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民家,
白族的異稱。始見於清康熙年間的《洱海叢談》,源於唐宋時期
南詔、
大理國的白族大姓“名家”之稱。其名因大姓奴隸主的地位而逐漸成為族稱。“名家”之稱到清初便訛寫為“民家”。至今,與白族雜居的
漢族仍以此稱指代白族。
民家人,白族支系。與其他白族支系一樣, 民家人也自稱“白子”,“白尼”“白伙”,被當地漢族稱為民家人。
人口分布
民家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內,其中大理白族自治州有108萬(2007年)白族民家人。
蒙自民家人:白族為唐、宋以來居住於鹿苑裡(城區)的主要民族。明清時期蒙自稱“民家”,1948年蒙自縣政府戶籍室的人口統計中有“民家”12000餘人,縣誌載2萬餘人,(1950年的人口統計中未見“民家”族,懷疑已自改為漢族其其他族稱。)
雲南以外的白族都屬於民家人。
貴州的白族有18萬左右人口(2000年),自稱“民家”,漢族稱其為“七姓民”,主要分布在畢節地區威寧縣,據認為是公元1090年大理時代駐紮邊境白子軍人的後裔。貴州白族遲至1940年代還在大量使用白語,但解放後至今已經無人使用白語,貴州白族的民族身份於1982年獲得政府承認。
湖南桑植有白族人口11,4516人(1990年),自稱“白尼”,是700多年前由雲南遷移過去的,1258年
蒙古軍滅了大理後,準備包抄攻打南宋。經過長途跋涉與戰爭後蒙軍兵源不足,於是在年在當地征白族兵,史稱“寸白軍(或作“爨白軍”)”。1261年戰爭結束後寸白軍被遣返雲南,有部分白族軍人在這個過程中流散到洞庭湖沿岸。其中有姓谷、鐘、王、熊和李的幾個白族兵經江西最後流落到桑植,並定居下來,其後代繁衍至今。這些後裔一直到1984年才被識別為白族。湖南白族已經不再使用白語,但其語言裡保留了少量的白語辭彙。
此外,四川南部有少量白族村寨: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也有自稱民家人的群體;另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的“站人”也是民家後裔,系清朝時從雲南徵兵(1682年)過去戍邊的滇籍白族兵後裔。
名稱來源
何謂民家人?據考證,“民家”之稱首源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將沐英攻占昆明,元朝殘餘勢力徹底失敗。次年二月襲大理,俘大理總管段世、段明兄弟,再盡徙段姓、高姓貴族羈置安徽鳳陽,傳統政權整個上層被抽走。後陸續遷徙內地漢人到白族地區屯兵,插花安置。當時的屯田分為“軍戶”和“民戶”,對少數民族則稱為“夷戶”。似因白族經濟、文化接近漢族,故也被稱為“民家”,以別於其他民族。
宗教信仰
大理地區的白族民家人習俗跟傳統漢族大致相同。白族傳統社會是一個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會,人們曾信奉原始
宗教、
佛教、
道教和本民族的本主信仰。釋儒道“
三教同源”“萬法同宗”,三教相融合,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點。文化上受
儒教、
佛教和
道教影響較深。尊重知識,重視教育;尊老尊師愛幼。民家人的土著宗教是本主教。
本主崇拜
“本主”一詞的含義是“本境最高貴的保護神”。
白語稱“武增”,又稱“老谷”(男性始祖)、“老太”(女性始祖),各地還有“武增尼”、“增尼”、“東波”等。這些稱呼有祖先和主人的含義。白族村寨幾乎都建有本主廟。廟內供奉泥塑或木雕的本主神像。據1990年統計,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共有本主廟986座。 白族的“本主”是“人神兼備”的護衛神, 滲入了
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很多是神話、傳說、歷史中的著名人物。白族本主是單個神祇,但大多也有譜系可尋。各地或各個村寨本主廟內都塑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的幾個村寨甚至幾十個村寨共同信奉一個本主。本主管的對象也不同,有管“陰間”和人間大小事務的,有管人間疾病的,有管牲畜的,等等。每年有兩次按一套固定儀式祭祀本主的廟會。一次是
春節期間迎送本主,另一次是慶祝本主誕辰或忌日。有祭祀禮儀和《本主經》,還有一套清規戒律和道德規範。要求人們忠於國家、孝敬父母長輩、尊老愛幼、勤儉勞動、不做壞事等。
語言文字
白語
白語,俗稱民家話。
白語介乎藏緬語及
漢語之間,一般將其歸類入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但由於其基本詞語大都是漢語借詞,所以有學者認為白語其實並非彝語的分支,而應該是漢語的分支。另外,亦有少數西方學者根據基本語序的類似認為白語與
緬甸的
克倫族的
克倫語很相近。白語詞存在從漢語借用以及同源兩方面的造成的相似性。很多基本詞都被漢語所替換,所以造成譜系分類學上的困難。
方塊白文
白族在歷史上曾經仿造漢字創製過
方塊白文,並用
方塊白文編撰過大量的書籍。雲南歷史上著名的史書《
白古通記》原本即用白文寫成,後經四川人楊慎翻譯為漢文流傳至今。元末明初傅友德、沐英在雲南對白族文化實行殘酷的文化滅絕政策,焚毀了所有官方和民間的藏書,以致於後世無法系統了解當時的歷史和文字系統。從此白文基本上滅絕。流傳於民間的白曲歌譜尚用漢字白讀的方法來記錄白語唱詞,但是因為缺乏系統性和統一性而不能流傳到其他領域。現存最大的古白文材料是作於大理國時期的佛教寫經《護國司南鈔》,由漢字正文和大量的方塊白文旁批和附註組成。其中的方塊白文至今沒有被破譯。
1955年參照漢語拼音方案發明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白文。經過1992年的修訂現在基本已經成形。白文書籍在部分地區流傳,但由於許多白族知識分子的民族意識淡漠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支持。
文化藝術
建築
白族民居多為庭院建築群,依經濟狀況,有“兩房一耳”、“
三房一照壁”、“五房四天井”等格局。白族人擅長
木雕,建築上使用很多木雕修飾,特別講究
門樓的裝飾性。大宅多建有檐角上翹、斗拱重疊並具彩繪的精美門樓。
文藝
白族歌曲分為“曲 kv”和“調 dia”“腔”三類。曲類似於京劇,唱腔比較固定,缺乏變化,常用於對歌。調類似於民歌,唱詞和曲調因歌而異。最享有盛名的為《泥鰍調seit qiainl ngvl dia》,有曲母之稱。腔主要是由內地傳入的吹吹腔。無論曲還是調都喜歡用山花體格率,即“七七七五”式。白族傳統上喜歡用曲對歌。
劍川有著名的一年一度的“
石寶山歌會”,歌會起源於南詔時期(相當於唐朝)。白族對歌都是即興的表演,遵從格率,但不適合流傳。也不容易通俗化。相比於曲,調比較容易流行。
白族音樂比較發達,與宗教聯繫密切,並受中原傳統影響很深。
舞蹈,白語稱“跳舞”為dap go [IPA tɑ42 ko44],白族民家人的舞蹈形式並不豐富。著名的有“霸王鞭”,是一種帶娛樂性質的集體群舞,不適合舞台表演。
婚姻制度
民家人實行一夫一妻制
入贅婚俗
民家婚姻中有入贅的婚俗,
入贅的男子不僅在社會上享有同不入贅的男子一樣的地位,而且還受到鄰里鄉親,女方家成員、親友的尊重,並享有繼承女方家財產的權利和贍養女方父母、照管年幼弟妹直到他們成長成人的責任,人們把這種人贅俗叫“
上門”。有的白族人家還有意把兒子“嫁”出去,討姑爺進門,故民間還有“打發兒子招姑爺”的俗話。男女在戀愛關係確定後,如果男子願意到女方家上門,在徵得雙方父母同意後,定婚時,女方家把男子及男方家長輩親友數人邀請到家,由女方家在宴請賓客時,長輩要當著眾親友的面為他改姓。從此他就隨妻姓,不再使用原來的姓氏名字,並按女方家在家的排行定男子的排行。自此之後,男子結婚後在女方家成了一員,同輩人之間只能互相稱兄弟,禁忌把入贅的男子稱為“姐夫”、“妹夫”或“姑爺”。
入贅婚姻的子女的姓氏,由於父親改姓,所以子女的姓氏繼承父姓,表面上看是子女隨母姓,實質上是隨父姓,這是由入贅男子地位較高而決定的。而在
親戚稱謂上,母系(父親的后姓)為族內,父系(父親的原姓)為族外,故與
漢族的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