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之丘

黃金之丘,又稱蒂拉丘地(Tillya Tepe),位於阿富汗北部的西伯爾罕,是貴霜王陵所在的土丘,出土了兩萬多件黃金器。

黃金之丘原是一座直徑約100米、高約3米的小山丘。1978年出土了21618件以金器為主的墓葬品,墓葬品時代介乎公元前100年至公元100年之間,屬於大月氏入居中亞並以之為根據地草創貴霜帝國的時期。

黃金之丘貴霜王族墓葬黃金器,既有古希臘神話人物造型,又有斯基泰式草原遊牧風格的動物紋飾,還有來自中國的銅鏡和印度的象牙,充分體現了絲綢之路上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融與匯通,也反映了歐亞大陸黃金之路的繁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金之丘
  • 外文名:Tillya Tepe
  • 別名:蒂拉丘地 
地理環境,歷史淵源,考古歷程,考古成果,墓主身份,金器特點,海外巡展,

地理環境

黃金之丘位於阿富汗阿姆河南岸朱茲詹省(Jowzjan Province)的席巴爾甘(Shibarghan)附近一處直徑約百米、高3米的土丘之上,屬於古代巴克特利亞(Bactria)地區。
黃金之丘
黃金之丘地理位置
黃金之丘所在的巴克特里亞地區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而絲綢之路則是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長期的交流過程中,巴克特里亞地區形成了包括以中國、希臘、遊牧文化等相互交融的多元文化。

歷史淵源

公元前5至公元前4世紀,古波斯和古希臘農耕文化東進,在中亞河中地區阿姆河畔與南下的遊牧文化交匯融合,形成包含大量金器的阿姆河遺寶(Oxus Treasure)。
公元前2世紀,匈奴統一蒙古高原,月氏從中國西北西遷中亞,漢帝國經營西域,陸上絲綢之路全線貫通。西遷中亞的月氏人又從索格狄亞那(Sogdiana)南下巴克特利亞(Bactria)和犍陀羅(Gandhara),臣服大夏即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將北方遊牧文化和東西方農耕文化相融合,形成融匯東西南北的絲路文明。
阿富汗“黃金之丘”(Tillya Tepe)貴霜墓葬金器又稱席巴爾甘寶藏(Shibarghan Treasure)正是東西方絲路物質文明交融的見證和結晶。

考古歷程

17世紀以來,沙俄帝國不斷東擴,並於19世紀與英國在大中亞展開大博弈。俄英兩國在內陸亞洲展開探險考察和考古發掘,陸續發現一些重要的墓葬,通過出土器物逐漸勾勒出一幅文獻相對缺乏的內陸亞洲的多元文化交流圖景。
1978年11月,由前蘇聯考古學家薩連尼迪(V.I.Sarianidi)領導的蘇聯及阿富汗聯合考古隊對蘇阿邊境地區進行了學術考察,在靠近蘇聯加盟共和國土庫曼斯坦邊境的阿富汗西北部,發現了一處貴霜墓葬。墓葬位於阿姆河南岸朱茲詹省(Jowzjan Province)的席巴爾甘(Shibarghan)附近一處直徑約百米、高3米的土丘之上,屬於古代巴克特利亞(Bactria)地區。
希臘裔蘇聯學者維克多·沙里阿尼迪(Viktor Ivanovich Sarianidi)主持了墓葬發掘,從中出土兩萬多件黃金器,陵墓所在的土丘被當地人稱為“黃金之丘”(Tillya Tepe)。
考察隊先於1977年在黃金之丘旁邊發掘了一座公元前一千年前的神殿遺址,1978年在土丘上發掘出六座豎穴墓,出土一男五女六具遺骸和兩萬多件隨葬品。其中的黃金飾品數量驚人,做工精美,包含有希臘羅馬文化、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草原文化等多種文化內涵,生動再現了絲路多元文明互動融合的場景。

考古成果

黃金之丘貴霜王族墓地發現有六座墓葬,均為豎穴土壙單棺墓,木棺無蓋,以布包裹,布上鑲有金銀飾品,構成葡萄葉形的圖案。其中一個墓主遺體頭下有金缽,其餘大都身穿絹或棉布服飾,全身上下有許多裝飾品。
黃金之丘
黃金之丘六座墓主人服飾復原像
1號墓墓主人是25—30歲左右的女性,佩戴金耳環,衣服上縫有金飾,其中以背負海豚人物方盤最為精彩,體現了希臘文化和海洋文化在歐亞大陸交匯的流通情況。
2號墓墓主人是40—45歲左右的女性。胸部壓有一面中國漢朝銅鏡,胸前別有乘海魚的小愛神厄羅斯別針,手上帶有獸首手鐲和印章戒指,頭上佩戴雙龍守護國王的耳墜以及發針、頸飾,衣服上縫製有寶石裝飾的金飾,體現了大月氏遊牧文化、東方中國漢文化與西方希臘文化在貴霜地區流通的情形。
3號墓墓主為女性。頭上別花形發針,頭下有金缽和頸飾,胸前有三重金別針,手帶金鐲及雅典娜圖像戒指。身上還有雙馬紋垂飾,彎月形垂飾、格子形金板、靴底形金板、象牙櫛、中國銅鏡、羅馬和安息金幣等,體現了希臘文化、中國漢文化、南方印度文化、羅馬文化和波斯文化的交匯。
4號墓墓主是50歲左右的男性。隨葬品有胸飾、雁形頸飾、手鐲、指環、樹形飾、山羊像,以及車形圖像和吊襪帶金飾。胸前有印度系的金幣及中國銅鏡。遺體右側有鐵劍和對龍紋劍鞘,左側有插置的刀鞘、弓和箭筒。隨葬品是中國文化、印度文化、草原文化等交匯的結晶。
5號墓墓主是30歲左右的女性。墓中出土有耳飾、胸飾、頸飾、手鐲、對龍腳鐲及帶象牙柄的鏡,還有以金線和珍珠刺繡的皮衣,體現了印度與中國文化的結合及海洋珍珠在當時歐亞大陸的流通。
黃金之丘
5號墓出土寶石金頸飾
6號墓墓主是40歲左右的女性。頭上佩戴步搖金冠、半月形發針、酒神狄奧尼修斯與夫人阿里阿德涅騎獸別針、摩羯魚和神像頭飾、有翼女神像、頸飾、手鐲、對龍腳鐲。腹部放置中國銅鏡,口含安息金幣,手中持有貨幣。步搖金冠尤為精美,橫帶上裝有五簇樹形步搖,每簇有六枚六瓣形花朵,並綴滿可搖動的橢圓形葉子,其中四簇樹梢上各對棲二鳥。隨葬品是希臘文化、羅馬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綜合體。
黃金之丘出土的黃金飾品除式樣各異的金手鐲、耳環、頭飾等墓主佩戴品外,還有衣服上縫製的金飾和金線。這些金飾製做工藝複雜,包括翻模、鏨花、鏤空等,既有圓雕,也有高浮雕和淺浮雕等。大多數金器都嵌以綠松石、青金石和紅玉髓等寶石,堪稱工藝傑作。

墓主身份

黃金之丘墓地東距大夏都城藍氏城(今阿富汗巴爾赫)約70公里,屬大月氏翕侯的領地。大月氏興起於新疆巴里坤草原,後為匈奴所逐,先後西遷伊犁和中亞,在阿姆河流域建立5個貴族分理的遊牧政權,史稱“大月氏五翕侯”。在中亞發展強大後,月氏人後又南下滅掉吐火羅地區的希臘化王朝大夏帝國,建立起統御南亞北部和中亞的貴霜帝國,控制著絲綢之路的交通命脈。
黃金之丘墓葬隨葬品的製作年代約在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1世紀。墓地隨葬品有相當數量金飾以龍為主題,如2號墓的雙龍守護國王耳墜,4號墓的對龍紋劍鞘,5和6號墓的對龍腳鐲,反映了大月氏的龍圖騰崇拜。黃金之丘2號、3號、6號墓都出有西漢宣帝(前73—前49年)至平帝(1—5年)年間流行的昭明銅鏡,表明其下葬年代在公元前1至公元1世紀。6號墓出土有安息王弗羅特四世(前38—前32年)時期的早期貴霜錢幣一枚,3號墓出土有羅馬皇帝提畢利奧(16—21年)金幣一枚。據此估計,三座墓的下葬年代或在公元20年左右,正是赫拉伊奧斯(Heraios,1-30年)掌權及其後丘就卻(Kujula Kadphises, 30-80年在位)統一五翕侯時期。
1號和4號墓相鄰,各隨葬了數以千計的黃金製品,均無可確認絕對年代的隨葬品。4號男性墓隨葬品居6墓之首,出土有佉盧文金幣,推斷此墓年代為公元前1世紀末大夏亡國之後,丘就卻興起前,墓主為貴霜貴族,其餘五座墓主或為4號墓主的姐妹或妻妾。

金器特點

黃金之丘的貴霜金器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武器退居次要地位,表明月氏人由遊牧逐漸農耕化;二是沒有出現馬具,表明貴霜貴族不再是馬背上武士;三是希臘神話人物取代動物紋飾成為主要造型,表明貴霜文化主要繼承了大夏的希臘化遺產,逐漸摒棄了草原遊牧傳統;四是除了馬羊等草原動物造型外,還有來自東方的龍與西方的海豚和魚造型;五是金器製作工藝複雜,往往用綠松石和青金石等寶石裝飾。
總體來看,阿富汗黃金之丘貴霜王族墓葬黃金器,既有古希臘神話人物造型,又有斯基泰式草原遊牧風格的動物紋飾,還有來自中國的銅鏡和印度的象牙,充分體現了絲綢之路上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融與匯通,也反映了歐亞大陸黃金之路的繁榮。這些歷經戰火洗禮、劫後餘生的阿富汗珍寶中的精品近年來先後在中國北京、敦煌、成都、鄭州、長沙、香港等地巡展,兩千年後以新的方式再現絲路多元文明交往的盛景。

海外巡展

2006年10月起,法國、義大利、荷蘭、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等國家的20多家博物館先後巡迴展出了這批珍寶。
而在中國,它們也於2017年開始了長達兩年的巡展旅程,先後歷經北京、敦煌、成都、長沙等地後,借2019年5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東風再次回到北京,這也是這批珍貴文物首次走進一座大學的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