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快疫及羊猝擊

羊快疫及羊猝擊是梭狀芽胞桿菌屬中兩種不同病原菌引起的最急性傳染病。兩者可發生混合感染,其特徵是突然發病,病程極短,幾乎看不到症狀即死;胃腸道呈出血性、潰瘍性炎症變化、腸內容物混有氣泡;肝腫大、質脆、色多變淡,常伴有腹膜炎

羊快疫在百餘年前就出現於北歐一些國家,現已遍及世界各地。

羊猝擊最先發現於英國,在美國和前蘇聯也曾發生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快疫及羊猝擊
  • 類型:羊的最急性傳染病
  • 病原:腐敗梭菌及C型魏氏梭菌
  • 特點:兩者可發生混合感染,致死迅速
病原,流行病學,狀與病變,防制,

病原

羊快疫:腐敗梭菌(Cl.septicum)是革蘭氏染色陽性的厭氣大桿菌,不形成莢膜。用病羊肝被膜做觸片,經染色、鏡檢呈無關節長絲狀的形態是腐敗梭菌極突出的特徵,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
本病取菌血症經過,因此采心血和肝等病料接種於厭氣肉肝湯培養基進行分離培養
羊猝擊:本病病原為C型魏氏梭菌,C型菌產β主要毒素和α次要毒素。本菌可在10%血瓊脂培養基上進行厭氧培養

流行病學

羊快疫:綿羊對羊快疫最易感。年齡多在6~18個月之間。一般經消化道感染。山羊、鹿也可感染本病。腐敗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存在。羊的消化道平時就有這種細菌存在,但並不發病。當存在不良的外界誘因,特別是在秋、冬和初春氣候驟變、陰雨連綿之際,羊只受寒感冒或採食了冰凍帶霜的草料,機體遭受刺激,抵抗力減弱時,特別是真胃黏膜發生壞死和炎症,同時經血液循環進入體內,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引起急性休克,使羊只迅速死亡。
羊猝擊:本病發生於成年綿羊,以1~2歲綿羊發病較多。多發生於冬、春季節。常呈地方流行性。

狀與病變

羊快疫:病突然發生,病羊往往來不及出現臨床症狀,就突然死亡。有的病羊離群獨處,臥地,不願走動,強迫行走時,表現虛弱和運動失調,腹部膨脹,有腹痛症狀。病羊最後極度衰竭、昏迷而死。
病羊新鮮屍體的主要損害為真胃出血性炎症變化顯著。真胃黏膜常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塊,其表面發生壞死,出血壞死區低於周圍的正常黏膜;黏膜下組織常水腫。胸腔、。腹腔、心包有大量積液,暴露於空氣易於凝固。心內膜下和心外膜下有多數點狀出血。腸道和肺臟的漿膜下也可見到出血。
羊猝擊:病程短促,常未及見到症狀即突然死亡。有時發現病羊掉群、臥地,表現不安、衰弱,痙攣,眼球突出,在數小時內死亡。
病變主要見於消化道和循環系統。十二指腸空腸黏膜嚴重充血、糜爛,有的區段可見大小不等的潰瘍。胸腔、腹腔和心包大量積液,可形成纖維素絮塊。漿膜上有小點出血。肌肉出血,有氣性裂孔。
羊快疫及羊猝擊混合感染 根據在我國觀察所見,有最急性型和急性型兩種臨床表現。
最急性型:一般見於流行初期。病羊突然停止採食,精神不振。四肢分開,弓腰,頭向上。行走時後軀搖擺。喜伏臥,頭頸向後彎曲。磨牙,不安,有腹痛表現。眼羞明流淚,結膜潮紅,呼吸促迫。從口鼻流出泡沫,有時帶有血色。隨後呼吸愈加困難,痙攣倒地,四肢作游泳狀,迅速死亡。從出現症狀到死亡通常為2~6h。
急性型:一般見於流行後期。病羊食慾減退,行走不穩,排糞困難,有里急後重表現。喜臥地,牙關緊閉,易驚厥。糞團變大,色黑而軟,其中雜有黏稠的炎症產物或脫落的黏膜;或排油黑色或深綠色的稀糞,有時帶有血絲;一般體溫不升高。從出現症狀到死亡通常為1d左右,也有少數病例延長到數天的。發病率6%~25%,個別羊群高達97%。山羊發病率一般比綿羊低。發病羊幾乎100%歸於死亡。
混合感染死亡的羊,營養多在中等以上。屍體迅速腐敗,腹圍迅速脹大,可視黏膜充血,血液凝固不良,口鼻等處常見有白色或血色泡沫。最急性的病例,胃黏膜皺襞水腫,增厚數倍,黏膜上有紫紅斑,十二指腸充血、出血。急性病例前三胃的黏膜有自溶脫落現象,第四胃黏膜壞死脫落,黏膜水腫,有大小不一的紫紅斑,甚至形成潰瘍;小腸黏膜水腫、充血,結腸和直腸有條狀潰瘍,並有條、點狀出血斑點,小腸內容物呈糊狀,其中混有許多氣泡,並常混有血液。肝臟多呈水煮色,混濁,腫大,質脆,被膜下常見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肝小葉結構模糊,多呈土黃色,有出血,膽囊脹大,膽汁濃稠呈深綠色。腎盂常儲積白色尿液。大多數病例出現腹水,帶血色。脾多正常,少數瘀血。膀胱積尿,量多少不等,呈乳白色。部分病例胸腔有淡紅潤。肌肉出血,肌肉結締組織積聚血樣液體和氣泡。肩前、股前、尾底部等處皮下有紅黃色膠樣浸潤,在淋巴結及其附近尤其明顯。
診斷
羊快疫和羊猝擊病程急速,生前診斷比較困難。如果羊突然發病死亡,死後又發現第四胃及十二指腸等處有急性炎症,腸內容物中有許多小氣泡,肝腫脹而色淡,胸腔、腹腔、心包有積水等變化時,應懷疑可能是這一類疾病。確診需進行微生物學和毒素檢查。
羊快疫的病原腐敗梭菌雖然可產生毒素,但直到目前,還沒有直接從病羊體內檢查出毒素的有效方法。它的微生物學診斷,是根據死亡羊只均有菌血症而檢查心血和肝、脾等臟器中的病原菌。本菌在肝臟的檢出率較其他臟器為高。由肝臟被膜作觸片染色鏡檢,除可發現兩端鈍圓、單在及呈短鏈的細菌之外,常常還有呈無關節的長絲狀者。在其他臟器組織的塗片中,有時也可發現。但並非所有病例都能發現這種特徵表現。必要時可進行細菌的分離培養和實驗動物(小鼠或豚鼠)感染。據報導,螢光抗體技術可用於本病的快速診斷。
羊猝擊的診斷,是從體腔滲出液脾臟取材作C型魏氏梭菌的分離和鑑定,以及用小腸內容物的離心上清液靜脈接種小鼠,檢測有無β毒素。
羊快疫、羊猝擊與羊腸毒血症、黑疫、巴氏桿菌病炭疽容易混淆,應注意區別。

防制

由於本病的病程短促,往往來不及治療,因此,必須加強平時的防疫措施。發生本病時,將病羊隔離,對病程較長的病例試行對症治療。當本病發生嚴重時,轉移牧地,可收到減少和停止發病的效果。因此,應將所有未發病羊只,轉移到高燥地區放牧,加強飼養管理,防止受寒感冒,避免羊只採食冰凍飼料,早晨出牧不要太早。同時用菌苗進行緊急接種。在本病常發地區,每年可定期注射1~2次羊快疫、猝擊二聯菌苗或快疫、猝擊、腸毒血症三聯苗。由於吃奶羔羊產生主動免疫力較差,故在羔羊經常發病的羊場,應對懷孕母羊在產前進行兩次免疫,第一次在產前1~1.5個月,第二次在產前15~30d,但在發病季節,羔羊也應接種菌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