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漢語成語。

拼音是zhāo sān mù sì,

釋義:是聰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於辨別事情,後來比喻辦事反覆無常,經常變卦。

源於莊周莊子·齊物論》。這個故事本來的寓意是對管理與被管理者兩種愚的巧妙諷刺,被嘲諷的後者因‘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貽笑大方’;而看似得意的前者卻僅為了解決眼前困境而慣使些‘自欺欺人權宜緩兵之下策’也自然終因非長久之計而實則遭怨。現在,被引申為目標不堅定或者感情上不專一。

基本介紹

成語,拼音,引證解釋,典故,

成語

朝三暮四

拼音

zhāo sān mù sì

引證解釋

原來比喻用詐術欺騙人。後來用以比喻變化多端,捉摸不定
《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南朝(梁)劉勰《滅惑論》:所謂朝三暮四而喜怒交設者也。
《舊唐書》卷一三五.皇甫鎛傳:“直以性惟狡詐,言不誠實,朝三暮四,天下共知,惟能上惑聖聰,足見奸邪之極。”
元 楊訥 《西遊記.第九出》:“也是我為人不肖,和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
喬夢符山坡羊·冬日寫懷》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兒不解榮枯事。
蔡東藩民國演義》:似此重大問題,只隔一宿,偏已換了花樣,朝三暮四,令人莫測。
魯迅《墳·燈下漫筆》:厘定規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聖。而且這規則是不像那樣朝三暮四的。

典故

《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這裡的“狙”指的是猴子,“狙公”為耍猴的人。
《莊子·齊物論》記載了狙公賦芧的故事,《列禦寇·黃帝篇》則對這則故事進行了詳細地擴寫,說宋國有一個養獼猴的人,因為養的獼猴太多而家財匱乏,於是養獼猴的人就打算限制獼猴的食物。他對猴子說,早上給三個橡子,晚上給四個橡子,猴子大怒,直到他說早上四個晚上三個,猴子才歡喜。這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意思是實質不變,用改換眉目的方法使人上當。不過現在我們多比喻變卦,反覆無常。
“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竭盡心力去求“一”,卻不知道其本來就是相同的,這就是“朝三”。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在總數上、本質上沒有變,都是七個,但順序不同,對猴子的影響也不一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