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絲: 部首:一 ;筆畫:5;部外:4;拼音:sī;五筆:XXGF
綢: 部首:糹 ;筆畫:11;部外:8;拼音:chóu;五筆:XMFK
絲,指的是蠶所吐出的一種東西;絲織品;纖細如絲的東西
綢,是絲織品的總稱
外文來源
絲(sī)心之‘蠶絲’,
越南語(ty),鄭張尚芳《上古音系》絲(slɯ)、斯(se)、之(tjɯ)。支謙譯(ke)為基(見之)、譯(ci)為甾(照之、清咍)、譯(jī)為輜(照之、穿之)、譯(v)ṭi、ḍi、dik為持(澄之)、譯ṣya為駛(審志),安世高譯ghi(P.hi)為喜(曉止),支讖譯thah為台(喻之、透咍);之止志為同一韻母的平上去,上古漢語的絲可擬為*si/*se。彝語以流音音節-r×、-l×為襯音,古諾斯語則有綴加-r、-l尾的習慣,如:OE.ūtlaga/ ON.útlagr,hold/ höldr, son/sonr,wind/vindr,ƥriðing/ƥriðjungr,hāl/heill,cū/kýr,ċēol/kjóll,ill/illr,wāc/veikr。絲*si/*se如古北歐語一般綴加流音襯音尾-r後即為*sir/*ser。絲:希臘語σηρικος(shrikos=sērikos)、拉丁語sēricus:希臘語Σηρες(Shrez=Sēres)>希臘語σηρικος(shrikos=sērikos)>拉丁語sēricus;古英sioloc/seoluc,現代英語silk‘絲綢’;蒙語širgek、torga(n),察合台語torka;滿語sirge,朝鮮語sir;突厥語torgu、torka、ipäk,回鶻語torgu;可伊波勒語torga;古斯拉夫語šelk、俄語šolk;立陶宛語szilkaĩ;阿拉伯語sarak、新波斯語sarah。
古希臘人並不知道絲綢出自蠶繭,希臘語Seres、Serica並非希臘語ser‘蠶’的派生詞。希臘語Seres、Serica的詞根ser實即漢語絲*si/*se的北歐語形式。老普林尼《自然史》(公元77年成書)認為絲綢產自裏海塔比斯(Tabis)山森林中的羊毛樹(Ⅵ,53)並稱“在推羅(Tylos)島上的最高地帶,還有與賽里斯品種不同的另一種羊毛樹。”(Ⅻ,2.38)推羅(Tylos)不僅是中國絲綢的集散地,而且其詞根Tyl/Ty和越南語的絲ty相同。在公元二世紀的包撒尼雅斯(Pausanias)的《希臘志》中才提及賽里斯(Sēres)“在他們國內生存有一種小動物,希臘人稱之為‘賽爾’(sēr),而賽里斯人則以另外的名字相稱。這種微小的動物比最大的金甲蟲還要大兩倍。”(Ⅵ,26.6-9)即使是Pausanias也不清楚蠶是吐絲作繭的,更不知道蠶絲是從蠶繭中抽取的。Pausanias稱sēr與樹上織網的蜘蛛相似,他不知道蠶的壽命很短暫、也不知道蠶是用桑葉餵養的。Pausanias 繼續寫道:“在第四年之前,賽里斯人一直用黍作飼料來餵養,但到了第五年——因為他們知道這些笨蟲活不了多久了,改用綠蘆葦來飼養。對於這種動物來說,這是它們各種飼料中最好的。它們貪婪地吃著這種蘆葦,一直到脹破了肚子。大部分絲線就在屍體內部找到。”(Ⅵ,26.6-9)Pausanias描述的蠶並非真實的蠶。雖然如此,Pausanias提及的小動物sēr還是可以比定成漢語的蠶。蠶cán從覃(蠶tiǎn透銑),越南語tàm,英語silkworm。希臘人對蠶的認識有一個漸進的過程,sēr在一開始並不是作為蠶而是作為漢語‘絲’的對音為希臘人所認知的。希臘語sērikos/拉丁語sēricus中的sēr-為漢語的‘絲’,-ik/-ic後綴當即希臘語腓尼基Phenic/拉丁語布匿Punic中的後綴-ic,該後綴相當於古英語形容詞後綴-iġ、藏語之屬格助詞gi(即漢語之‘其’)以及亞美尼亞語之-iḳ。勞費爾稱“在波斯語裡稱‘中國’為Čīn,Čīnistān或Čīnastān。在中古波斯語裡除了Čēn和Čēnastān之外,我們看見過‘弗爾瓦爾丁(神)讚美詩’里的Sāini和帕拉菲古經《創世記》里的Sīni。帶有當頭齶音的字,一方面亞美尼亞語的Čen-k',Čenastan,Čenbakur(‘中國皇帝’),Čenazneay(‘開始於中國’),čeniḳ(‘中國的’)等字已為之證實了;在另一方面,又為粟特語的Čynstn(Čīnastān)所證實。”(第403頁)sērik-/sēric-意為絲的或蠶的。
希臘語賽里斯Sēres、sērikos亦可能是提供絲綢給希臘人的貿易夥伴的族名。根據斯特拉波的記載,公元前二世紀,以Siraci西拉錫人和Aorsi阿奧西人為首的一個新的Sarmatian薩爾馬提安部落群,出現在裏海與頓河之間的草原上。在法納西斯統治博斯普魯斯之時,西拉錫王阿比喀斯Abeacus能夠調動兩萬騎兵,而阿奧西王斯巴迪奴斯Spadinus則能指揮多達20萬人馬,上阿奧西人的軍隊更為龐大(斯特拉波,Ⅺ.5.8)。斯特拉波談到,阿奧西人曾與高加索地區諸政權建立國際貿易聯繫。他們還控制了從博斯普魯斯海峽和其他黑海政權通往外烏滸河地區及中國的商道。絲綢之路的支道之一“北道”穿越東突厥斯坦、大宛和康居,抵達奄蔡*Arsā。希臘人可能是在黑海國際貿易中通過西拉錫人Siraci而認識了中國絲綢。賽里斯Sēres和絲綢sērikos可能是西拉錫人Siraci的音轉。希臘羅馬人眼中的賽里斯人Sēres最初可能指西拉錫人Siraci,這就是老普林尼(公元23-79年)《自然史》和梅拉《地方志》將賽里斯定位在裏海附近的塔比斯山附近的原因。老普林尼的記載明確稱:“從裏海和斯基泰洋出發,我們的航線轉向了東海,沿海岸前進。第一部分開始於斯基泰海岬,由於常年積雪而無法居住……一直到達一座延伸至海的大山,人稱之塔比斯山。只是到達約為海岸長度一半,面對夏季太陽升起的地方才有人類棲身。”(Ⅵ,53)塔比斯山Tabis可能就是伊朗和亞塞拜然交界處的塔雷什山。古代的塔烏里斯(Tawris)鎮——今天的大不里士Tabriz,唐tam(突厥語以Tab對譯漢語的唐)和塔比斯山Tabis帶有相同的詞根Tab-。“人們在那裡所遇到的第一批人是賽里斯人,這一民族以他們森林裡所產的羊毛而名震遐邇。”(Ⅵ,54)此賽里斯Sēres人當即西拉錫人Siraci。塞語Silis指錫爾河,由於錫爾河在東伊朗語中被稱作‘珍珠河’(藥殺水Jaxartes),塞語Silis的詞根Sil-和錫爾Syr皆可視為漢語“絲”之對音。
阿拉伯語sarak和新波斯語sarah出自疏勒*Sarac。疏shū山魚,越南語sợ,支謙譯梵語ṣya為疏;疏可還原為su/sa。勒lē盧則切(來德),越南語lặc,支謙譯rak、rat、支讖譯rag、康孟祥、竺大力譯lak為勒;勒可還原為rak/lak、rag等。疏勒可還原為*Sarac/*ṣyarac,其中的勒*rac可釋為“王,國王”。馬蘇第《黃金草原》稱:“靠近特勤王國的是拉赫瑪王國,拉赫瑪Rahmā一詞乃該王國歷代國王的通稱。”(382頁)拉赫瑪Rahmā的詞根Rah當即梵語的羅闍Rāja、克什米爾的拉依Rāy、拉雅Rāya、古羅馬的勒克斯rex、高盧-日耳曼人的ric。梵語(v)ca、(v)cā被康僧鎧,(v)cha被支讖,jā被支謙,(v)jā被竺律炎,譯為漢語禪麻之闍;羅闍Rāja的古老形式當為*Rāca。*Rāca之c音轉為j即是梵語羅闍Rāja,c音轉為y即是克什米爾之拉雅Rāya、略去尾音-a後為拉依Rāy;*Rāca的詞尾元音-a被略去,伊朗-印度語的ā對轉為印歐語西支的e、i,即是古羅馬的勒克斯rex、高盧-日耳曼人的ric。和田塞語rūkya‘指揮者,君主,統帥,大人’、南部塞語-rauka-‘大人,統治者’、南部塞語rāza‘統治者’、南部塞語hora-‘君主,統帥’、和田塞語haura-‘統帥’皆源自羅闍*Rāca:*Rāca之ā對轉為ū、ca對轉為kya即是和田塞語rūkya,*Rāca之ā音轉為au即是南部塞語rauka,*Rāca經c>s>z音變而成為南部塞語的rāza,*Rāca換位後之*cāra音轉為南部塞語hora、和田塞語haura。塞語的śaa、śao‘國王’則和伊朗語Šāh、ṣao同源。入侵希臘巴克特利亞的塞人在印度文獻中稱為Śakamuruṇḍa-,希臘語為Sacaraucae,拉丁語為Saraucae。希臘語之ae與波斯、塞語的ā相對應。Saca-raucae(*Rāca)一名中的-ca在拉丁語中脫落,希臘語Saca-raucae塞王=拉丁語Saraucae。拉丁語Saraucae的詞尾-rauce置換為同義的*Rāca之*Sarāca即是疏勒*Sarak,置換為同義的南部塞語rāza‘統治者’為Sarāza。塞王Saraucae也就是*Sarāca=疏勒*Sarac經伊奧尼亞人而對轉成賽里斯Sēres。疏勒是絲綢貿易的重要集散地,阿拉伯語sarak‘絲’和新波斯語sarah‘絲’表明塞王Sarak(疏勒)曾控制了絲綢貿易,因而疏勒*Sarac成為絲的代名詞。玄奘《大唐西域記》注稱“舊謂疏勒者,乃稱其城號也。”疏勒即現代的喀什市。喀什市在現代維吾爾語中作Qašgar(清朝譯為喀什噶爾),Qash為突厥語的‘玉’,Qašgar意為“玉城”。將疏勒*Sarac解作‘絲’,正與喀什Qash‘玉’相對當。西拉錫人Siraci位於斯基泰地區,Sirac-可視為塞王Sarac(疏勒)之音轉。a和i是可交替的,sa可音轉為si,如塞克斯坦Sakastan/Segistan演變成今天的錫斯坦Sistan。疏勒*Saraka(塞王)中的第一個和第三個a音轉為i即是西拉錫Siraci。
古英語sioloc/seoluc中sio/seo是漢語絲si/se作為陰性名詞的ō-變格形式,loc/luc為漢語綢的古英語形式。古英語sioloc/seoluc中絲sio/seo的陰性後綴-o脫落,loc/luc中的元音脫落,形成現代英語silk。古英語eo在中古英語分解為e、o:①古英語eo>東中部方言e、肯特方言e,如東中部方cleped<古英cleopian‘call’、過去分詞cleopod,herte<古英heorte‘heart’。肯特方言berʒe‘to protect’<古英beorgan;hevene(s)‘heaven(s)天國’<古英heofon‘heaven’;erƥe‘earth地球,人間’西南部方言o:如honne‘hence從此地,從今世’西中部方言u:例如ʒung‘young年輕’<古英ġeong‘young’,wurð‘worth,有價值的,可貴的’<古英語weorƥ‘worth,of value’。古英語seoluc‘silk絲綢’之eo分離為e、o並略去luc中的元音u即是古斯拉夫語šelk、俄語šolk。古斯拉夫語šelk、俄語šolk源自古英語seoluc‘silk絲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