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外離崗

所謂‘編外離崗’就是不上班,工資待遇與上班教師相同,等到年滿50歲,再辦成提前退休。以前他們最多只能白領10年工資(更改年齡需改至50歲以上),現在倒好,有人可以白領20多年。

簡介,起源,工資來源,白領也受害,獲益者,影響,

簡介

所謂‘編外離崗’就是不上班,工資待遇與上班教師相同,等到年滿50歲,再辦成提前退休。以前他們最多只能白領10年工資(更改年齡需改至50歲以上),現在倒好,有人可以白領20多年。
河北省郟縣,252位被稱作“編外離崗”的人,每天不用上班卻照樣有工資可拿。在這些人當中,有的還不到40歲。這些“編外離崗”的同志,其待遇與在職教師相同。他們工資照拿不說,而且還能晉檔晉級,真是白領工資的“白領”。

起源

荒唐的“編外離崗”,緣於當地2003年的一次人事改革。在那次改革當中,一些人通過造假身份證,假檔案,再加上“打點”,一名30多歲的教師就可以提前退休了。荒唐的“編外離崗”現象,暴露出了人事制度的漏洞與缺失。
那些“編外離崗”的同志,每月可以照常的拿工資,而根本不用去上班。而且,他們依然還能夠晉檔晉級,這樣,他們成為了實實在在的“白領”一族。這種不勞而獲的情況,難免會給那些整日裡辛勤工作的老師們造成心理的不穩定和不平衡。
“會上大致說:為了減輕財政負擔、提高教育質量等原因,教育崗位要裁掉很多人,年滿50歲的,提前退休,不滿50歲但滿10年教齡的,可以申請病退。當然,退休後,工資繼續發到60歲,但病退的要比提前退休的工資少一些。”老張覺得,自己雖然沒到50歲,但畢竟也快老了,加之身體有病,也許申請病退比繼續工作要好一些。“而且還能白拿工資呢。” 三天一動員,五天一開會,在宣傳攻勢下,老張終於下定了病退的決心。2003年末,老張成功申請了病退。 可之後沒多久,老張便發現周圍的許多年輕教師竟辦成了提前退休手續,“是提前退休,不是病退,每個月要比我們病退者的工資高好多!規定上說不足50歲的不予辦理提前退休,怎么這群年輕人就辦成了呢?”抱有這種疑問的不只老張一個人。 “原來是他們買通了人,造的假!”老張說,“假身份證,假檔案,再加上打點,一名30多歲的教師就可以提前退休了。”
這種行為不能為大家接受,真相公開後,許多教師紛紛寫信舉報。教師們的舉動驚動了縣政府,在核實情況後,發現了許多年輕教師謊報年齡的問題。但出乎老張意料的是,縣政府非但沒有對這一行為進行懲處,相反,還專門發文為謊報年齡者“正名”。

工資來源

“編外離崗”同志所領的薪水,事實上是人民民眾的血汗錢。人民民眾看著政府所推出的如此荒唐的制度,顯然會讓政府在人民民眾失去公信力。拿著人民的錢,就要為人民民眾辦事情。
但是,那些“編外離崗”的人員,是在政府制度的允許之下,甚至可以說是為了遵從政府的制度才成為“編外離崗”人員。

白領也受害

“編外離崗”者李剛(化名)說。 “我們被病退教師說成是大壞蛋了吧?”盯著自家電腦螢幕上的股票行情,李剛先聲奪人。
“沒錯,一些人指責‘編外離崗’教師弄虛作假,進行權錢交易。”。 “那是自然,我可以告訴你,當時為了辦假年齡,我就花了一萬。”李剛直言不諱地說,“但我更想告訴你的是,我們非但不是‘壞人’,相反,我們是那次教育界人事改革的受害者!”李剛的眼睛終於離開了螢幕。
“沒錯,我現在每個月拿的教師工資甚至比一些在職教師都多,但我們付出的代價卻是下崗,而且是沒有任何手續也沒有任何保障的下崗。” 按李剛的說法,當年的改革“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局”,在失去工作的威脅與工資照發的利誘下,一些年齡並不是很大的教師為了沾上改革的光,想方設法地擠進提前退休的隊伍里去。 但天上沒有餡餅掉下來,對於“編外離崗”者來說,也不例外。
直到2006年縣財政停發了“編外離崗”者的工資,才讓包括李剛在內的許多人慌了神,“也許是教書教傻了吧,直到這時,我才意識到我們根本沒有任何手續和憑證,就白白將自己的教師編制交了出去。沒有編制就沒有了一切,這時我感覺,我們被騙了。除了上訪,我們別無他路。” 雖然“編外離崗”者的集體上訪取得了成功,每月工資如數下發,但他們的心卻一直緊張地吊著。
“真是滑稽,為了一份隨時可能停發的薪水,我竟然放棄了工作,還費勁腦筋托關係、找門路,唉!”李剛又把視線移回了股票曲線上,“像我們這樣的人,創業吧,年紀太大,養老吧,又沒有收入保證。我們大多只能在還幹得動的情況下多賺點養老錢,像我就抓緊時間炒炒股。”

獲益者

老張認為,李剛這樣的“白領”,是那次改革的最大獲益者。 而李剛認為,“編外離崗”的人實際上是“受害者”。 誰對誰錯暫且不論,至少這種“白領”現象使得縣財政的負擔加重了不少,252名“編外離崗”教師每個月的工資就夠讓縣財政頭疼。
為什麼當時相關部門會做出如此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郟縣教育體育局人事股負責人王霖似乎有著很多苦衷,“儘管當時我不分管這方面的工作,但我還是能憑回憶告訴你事情的經過。” “當時郟縣共有5000多名教師,但根據省裡面下達的檔案來計算的話,郟縣只能有4202個教師編制,除去提前退休的和病退的,郟縣依然超編。”王霖回憶道,“直接讓一些教師退,肯定會妨礙穩定,繼續保持超編,省裡面也不會允許。為了完成任務,縣裡只好把經濟上的壓力交給自己扛,在特殊時期使用特殊辦法,編外離崗。”
對縣政府而言,以財政上的犧牲換取政治上的穩定和工作上的完成,似乎是惟一的選擇。但這場改革的目的之一——減輕財政負擔,從全局來看是失敗了。

影響

這次改革的另一大目標——提升教育質量,也面臨重大挑戰。
“2003年那時的指標應該是按照第九次人口普查來做的,正好趕上了中小學生較少的那一批。現在學生數量增加了兩萬餘人,同時中國小又開設了許多課程,而且郟縣的國小從五年制改成了六年制,這每一項都需要更多的教師。但郟縣的教師編制從2000年到現在,始終沒有增加。要是能讓一些有經驗的教師回來就好了,可是沒有編制,人家也不會回來。”
教師數量的不足,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教育的質量。 “因為缺老師,一些學校徵招了自聘老師,這些自聘老師的素質良莠不齊,我還在當老師的朋友告訴我,他們有的是司機,有的是服務人員,據說還有文盲、半文盲進入了這個隊伍。”老張說,“也許教育質量的確有所提升,但進步的速度絕對會受到很大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