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定義
投資多元化,就是將資金有選擇地
分散投資於多種證券,以努力減少未來的不確定性,也就是說,要爭取以較少的投資風險來獲取較多投資收益,這是
證券投資者制訂
投資多元化策略的基本考慮。投資多元化自力更生的理論依據是,如在各種股票短期內的趨勢難以捉摸時,買進多種股票則是可減少風險,因為在一般情況下,一種或幾種
股票市價下跌,收益受損,但總有會另一些股票市價上升,收益增加,從而能夠彌補投資者的部分或
全部損失。
投資多元化的具體策略較多,一般是當
股票市價輪番上漲時,股票持有者相繼以高價拋出手中的股票,以獲取收益,但這樣就往往會把手中的好股票在價格較低時就賣出了,而把一些劣勢股票握在手中。為此,也可以採用“追漲賣跌法”,即哪種股票市價上漲就多買一些;哪種股票股價不上漲或者下跌時,就賣出哪種股票,這樣就會獲得較多的強勢股票,使獲利能力大大增強。因此,在具體運用
投資多元化策略時,關鍵是要分析時弊、把握時機。當然,在投資安全性較高時,對投資多元化的要求也就較低;而當投資風險較高時,對投資的多元化要求也就相對較高。
個人投資
一是正確處理好證券投資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因為對從事個人證券的大多數人來說,均是依據工薪收入來維持日常家計開支的,
結餘資金並不充裕。這就要求個人投資者在從事證券投資時,應首先安排和保證家庭生活所必需的開支,再將結餘資金投資於證券,切不能因作出不恰當的投資決策而影響家庭正常的生活支出。
二是合理地籌措資金來源。用於證券投資的資金,一般情況下主要利用家庭的結餘資金;如果支用暫時閒置留待未來有特定用途的資金時,則應考慮投資於風險相對較小的證券,如
國庫券、
公司債券等。切莫
負債投資,除非所投資的證券限期較短、可靠性極強、且收益較好。
三要合理確定投資證券的期限。一般講,投資期限越長,收益也越高,但風險也愈大,這時,則應以投資者本人可支配資金期限為投資依據,以防止資金周轉困難。
四是儘量投資於
變現能力強的證券。這樣,在投資者需要現金時,或者需要調整投資證券的種類時,能夠及時“脫手”變現。為此,投資才在選擇投資證券時,應優先考慮投資於
上市證券,因為上市證券的
流通性與變現性最強,但其
收益率可能較
非上市證券相對低些。這就需根據投資者的客觀情況進行選擇了。
五要權衡證券投資收益與風險的利弊得失,特別要分析自身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做好承擔風險的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然後再付諸投資。
企業投資
第一,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首先必須分析和選擇是從事證券投資合算、還是進行商品生產或經營投資合算?在進行這種選擇時,一般通過比較分析來確定,一是對證券投資與其他投資形式的
投資收益率進行比較,選擇投資收益率較高的投資形式;二是進行
投資淨收益比較,即在投資收益率比較基礎上,還要比較扣除各項成本、稅金後的淨收。
第二,如果選擇證券投資,就必須對
證券發行單位的
資信等級、經營狀況以及發展前景、財務狀況及其變動趨勢等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從中選擇信譽高、營運能力強且具發展前景的
政府債券或企業證券作為
投資對象。
第三,要合理選擇投資證券的期限,既要考慮證券的收益率,又要考慮證券的風險性。
綜上所述,進行證券投資決策時,總的原則是應該選擇那些收益高、風險小、期限短、變現性好的證券為投資對象,但在現實生活中十全十美的證券是不存在的,還必須由投資者根據自身的條件制訂相應的目標,權衡利弊作出恰當的決策。
基金投資
1.長期持有,不易頻繁操作
基金投資中不存在所謂短線操作,因投資基金相對於股票有較高的交易成本,同時基金的淨值波動也不會象股票那樣劇烈。因此投資基金一般要持有一段時間才能獲取預期收益。而且在金融環境不斷完善的市場中,長期持有可能是不錯的基金投資策略。首先,長期持有可避免頻繁操作的交易成本,更可以避免贖回費用,無形中有了更多回報,其次,股票型基金因其不同的投資組合和策略,長期持有可穩定獲得平均收益。做到“不踏空”。簡單的操作方式也可減少在投資上所花的時間和精力。
2.基金產品中風險最大的是股票型基金
因為其股票倉位受到嚴格要求,所以在震盪下行過程中無法降低其倉位到較低點。而理財就是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分散您的投資到一些
債券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裡面。
3.定期定額投資
大多數投資者對此比較了解,即定期投入相同金額購買同一種基金。這種方式可降低投資基金的平均成本。優點是股市波動較大但漲幅不明顯時,也可獲取不錯收益。另外這種投資方式無須親自操作,有類似強制儲蓄的功能,強制自己減少衝動消費。將原本消費用得資金變成可以生錢的資產,並坐享收益。這種循環投資方式最適合工薪階層投資。定期將節餘的工資投資基金。實現財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