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端午
- 主人:回憶專用小馬甲(微博)
- 品種:蘇格蘭折耳貓
- 性別:母
- 生日:2014年3月
- 暱稱:海參,端妃,獼猴桃,端胖,端牛
- 顏色:棕灰
- 身價:約2000RMB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源自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其起源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端午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和端午》是北宋詩人張耒的七言絕句。作者從端午競渡紀念屈原的千載冤魂說起,雖然忠烈之魂一去千載哪裡還能回還啊,國破身死的屈原現在還能有什麼呢。只留下...
《端午節》是近現代作家、思想家魯迅於1922年創作的短篇小說作品。此文所反映的是“五四”大潮退落以後,知識分子發生了分化的情形,文中作者運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對...
《賀新郎·端午》是宋代詞人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詞。此詞寫端午節的風俗人情,托屈原之事,抒心中怨憤之情。上片以清新歡快的語言描繪端午節的場景風物,下片用嬉笑...
端午(中國唐代李隆基詩詞作品)編輯 鎖定 討論999 李隆基(685-762),即歷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廟號為“玄宗”),亦稱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
繼2005年前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後,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
《端午三首》是南宋詩人趙蕃創作的一組絕句,這首詩反映了趙蕃的詩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善於運用對仗的藝術風格。...
越南端午節(越南語:Tết Đoan ngọ/漢越詞:節端午)是越南的傳統節日,又稱正陽節。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還有端午驅蟲習俗。越南的端午節習俗和中國基本...
端午節快樂,是節日祝福語。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跟身邊的朋友道一聲問候: "端午節快樂"。在端午節互道“端午節快樂”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祝福“端午節安康”在...
《端午即事》是南宋詩人文天祥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中端午節歡愉的背後暗含著作者的一絲無奈,但是即使在這種境況中,他在內心深處仍然滿懷著“丹心照夙昔”的壯志...
《浣溪沙·端午》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主要描寫婦女歡度端午佳節的情景。上片描述她們節日前進行的各種準備,下片刻畫她們按照民間風俗,彩線纏玉...
十二紅,汪曾祺在《端午的鴨蛋》中說,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十二紅”中的“紅”,分歧不大,一是菜品本身的紅,二是上了色的紅;也就是說,每道菜都是紅色...
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江原道江陵市在端午時間段特有的一種巫俗祭祀活動,並不是特指一個節日。1967 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和重要無形文物,2005年11月...
端午又稱端陽、重午、重五。是日,紹興除吃端午粽外。還在中午餐桌上擺出“五黃”,即黃魚、黃鱔、黃瓜、黃梅和飲雄黃酒。雄黃酒是白酒中灑上雄黃粉。據現代醫學...
《己酉端午》是元末明初詩人貝瓊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了作者於端午時節,觀看風雨有感。詩人在端午吊屈原的習俗傳說中展開詩的想像,藉助端午節物石榴花...
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民間節日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
採藥,即採集藥草,是最古老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民俗認為,端午日午時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藥煮草藥水...
《小重山·端午》是元代文學家舒頔(dí)所作的一首小令。此詞以端午節為載體,從眼前所見的荊楚端午風俗寫起,描畫出一幅熱鬧繁忙的景象。全詞運用對比手法:上闋...
《端午五言三首》是宋代詩人劉克莊創作的一組五言絕句。...... 《端午五言三首》是宋代詩人劉克莊創作的一組五言絕句。作品名稱 端午五言三首 創作年代 宋 作品體...
《端午粽》是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材新選入的課文,出自屠再華的《嘟嘟糖和小雪燈》。文章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粽,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
周端午(1952年-1972年8月),男,江西省廣豐縣人,生前為解放軍戰士 。1972年8月在福建省廈門市因公犧牲 。...
網路上很火的一隻喵星人,因為是其主人在2014年端午節的時把它抱回家的,因此叫端午。是一隻蘇格蘭折耳貓。因為其主人“回憶專用小馬甲”(微博)的一條關於端午身世...
躲端午,地方民俗,是舊時流傳於我國北方的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躲端午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此習俗於宋代或更早似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