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海葵魚屬Amphiprion隸屬於鱸形目(Perciformes)雀鯛科(Pomacentridae)海葵魚亞科,又稱雙鋸魚屬。小丑魚是海葵魚屬的俗稱,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溫較暖的瑚礁海域,20世紀70年代國外已經開始對其進行科學研究,而國內對海水海葵魚的研究相對滯後。海葵魚是珊瑚礁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生物種類,也是熱帶海水觀賞魚中最常見、具有較高觀賞利用價值的品種之一。因為海葵魚具有種類繁多、品質優良、色彩艷麗、體態玲瓏、性情溫和、活潑健壯、易飼養、文化氣息濃郁、繁育成本低、市場經濟效益高等特點與優勢,在國際市場上備受青睞。
形態特徵
通常體長不超過15 em;背棘總數10~ 12;背的軟條總數4~16;臀棘總數2;臀鰭軟條總數14~15;通常稚魚身體黑色,有藍色的鱗片;在前額與上側面上有白色斑塊;除胸鰭透明與軟背鰭鰭條外部的部分外,其他鰭都是黑色;成魚體一般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成魚的顏色可能因地理環境和行為的變化而改變。
生活習性
屬於小型的珊瑚礁魚類,喜歡棲息於珊瑚礁與岩礁,與海葵,海膽或小的珊瑚等形成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 。主要攝取浮游生物、小型甲殼類、藻類為食物,較適宜的海水鹽度為29%~31%。,水溫為26~28℃ ,pH為8.1~8.4;同時需要維持水硬度1.25~1.97mmol/L、鹼度為2.5~4 meq/L、溶解氧含量為5~-6 mg/L時,才能促進其健康生長發育。
繁殖習性
繁殖方式為置卵型,產卵期接近時,親魚會勤於在海葵附近整理愛巢環境,用口掃除藻類、砂礫等,海葵魚有強烈好鬥習性,有明顯的地域性和攻擊性等特性 。在成熟過程中有性轉變的現象,在族群中雌性為優勢種。在產卵期,公魚和母魚有護巢、護卵的領域行為,而海葵魚寶寶出生前,公魚表現得十分積極主動,幾乎都是由公魚負責護卵,公魚會不時地用自己的胸鰭去親撫魚卵,清理污物,提供水流與氧氣。
從魚卵、魚苗、魚寶寶到成魚,它的成長過程需要半年多時間,而其壽命至少可以維持10年,約半個月產1次卵。海葵魚屬魚必須經過12~24個月的生理成熟期,性別的改變必須在適當的環境下促成。在生存環境中沒有雌性魚的條件下有可能轉變為雌性。變成雄性的條件是生存環境中已經有一條性腺成熟並占統治地位的雌性海葵魚屬魚,同時環境中缺少雄性魚。當環境中有配對的且占主導地位的海葵魚屬魚時,其他魚會暫時保持無性別狀態。
它們的繁殖也非常具有特色。孵化後的海葵魚屬魚是無性別的,既不是雄性也不是雌性。它們必須經歷一個從無性別狀態轉變到雄性再轉變到雌性的不可逆過程。從無性別到雄性,而不能變回無性別,從雄性變成雌性,也不能再變回雄性。有的魚可能一生都是無性別狀態,這一切取決於營養與環境。
分布範圍
原生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較溫暖的水中,包括大堡礁和紅海。雖然大部分種類的分布有其限制,但某些分布的十分廣泛。海葵魚屬魚生活在淺海的底部的淺潟湖或珊瑚礁。印度-太平洋,紅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悉尼等。
共生特性
此屬魚體色絢麗分明,泳姿搖擺奇特,所以我們給它取名為"
小丑魚"。又因為它喜歡依偎在海葵中生活,所以人們又稱它為"海葵魚"。海葵魚屬魚和海葵的關係是相互依賴共存的關係,海葵傷害不了魚,而小丑魚給海葵帶來了自己的食物,當然這種關係學術屆有許多解釋說法,小丑魚並不是非得和海葵共生,在沒有海葵的水族箱裡小丑魚一樣生長的很好,而當放入海葵後,小丑魚也並未表現出歡快的立即投入海葵懷抱的樣子,一般隔幾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在一起,如果一個水族箱裡只有一個海葵並且個頭又不大,小丑魚卻有十幾條,通常是只有一個小丑魚和它相伴,而其它的小丑魚雖然有時會靠近或爭一下海葵,但並不是爭得你死我活,沒有得到海葵的小丑魚再其他的地方一樣生活的自在健康,可見小丑魚和海葵的關係不是不可分離的,完全可以分開來單獨飼養。
野生的雌魚比雄魚修長些,差異不大。它們喜吃小型海洋肉食性食物,如小蝦,浮游生物及藻類。
人工飼養
此屬魚身材雖小,卻是最易人工餵養的魚種。它們能容忍亞硝酸鹽稍高的劣質水質,實踐中我們可以先將雀鯛科的魚種投缸餵養,來加快新缸養水的時間。水溫控制在26度,可餵與藻類,動物性食物及安全的人工飼料,海水比重為1.022,如在加上海葵一起共養,就更好了。
種類
海葵魚屬(Amphiprion)有以下物種:
背紋雙鋸魚(Amphiprion akallopisos)
大堡礁雙鋸魚(Amphiprion akindynos)
阿氏雙鋸魚(Amphiprion allardi)
(Amphiprion barberi)
二帶雙鋸魚(Amphiprion bicinctus)
查戈斯雙鋸魚(Amphiprion chagosensis)
金腹雙鋸魚(Amphiprion chrysogaster)
橙鰭雙鋸魚(Amphiprion chrysopterus)
克氏雙鋸魚(Amphiprion clarkii):又稱克氏海葵魚。
大眼雙鋸魚(Amphiprion ephippium)
白條雙鋸魚(Amphiprion frenatus):又稱白條海葵魚。
棕尾雙鋸魚(Amphiprion fuscocaudatus)
寬頻雙鋸魚(Amphiprion latezonatus)
側帶雙鋸魚(Amphiprion latifasciatus)
白罩雙鋸魚(Amphiprion leucokranos)
麥氏雙鋸魚(Amphiprion mccullochi)
黑雙鋸魚(Amphiprion melanopus)
淺色雙鋸魚(Amphiprion nigripes)
眼斑雙鋸魚(Amphiprion ocellaris):又稱眼斑海葵魚(電影《海底總動員》中的尼莫即為此種)。
阿曼雙鋸魚(Amphiprion omanensis)
太平洋雙鋸魚(Amphiprion pacificus)
海葵雙鋸魚(Amphiprion percula)
頸環雙鋸魚(Amphiprion perideraion):又稱粉紅海葵魚。
鞍斑雙鋸魚(Amphiprion polymnus):又稱鞍斑海葵魚。
紅雙鋸魚(Amphiprion rubrocinctus)
白背雙鋸魚(Amphiprion sandaracinos):又稱白背海葵魚。
雙帶雙鋸魚(Amphiprion sebae)
希氏雙鋸魚(Amphiprion thiellei)
三帶雙鋸魚(Amphiprion tricinc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