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外

編外

編外是指組織機構人員定額之外的人,在我國,很多國有企事業單位中,多使用編制來管理人員。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原有的人員不能承擔現有的工作,因此很多不能入編的人員被聘用,這些人員享受不到入編人員所應有的待遇和福利,如同“打零工”,這樣的人員就叫“編外人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編外
  • 外文名:unestablished person
  • 拼音:biānwài
  • 解釋:組織機構人員定額之外的人
現狀,公平性,產生的矛盾,

現狀

在很多單位,特別是那些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大量存在,有些單位的“編外人員”甚至比正式員工還要多。這是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現象,起初,這種臨時性的“應急”辦法對於打破計畫經濟遺留下來的用人體制的條條框框、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其弊端也越來越明顯地顯現出來。

公平性

“編外人員”在政治、經濟上的待遇都不及正式員工,屬於單位里的“二等公民”。一些“編外人員”即使比“正式員工”幹得更好,也享受不到正式員工的相同待遇,這種體制背離了“同工同酬”、“多勞多得”等用工法則;而在管理上,“編外人員”則是“防範對象,所以他們總有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這種客觀上的身份歧視,與公平公正的現代理念相去甚遠。

產生的矛盾

而實際上,不合理的機制恰恰給單位的管理帶來更多的麻煩。“一視同仁”、“認事不認人”是管理制度的內在要求,可是因為管理對象存在不同的地位、不同的身份,所以管理制度很難得到切實的貫徹實施。比如單位根據自身的經營情況,在需要減員增效的時候,可以隨時對“編外人員”解聘,可是一部分屬於編制內的正式員工還捧著“鐵飯碗”,與單位“同生同死”,要將他們精簡可就沒有那么簡單。制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區別施用,既影響員工們的工作積極性,也容易造成他們相互間的情緒對立。
同時,“編外人員”因為缺少歸宿感、安全感、認同感,所以他們不能安心本職工作,經常跳槽,給單位正常工作造成被動;因為“編外人員”具有很強的臨時性,他們往往只注重短期效果,沒有長遠打算,少數人甚至不惜破壞單位的聲譽乾一些違規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