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理論,分析心理學,層級模型,層級理論,
結構理論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曾提出著名的冰山模型(意識、潛意識、前意識),潛意識在冰山之下,前意識在水的界面之間,意識是露出水面的部分,潛意識占絕大部分。但後期他重新提出了結構模型,而放棄再將地形模型看做一種人格結構理論。值得注意的是,結構模型除了是一種人格結構模型,從更本質的意義上講,是一種人格動力學模型。
結構模型將人格分為三部分:
本我(Id):
位於無意識中的本能、衝動與欲望構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樂原則”;
自我(Ego):
介於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個體意識到其認識能力;另一方面使個體為了適應現實而對本我加以約束和壓抑,遵循的是“現實原則”;
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的社會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導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則”。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不是靜止的,而是始終處於衝突——協調的矛盾運動之中。本我在於尋求自身的生存,尋求本能欲望的滿足,是必要的原動力;超我在監督、控制自我接受社會道德準則行事,以保證正常的人際關係;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並找到途徑滿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監督,還有反映客觀現實,分析現實的條件和自我的處境,以促使人格內部協調並保證與外界交往活動順利進行,不平衡時則會產生心理異常。
分析心理學
卡爾·榮格(分析心理學)認為,人格是一個極其複雜多變的結構,又是一個層次分明、相互作用的結構,由意識、個體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三個層次組成。
意識:是人格中唯一能被個體覺知的那部分。在精神分析中,它由當前處於焦點的信息構成。
個體潛意識:是潛意識的表層,包括一切被遺忘的記憶、知覺以及被壓抑的經驗。榮格認為,個體潛意識的內容大部分是情結。情結被認為是一組具有情緒色彩的觀念榮格早期認為,情結來自個體的童年經驗,後來發現,情結最深層的根源是集體潛意識。但榮格後期發現,情結對個體不一定都起消極作用,有時可成為個體活動和靈感的源泉。
集體潛意識:是遺傳的,為集體共有,反映了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集體經驗,是人類必須對某些事情做出特定反應的先天遺傳傾向。
層級模型
該理論將人格結構分為超級特質、特質、習慣化反應和特定性反應四個水平:超級特質水平:基於人格特質的相互關係而顯示的類型,屬一般因素。分為三因素:外傾性(表現為內、外傾的差異)、神經質(表現為情緒穩定性的差異)、精神質(表現為孤獨、冷酷、敵視、怪異等偏於負面的人格特徵)。
習慣化反應水平:例如重複實驗或生活情境重新出現,一個人就會以相似的方式反應,屬特殊因素。是特質的子結構。
特定性反應水平:個體對一次實驗性試驗的反應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一些最基本的“個別反應”(如最簡單的一舉一動),屬誤差因素。是習慣化反應的子結構。
層級理論
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要層級理論並不能算作完整的人格結構模型,姑且划進此列。基本假設:已經滿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勵因素。人們總是在力圖滿足某種需求,一旦一種需求得到滿足,就會有另一種需要取而代之。 大多數人的需要結構很複雜,無論何時都有許多需求影響行為。 一般來說,只有在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較高層次的需求才會有足夠的活力驅動行為。 滿足較高層次需求的途徑多於滿足較低層次需求的途徑。
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各層次需要的基本含義如下:
生理上的需要: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如果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項得不到滿足,人類個人的生理機能就無法正常運轉。換而言之,人類的生命就會因此受到威脅。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最首要的動力。馬斯洛認為,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而到了此時,這些已相對滿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安全上的需要: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慧型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當然,當這種需要一旦相對滿足後,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情感和歸屬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係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的細緻,它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歷、教育、宗教信仰都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