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
磁共振是在固體微觀
量子理論和無線電微波電子學技用核磁共振現象製成的MR成像設備術發展的基礎上被發現的。1945年首先在順磁性Mn鹽的水溶液中觀測到順磁共振,第二年,又分別用吸收和感應的方法發現了石蠟和水中
質子的
核磁共振;用波導諧振腔方法發現了Fe、Co和Ni薄片的
鐵磁共振。1950年在
室溫附近觀測到
固體Cr2O3的反
鐵磁共振。1953年在
半導體矽和鍺中觀測到電子和空穴的迴旋共振。1953年和1955年先後從理論上預言和實驗上觀測到亞鐵磁共振。隨後又發現了磁有序系統中高次模式的靜磁型共振(1957)和自旋波共振(1958)。1956年開始研究兩種磁共振耦合的磁雙共振現象。這些磁共振被發現後,便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和微波技術、
量子電子學等新技術中得到了廣泛的套用。例如順磁
固體量子放大器,各種鐵氧體微波器件,
核磁共振譜分析技術和
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及利用磁共振方法對順磁
晶體的晶場和
能級結構、半導體的
能帶結構和生物分子結構等的研究。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自旋、
磁矩參數的測定也是以各種磁共振原理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磁共振成像技術由於其無輻射、解析度高等優點被廣泛的套用於
臨床醫學與醫學研究。一些先進的設備製造商與研究人員一起,不斷最佳化磁共振掃瞄器的性能、開發新的組件。例如:德國
西門子公司的1.5T超導磁共振掃瞄器具有神經成像組件、血管成像組件、心臟成像組件、體部成像組件、腫瘤程式組件、骨關節及兒童成像組件等。其具有高解析度、
磁場均勻、掃描速度快、噪聲相對較小、多方位成像等優點。
原理
磁共振(迴旋共振除外)其經典
唯象描述是:
原子、電子及核都具有
角動量,其
磁矩與相應的角動量之比稱為
磁旋比γ。
磁矩M 在磁場B中受到
轉矩MBsinθ(θ為M與B間夾角)的作用。此轉矩使
磁矩繞磁場作
進動運動,進動的角
頻率ω=γB,ωo稱為拉莫爾頻率。由於
阻尼作用,這一進動
運動會很快衰減掉,即M達到與B平行,
進動就停止。但是,若在磁場B的垂直方向再加一高頻磁場b(ω)(角頻率為ω),則b(ω)作用產生的轉矩使M離開B,與阻尼的作用相反。如果高頻磁場的角
頻率與
磁矩進動的拉莫爾(角)頻率相等ω =ωo,則b(ω)的作用最強,磁矩M的進動角(M與B角的夾角)也最大。這一現象即為磁共振。
當M是順
磁體中的
原子(
離子)
磁矩時,這種磁共振就是順磁共振。當M是鐵磁體中的
磁化強度(單位體積中的
磁矩)時,這種磁共振就是
鐵磁共振。當M=Mi是亞
鐵磁體或反鐵磁體中第i個磁亞點陣的磁化強度時,這種磁共振就是由 i個耦合的磁亞點陣系統產生的亞
鐵磁共振或反鐵磁共振。當M是物質中的核
磁矩時,就是
核磁共振。這幾種磁共振都是由
自旋磁矩產生的,可以統一地用經典唯象的旋磁方程dM/dt=γMBsinθ[相應的矢量方程為d M/dt=γ( M×B)來描述。
迴旋共振帶電粒子在
恆定磁場中產生的
共振現象。設電荷為q、質量為m的帶電粒子在
恆定磁場B中運動,其
運動速度為v。當磁場B與速度v相互垂直時,則帶電粒子會受到磁場產生的
洛倫茲力作用,使帶電粒子以速度v繞著磁場B旋轉,旋轉的角頻率稱為迴旋角頻率。如果在垂直B的平面內加上高頻
電場E(ω)(ω為電場的角頻率),並且ω=ωc,則這帶電粒子將周期性地受到電場E(ω)的加速作用。因為這與回旋加速器的作用相似,故稱
迴旋共振。又因為不加高頻電場時,這與抗磁性相類似,故亦稱抗磁共振。當v垂直於B時,描述這種共振運動的
方程是d(mv)/dt=q(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