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1949年設稔田區,
1964年改公社,
1984年改鄉,
1993年建鎮。
行政區劃
轄大湖村、化厚村、祝田村、
石牌村、大燕村、
南坑村、蔡坑村、
官田村、黃羅村、梅鎮村、栗樹村、
長灘村、埔頭村、連四村、豐朗村、
樓崗村、楓山村、鎮岐村、葉坑村、岐坑村20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渡上坪。
自然資源
稔田全鎮可開發庫灣2000畝。宜果區交通便利,主要分布在杭永公路沿線、梅鎮村棉花灘水電站水庫兩岸,目前已開發8000餘畝。光熱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20.3℃,這裡物產豐富,是龍巖市烤菸、仔豬、杭梅、松脂、綠竹、蜜柚主要基地鄉鎮之一,蒼山有翠、沃土藏金。稔田鎮森林覆蓋率達78%。地下蘊藏有瓷土、鐵礦、輝綠岩等豐富的礦產資源。
人文歷史
稔田是一片紅色的土地。這是
赫赫有名的閩、粵、贛邊區總司令、"游擊大王"
劉永生將軍,炮兵司令
劉祿長將軍的家鄉。
稔田是
龍巖市著名的僑台區之一,是八閩六姓始祖(李、邱、游、陳、劉、黃)的
發祥地。境內的
李氏大宗祠、游氏宗祠
程門立雪堂、劉氏宗祠、黃氏宗祠等影響廣泛,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李氏大宗祠是全省保存最完好、規模的祖先在這裡開基
置業、
繁衍生息。迄今為止前來尋根謁祖、旅遊觀光的李氏後裔達200多萬人次。
基礎設施
全鎮有革命基點村22個,其中6個因棉花山電站建設已外遷,基點村已基本實現"五通"。
省重點工程棉花灘電站重點移民鄉鎮。全鎮移民2054戶,10686人,稔田人民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巧抓移民機遇,勵精圖治、艱苦創業,取得了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巨大成就。棉電庫區儲水後,碧水迴轉、千島成湖,稔田是龍巖市百花島旅遊規劃區龍湖的重要景區。目前,棉電稔田庫區百花島旅遊開發正緊鑼密鼓籌備,(上)杭永(定)二級公路改造已經啟動,生態農業示範鄉鎮建設已逐步加快。
籌措資金280多萬元,投入農田基本建設,完成官田、楓山、埔頭、葉坑等村水毀工程,建設水渠14千米,修復水坡6處、水圳27處,改善農田灌溉5800畝。
本年,繼續完善集鎮建設,衛生院門診大樓、公安派出所大樓、汽車客運站竣工交付使用;完成占地1萬平方米,總投資300萬元的農民健身休閒公園和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的宣傳文化綜合大樓主體工程;實施集鎮主要道路綠化、亮化,種植桉樹、楠樹700餘株,增設路燈10多盞;投入30多萬元,新建5座垃圾中轉站,添置20個果皮箱、90個垃圾桶,在九曲里興建垃圾填埋場。
本年,石牌村至廬豐鄉太古、扶洋鄉村公路建成通車;完成五洲新村青峰頂三岔路口至稔田中學門口、樓崗下坡路段與杭永公路交接段道路硬化工程。
經濟發展
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13491萬元,財政收入3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24元。
2007年,稔田鎮實現農業總產值5738萬元(1990年不變價),比增14.3%。財政收入318萬元,比減10.92 %。農民人均純收入4195元,比增9.96%。
糧食播種面積35937畝,糧食總產13229噸,比增3.15%。種植烤菸4800畝,菸葉產量816噸,比增51.11%。種植蔬菜2905畝,食用菌產量423噸,比增53.82%。造林面積337畝,松脂產量223噸。茶園面積290畝,茶葉產量16噸,與上年持平。果園面積10125畝,水果產量4581噸,比增8.2%。水產面積735畝,水產品產量913噸,比減8.79 %。年末,耕牛存欄2415頭,羊存欄303頭;生豬存欄15200頭,出欄生豬54645頭;家禽存欄52750萬羽,禽畜肉類總產4353噸,比增34.89%。
鄉鎮企業(含個私)2470家,從業人員4860人。鄉鎮企業總產值35121萬元,比增10%。
2007年,稔田鎮新引進石牌鉬礦、希可爾有限公司、康興順線業、祥輝電子分廠以及裕景小區、李氏大宗祠旅遊景區建設等9個項目,總投資7360萬元,實際引資4025萬元。至年底,全鎮共有落戶企業16家,其中石牌鉬礦開採年產值5000萬元,亞太林業有限公司、華光雨傘廠、祝田電站等3家企業年產值達500多萬元。
2007年,稔田鎮引進福建上杭希可爾科技有限公司在鎮工業開發區落戶。該公司由原豐朗村外出務工青年劉清鈞回鄉創辦,屬外資企業,分3期實施,計畫總投資3000萬元,至年底到位資金800萬元,完成廠區選址、墊土抬高、“三通一平”以及廠房建設前期工作。
希可爾科技有限公司隸屬於香港志金有限公司,是集電子產品的開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密集型、無污染的大型光電企業。
建築特色
稔田鎮的居民建築,同樣傳承著
客家民居的傳統。在歷史上以土樓建築為主,其
特點為:堅固性、安全性、封閉性和合族聚居性,如官田村上賴屋的一座典型的方
土樓門額大書:“長樂永康”,配上楹聯:“江山助磅礴,文物照光輝”。建於清朝,經四百年的歲月滄桑,如今風彩依然,牆體二尺厚,占地面積二千平方米,一百多間,分三層,是一個典型的防匪防盜的客家方土樓,大門上方有
水槽,若有來犯之敵用火燒門或來攻門可用水或開水灌下,可滅火,可傷敵。樓內還設有礱、碓等加工糧食的設備。又如官田村四百里的“圍龍屋”,是為紀念明洪武年間曾任順慶府、饒州府知府劉秀實而建,也叫作“二千石第”。它座北朝南,以南北子午線為
中軸左右對稱,大門前面的禾坪和半園形池塘正好與祠堂及後面的半園形圍屋組成一個太極圖,它占地幾千平方米,以祠堂為中心,從左右橫屋往祠堂後面延伸,建造一個半環形圍屋,宛似游龍從後面圍護
祠堂。一座土樓,就是一個家族的城堡。
民俗風情
稔田的節日文化豐富多彩。如官田村就有這種傳統
民謠:“官田是個大村莊,自從無個菩薩扛,十年有場大醮打,五年有個總督上”。她有著豐厚的客家文化積澱,打大醮、遊船燈、迎燈子、舞雄獅、打馬燈、唱山歌、演漢戲,這都是稔田民間的一種傳統文化。一曲曲悠揚的
漢調、南詞,一聲聲悠揚的客家山歌,仿佛將人們帶進客家民系遷徙的悲歡歲月,雖經千年風雨,卻把雄渾剽悍和睦向上的中原古風演繹得淋漓盡致。一個山鄉一部史,一村民眾一段情。稔田民俗除了跟當地的客家
習俗同樣外,還有許多自己特有的傳統文化和節日,如官田、鎮岐、楓山、樓崗、豐朗、長灘等村,卻也少了過農曆“七月十五”和“八月中秋”的習俗,他們過農曆的“八月初三”。相傳在歷史上,一批食客在閒來無聊之時,想增加吃喝的機會,把“八月初三”作為一種特殊的節日,邀請客人來家裡作客,這天誰家客人來的多,說明該戶在村中的聲望就大。別小看這是一個普通的節日,但她卻包含著一種深沉的文化
內涵,這就是一種加強民間互相交往的機會,通過錯開的節日,親朋間相互往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以農事季節相關的節日,便產生了春種前的開工酒,過“清明節”吃“艾飯”用自產的
糧食加上春天鮮嫩的艾葉作原料製成食品,清香可口,補中益氣。夏收夏種為勞累“洗塵”、“做秋社”(立秋)打糍粑,還要買肉、殺雞、宰鴨好好吃一頓,為勞作洗塵。秋收以後過農曆的“十月十三”,也是
打糍粑,一句農諺“十月十三糍粑亂尖(扔)”,用自己辛勤
汗水收穫的勞動果實製成米果,來慶祝豐收後的喜悅,同時也請來親朋一起分享快樂。此外,這裡的鄉民還有一種特殊的釀酒文化,用糯米
釀酒是每家必會的一種傳統工藝,而且過年過節還必須“蒸酒”。尤其是蒸過年酒,特有一種
講究,那就必須在“冬至”前一段時間就把酒蒸好,待酒發酵成熟得差不多了,便在“冬至”這天將最好的山泉水按一定的比例放進發酵好的“酒釀”里。據說“冬至”這天放的酒,酒質清純,味正,酒多。到過年那更是甘醇可口,清香醉人。
產業發展
稔田是傳統農業大鎮,該鎮緊緊抓住中央、省、市、縣支持“三農”發展的良好機遇,通過深入撂荒實地調研,邀請專家實地
論證,組織9批次100多戶果農外出參觀學習,及時出台扶持政策,積極發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農業產業,重點抓好紅肉
密柚的種植。
稔田鎮土質肥沃、氣候適宜、非常適合紅肉密柚種植,該鎮經過充分調查論證認為,紅肉密柚具有
市場價值、營養價值高的特點,是一種新型果品,紅肉密柚市場
價格為15元每斤,把紅肉密柚作為當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好項目。
為做強做大紅肉蜜柚產業,稔田鎮著力扶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打造農產業發展平台,已幫助果農開通果園機耕主幹道50多公里,成立紅肉蜜柚
協會,積極引導種植大戶組建公司,紅肉蜜柚種植也達到了一定的規模,種植3600畝,2008年冬2009年春種植計畫落實到村到戶,力爭用三年時間把紅肉密柚發展成為萬畝
水果產業。
稔田鎮是全縣中心鎮之一,鎮黨委政府重視抓好集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提升集鎮的功能和
品位,使之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新亮點。
稔田鎮黨委書記邱祿炎說,稔田鎮將從以下三方面提升集鎮功能和品位。一是做好規劃,在全縣首批完成集鎮4平方公里的規劃修編;二是完善設施,重點在集鎮的中心地帶完成農民悠閒
公園;三是加強管理,建立了垃圾長效管理機制。
稔田鎮投資400多萬元建設了一個占地1萬平方米,集籃球場、門球場、健身器材、健身休閒步道等健身設施的休閒公園。建立了集鎮
垃圾“統一收集、定點存放、定時清運、科學處理、每日保潔”長效機制,擴容集鎮自來水廠,建成宣傳文化中心,集鎮基礎配套建設不斷完善,進一步提升了集鎮功能和品位 。
發展措施
上杭縣稔田鎮要求先進性
教育做到與開展調查研究、創“五個好”黨支部、“八進農家”系列活動、開展學先進樹典型活動等四個方面相結合,切實為民辦實事,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稔田鎮黨委要求參加教育活動的10個黨支部159名黨員在具體
學習過程中,要與開展調查研究相結合、與創“五個好”黨支部相結合、與縣委“八進農家”系列活動相結合、與開展學先進、樹典型活動相結合;堅持領導幹部帶頭、堅持走民眾路線、堅持在
解決突出問題上下功夫、堅持探索和創新、堅持做到學習工作“兩不誤、兩促進”。並聯繫該鎮實際,以“乾群聯心工作制”為手段,充分發揮棉電庫區移民重鎮的
優勢,積極深化項目帶動戰略,提高招商引資實效,壯大橄欖、烤菸、綠竹、水面養殖等產業,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深挖李氏大宗祠旅遊資源潛力,打好李氏
品牌;加快稔田—下都、市場—夫人宮等
道路硬化工作的建設步伐,抓緊實施連四村嚴坑、三磨石的造福工程搬遷,切實為民辦實事。
地圖信息
地址:龍巖市上杭縣三零九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