020年6月22日,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印發江蘇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公布17個綜合試點城市、37個綜合類項目和87個專項類試點項目。
2020年6月30日,“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水平”首次納入江蘇省設區市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考核指標體系。
2020年7月29日,江蘇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明確提出以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為美麗江蘇建設的主抓手,著力打造環境優美、人文醇美、建設精美的美麗宜居城市。
2020年8月3日,江蘇省政府召開全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部署會議。省長吳政隆作出批示,副省長費高雲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指出,要按照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決策部署,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城市發展規律,發揮美麗宜居城市建設主抓手作用,強化系統集成改善,不斷提高城市的整體性、系統性、宜居性,大力建設文化特色濃郁、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化美麗宜居城市。
2020年8月11日,江蘇省政府召開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江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的重點工作和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2020年8月12日,江蘇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意見》(蘇發〔2020〕15號),要求積極打造美麗宜居城市。圍繞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意見》分別從提升城市規劃設計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健全現代城市治理體系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和詳細意見。
2020年9月30日,江蘇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立。
2020年10月10日,江蘇省政府召開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會議聽取了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近期工作開展情況,研究審議了《關於加快推進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及領導小組工作規則,費高雲副省長出席會議並講話。
2020年10月28日,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召開江蘇省美麗宜居城市試點工作方案匯報交流會。會上,各試點城市圍繞試點方案的編制內容和試點工作的推進情況進行交流匯報。
2020年11月2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落實情況交流》第149期刊登《江蘇省多措並舉深入推進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工作》,將江蘇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作為先行探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城市更新行動的地方有益經驗,向全國推廣介紹。
2020年11月24日,江蘇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蘇宜居〔2020〕1號)。要求各地對照意見,進一步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目標任務、基本原則、工作理念、組織方式等,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地,切實提高全省城市人居環境。
2021年1月20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江蘇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總結2020年工作成效並部署推進下一階段工作。江蘇省省委常委、副省長費高雲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強調,在新發展階段必須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要不斷完善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工作思路,抓實抓好試點項目,落細落實工作責任,按照美麗江蘇總體布局,紮實有序推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