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吉布·馬哈富茲(納吉布·邁哈福茲)

納吉布·馬哈富茲

納吉布·邁哈福茲一般指本詞條

納吉布·馬哈富茲(1911年12月11日—2006年8月29日),埃及作家和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納吉布四歲時就被送到私塾學習《古蘭經》,接受宗教啟蒙教育。1988年他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第一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阿拉伯語作家。獲獎理由:“他通過大量刻畫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現實主義,喚起人們樹立雄心—形成了全人類所欣賞的阿拉伯語言藝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吉布·馬哈富茲
  • 外文名:نجيب محفوظ
  • 國籍:埃及
  • 出生日期:1911年12月11日
  • 逝世日期:2006年8月29日
  • 職業:文學家
  • 主要成就:198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代表作品:《命運的嘲弄》、《阿杜比斯》、《埃伊拜之戰》
個人經歷,主要作品,寫作特點,人物評價,人物思想,

個人經歷

1930年,納吉布·馬哈福茲進入開羅大學文學院哲學系學習,接觸了西方各種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潮,逐步接受了一些社會主義思想和科學觀點。
開羅大學開羅大學
1934年大學畢業後,他一邊留校工作,一邊為一些哲學雜誌撰稿。他先後在宗教基金部、文化指導部等政府部門任職,曾任文學藝術最高理事會理事、電影局局長和文化部顧問。1970年退休後,他進入《金字塔報》編委會,任該報專職作家。業餘他寫短篇小說。1939年他發表了第一部小說。這部小說的內容是法老時期的故事。當時法魯克國王統治的埃及實際上處於半殖民地的狀況下。馬哈富茲通過回顧埃及古老輝煌文化的手段來加強當時埃及的自我感。
40年代中馬哈富茲轉向當代的、更現實的題材。在《墮落情妓》後他以“三街”(《宮間街》、《思宮街》、《甘露街》)成為埃及無爭議的最傑出的作家。三部曲使他聞名世界。在這三部曲中他描寫了一個埃及商人家庭三代人的生活,描繪了埃及現實生活的歷史畫卷。馬哈福茲在這部據這種塑造了總隊個性鮮明和生動的典型形象,以驚喜的寫實手法描繪了阿卜杜.傑瓦德與邵凱特兩個家族幾代人的錯綜關係,展現出埃及的人情風俗史,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三部曲的問世標誌著阿拉伯現實主義小說的成熟,其影響擴展到阿拉伯半島和北非,推動了阿拉伯現代小說的發展與繁榮。在20世紀前半葉通過與西方的接觸和現代化過程所受到的變化。馬哈富茲因此獲埃及國家文學獎。
納吉布·馬哈富茲
1959年的《我們街區的孩子們》使馬哈富茲感受到了另一種“著名”。在這部人類史的比喻中出現了類似亞當、摩西、耶穌穆罕默德的人物。開始的幾章還在埃及政府的報紙上刊登過,但是保守伊斯蘭教人士進行強烈抗議後被停刊。至今為止在埃及阿拉伯語版的全文不準印刷,因為保守伊斯蘭教人士指責它褻瀆神靈。開羅美國大學出版了一個英文版,此外在黎巴嫩印刷的阿拉伯語版可以在黑市上買到。除寫作小說外馬哈富茲還寫電影劇本。馬哈富茲也是國際科學院的成員。由於馬哈富茲支持對以色列的和平過程他受到基要主義者和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的尖銳批評。伊斯蘭極端主義者認為1988年向馬哈富茲頒發諾貝爾獎是西方的挑恤。有一個極端主義的穆拉甚至在一份教法決議中判馬哈富茲死刑。1994年有人刺殺馬哈富茲,今天他受嚴密保護。雖然如此馬哈富茲依然反對伊斯蘭基要主義,支持國家與宗教的分離,支持一個世俗的、民主的社會。
本世紀20-30年代的埃及正處於反帝愛國鬥爭的革命風暴之中,在家庭與社會的影響下,馬哈福茲從一開始創作,便以明確的歷史責任感,承擔起了一個正直作家的責任。最初發表的三部歷史小說《命運的嘲弄》、《拉杜比斯》(一譯《名妓與法老》)、《埃伊拜之戰》都是表現愛國主義的。40-50年代是馬哈福茲現實主義創作階段,發表了四部揭露社會黑暗、呼籲社會變革的小說《新開羅》、《赫利市場》、《梅達格胡同》、《始未記》。標誌著小說創作頂峰的三部曲:《宮間街》、《思宮街》、《甘露街》被公認為阿拉伯小說史上的里程碑。此後還發表了《小偷與狗》、《道路》、《乞丐》、《尼羅河上的絮語》、《平民史詩》等作品。他曾多次聲明自己信仰社會主義和科學,提倡以科學反對宗教迷信,強調人要進行自我淨化。
1970年獲國家文學表彰獎,1988年獲埃及最高獎賞——尼羅河勳章。1988年因為“他通過大量刻畫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現實主義,喚起人們樹立雄心—形成了全人類所欣賞的阿拉伯語言藝術”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個獲得此獎的人,被西方學者推崇為“埃及的歌德”。
2006年8月30日逝世,享年94歲。

主要作品

《命運的嘲弄》
《梅達格胡同》
《始未記》
《阿杜比斯》
《宮間街》
《思宮街》
《埃伊拜之戰》
《甘露街》
《小偷與狗》
《新開羅》
《道路》
《乞丐》
《赫利市場》
《尼羅河上的絮語》
《平民史詩》

寫作特點

納吉布·馬哈福茲是諾貝爾獎獲得者,“開羅三部曲”是他的重要作品。小說通過一家三代人不同的命運,描繪了一九一七年至一九四四年埃及社會歷史的種種變遷,每一部側重描寫一代人的生活,並以該代人居住的地區作為書名。作品頗似一幅埃及現代的風俗畫卷。

人物評價

納吉布·馬哈富茲是阿拉伯文學的一代宗師,生前被看作是目前活著的、最重要的埃及作家和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納吉布·馬哈福茲一生中出版了100多篇短篇小說和30部小說,其中16部被改編成電影。1988年他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第一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阿拉伯語作家,40年代中馬哈富茲轉向當代的、更現實的題材。在《墮落情妓》後他以“三街”( 即宮間街三部曲)成為埃及無爭議的最傑出的作家。這部三部曲使他也在全世界著名。在這三部曲中他描寫了一個埃及商人家庭三代人的命運,描寫了埃及社會在20世紀前半葉通過與西方的接觸和現代化過程所受到的變化。馬哈富茲因此獲埃及國家文學獎。
納吉布·馬哈富茲納吉布·馬哈富茲
馬赫福茲在1988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大量刻畫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現實主義,喚起人們樹立雄心形成了全人類所欣賞的阿拉伯語言藝術”,當時人們給予他的評價是“他是中東地區最高雅最值得尊重的作家,並且為宗教寬容發出強烈的聲音”。
但是,他堅持的宗教寬容令他在1994年被一個軍事文員刺了一刀,那個文員認為他的作品是對伊斯蘭世界的不敬,而當時的馬赫福茲已經82歲。雖然其後來倖存下來,但握筆已十分困難。
不過,在後來的歲月里,馬赫福茲依舊保持工作,他寫了一些短篇小說,2005年他出版了自己最後的作品,短篇小說集《第七個天堂》。“我取這個名字是因為我相信等我死後,將有好事發生。”
馬赫福茲於1911年出生於埃及首都開羅,198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一生共撰寫了約50部小說、200多篇散文以及400多篇新聞專訪。其代表作有著名家族小說“三街”(《宮間街》、《思宮街》、《甘露街》)和《道路》、《平民史詩》、《蓋貝拉威的孩子們》(1959年)和《尼羅河上的絮語》(1966年)等。
人們普遍認為馬赫福茲描繪了埃及“普通人”的真實生活,以及他們在傳統和現代社會中所做的平衡。他的小說總是關於他的家鄉開羅中幾戶家族的生活。
他在青年時期的精心傑作里描寫了埃及社會在二十世紀前半葉在西方文化衝擊下知識分子的彷徨和疑惑。 當時的埃及人民生活在法魯克國王統治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狀態,正是阿拉伯世界在西方強權統治下對伊斯蘭最悲觀﹑最黑暗的時代。 他早期的作品被西方國家授予諾貝爾文學獎,鼓勵阿拉伯人讀他的書,學習他親西方的思想,但是大多數埃及人認為這是對阿拉伯文明的文明污辱和政治挑釁,似乎只有順從和適應西方文化阿拉伯人才有未來的出路。 他的最後一文集《第七重天》在2005年出版發行,他對美聯社記者說:“我完成了《第七重天》的書稿,因為我深信,在我死後,我會得到好的報應。”
他的一部最多爭議的小說《我們街區的兒童們》(Children of Gebelawi),1959年出版,被認為是自由思想的代表作,代表了接受新式教育的阿拉伯知識分子在西方文化衝擊中開始對伊斯蘭認識產生動搖。 這部書遭到艾資哈爾大學伊斯蘭學者的譴責,被定為違背伊斯蘭教義的禁書,但是在他臨終前,有懺悔之意,向艾資哈爾大學提出解除禁令的請求。因此,代表埃及伊斯蘭最高權威的兩位學者和五位埃及兄弟會成員的立法委員參加了他的葬禮,表示對他生前錯誤言論的寬恕和原諒。

人物思想

他的思想成熟和創作高峰時期是1940年代西方殖民主義對阿拉伯世界統治的最後階段,代表了受西方文化侵蝕的埃及知識分子普遍的情緒,他們看到穆斯林社會落後和被動挨打而尋找繞過伊斯蘭的民族自救新出路。 他們思想開放,崇拜西方的無神論和自由主義,對西方的強盛存有幻想和迷信,把伊斯蘭看作是社會落後的總根源,主張模仿西方的政教分離,全盤西化。 這樣的典型思想充份表現在馬赫福茲青年時期的作品和報刊文章中,因此受到埃及伊斯蘭學者們的質疑和對立。 他受到埃及極端伊斯蘭組織的譴責,許多人咒罵他是偽君子,並且曾經試圖謀害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