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雙鋸魚(學名:Amphiprion perideraion ):雀鯛科雙鋸魚屬的一種魚類。體長可達10厘米。魚體側扁,口小,體色橘黃色至粉紅色。由頭頂沿背部至尾柄有一白色細縱帶,鰓蓋前亦有一白色橫帶,尾鰭圓形,背鰭硬棘9至10枚,背鰭軟條16至17枚,臀鰭硬棘2枚,臀鰭軟條12至13枚。在中國香港地區被稱為“粉公”,中國台灣地區多用“銀線小丑”這個名字。亦稱“咖啡小丑”。是一種很常見的小丑魚品種,來自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貿易個體一般為5-8厘米。身體桃紅色,頭部後面有一條白色的斑紋,背部也有一條白色斑紋從嘴部延伸到尾部。
對同類有一定攻擊性,但不能和兇猛的魚混養。150升以上水族箱飼養,最好帶有躲藏地點。喜歡的共生海葵是紫點海葵和地毯海葵。無論有沒有共生海葵,都可以在水族箱中產卵。食物包括動物性餌料及植物性餌料,像切碎的蝦或冷凍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粉紅雙鋸魚
- 拉丁學名:Amphiprion perideraion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鱸形目
- 亞目:隆頭魚亞目
- 科:雀鯛科
- 屬:雙鋸魚屬
- 種:粉紅雙鋸魚
- 命名者及年代:Bleeker, 1855
- 英文名稱:Pink Skunk Clownfish
- 同義學名:Amphiprion amamiensis
- 同義學名:Amphiprion peridaeraion
- 同義學名:Amphiprion perideraeus
- 同義學名:Amphiprion rosenbergi
- 同義學名:Amphiprion rosenbergii
- 同義學名:Prochilus perideraion
- 同義學名:Prochilus rosenbergi
形態特徵
棲所生態
地理分布
共生海葵
![]() | 紫點海葵(Heteractis crispa): 色澤非常亮麗,足部呈圓盤狀,顏色為桔色,上面有小紫點點綴著。身體呈黃色,體上有48條短胖的觸手,觸手頂端有紫色的小肉突,中間部分則有一明顯的環帶,常生長在深水區域的邊緣,水色清澈時色澤鮮明,混濁時就變得較暗淡,喜歡居住在軟質地上。 |
![]() | |
![]() | 斑馬海葵(Macrodactyla doreensis): 軀體呈紅色或者桔色,上部有時會膨脹成漏斗型,色澤呈藍褐色或藍紫色。體上的斑點及肉突都呈白色,肉突呈縱向排列。口部則介於紫褐色、紫灰色及綠色之間(因共生藻不同而異)。口部很小,可見嘴唇,唇內的觸手、外部的觸手要長,口部外圍有成對的白色線條,呈發射狀向外分布。 |
漁業利用
人工飼養
它們更喜歡把卵產在洞穴里,如果不提供倒置花盆或空心磚,很難讓它們在暴露的岩石上產卵。它們的產卵過程很像公子小丑,也是將卵產在花盆內壁上。親魚會非常負責地照顧卵,直到卵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