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棉花(被子植物門植物)

紅棉花(被子植物門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樹幹直立有明顯瘤刺;側枝輪生作水平方向開展;掌狀複葉葉柄很長;花朵大型,橙黃或橙紅色;果實為蒴果,成熟後會自動裂開,裡頭充滿了棉絮,棉毛可做枕頭、棉被等填充材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棉花
  • 別稱:英雄花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拼音:hóng mián huā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栽培,

形態特徵

木棉外觀多變化:春天時,一樹橙紅;夏天綠葉成蔭;秋天枝葉蕭瑟;冬天禿枝寒樹,四季展現不同的風情。花桔紅色,3~4月開花,先開花後長葉,樹形具陽剛之美。
紅棉花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400-1700m以下的乾熱河谷稀樹草原、雨林溝谷、低山,次生林中及村邊、路旁。

主要價值

曬乾了的木棉花有藥用價值,解毒清熱驅寒去濕,用乾木棉煮粥或煲湯木棉的花、皮、根均有藥用價值。木棉花,有清熱利尿、解毒祛暑和止血的功效。木棉皮,有清熱、利尿、活血、消腫、解毒等功效,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泄瀉痢疾等有顯著療效。
【出處】 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拼音名】Mù Mián Huā
【英文名】Commen Bomhax Flower, Flower of Common Bombax
【別名】 木棉、斑枝花瓊枝
紅棉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mbax malabaricum DC. [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Merr.]
採收和儲藏:春末採收,陰乾。
【性味】 甘;淡;性涼
歸經】 脾;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止血。主泄瀉痢疾咳血;吐血;血崩;金瘡出血;瘡毒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服。
【各家論述】1.《生草藥性備要》:治痢症,白者更妙。
2.《本草求原》:紅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飲。
3.《嶺南採藥錄》:消暑。
4.《中藥新編》:利尿及健胃。
5.《南寧市藥物志》:去濕熱。治血崩,金創。
6.《廣西中藥志》:去濕毒,治惡瘡
7.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治腸炎,菌痢。
【摘錄】 《中華本草》
花萼含水分85.66%,蛋白質1.38%,碳水化合物11.95%,灰分1.09%,總醚抽出物0.44%,不揮發的醚抽出物0.18%。種子含蛋白質9.3%,其胺基酸組成主要有丙氨酸(ala-nine),纈氨酸(val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精氨酸(arginine),甘氨酸glycine)及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種子油脂肪酸組成主要有:肉豆寇酸(myristic acid)13.44%,棕櫚酸(palmitic acid)43.61%,花生酸(arachidic acid)2.32%,山萮酸(behenic acid)14.39%,亞油酸(linoleic acid)26.24%等;種子還含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a-生育酚(a-tocopherol),正-二十六烷醇(n-hexaconsanol),棕櫚酸十八烷醇酯(octadeccyl palmitate),沒食子酸(gallic acid),1-沒食子醯-β-葡萄糖(1-galloyl-β-glucose),沒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鞣酸(tannic acid),葡萄糖(glucose),鼠李糖(rhamnose),木糖(xylose)。

栽培

特性 喜溫暖氣候,為熱帶季雨林的代表樹種,不耐寒,喜光,耐旱,生長迅速,萌櫱性強,深根性,抗風力強。在土層深厚肥沃的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長最好。
紅棉花紅棉花
栽培技術 用播種、扦插分株繁殖蒴果未開裂前採集,種子發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隨采隨播,也可用濕沙短期貯藏,條播,覆土2cm,平均氣溫20℃以上,一般4-5d可出齊苗;扦插多在2-3月或雨季進行,用長80-100cm,橫徑1-2cm的大枝,插入苗床10-15cm深,經常保持床上濕潤;分株是自母株根部萌櫱處,連一段母根和鬚根截斷分栽更易成活。田間管理 實生幼苗不需移栽,苗過密時經1次間苗後,可任其生長,每月追肥1-2次。幼苗怕霜凍,第1年入冬小苗應澆水井用草覆蓋,防霜凍。扦插苗栽後應遮陰、噴水,緩苗後半個月可追施薄肥,其後常中耕除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