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寄一

羅寄一

羅寄一,安徽省貴池縣(今池州市貴池區)人。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大經濟系。20世紀40年代在桂林、重慶的《大公報·文藝》和昆明《文聚》上面發表過新詩和散文。1949年後為新聞從業人員,有多種譯著問世。就20世紀40年代中國新詩的文學版圖而言,羅寄一應屬於西南聯大詩人群系,詩作數量不多,迄今沒有進入研究者的視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寄一
  • 外文名:Luo Jiyi
  • 別名:江瑞熙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920
  • 逝世日期:2003
  • 畢業院校:西南聯大
  • 性別:男
  • 籍貫安徽省貴池縣(今池州市貴池區)
寫作風格,主要作品,作品評價,《詩六首》,《在中國的冬夜裡》,《一月一日》,《月·火車(之一)》,葉維廉的評價,經典作品,內容,評價,藝術風格,

寫作風格

羅寄一,安徽省貴池縣(今池州市貴池區)人,1940年入法商學院學習,1943年畢業。
羅寄一羅寄一
羅寄一是中國著名的詩人,翻譯家。
羅寄一的詩意象繁美,富抒情的樂趣和圓渾的哲理
他的心中徘徊著一個“幽靈”,一個尋索靈魂的現代人。他被個體生命在“現代”所須應對的難題死死纏住:如何擔當歷史傳統的重負、肩負起人類的莊嚴的職責?如何抵抗群體對個體的虐殺而保持“存在的本真”?如何承受時代的危難幷且從破碎的生活中尋回生命的意義和尊嚴?如何肉搏身內身外的無窮的黑暗、為一顆孤寂的靈魂尋找託身的屋宇?表現“尋求現代認同”,因此成為羅詩的拿手好戲。不難理解,“歷史”、“宇宙”、“人類”、“上帝”等宏大語詞何以在其詩里頻現,而且與靈魂的歸依、愛情的苦澀、生命的意義等私己性的問題重疊。

主要作品

《詩經》
《音樂的抒情詩》
羅寄一羅寄一
《珍重》
《在中國的冬夜裡》
《角度之一》
《詩六首》
《月·火車(之二)》
《狂想序》
《詩》
五月風
《序——為一個春天而作》

作品評價

《詩六首》

從表面上看,愛情敘事應是主線,但詩人擺脫青春的哀怨和愛情的感傷的套路,導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和對人類命運的承擔,一望而知走的是穆旦王佐良將愛情詩“智性化”的路子。先看第一首——
陽光又一次給我慈愛的提攜。
要是能用敏感多血的手掌,
撫摸一下皺摺的山巒,起伏與光暗,
有如人類全部波濤的凝固;
——節選
第一節敘寫詩人對山河大地的深沉的禮讚,與戴望舒的名句“我用殘損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庶幾相似,但由於前者把國族想像升華到對全人類的關切,氣魄更為闊大。第二節暗用莊子《逍遙遊》的著名典故,卻超越遁世逍遙的傳統心態,而希望與芸芸眾生哀樂關情。詩尾寫詩人的豐富複雜的心理,採用思想知覺化手法,把私人事務與公共事務結合,將國族與情愛融為一體。
第二首寫個體生命的脆弱如一粒渾圓的水珠,哀樂相尋,旋轉輪替,狹小的個人經驗要想獲得突破,唯有融入社會大眾。但詩人沒有走向佛教徒式的“浮漚歸海”的達觀,而是對個體融入群體後可能出現的自我埋沒的悖論預感到無窮的焦灼,他不肯乾脆利落地走向大眾、擁抱國族,而是對個人的夢想拳拳眷念。
第三首由黑夜乘列車的經歷出發,痛感個體生命在人本哲學意義上的兩難。
第四、五、六首寫道,愛人之間的結合猶如兩個成熟的生命融為無所不在的整體,使“我”的靈魂為之瀰漫和燃燒,以至於愛情成為凝聚了生命力、榮光和意義之所在。
總的來看,《詩六首》包含群體與個體的緊張、有限與無限的對抗這些形而上的思考,而以對愛情之神奇魔力的描寫收場,起伏跌宕的心理融入張力和思辨,在孤寂憂鬱而沉潛的旋律里夾雜浪漫的調子。
個體生命在現代世界的意義根據問題,乃是羅寄一念念不忘的主題。

《在中國的冬夜裡》

把城市與鄉村歷史與個體進行對照,它揭示的殘酷世相瓦解了流行的意識形態,暗示這種情形是亘古的規律:“城市漫布著凌亂的感傷,躲避在搖搖欲墜的閣樓里,風吹打他們戰慄,那無辜的血液,正泛濫著龐大歷史中渺小而真實的課題。”

《一月一日》

是關於元旦的隨想,但抽掉了我們習見的喜慶色彩,而是呈現一個蕭索暗淡的世界。開篇是詩人的主觀感受的描繪:“無組織的歲月”如同一場酣夢,細胞機械地死亡到誕生。第二節出現現實生活中一幕婚嫁場景,“褪色的旗幟”暗示儀式的重複和時間的流逝,“浮在雲霧裡的笑”比喻逢場作戲,“被動員的傳統的溫情”形容神情的矯飾,“婚禮的彩車裝載的自動封鎖的幸福”隱喻個人與群體的隔絕。第三節插入阿Q畫圓圈的著名典故,以犀利的筆觸解剖人性的自欺怯懦、徒勞無功。但接下去,詩人的認識出現意外的轉折,他決心忍耐無窮的寂寞,抵抗商品世界贈送的“廉價的諂媚”。

《月·火車(之一)》

從乘坐列車的“我”的角度來傳達見聞與感受。“列車”是羅詩頻現的意象,象徵人生之旅的匆忙寂寞的行進。置身黑夜中挺進的列車里,窗外的景物流動不居、似真似幻,觀察者感受到空間位移和時間流逝的齊頭並進。又因為侷促於封閉空間,觀察者的視聽大受限制,無法像在白天那樣遊目騁懷,只能與單調的鋼軌擊打聲為伴。因此,表現內心世界的散漫思考,必然成為詩的主要內容。詩人寫道,外部的景物荒涼黯淡,第一人稱敘事者的內心掙扎,兩者相互映襯。火車穿過一程又一程的廢墟、墳地荒野,而車廂內的思想者的智力消耗也在緊張地上演著——
羅寄一羅寄一
廢墟,墳地荒野,廢墟,墳地,荒野,
怎么能解脫這激怒的衝動,沉重的
古代的煙火正瀰漫這靜謐的大謊,
槍彈刺刀在多重幻想外沸騰……
——節選
前綴詞“古代”說明暴力自古而然。個人內心的多重幻想對照著外部的槍彈刺刀的“沸騰”。“我”要求絕對地堅持個性,“它們”(社會秩序)則要求“我”絕對服從。這些對立的聲音正如平行的鐵軌,詩人想搜尋到雙軌的“交點”,但徒勞無功、茫然失據。
個體與群體之間的緊張,在姊妹篇《月·火車(之二)》里得到賡續,只不過這次的觀察焦點從“火車”(短暫人生的象徵)轉移到“月亮”(永恆之美的縮影)上。但是,意象繁美,氣氛幽譎,以及抒情主體的斑駁思緒,在在超越前者。月亮的光影穿行於歷史深處,引發“千百萬疑問的腳步移過”,也誘惑世間的“萬物期待擁抱的姿態”,但詩人的用意不在重複古人的“玩月”雅致,而由此聯想到傳統勢力的沉重、人間秩序的混亂與和存在決斷的艱難。

葉維廉的評價

羅寄一的詩具有反思與內省的氣質,伴隨散漫的自由聯想,聲音呈現斷續、跳躍、曲折的特色。此種詩風衝擊著讀者的閱讀期待,正如葉維廉所說:“因為詩人自言自語,他是隨時可以自由換位的,有時可以向空虛說話,有時轉向內心,有時假想有個聽眾,所以有互相對答的語態,而事實上,他是自己和自己說,所以是半對話題,把自己問的問題往往省略了,卻把答案說出來。所以說,抒情的聲音,是斷續如夢的,有些話說一半就不需說下去,便跳躍到另一個層次去,尤其是以主觀內心世界為主的詩,即就以外在世界起興的詩,詩人隨時換位換聲音的情況是常見。”

經典作品

內容

羅寄一最值得探討的作品是長詩《序——為一個春天而作》。本詩包括四個章節,新與舊、生與死、吶喊仿徨、悲憤與欣悅、回顧與前瞻、私人世界與公共事務等糾葛一處,形成一個磅礴而曲折的“情緒的迷宮”,淋漓盡致地展示“現代性”予人的無窮困惑。第一節,先鋪陳春天到來時具體的繁榮景象,然後點出它與抽象的幸福的預示的聯繫,但主要是通過回顧往昔的苦難來從反面加以襯托——
羅寄一羅寄一
從昨天跨出一步的,我們終於要得到
幸福,即使是嘶啞的,含有昨夜的
嘆氣,我們也偷看了一角光明。
一切的存在濺滿了污泥,這是一節不能逃避的
噩運:醜陋的眼睛——人的,獸的,
充血的,煙黃的,某一種饑渴,失神的瘋癲……

評價

“醜陋的眼睛”這個特寫鏡頭迅速把身體與國族聯繫起來,點出人間的一切都有病態意味,“魔術棒”暗示日常生活的支離破碎,“呼吸的理由”比喻存在的意義,形而上焦慮緊跟著社會性的苦惱。但希望依然存在。從生活的苦難里掙紮起來,年青而哀怨的“羔羊”看見“歷史夾縫”里的光明,雖然由於“取火者”隱退到黑暗裡,能否得到火種尚未可知。
但“祝福使者”(春天)帶來的光亮信號,照花了夢中人的眼睛。詩的第二節從想像的角度落筆。“市場”指代資產階級現代性,它使人喪失存在的本真狀態。“威權”與高樓、轎車、耀目的門窗相聯繫,點出階級批判的向度。為生活而喘息的人在厭倦中等候雕零,見證“冷酷與死亡”是唯一的真理。第三節寫道,“我”對中產階級的奢華生活感到厭倦,恍若被囚禁在狹窄的空間而近乎窒息,急切地呼籲人們投入生活。但是,“堅持一個萎若的傳統,一杯/殖民地的咖啡,濺滿了脫頁的史篇”,說明在殖民地的文化空間裡,傳統與現實無力提供這種機緣。
詩尾部分,“我”的生命力被“春天”喚醒,荒海般的激情終於被推向巔峰。從目睹春天到來而產生寧靜的喜悅,到以感慨憂鬱的調子沉思過往的苦難,從對中產階級世俗生活的批判,到對歷史、現實的疑慮,最後以激揚高亢的語調結束全篇,詩人的抒情聲音“狀態出神,聯想自由,沉思活動溢滿情感的色彩,旋律躍動不定,動向不易測而時有驚喜的跳躍,全詩入神處都在意識的邊緣進行”。

藝術風格

羅寄一的詩歌歸類於20世紀40年代中國現代主義詩歌。
隨著中國大陸再次進入一個開放的國際文化環境,西方現代文化和現代主義文學思潮隨之進入這個封閉了四十來年的東方國家,很快便與60年前的“五四”新文化時期遙相呼應,成為本世紀中國大陸第二次接受西方文化的高潮,也使中國文化和文學再一次匯入世界性潮流之中。所以,文革”後文學的現代意識的產生正是中國特定的歷史環境所造成的。
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中國現代新詩選集《現代詩鈔》,共收錄66位詩人的作,其中有西南聯大師生12人的詩作。當時是西南聯大學生的有9人:穆旦(11首)、俞銘傳(7首)、杜運燮(4首)、何達(4首)、羅寄一(3首)、王佐良(2首)、楊周翰(2首)、陳時(1首)、沈季平(1首)。這些年輕的詩人的詩作大多初具現代主義風格的詩歌,由此可見聞一多對聯大的現代主義詩人的欣賞和支持。
社會起源與個人起源都與這一代人在文革中的個人經驗有關,這些年輕詩人都有一個由信仰的狂熱到理想破滅後墜入絕望的共同的“文革”經歷,是這一代青年中最早覺醒並進行反思的一群。理想與現實的對立,使他們不約而同地想通過文學的方式得以解決,歷史機遇在他們身上體現為懷疑--覺醒--思考的歷程。
客體的真實趨向主體的真實,由被動的反映,傾向主動的創造。但在另一方面,在“朦朧詩”的成熟形態中,“五四”新文學傳統的內在機制明顯地起作用,蒙太奇、隱喻、反諷等手法為知識分子的集體經驗提供了個人化、風格化的聚焦點;令人耳目一新的意象和意象的審美張力則構成意識衝突戲劇性的對象化,這既是個體的又是集體經驗的審美表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