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群心理
- 外文名:herd instinct;herd behaviour
- 釋義:缺乏自己的個性和主見的投資狀態
- 心理特徵:隨波逐流、追漲殺跌
解析,心理分析,從眾心理,投資偏好,分析總結,效應分析,效應理論,效應模型,效應研究,相似信息,不確定性,委託代理,博弈分析,典型實例,表現,生活表現,股市表現,職場表現,社會影響,如何克服,
解析
羊群效應其實就是一種從眾心理,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自己並不會思考事件的意義。羊群效應是訴諸民眾謬誤的基礎。經濟學裡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羊群只是以為的跟著前面的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羊群心理 herd instinct;herd behaviour。亦作:群居本能;從眾心態。投資者莫名其妙地隨波逐流、追漲殺跌的心理特徵。羊群心理或群居本能是缺乏個性導致的思維或行為方式。在經濟過熱、市場充滿泡沫時表現更加突出。
心理分析
從眾心理
社會上時常出現各種各樣的熱潮。例如:搶購潮、擇校潮、留學潮、旅遊潮、網遊潮、追星潮、各種各樣的模仿潮等等。這些熱潮一般是引導者充分利用了許多人的羊群心理(也稱從眾心理、跟風心理)而形成的。也有許多時候,並不需要引導,人們覺得跟風對自己有利,便自覺地跟風。
人人都有羊群心理和羊群行為,這是因為羊群心理和羊群行為的形成條件一般不難,更為重要的是羊群心理和羊群行為常常對自己有利:
⒈誰都知道,模仿現成的例子是成本最低的。
⒉許多現成的例子是對自己很有用的。
⒊模仿是人類的本能,不會模仿簡直就無法生存。
⒋人是群聚動物,不融入社會很難發展得好,要融入社會就必須適當地合群。
從眾心理(conformist mentality)即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而實驗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獨立性,沒有被從眾,所以從眾心理是大部分個體普遍所有的心理現象。通常情況下,多數人的意見往往是對的。從眾服從多數,一般是不錯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獨立思考。不顧是非曲直的一概服從多數,隨大流走,則是不可取的,是消極的“盲目從眾心理”。學者阿希曾進行過從眾心理實驗,結果在測試人群中僅有1/4~1/3的被試者沒有發生過從眾行為,保持了獨立性。可見它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從眾性是人們與獨立性相對立的一種意志品質;從眾性強的人缺乏主見,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別人意見並付諸實行。
投資偏好
羊群行為指動物(牛、羊等畜類)成群移動、覓食。後來這個概念被引申來描述人類社會現象,指與大多數人一樣思考、感覺、行動,與大多數人在一起,與大多數人操持一致。以後,這個概念被金融學家借用來描述金融市場中的一種非理性行為,指投資者趨向於忽略自己的有價值的私有信息,而跟從市場中大多數人的決策方式。羊群行為表現為在某個時期,大量投資者採取相同的投資策略或者對於特定的資產產生相同的偏好。
分析總結
有的羊群心理和羊群行為對個人和社會的發展都有利,我們可稱之為“正面羊群心理”。例如:大家都勤奮勞動、大家都遵守社會公德、大家都誠實守信。
有的羊群心理和羊群行為對個人和社會的發展都很不利,我們可稱之為“負面羊群心理”。例如:大家都拜金、大家都厚黑、大家都投機鑽營。
有的羊群心理和羊群行為對個人和社會都無妨,我們可稱之為“中性羊群心理”。例如:模仿別人吃飯、穿著、學習、工作。
效應分析
效應理論
羊群效應(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是指管理學上一些企業的市場行為的一種常見現象。例如一個羊群(集體)是一個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沖右撞。如果一頭羊發現了一片肥沃的綠草地,並在那裡吃到了新鮮的青草,後來的羊群就會一哄而上,爭搶那裡的青草,全然不顧旁邊虎視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還有更好的青草。
羊群效應的出現一般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上,而且這個行業上有一個領先者(領頭羊)占據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個羊群就會不斷摹仿這個領頭羊的一舉一動,領頭羊到哪裡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裡淘金。
有則幽默講: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參加會議,一進會議室發現已經座無虛席,沒有地方落座,於是他靈機一動,喊了一聲:“地獄裡發現石油了!”這一喊不要緊,天堂里的石油大亨們紛紛向地獄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後來的了。這時,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過去,莫非地獄裡真的發現石油了?於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獄跑去。
法國科學家讓亨利·法布爾曾經做過一個松毛蟲實驗。他把若干松毛蟲放在一隻花盆的邊緣,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遠處,又撒了一些松毛蟲喜歡吃的松葉,松毛蟲開始一個跟一個繞著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飢餓勞累的松毛蟲盡數死去。而可悲的是,只要其中任何一隻稍微改變路線就能吃到嘴邊的松葉。動物如此,人也不見得更高明。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影響民眾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種意見的人數多少,而不是這個意見本身。人多本身就有說服力,很少有人會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出頭的椽子先爛”這些教條緊緊束縛了我們的行動。20世紀末期,網路經濟一路飆升,“.com”公司遍地開花,所有的投資家都在跑馬圈地賣概念,IT業的CEO們在比賽燒錢,燒多少,股票就能漲多少,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義無反顧地往前沖。
羊群效應告訴我們:對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斷,出奇能制勝,但跟隨者也有後發優勢,常法無定法!
效應模型
序列型羊群效應模型
序列型羊群效應模型由Banerjee(1992) 提出,在該模型中,投資者通過典型的貝葉斯過程從市場噪聲以及其它個體的決策中依次獲取決策信息,這類決策的最大特徵是其決策的序列性。但是現實中要區分投資者順序是不現實的。因而這一假設在實際金融市場中缺乏支持。非序列型則論證無論仿效傾向強或弱,都不會得到現代金融理論中關於股票的零點對稱、單一模態的厚尾特徵。
行為金融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的模型是羊群效應模型。實際上,羊群行為同樣也是由模仿造成的。Scharfstein and Stein (1990)指出,在一些情況中,經營者簡單地模仿其他經營者的投資決策,忽略獨立的私人信息,雖然從社會角度看這種行為是無效的,但對於關心其在勞動市場聲譽的經營者而言卻是合理的。Banerjee (1992)提出序列決策模型分析羊群行為,在這個模型中,每個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時都觀察其前面的決策者做出的決策,對他而言,這種行為是理性的,因為其前面的決策者可能擁有一些重要的信息,因而他可能模仿別人的決策而不使用其自己的信息,由此產生的均衡是無效的。Banerjee序列決策模型假定投資者的決策次序,投資主體通過典型的貝葉斯過程從市場噪聲以及其他個體的決策中獲取自己決策的信息,這種依次決策的過程導致市場中的“信息流”。
非序列型羊群效應模型
與Banerjee序列決策模型相對的是非序列羊群行為模型。該模型也是由貝葉斯法則下得出的。模型假設任意兩個投資主體之間的模仿傾向是固定相同的,當模仿傾向較弱時,市場主體的表現是收益服從高斯分布,而當模仿傾向較強時,市場主體的表現是市場崩潰。此外,Rajan(1994)、Maug & Naik(1996)、Devenow & Welch(1996)分別從投資者的信息不對稱、機構運作中的委託——代理關係、經濟主體的有限理性等角度探討羊群行為的內在產生機制。
效應研究
關於羊群行為的形成有以下幾種解釋。哲學家認為是人類理性的有限性,心理學家認為是人類的從眾心理,社會學家認為是人類的集體無意識,而經濟學家則從信息不完全、委託代理等角度來解釋羊群行為,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種觀點:
相似信息
Froot,Scharfstein和Stein(1992)指出,機構投資者具有高度的同質性,他們通常關注同樣的市場信息,採用相似的經濟模型、信息處理技術、組合及對沖策略。在這種情況下,機構投資者可能對盈利預警或證券分析師的建議等相同外部信息作出相似反應,在交易活動中則表現為羊群行為。
不確定性
信息可以減少不確定性,投資者獲得準確、及時和有效的信息就意味著可以獲得高額利潤或者避免重大的經濟損失。但是在現實市場中,信息的獲得需要支付經濟成本,不同投資者獲得信息的途徑和能力各不相同,機構投資者擁有資金、技術、人才的規模優勢,個體投資者在信息成本的支付上遠遠不能同機構投資者相比。由此導致的直接後果是機構投資者比個體投資者獲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個體投資者在獲取有效信息和獲得投資收益時處於不利地位。個體投資者為了趨利避險、獲得更多的真實經濟信號,將可能四處打探莊家的“內幕訊息”,或是津津樂道於“莫須有”的謠言,在更大程度上助長了市場的追風傾向。
而實際上即便是機構投資者,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假設每個投資者都擁有某個股票的私有信息,這些信息可能是投資者自己研究的結果或是通過私下渠道所獲得;另一方面,即使與該股票有關的公開信息已經完全披露,投資者還是不能確定這些信息的質量。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投資者無法直接獲得別人的私有信息,但可以通過觀察別人的買賣行為來推測其私有信息時,就容易產生羊群行為。儘管機構投資者相對於個人投資者處於信息強勢,但是由於機構投資者相互之間更多地了解同行的買賣情況,並且具有較高的信息推斷能力,他們反倒比個人投資者更容易發生羊群行為。
委託代理
Scharfstein(1992)等提供了基金經理和分析師基於名譽的羊群效應理論。由於投資經理的能力是不確定的,對名譽的擔憂就產生了。
如果幾個投資經理相繼做出投資決策,每個人都模仿第一個進行選擇的投資經理的決策。最終,如果投資是有利可圖的,好的信號將占優。私人信息最終將不會體投資決策中,因為所有投資經理都會跟隨第一個投資經理做出決策。於是,這種羊群效應是無效的。而且,它是脆弱的,因為,後面的投資經理的投資行為會因為第一個投資經理所收到的一點信息而改變。
⑵基於代理人報酬的羊群效應
Maug(1996)等考察了風險厭惡的投資者,其報酬隨著投資者的相對業績而增加,隨著投資者的相對業績而減少。代理人和他的基準投資經理人都有著關於股票回報的不完全信息。基準投資人先進行投資,代理人觀察基準投資人的選擇後選擇投資組合。基於前面的信息不充分的羊群效應模型,投資經理的投資組合選擇將傾向於選擇和基準投資人相近的投資組合。而且,報酬制度也鼓勵投資經理模仿基準投資人的選擇,因為,如果他的投資績效低於市場的平均投資績效,他的報酬將受到影響。
對羊群行為的實證研究分為兩個方向:
一是以共同基金、養老基金等指定類型的投資者為對象,通過分析其組合變動和交易信息來判斷其是否存在羊群行為(Lakonishok,1992;Werners, 1998; Graham, 1999);
二是以股價分散度為指標,研究整個市場在大幅漲跌時是否存在羊群行為。
博弈分析
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的博弈實際上可以看做智豬博弈的一種變形,我們假設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都投資於股市,機構投資者由於資本較大,如果依據正確的信息投資,可以得到100的利益,而個人投資者依據正確的信息投資只可以得到5的利益,雙方都可以選擇收集並分析信息,由此而產生的費用為20,也可以簡單的只收集對方的行動信息而跟隨,這樣產生的費用為1,雙方都放棄收集信息,產生效用為零。如果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都採取收集信息並分析的行為,那么機構投資者將得到利益為(100-20=80),個人投資者則可以得到(5-20=-15),若機構投資者收集信息,個人投資者跟隨,產生的利益為,機構投資者(100-20=80),個人投資者(5-1=4),如反之,則利益分別為-15,99,由此產生以下利益矩陣:
在這個博弈模型里,個人投資者等同於智豬博弈里的小豬,他具有嚴優策略———不收集信息而坐享其成,在這種情況下,機構投資者若不去收集與分析信息,那最後的結果是大家的利益都是零。而機構投資者去收集並分析信息,雖然會讓個人投資者占到了便宜,但是畢竟有所得,因此這個博弈的累次嚴優解是,機構投資者收集並分析信息,個人投資者分析機構投資者的行為並跟隨。因此也產生了個人投資者對機構投資者的羊群行為。
經理人
經理人之間的博弈行為比較複雜,但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模型對它進行大致的分析,假設有兩位互相競爭的經理人,對於市場上已經產生的某一經理人投資行為,都有兩種選擇,跟隨與不跟隨,我們假設此投資策略成功率P=0.5,若成功的話將得到10的收益,若失敗,則產生10的損失,他們也可以選擇不跟隨這一投資行為,利用自己的信息進行投資決策,這樣成功率P2=0.7,收益狀況不變。這樣我們可以計算各個策略的收益期望值
跟隨的收益期望I1=10*0.5-10*0.5=0 不跟隨的收益期望為:I2=10*0.7-10*0.3=4 最後博弈得到一個最優解,這同時也是一個有效解,就是不跟隨-不跟隨,而這實際上基於一個相當理想化的假設,即對於經理人而言,效用=收益。上述收益期望矩陣並沒有反映上文所述的對經理人名譽及報酬的考慮,而我們可以斷定對於經理人來說,與其他投資者一起決策失誤跟單獨決策失誤,其損失是不一樣的,不跟隨行為產生的決策錯誤,除了基金金錢上的損失,還有名譽上的風險,被認為是愚蠢的投資經理,則有失去工作的可能。而職業經理人對於名譽及工作機會的擔憂,無疑會對其決策立場產生影響,因此必須用經理人效用矩陣來代替收益期望矩陣,對於經理人,由於不跟隨而產生的決策失誤,其損失為:帳面損失+經理人個人名譽及報酬損失=10+20=30,由此我們可以得出:
跟隨的效用期望為u1=10*0.5-10*0.5=0 不跟隨的效用期望為u2=10*0.7-30*0.3=-2 ;在這種情況下,跟隨-跟隨是博弈的均衡解,這也證明了羊群效應的一個直接原因,就是在很多情況下,職業經理人會捨棄自己相對正確的信息與投資策略,而去跟隨一個未知的投資策略,以達到他本人職業的穩定與名譽的提高。
典型實例
⒈女人看男人有“羊群心理” ;心理科研人員發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個男人,當他的身邊有很多異性的時候,女人們對他的評價是“有魅力”;但當他的身邊沒有其他女人時,女人給他的魅力評價將大大降低。
心理專家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首先是思維定勢。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願意被大多數人接觸的人是具有魅力的。
其次,對男性魅力的判斷,女性往往不是根據事實,而是依賴同伴的反應,相信同伴的判斷。於是,在行為上她們更容易從眾。所有從眾的女性中,一部分人自覺接受了同伴的判斷,在觀點和行為上與她們保持一致,她們不但表現出相信這個男士是有魅力的,而且,心中也是真正這么認為的。
還有一些女性,與上面的人不同,她們內心實際上未必真正認同同伴的判斷,但是,由於受到同伴或大多數人的觀點影響,她們面對團體的壓力,表面上會選擇贊同,內心都有想法。只不過為了保持和大家的協調性,通常會採取如下做法:要么改變自身的態度,與多數人保持一致;要么放棄表面的迎合,與自己內心的觀點保持一致。
表現
生活表現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個性去“隨大流”,因為我們每個人不可能對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對於那些不太了解,沒把握的事情,往往“隨大流”。持某種意見人數多少是影響從眾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很少有人能夠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壓力是另一個決定因素。在一個團體內,誰做出與眾不同的行為,往往招致“背叛”的嫌疑,會被孤立,甚至受到懲罰,因而團體內成員的行為往往高度一致。
“羊群效應”告訴我們,許多時候,並不是諺語說的那樣——“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市場中的普通大眾,往往容易喪失基本判斷力。人們喜歡湊熱鬧、人云亦云。民眾的目光還投向資訊媒體,希望從中得到判斷的依據。但是,媒體人也是普通民眾,不是你的眼睛,你不會辨別垃圾信息就會失去方向。所以,收集信息並敏銳地加以判斷,是讓人們減少盲從行為,更多地運用自己理性的最好方法。
股市表現
在資本市場上,“羊群效應”是指在一個投資群體中,單個投資者總是根據其他同類投資者的行動而行動,在他人買入時買入,在他人賣出時賣出。導致出現“羊群效應”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資者可能會認為同一群體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優勢。“羊群效應”也可能由系統機制引發。例如,當資產價格突然下跌造成虧損時,為了滿足追加保證金的要求或者遵守交易規則的限制,一些投資者不得不將其持有的資產割倉賣出。
在投資股票積極性大增的情況下,個人投資者能量迅速積聚,極易形成趨同性的羊群效應,追漲時信心百倍蜂擁而致,大盤跳水時,恐慌心理也開始連鎖反應,紛紛恐慌出逃,這樣跳水時量能放大也屬正常。只是在這時容易將股票殺在地板價上。
職場表現
在競爭激烈的“興旺”的行業,很容易產生“羊群效應”,看到一個公司做什麼生意賺錢了,所有的企業都蜂擁而至,上馬這個行當,直到行業供應大大增長,生產能力飽和,供求關係失調。大家都熱衷於摹仿領頭羊的一舉一動,有時難免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
對於我們這些職場裡的人而言,往往也可能出現“羊群效應”。做IT賺錢,大家都想去做IT;做管理諮詢賺錢,大家都一窩蜂擁上去;在外企幹活,成為一個嘴裡常蹦出英語單詞的小白領,看上去挺風光,於是大家都去學英語;做公務員很穩定,收入也不錯,大學畢業生都去考公務員……
我們不是羊,我們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去衡量自己。
我們應該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所謂的“熱門”工作,都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熱門”的職業不一定屬於我們,如果個性與工作不合,努力反而會導致更快的失敗。我們還要留心自己所選擇的行業和公司中所存在的潛藏危機,任何行業和企業都不可能是“避風港”,風險永遠是存在的,必須大膽而明智地洞察。在有了這點兒危機意識之後,自然就要預備好對策,當危機真正到來時該怎么辦?在《誰動了我的乳酪》中,坐吃山空的小老鼠最終沒有乳酪可吃,而有危機意識、到處尋找新的乳酪的小老鼠,卻在舊的乳酪吃光之前,就尋找到了新的生機。
社會影響
⑴由於“羊群行為”者往往拋棄自己的私人信息追隨別人,這會導致市場信息傳遞鏈的中斷。但這一情況有兩面的影響:第一,“羊群行為”由於具有一定的趨同性,從而削弱了市場基本面因素對未來價格走勢的作用。當投資基金存在“羊群行為”時,許多基金將在同一時間買賣相同股票,買賣壓力將超過市場所能提供的流動性,股票的超額需求對股價變化具有重要影響,當基金淨賣出股票時,將使這些股票的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躍;當基金淨買入股票時,則使這些股票在當季度出現大幅上漲。從而導致股價的不連續性和大幅變動,破壞了市場的穩定運行。第二,如果“羊群行為”是因為投資者對相同的基礎信息作出了迅速反應,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的“羊群行為”加快了股價對信息的吸收速度,促使市場更為有效。
⑵如果“羊群行為”超過某一限度,將誘發另一個重要的市場現象一一過度反應的出現。在上升的市場中(如牛市),盲目的追漲越過價值的限度,只能是製造泡沫;在下降的市場中(如熊市),盲目的殺跌,只能是危機的加深。投資者的“羊群行為”造成了股價的較大波動,使證券市場的穩定性下降。
⑶所有“羊群行為”的發生基礎都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一旦市場的信息狀態發生變化,如新信息的到來,“羊群行為”就會瓦解。這時由 “羊群行為”造成的股價過度上漲或過度下跌,就會停止,甚至還會向相反的方向過度回歸。這意味著“羊群行為”具有不穩定性和脆弱性。這一點也直接導致了金融市場價格的不穩定性和脆弱性。
如何克服
假如你在絕望時拋售股票,你一定賣得很低。——投資大師 [[彼得·林奇]] 當市場處於低迷狀態時,其實正是進行投資布局,等待未來高點收成的絕佳時機,不過,由於大多數投資人存在“羊群效應”的心理,當大家都不看好時,即使具有最佳成長前景的投資品種也無人問津;而等到市場熱度增高,投資人才爭先恐後地進場搶購,一旦市場稍有調整,大家又會一窩蜂地殺出,這似乎是大多數投資人無法克服的投資心理。
設定獲利點可以提醒您投資目標已經達到,避免陷入人性貪婪的弱點,最終反而錯失贖回時機,使獲利縮水。
設定止損點則可以鎖定您的投資風險,以避免可能產生的更大損失。當基金回報率達到損益條件,您就應該判斷是否獲利了結或認賠贖回。設定獲利點和止損點的參考依據很多,一般而言,投資人可以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度、獲利期望值、所處年齡階段、家庭經濟狀況以及所在的市場特徵加以考慮,同時定期檢查投資回報情況,這樣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投資組合的獲利及止損區間。這裡特彆強調每季度的定期檢查,基金投資適合懶人,但仍須每季度檢查基金表現、排名變化、投資標的增減,為最終的贖回或轉換提供決策依據,以免錯失最佳賣點或過早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