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關於竹簧,各民族都流傳著許多美好的傳說。在拉祜族山寨,古代有兩家以狩獵為生的鄰居,相處非常和睦。這家有個男孩叫扎緹,那家有個女孩叫娜屋,從小一起玩耍,長大後十分相愛。後來兩家有了隔閡,孩子們只能在夜晚相會,兩家父母知道後,便在園地中間修起一道籬笆,兩個孩子再也不能在一起歌唱、談笑了。有一天,娜屋手撫竹籬,碰著一片裂開的竹篾,發出悠揚的樂音,聰明的娜屋和扎緹,細心選好幾片竹篾,按照自己說話的節奏撥響篾片,又進而把竹篾放在唇邊,一邊彈撥,一邊輕語,傳遞著相愛的深情。不幸的是,兩家的不和,使他倆未能結為夫妻,最後食毒草悲憤而死,但他們彈奏的響篾,卻世代流傳著。在滇西北的
麗江納西族,據說很早以前,生活在這裡的人特別困苦,尤其到了納西木代王朝統治時期,人們對這個暴君更加忿恨 ,遇在一起,就互相傾述內心的痛苦,控訴對統治者的不滿。統治者害怕人民起來造反,就下令禁止人們在一起交談,違者就割舌斬首。但是,聰明智慧的納西族人民,用竹子做成響篾來代替語言,通過互相吹奏來表達思想感情,傾訴內心的憤恨。從此,響篾就像火把一樣迅 猛地點燃了人們心中的烈火,激勵人民起來與封建統治者進行鬥爭,響篾就這樣在雪山腳下傳開了。在台灣
高山族的泰雅部族中,流傳著創世紀的神話傳說,相傳“卑南天王”作部落盟主時,即有了竹簧。雲南
景頗族更傳說著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竹簧這種樂器。在晉人葛洪的《
神仙傳》里,有一個王遙的故事,說“王遙登小山,入石室,中有二人。遙既至,取弟子所擔篋發之,中有五舌竹簧三枚,遙自鼓一枚,以二枚與室中人鼓之,良久遙辭去,收 三簧,皆納篋中。”在這個神話故事裡,還提到了有五舌竹簧。
歷史
竹簧,遠古稱簧。
先秦重要史籍《
世本》中載有“女媧作簧”,說明我國在
原始社會母 系氏族時期,竹簧就產生了。《禮記》:“仲夏之月……命樂師……調竽、笙、簧” 。《
樂記》也說:“弦匏
笙簧會守
拊鼓”。簧在古代和竽、笙等樂器相提並論,可見它的重要了。關於簧的形制和奏法,先秦文獻記載簡單,《
莊子》:“使天下簧鼓,以奉 不及之法。”《
詩經》:“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君子陽陽,左執簧,右招我房。”漢魏以來,文獻中才有明確記載。
東漢劉熙《
釋名》中有:“簧,橫也,於管頭
橫施於中也; 以竹鐵作,於口橫鼓之。”東漢王符《
潛夫論》:“竹簧,削銳其頭……傅以蠟蜜。”以前有人以為簧就是指笙、竽中的簧片,並進而作為
笙、
竽的別名或通稱;此後人們才逐步有了認識,除笙竽的簧片外,還有“以竹鐵作,於口橫鼓”的“簧”。在一些詩賦里,也記述著簧的演奏,如東漢
蔡邕在《
檢逸賦》中寫道:“思在口而為簧鳴,哀聲獨而不敢聆。”吳陸雲的《為顧彥先婦答詩》中說:“鳴簧發丹唇,朱弦繞素腕”等。甚至在當時還有像今天那樣的多片簧存在,如晉
葛洪《
神仙傳》中王遙的“五舌竹簧三枚”,南北朝
庾信《
步虛詞》 中的“夏簧三舌響,春鐘九乳鳴”等。從
先秦至
晉的
古籍記載可知,簧是貴族使用的一種“
高雅”的樂器,特別受到
文人雅士的喜愛,甚至連
神仙都愛鼓簧。據《漢宮闕疏》所載,在 漢代皇宮中還建有一座“
鼓簧宮”,可見簧在當時統治階層和上流社會的盛行了。
我國
少數民族地區,自古就流行著竹簧。在唐代
李延壽《
北史》(卷九十五)和北齊
魏收《
魏書》(列傳八十九)中有:“僚者,蓋南蠻之別種,自
漢中達於邛笮川洞之間,所在皆有。……僚王各有鼓角一雙,使其子弟自吹擊之。……用竹為簧,郡聚鼓之,以為音節。”說明在公元4世紀末,四川、雲南、貴州一帶的少數民族地區,竹簧已是非常流行的樂器。
北宋陳《樂書》(卷一三一)中載有竹簧圖,這是目前見於文獻里最早的圖像。? 明代以來,竹簧以口琴之名見於史冊。明倪輅著、
楊慎編的《
南詔野史》中記載“黑乾夷 ”(即彝)的風俗說:“婚配,男吹(葫)蘆笙,女彈口琴,唱和相悅。”並載有《樂書》所載竹簧“且 ”(
彝族支系):“性好欲,男吹竹笙,女彈口琴,歡飲竟月。”
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在描寫滇西
巍山的“且”時寫道:“男婦作歡,鳴葉吹薪,彈篾弄枯,音節流暢,合夷曲而雜和之,喑咿可聽。”《雲南通志》在記述彝族
阿倮支系風俗說:“婚嫁悉聽男女自擇,含口琴吹唱相悅,即為夫婦。”清人
張泓在《滇南新語》“口琴”一節中寫道:“口琴,剖竹成篾, ……橫側貼腮近唇,以氣鼓簧,……鼓頓有度,其簧
閃顫成聲。
民家(今白族)及夷(彝族)女多習之,且和以歌。”餘慶遠的《維西聞見錄》則有滇西北流傳的多片簧的記載:“口琴竹片為之,……三具弦粗細等而下,以左手大指食指排持三片之頭,張口而置其正於口間,以右手食、中、無名指撥動……錯落而彈。彈者
手舞足蹈而與歌合節。”在《番社採風圖》中 ,則記載了台灣
高山族竹簧的形制:“削竹為片,如紙薄,長四、五寸,以鐵系環其端,銜於口吹之,名曰口琴。……
麻達(未婚男青年)於朗月清夜,
吹行社中,番女悅,則和而應之,潛通情款。”
我國各少數民族,對竹簧都有自己的稱呼。
彝族稱和賀、沖,拉祜族稱阿塔,
納西族稱控孔、可谷、古谷,僳僳族稱馬鍋、哈列列、齒卻、曲曲,傣族稱比埋,哈尼族稱阿也、拉吉、
和托、恰爾的、拉核、馬嘎、駕耳,景頗族稱占共,佤族稱合浪, 布朗族稱冉、篳達甸,怒族稱究由,
獨龍族稱芒鍋、岡,基諾族稱奇虧,
普米族稱響篾,苗族稱勃爹,藏族稱卡旺、菅、日哥羅,珞巴族稱共岡,羌族稱竹簧,哈薩克族稱哈木斯斯爾奈依,回族稱口弦子,
高山族稱笛丟、哈翁哈翁、
布魯,黎族稱改、太波、口巴弓。
製作工藝
竹簧用質地堅硬、乾透的竹片削制而成。根據
簧片數目的不同,有單片竹簧和多片竹簧,因演奏方法不同,有用手指彈撥和用絲線抻動的竹簧,根據形狀和頭部樣式的不同,又分為凸頭形、網針形、平頭形、
錐形和管狀等多種。
凸頭形竹簧流行於
納西、
怒、僳僳、
獨龍、
彝等族中。常見者三片一組。形制小巧,長約 6厘米~10厘米,寬0.6厘米,凸頭長1厘米為彈擊部位。
音色清澈明亮,音量較小。把幾個單片竹簧的柄端鑽孔穿繩,就成為成組的多片竹簧。每組由2片~5片組成。竹簧的音高取決於
簧舌的長短、寬窄和厚薄,如果在簧舌的首部或中部點以
蜂蠟,也可使相同的簧舌發出較低的音。
網針形(又稱劍形)竹簧:流行於彝、拉祜、佤、布朗等族中。大小不一,頭部尖角約60度, 呈網針形,又像劍形。
彝族的大型竹簧,長13厘米左右,寬1.5厘米,小型的長6厘米左右,寬1厘米。製作採用
楠竹片,用鋒利刀子刳薄竹片,並在中間三面鏤空刻出簧舌, 簧舌長度為簧片的3/5,寬為1/3。片頭削尖呈網針或劍形,片尾截齊作簧柄。布朗、景頗、佤 、哈尼等族多用一或兩片竹簧,體積較大,布朗竹簧長21.5厘米,聲音低沉渾厚。
拉祜族、彝族人民喜用兩片、三片、四片或五片一組的竹簧。
平頭形竹簧:流行於彝、藏、羌、高山、僳僳、怒、哈尼等族中。頭部較厚並帶竹節。體積較大,多為單簧。用線牽引發音的拉篾也屬此類。
西雙版納哈尼族竹簧長17厘米,寬1厘米,
簧舌長7.5厘米。
錐形竹簧:比較罕見,流行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長15厘米,頭部寬1.7厘米,簧舌長12.2厘米,頭大尾小,呈錐形。兩邊有波浪形缺口,簧麵點有紅、綠、藍諸色作為裝飾。
管狀竹簧:流行於台灣
高山族地區,有管狀和半管狀兩種。上系兩片或多片竹簧。竹簧兩端系線。奏法和拉篾相同。
演奏
演奏時,左手拇指和食指夾住簧尾,多片簧則使其呈扇形,將
簧舌部分置於兩唇間,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來回撥動竹簧頭部,引起簧舌振動,便會發出明亮的
叮咚之音。另外的一種抻動竹簧,多用於各族的單片簧,在簧的頭部中間穿一小孔,系一絲線,奏時左手執簧尾,將簧舌靠近兩唇間,把線
頭套在右手指上,以指牽線使簧舌振動發音。竹簧演奏者,利用雙唇向 前突出呈筒狀增加共鳴、擴大音量,並藉以口型變換和控制呼氣等方法,變化出不同的
音色。運用不同的奏法,竹簧既能發出餘音裊裊的音色,也能發出較粗獷的音響。在一副三片簧上,能奏出每片簧的
純五度泛音,可發出六個不同的音,它的
音程組合也較多,常見的為 g、a、d1,g、c1、d1,a、c1、d1等。1980年,在四川
涼山州民族民間器樂會演中,有兩位
布拖縣彝族婦女,第一次用多片簧齊奏,她們以五度、八度泛音變化,並通過節奏交錯,奏出二聲部重奏和持續音襯托的效果,韻味無窮,受到好評。在我國的傣、哈尼、景頗、佤、拉祜、苗、柯爾克孜、錫伯、回、蒙古、
達斡爾、
鄂溫克和黎等少數民族民間,流行的是手指
彈撥的竹簧;
高山族則流行抻動的竹簧;彝、
納西、僳僳和白族,這兩種竹簧民間都有。? ?
竹簧製作簡便,容易演奏,尤其在西南、台灣和海南等
竹材豐富的地方,竹簧更是廣泛流行。在彝族,不論男女老少,幾乎每人都有一副竹簧,用一個精緻的小
竹筒盛裝,掛在胸前,休息時便取出彈奏。?
在少數民族中,竹簧自古便和青年人形影不離,有許多關於愛情的傳說同竹簧聯繫在一起,曾流傳著這樣的詩句:“我心上的人喲,我們生在一個地方,住在一個地方,但相見是這么的難喲!……”說的是古時候有一對青年男女同在一個財主家做工,他倆彼此愛慕,但在
封建社會,這種愛情是不允許的,他倆連說句話也不可能,只好通過竹簧聲來傳遞相思之情,後來他倆出逃尋求自由,當他們的幻想破滅以後,便用竹簧抒發內心的悲痛,並一起跳下雪山而死。在漫長的舊社會,像這樣情死的悲劇太多了;新中國成立後才真正換了人間,每當晚霞點綴在
山崗,田野披上了暮色,
彝族的青年男女勞動一天之後,就相聚在一起,彈響心愛的竹簧,向對方傾訴愛慕之情。因為竹簧的音響與少數民族的語調相近,所以當它表達
思想感情時,甚至能抒發出詩人筆下都難以描繪的意境。有時為了不讓第三人聽到,竹簧聲低得像耳語一樣,只有情人之間才能明了其中的奧妙。在
涼山彝族,有一首微聲輕奏的《古樹相會》竹簧曲,詞意是:“心中的話多得像星星,借著這支竹簧來談心。明天晚上,等月亮爬上來的時候,輕輕帶上家門,你再到這兩棵古樹下。親愛的,緊記在心頭,那時候聽我的竹簧聲。”竹簧是
彝族青年男女隨身佩戴的樂器和裝飾,在一年一度的火把節之夜,當人們興盡漸漸散去、篝火漸漸暗淡的時候,田邊、地角又會隱隱傳來深情的竹簧聲。居住在
蒼山腳下、
洱海之濱的
白族人民,還把竹簧作為定情的贈禮和紀念品。每逢大理“
三月街”等盛大節日,白族青年男女在定情時就唱起這樣的竹簧曲:“把這支竹簧掛在你的胸前,當你想念我的時候,只要拿起它來輕吹一曲,就好像我們又在相會。”在
納西族民間,竹簧甚至成為青年人選擇配偶的一個條件,如果那個青年的竹簧彈得好,就可能成為對方的意中人。在
景頗族和苗族當中,竹簧是姑娘們專用的樂器,當寧靜的月夜來臨,姑娘們總愛撥響竹簧, 同心上人暢敘衷腸。苗族的未婚女青年,多在胸前掛一支竹簧,每當男友相邀會面時,姑娘就用它來講“悄悄話”,表達愛慕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生活在
怒江兩岸的僳僳族,青年男女常用竹簧來傳情。竹簧在
高山族民間,是青年人戀愛、求婚的伴侶。黎族的男女青年,喜歡用竹簧來表達彼此的感情,男青年更以竹簧作禮品贈送女友。
竹簧是少數民族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樂器,除用來彈奏愛情曲調外,還用來彈唱反映生產、生活的各種民歌、
小調,敘述人們從播種、耕耘到收穫的辛勤勞動,歌唱各族人民的團結和睦 。它還可以同蘆笙、
葫蘆笙等樂器一起,為民間舞蹈伴奏。各族的竹簧曲都很豐富,在
納西族,竹簧調據說有72種之多,曲調感人至深,能使悅者歡欣、悲者落淚,富有極強的感染力。滇西北
僳僳族的竹簧調也很豐富,有反映愉快勞動的
生產調,這些曲調,除舞曲以外,大部分都有唱詞。各族人民演奏竹簧時,幾乎沒有固定的曲調,他們隨感而發,即興奏出,使竹簧曲千變萬化,絢麗多彩。1980年10月在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中,竹簧已用於
彝族民間器樂合奏《接親路上》,這是竹簧第一次登上中國民族音樂的大雅之堂。它發出的音量雖然微弱,但經過電擴音以後,
音色獨特,頗富彝鄉風味,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