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篆(漢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種篆書體)

繆篆(漢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種篆書體)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所謂繆篆(miu zhuan),是漢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種篆書體。王莽六書之一。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記新莽六書稱:“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形體平方勻整,饒有隸意,而筆勢由小篆的圓勻婉轉演變為屈曲纏繞。具綢繆之義,故名。清代桂馥《繆篆分韻)則將漢魏印採用的多體篆文統稱為“繆篆”。亦稱“摹印篆”。

基本介紹

  • 繆篆:漢印的字型之一
  • 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捺、折、勾
  • 起源:秦代“摹印篆”
繆篆概述,繆篆的起源,繆篆的特點,繆篆的基本筆畫,繆篆的結構特點,繆篆的字法特點,繆篆的章法布局,繆篆的變化規律,繆篆的藝術價值,

繆篆概述

漢印的字型,有繆篆、鳥蟲書隸書三種。繆篆是主體,占了絕大多數;鳥蟲書只用於少數印章;隸書目前僅見於陪葬用的石印。
繆篆是漢王莽時期所定六書(古文、奇字、小篆佐書、繆篆、鳥蟲)之一,為漢初沿襲秦書八體之一的“摹印”,故又名摹印篆。清代謝景卿《漢印分韻》序曰:“秦書有八體,五曰摹印。漢時有六書,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繆篆固別有一體,屈曲填密,取糾繆之義,與隸相通,不盡與《說文》合。其損益、變化具有措意,不可磨滅,章法配合渾穆天成,不可思議。嗜古之士 寶焉。”

繆篆的起源

繆篆是在秦代“摹印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摹印篆”略異於周時的金文和石刻文字,它在田字格或日字格之內,為把形體適應具體的需要,多趨方整和比較均勻,有時甚至採取挪移的方法以便安排,但稍粗放一些。西漢初期的印章文字基本上繼承了這一體勢,而日益向結構勻稱和線條圓轉方面發展,乃至雖無框格,大小平整變可齊同,其字型綢繆屈曲,筆劃飽滿,到了新莽時,便冠以繆篆之名了。
國家圖書館藏整拓本國家圖書館藏整拓本
這時,一些印章的作者,每字往往以橫筆或豎筆各六畫組成,或接近於六畫之數,只要不礙於辨識,或省或增,務求勻密有致辭。戴侗在《六書故》中說:“凡字有從多而省者,趨於巧便也;有從省而多者,趨於巧繆也。”東漢之後,這一趨向愈來愈有所發展。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依然沿用這一體系,很少有變動,直到隋代,因絹紙的廣泛使用,印章形制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入印文字於是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不復為繆篆了。

繆篆的特點

繆篆的基本筆畫

楷書的基本筆畫有點、橫、豎、撇、捺、折、勾、提等所謂永字八法隸書筆畫雖不如楷書變化豐富,其基本筆畫也有點、橫、豎、撇、捺、折、波、挑等數種;小篆的筆畫線條變化極多,但常用的卻較少,只有橫、豎和各種折畫及對稱弧筆,繆篆的基本筆畫則更簡便,只有橫畫、豎畫和折畫,此外,有時還有疊畫、弧筆和斜筆等。

繆篆的結構特點

繆篆的結構特點有五:一是方,二是平,三是均,四是疊,五是滿。
2.1方即字形方整。由於漢印多為正方形,出於章法布局的方便,繆篆的字形亦為方形,並以正方形為主,有時因章法安排需要也可長方形,以求字形填滿印染面空間。與之相對應,凡筆畫轉折處也以方折為主而極少圓轉,對小篆中筆畫為圓轉的弧線,繆篆多變為方折。
2.2平即橫平豎直。由於繆篆字成方正,筆畫力求統一,故橫畫水平、豎畫垂直,避免較大斜筆,對較大斜筆應平綏之或摺疊之。元吾邱衍《三十五舉》說:“縱有斜筆,亦當取巧避過。”
2.3均即筆畫均布。繆篆一字之內的筆畫粗細一般相等,一印之中筆畫粗細也基本相等成相近,對個別筆畫較少的字,可略粗一點,對個別筆畫絮多的字則可略細一點,但為使全印各字能相互協調,筆畫粗細也應基本相近。不論印中筆畫粗細如何,繆篆一字之內的筆畫間距一般亦相等均勻,對筆畫較少的字則間距自然略大些,對筆畫較多的字則間距自然略小些。
2.4疊即線條摺疊。繆篆筆畫以橫、豎、折畫為主,弧筆與斜筆較少,對弧筆和斜筆多摺疊之。一種是化圓為方,把弧筆摺疊成折畫或疊畫;一種是化斜為平,把斜筆摺疊成折畫。此外,還有出於結構上的需要把空間填滿而對局部筆畫線條採取摺疊的方法填充空間。
2.5滿即是充滿頂格。繆篆大多填充布滿,也有因字筆畫少而留有較大空地者,但不論絮、簡,線條都頂格,造成一種充盈之氣。

繆篆的字法特點

繆篆雖屬篆書,但並不同於大篆小篆篆法也不盡按說文的要求,有其自身特點。
3.1隸化
印章多為方形的,因而要適應印章的章法需要,有必要把篆法化圓為方,另一方面,秦漢之際,社會上實用文字正處在一個由古篆過渡到廣泛使用新文字“隸書”的變革時期,印工在製造印章使用文字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變革的影響,或出於從簡就便,在繆篆中往往滲有隸意。如: 走之底有時篆作 , 水字有時篆作 , 雷字有時篆作 。清段玉裁論漢印文字說:“篆圓而印方,故稍變小篆之形體,使之平方正直,近隸之結體,而不用隸之挑磔。”指的就是繆篆的隸化特點。3.2多變
同一篆字,由於線上要的增、減、挪移、穿插、方圓、欹正等方面可以施以不同的變化,導致一個篆字可以有多種寫法,如
(印)字就有數十種之多。《漢印分韻合編》共收單字約二千多字,但卻集有繆篆印文一萬五千多字,平均每字就有8種寫法,繆篆篆法之多變可見了一斑。

繆篆的章法布局

漢印中官印多為正方形,官職低的用長方形,稱“半通印”。私印有正方、長方、圓形或其他形狀。印文字數不同排列形式也因字而異,排列順序錯綜複雜,常見的繆篆章法布局一般為自上而下,從右至左。

繆篆的變化規律

繆篆的寫法大致是將小篆化圓為方,一方面是將小篆字形轉化為方形,另一方面是將小篆的各種圓弧曲線轉化為橫、豎畫和折畫。但繆篆又有多變的特點,一個字的寫法有多至數十種,其中自然包含有其豐富的變化規律。現分述如下:
1、增
繆篆中對結體筆畫少、空間大的字,有時可通過摺疊筆畫將空間填滿,如 (之)字。有時為將字形局部空間填滿,而對局部筆畫 延伸摺疊,如 (禾)字,將筆畫延伸摺疊,亦即有如增添筆畫, 但增添不可過度,一般為增加一至三折等。
增加一折筆,即橫畫─變為 或 ,豎畫 變為 或 ,如
(禾)字寫作 , (之)字寫作 。
增加二折筆,即橫畫─變為 或 ,豎畫 變為 或 等,如 (之)字作 , (平)字寫作 。
增加三折筆,如 (之)字寫作 。
2、減
對筆畫繁複或不易安排的字,為縮小印文之間在空間方面的差距,可採取減省筆畫的方法。
2.1從隸減省
對筆畫複雜,不易成方形或不通俗的字,可取其隸書結體而去其波挑的筆意,依繆篆的寫法,部分或全部從隸書。如 (長)字省為 ; (晉)字省為 ; (言)字省為 。
2.2筆意簡化
為縮小繆篆某些部首所占的空間,可將一些複雜的部首筆意簡化,但對部首的簡化不可隨意,多為約定成俗者。如 (走之底)簡省為 ; (三點水)簡省為 ; (雙人傍)簡省為 。
2.3異筆省畫
繆篆中豎畫排列多者可採取並筆的寫法,節省所占的空間,或與其他印文筆畫協調統一。如 (竹)字可簡省為 。
3、挪移穿插
根據印章章法的需要,印文在分間排列時或作正方形或作長方形,遇到左右布置不均或上下布置不均,可在原篆字不增減筆畫的基礎上,將結構中的某些筆畫通過挪移穿插的方法調整勻衡。
3.1挪移
挪移是將部首中的某些組成部分的位置移動,屬較大變動。或從左邊移到右邊,或從右邊移到左邊,如 (臨)字有的繆篆作 。或從上邊移到下邊,或從下邊移到上邊,如 (印)字有時繆篆作 。或從上下邊移到左右邊,或從左右邊移到上下邊。移正於偏。如 (然)字有的繆篆作 ;移偏於正,如 (娃)字有的繆篆作 ;移疊於正,如 (奸)字有的繆篆作 ;移平於疊,如 (讎)了有的繆篆作 。或從內移到外,或從外移到內,如 ( )字有的繆篆作 。
3.2穿插
穿插是不移動部首或部首的某些組成位置,只將部首的某些組成部分延伸,以填補其他部首的空間,常見的是左右部首之間的相互穿插。左邊的部首向右穿插的,如 (駱)字,有的繆篆寫作 ;右邊的部首向左穿插的,如 (次)字有的繆篆寫作 。
4、方圓
繆篆結體基本上是方的,但局部筆畫時有圓屆之意,或方中帶圓,因而使全印形成有方圓的對比,而在全印中又有局部筆畫相配襯,因能起到統一調和的作用,使全印變得靈活起來。
另外,在不少漢印中,繆篆的轉角處,常是“內方外圓”,這在一畫之中有方圓的對比而又取得協調的效果。
5、欹正
繆篆一字之中,筆畫多橫平豎直,轉角多90°,但亦偶有斜筆。橫平豎直為正,正以之其骨架,顯得端莊穩重,但有時略嫌其呆板規矩;斜筆為欹,欹以破其呆板,增加變化之趣,劉江篆刻藝術》說:“猶如菜餚中放入少許甜、辣、麻等佐料,別有一番風味”。繆篆中欹正之筆一種是較平穩中略滲一、二斜筆的,另一種是急就章中較多斜筆,不論哪種,一般都要求一印中各字的欹斜之筆要相互呼應,顧盼有情。
6、朱白
漢印以白文為主,但亦有朱白相間之印,即一印之中印文有朱文有白文。常見的是使筆畫少的字為朱文,筆畫多的為白文,兩種格式安排在一起,既富有變化,又能得到統一。朱白文相間構成對繆篆的要求是:朱白二色的線條粗細與距離寬窄,均應基本相 同,即筆畫較少之字為朱文,其朱文線條粗細應等於白文筆畫之間的距離粗細;朱文筆畫間距的日色寬窄應略等同於白文筆畫之粗細,粗視之,往往視朱誤以為是白,白線間距誤以為是朱文,融朱白為一體,達到了朱白印的美妙境地。

繆篆的藝術價值

1、歷代篆刻繆篆體系
入印之文字,大體有三類;一為大篆,字形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此以先秦古璽為代表;二為繆篆,字形方整,線條多平直,此以漢印為代表;三為小篆,字形圓整,線條圓轉,此以元圓朱文印為代表。其中尤以繆篆體系最具代表性。
繆篆體系,始於秦印,盛於漢印,至魏晉南北朝依然沿用這一體系,很少有變動。但到隋代,由於絹紙的普遍使用,印章多為蘸上朱或墨,鈴蓋在絹紙上,於是印章制度有了較大的變化,印型隨之變大,印文純用朱文,逐步發展在九疊文。至此,隋、唐、宋、元數百年時間,繆篆暫退出了歷史舞台。
明代由於發現花豹石可為印材,導致文人篆刻興起,自文彭何震以來,名家輩出,掀起了印章史上的一個高潮。初時,文彭及其弟子何震及同一時期的汪吳、朱簡三大流派在印壇風雲一時,到了十八世紀三十年代,丁敬又在印壇上獨樹一幟,相繼有皖、浙等渚派相意突起,特別是到近代,自鄧石如以來,傑出的篆刻大家層出不窮,如吳讓之、趙之縑、吳昌碩、黃士陵齊白石鄧散木、來夢生等別有風貌各具特色,他們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碩大的成就,其根本原因無不是宗法漢印繆篆。例如,趙古泥、鄧散木之虞山派,是在繆篆基礎上加以線條輕重變化,強化章法構思;在部首挪移上下功夫;齊白石是在繆篆基礎上,借鑑吳天發神讖碑筆意,大膽強調虛實對比,突出斜筆,以獨特的沖刀法表現線條,他們的作品遂出自漢印繆篆而卓然自成一家,中以傳之後世。
2、繆篆在歷代藝術創作中的套用
歷代篆刻發展的規律告訴我們,時值今日繆篆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篆刻藝術創作上,繆篆仍是取之不盡的源泉。我們可以以繆篆為基體,借鑑歷代民間篆隸書法的營養,如戰國文字、秦沼版文字、漢磚銘文、銅銘文、瓦當文字及陶文花押及至唐九疊文、宋體字等文字,在字型的方圓、虛實、線條的粗細、斜正、輕重及力法上加上變化,推陳出新,創作出有自己風格特色的繆篆系文字入印,從而在篆刻藝術上有所創新發展。
此外,由於繆篆相對小篆大篆較為簡單易學,所以對學習篆書者,繆篆不失為一個較好的選擇,特別是對有漢隸基礎的書法作者,以繆篆創作更是捷徑。而以繆篆作為題畫款亦可增添古樸典雅之氣。但是,由於繆篆形體方整,多字作品在章法上較平板,故較少字作品的效果當優於多字作品。題款、對聯及少數斗方、橫幅、條幅作品應為繆篆書法創作的主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