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潁

箕潁 ,漢語辭彙。

拼音: jī yǐng

即箕山和潁水。相傳堯時,賢者許由曾隱居箕山之下,潁水之陽。後因以"箕潁"指隱居者或隱居之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箕潁
  • 拼音: jī yǐn
  • 解釋1:箕山和潁水
  • 解釋2:指隱居者或隱居之地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

詞目

箕潁

拼音

jī yǐn

引證解釋

箕山和潁水。相傳堯時,賢者許由曾隱居箕山之下,潁水之陽。後因以"箕潁"指隱居者或隱居之地。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徐幹》詩序:“少無宦情,有 箕 潁 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辭。”
唐 元稹 《表夏》詩之二:“心到物自閒,何勞遠 箕 潁 。”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宋朝雜記下》引 宋 了宗 《滿江紅》詞:“三尺鱸魚真好膾,一瓢春酒宜閒飲,問此時,懷抱向誰論?惟 箕 潁 。”
明 王寵《送錢太常元抑祠祭顯陵》詩:“我輩飽藜藿散發從 箕 潁 。”
清 王戩 《秋日游白茅寺次少陵韻》:“身尚依 迦葉 ,足真踐 箕 潁 。”參見“ 箕山之節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