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遺蹟·墓葬篇》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於2021年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陳同濱、陳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絲路遺蹟·墓葬篇
- 作者:陳同濱 陳凌 主編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3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112256679
《絲路遺蹟·墓葬篇》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於2021年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陳同濱、陳凌。
《絲路遺蹟·墓葬篇》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於2021年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陳同濱、陳凌。內容簡介一條流淌在歷史長河中的絲綢之路,對應了人類生活的種種形態。作為記錄絲路文明的一種特殊形式,墓葬是個體生命的終止符,卻以自己的獨特...
《絲路遺蹟》是2016年9月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洪、李欽曾。內容簡介 本書以絲綢之路新疆段的歷史遺蹟的美術呈現為主要表現內容。絲綢之路進入新疆後,大致分成中道、南道、北道三條路線,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傳播也大致沿著這三條道路來進行,本書在選擇歷史遺蹟時也大致遵循這一空間順序。西域先後興起的小...
《絲路遺蹟城鎮篇》是2021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叢書在全面收集一帶一路文明史跡的基礎上,力圖以專題研究的形式呈現一帶一路文明的特點,展現其豐富的內涵。內容包括總論、城鎮、交通、生產、宗教和墓葬等。城市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絲綢之路沿線古城,除了具有一般城市的基本作用外,還承擔...
值得重視的是在東1龕內出土的四個載重駱駝,從兩個駱駝鞍架上各馱有四卷絲綢來分析,各駝所馱的大花袋內可能都是絲綢,這在鄭仁泰墓內是一個重要發現。鄭仁泰曾出任都督涼甘肅伊瓜沙六州諸軍事、涼州刺史,唐時上述六州相當於今甘肅武威、張掖、酒泉、安西、敦煌及新疆哈密等地,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必經之地。...
庫車友誼路墓群,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友誼路南段,是晉十六國時期的古遺址。庫車友誼路墓群是新疆南疆地區考古已發掘面積最大的一處墓地。通過2007、2010、2021年三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庫車友誼路墓群是目新疆南疆地區考古已發掘魏晉南北朝時期墓葬數量最多、埋葬關係最複雜的一處...
2015 年,絲路之綢國際聯盟在杭州成立,同時開展了理論的梳理,籌建中國絲綢博物館國際絲路之綢研究中心,並列入浙江省“十三五”重點文化項目。2015 年國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在中國絲綢博物館舉辦的“絲路之綢:起源、傳播和交流”展覽,展出了來自國內的絲綢之路沿途地區的出土絲綢文物,展示了從古代遺址或墓葬中...
第一篇 絲綢之路東端起始段 ——陝西、河南部分 人文初啟——寶雞北首嶺 遠古回聲——半坡遺址 史前聚落——姜寨遺址 姜水常羊——寶雞炎帝陵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 最早城市——楊官寨遺址 文明星斗——石峁古城 赫赫宗周——周原遺址 宅茲中國——寶雞青銅器 墓葬之最—...
例如,最後一集《永遠的長安》,以長安作為敘事的中心線,將大雁塔的修建和翻修歷史、法門寺地宮舍利的發現始末、粟特人的墓葬風格和遣唐留學生這些發生在長安的事件串聯起來,展示長安作為絲綢之路起始點的重要歷史地位。該片將關注點集中在絲綢之路沿線的古代遺蹟、歷史事實和地理風貌上,著力於記錄考古的新成就,其中...
作為漢晉時期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來自中原王朝的絲織物在尼雅地區、尤其是貴族當中十分流行。圖是尼雅墓葬中出土的一具男屍,根據墓葬形式及出土文物推測,很可能是精絕王。他身上衣物均為繡有漢字的織錦,上身為“安樂繡”“宜子孫”,下身為“葆子孫”。這些漢字用意吉祥,體現了漢文化的影響力和精絕王的美好願景。...
絲路興衰與樓蘭興衰 樓蘭古城發現之謎 關於樓蘭的新思索 第二部 黃沙·白磧·綠洲 (于闐和田探險發現)盜墓者棄而不取的寶藏 《穆天子傳》和玉的崇拜 上編 佛國於闐 一、在傳說中建國 中華文明史上國祚最久長的王朝 藏文典籍中的于闐秘史 建國傳說 二、漢唐于闐——稱雄西域 典型的綠洲王國 于闐世仇拘彌 由...
牡丹江流域渤海遺蹟出土陶器的類型學研究 宋代仿木構墓葬形制及對遼金墓葬的影響 從墓葬壁畫看遼代契丹儀仗 西遼河流域全新世人地關係 內蒙古興和縣叭溝墓地漢魏時期鮮卑族人骨研究 山西大同北魏時期居民的種系類型分析 黑龍江省寧安縣三靈墓地渤海人骨研究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遼代耶律羽之墓地人骨研究 遼代蕭氏後族墓地出土...
棕色尖頂氈帽,出土於扎滾魯克古墓群3號墓,時代為西周晚期。這頂氈帽是用兩片近似長三角形的棕色毛氈對接縫合而成,黃色縫線同時為裝飾線,口緣外翻,帽緣到帽冠呈斜坡形,尖頂部向後彎曲並填充氈塊,立體感很強。在新疆各地歷史文化遺蹟中,尖帽是一種普遍的服飾文化現象,清晰地展示文化交流融合的軌跡。 木箜篌...
阿富汗“黃金之丘”(Tillya Tepe)貴霜墓葬金器又稱席巴爾甘寶藏(Shibarghan Treasure)正是東西方絲路物質文明交融的見證和結晶。考古歷程 17世紀以來,沙俄帝國不斷東擴,並於19世紀與英國在大中亞展開大博弈。俄英兩國在內陸亞洲展開探險考察和考古發掘,陸續發現一些重要的墓葬,通過出土器物逐漸勾勒出一幅文獻...
第一節 最早的人類活動遺蹟 /25 第二節 原始村落遺址 /33 第三節 早期墓葬與喪葬禮俗 /48 第四章 農作物種子的發現 /70 第一節 農業起源與擴散 /70 第二節 農作物種子的考古發現 /72 第三節 史前農作物在天山的傳播 /84 第五章 最早的居民 /96 第一節 文化“基因”/96 第二節 種族、性別與年齡...
叢書共15冊,本冊出自《亞洲腹地考古圖記》:1914年2月,斯坦因再次來到樓蘭,全面調查發掘樓蘭古遺址、古墓葬。特殊的自然環境,獨特的墓葬形制與隨葬品,揭示了樓蘭古代居民的生活狀況與絲路文化交流多元傳播的歷史面貌。作者簡介 奧雷爾·斯坦因(1862—1943),英國人,原籍匈牙利,20世紀上半葉享譽世界的考古探險家和...
發現文化遺存分為三期,有房基、窖穴、陶窯、墓葬等,出土有陶、石、骨、蚌、玉、角器等一大批珍貴的文化遺物。經測定,一期約相當或稍早於廟底溝早期,二期約與秦王寨類型早期相近,三期則與秦王寨類型晚期相同。青台“北斗九星”祭祀遺蹟的發現,則將中國觀象授時的歷史提前了約800年,彌補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
尼雅遺址的發現,為研究中原王朝與西域古國的關係,研究東西文化交流和絲綢之路提供了珍貴資料。其間散落房屋居址、佛塔、寺院、城址、冶鑄遺址、陶窯、墓葬、果園、水渠、澇壩等各種遺蹟約百餘處,是新疆古文化遺址中規模最大且保存狀況良好又極具學術研究價值的大型遺址之一。地址 尼雅遺址是漢晉時期西域"絲綢之路"...
30餘年來,勘察了包括兩京在內的一大批隋唐城址;調查或發掘了南北各地的隋唐陶、瓷窯址;發掘了一些隋唐居住遺址和宗教遺址;對現存於地上的隋唐遺蹟、遺物,如石窟寺、碑刻、塔、棧道、刻銘、建築等,進行了普查、清理和保護。與此同時,還調查了唐代陵墓,發掘了五代南唐二陵和數千座分布於全國各地的隋唐墓。從...
居延遺址發現有青銅時代遺址一處,不同時期的城址十三處,墓葬六處,漢代烽燧一百餘座,西夏至元代的廟宇、佛塔十多處和大片的屯田區和縱橫曲折的河渠遺存,20世紀,居延遺址出土漢簡約4萬餘枚。居延遺址是漢通西域的交通要道和河西走廊的屏障,對研究絲綢之路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居延遺址發掘出土的漢代簡牘大部分是漢代...
這些房址普遍經過了多次使用,多層室內地面上見有灶、灰坑、柱洞等遺蹟,並保留有仍放置在原地的大型陶炊器、糧食儲藏器、飲食器,石磨盤、石磨棒、石鋤等農業工具,以及大麥、家畜骨骼等動植物遺存。墓葬的年代大多集中戰國晚期至西漢。較大的墓葬流行完整殉馬或駱駝,有的還有人牲的習俗。石築高台和石圍居住基址...
百科地理組維護詞條列表(景點景觀類·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篇) 歸屬小組 百科地理組 數量 1080處 目錄 1 古遺址(總計220處) 2 古墓葬(共77處) 3 古建築(總計513處) 4 石窟寺及石刻(總計63處) 5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總計206處) 6 其他(總計1處...
第一,本書對這一地區的古代遺址和遺物考察及研究中,始終以古代道路遺蹟探索為“綱”。如果說“絲綢之路”是古代世界東方和西方的光耀寰宇的歷史“項鍊”,那么這條古代歐亞大通道上眾多的古代遺址和歷史文物則頗似這條“項鍊”上熠熠生輝的“珍珠”,是“絲綢之路”孕育出這些歷史的“珍珠”。沒有古代道路,這些...
《走進感恩福地:東方市文物概述》收錄的不可移動文物計79處,既突出了地方文化特色,如新村貝丘遺址、榮村沙丘遺址等史前文化遺存,鎮州故城、感恩縣城故址等古城址,北黎官道、踏田烽火台等古道及軍事設施遺址,符確墓、秦信夫婦墓等古墓葬,以及感恩縣學宮、虞山“大元軍馬到此”石刻等古建築、石刻遺蹟。同時,還...
論呼倫貝爾發現的室韋遺蹟 西烏珠爾墓群族屬補證的探討 [3] 鮮卑及室韋耳飾的文化淵源與傳承 黑龍江省西部的遼代墓葬 嫩江流域唐代文化遺存辨識——以大慶沙家窯遼墓為出發點 鮮卑早期文化初探 試論早期鮮卑族的原始薩滿崇拜 鮮卑薩滿文化三論 大興安嶺岩畫與鮮卑文化淵源考論 拓跋鮮卑“七分國人”述論 拓跋鮮卑七...
這些使用過的窖穴、陶窯、墓葬等先民遺蹟,生動而具體地展現了半坡人開拓史前文明的艱難足跡。臨時展廳 有第三、第四兩個展室,主要舉辦一些與史前學相關的專題性展覽。這些融知識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展覽受到了中外遊客的廣泛稱讚和歡迎。館藏文物 半坡博物館收藏文物3萬多件,一級品200多件。藏品中約有...
祭祀遺蹟與二層台墓葬 半坡遺址新發現 石器製造新工藝 從打制到磨製 原始農業 田同牧歌新生活 弓箭、石飛索 史前狩獵新武器 半坡人的捕魚生產 向水而生 環壕 聚落安全的保障 圓形房屋 陋室也堪擋風雨 半地穴式方形房屋 茅茨上階可棲身 地面式方形房屋 具有創新意義的建築形式 被焚毀的方形房屋 不幸與幸集於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