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質

精神質來源於艾森克提出的關於人格特質的“三因素模型”。可以簡記為PEN模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精神質
  • 套用學科:心理學
介紹,研究內容,

介紹

該理論是建立在兩個維度基礎上的——外向(E)和神經質(N)。在以後幾年的研究中逐漸把精神質(P)作為獨立的人格因素,而最後艾森克把他提升到與E和N相同的地位。就像外向和神經質一樣,P因素也是雙極的,一端是精神質,一端是超我。高P分的人通常表現為自我中心、冷漠、倔強、固執、衝動、敵意、攻擊性、懷疑、精神病態和反社會。可能孤獨,傾向於獨身,不關心人,常有麻煩,在哪裡都不合適,可能是殘忍的,不人道的,缺乏同情心,感覺遲鈍,對人抱敵意,即令是對親友也如此。進攻,即使是喜愛的人。喜歡一些古怪的不平常的事情,不懼安危,喜惡作劇,總要搗亂。嚴重者可能造成反社會性人格障礙。P分低的人(偏向超我方向)往往表現為無私、高社會性、富於同情心、關心別人、合作精神、順從和適應社會。

研究內容

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是人格的現代特質理論。
精神質是Eysenck最後闡述的維度,未建立解釋精神質特徵的神經生理機制。不過,Eysenck認為體內高水平的雄性激素睪丸酮與低水平的單胺氧化酶和神經質5-羥色胺一起在精神質的形成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行為上,精神質具有冷酷、殘忍、低社會性、非情緒性、漠視危險、仇視他人、行為怪異等特點。
三因素模型圖書三因素模型圖書
“精神質”的個人對他人懷有敵意,喜歡愚弄和奚落別人。
精神質與神經質不同,從兒童到成年的所有發展階段它都很重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