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師鄉

仙師鄉

仙師鄉位於永定縣西南部,東與金砂、城郊鄉相接,南與廣東大埔縣長治鄉相連,西與峰市鎮、洪山鄉毗鄰,北與上杭縣稔田鎮接壤。面積146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仙師村,距縣城14公里。轄16個村民委員會,164個村民小組,有66個自然村,其中有15個革命基點村。2000年,全鄉有人口4543戶19024人。均屬漢族,講客家方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仙師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福建省永定縣
  • 電話區號:0597
  • 郵政區碼:364117
  • 地理位置:永定縣西南部
  • 面積:146平方公里
  • 車牌代碼:閩F
鄉鎮概況,歷史沿革,人口數據,基礎設施,經濟發展,旅遊資源,特色產業,精神文明,

鄉鎮概況

仙師鄉位於縣境西南部。東與金砂鄉城郊鄉相接,南與峰市鎮、廣東大埔縣長治鄉相連,西與洪山鄉毗鄰,北與上杭縣稔田鎮接壤,面積146平方公里。鄉政府設於仙師村,距縣城14公里。2000年,有16個村委會,164個村民小組(其中革命基點村15個),4543戶19024人。設國中、職業中學各1所,國小12所,衛生院1所。名勝古蹟有蘭崗上萬石的金峰庵。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溪南里,民國時期屬第二區、溪南區,並區後屬第一區,後稱大院鄉。建國後屬第八區、金砂區、溪南區。
區域地圖區域地圖
1957 年撤金砂區改稱仙師鄉, 1958 年成立仙師人民公社。 1966 年改稱立新公社。 1984 年恢復仙師鄉。

人口數據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7467

9039

8428
家庭戶戶數
4365
家庭戶總人口(總)
16399
家庭戶男
8167
家庭戶女
8232
0-14歲(總)
4558
0-14歲男
2369
0-14歲女
2189
15-64歲(總)
11601
15-64歲男
6152
15-64歲女
5449
65歲及以上(總)
1308
65歲及以上男
518
65歲及以上女
79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6260

基礎設施

交通發達,從縣城到棉花灘水電站的四級混凝土公路和龍梅鐵路貫境而過,該鄉凹下設有火車站。
仙師鄉
村村實現公路、通訊、供電“三通”。 1999 年,抓住棉花灘水電站和龍梅鐵路仙師站兩項工程興建的機遇,加強仙師市場集鎮規劃與建設,增建橫街、沿河、殿前、深塘 5 條街道,長達 3 公里。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鼓勵社會各界捐資辦學,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2000 年,全鄉有國中 1 所,職業中學 1 所,國小 12 所(其中完小 7 所,初小 5 所),有中學生 1180 人,其中:職業高中學生 51 人;小學生 2350 人,在讀幼兒 312 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 100% ,是全縣“兩基”達標鄉之一。建有有線電視站 1 座,實現與縣城有線電視聯網。農村電網改造全面完成。有 110 千伏變電所 1 座。全鄉有固定電話 649 多部,建有移動通信基站 1 個,行動電話 1233 部。
該鄉資源豐富,山地盛產松、杉、雜木及松脂;礦產資源有豐富的錳礦、粘土、高嶺土、稀土等;水力資源豐富,已建成小型水電站 5 座。
有 1 所醫院,醫務人員 15 人,病床 19 張。醫療站(所) 22 個,醫務人員 26 人。有信用社,辦理存、貸款和保險極為方便。

經濟發展

該鄉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水稻、烤菸、蔬菜、瓜果、“六月紅”芋子等。 1999 年,定為全市 8 個種植業結構調整示範鄉(鎮)之一。 1988 年以來,該鄉始終把“穩定農業、發展多種經濟”作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戰略措施來抓。結合鄉情實際,積極引導農民種植適應市場的高產、優質二系稻。 1998 年以後,在全鄉範圍內推廣特優品種——福二優 2168 、 2163 ,全鄉糧食生產穩步發展。 2000 年,水稻播種面積 2654 畝,總產量 10726 噸,比 1988 年增加 1120 噸;種植烤菸 3500 畝,總產量 357 噸,比 1998 年增加 15 噸。仙師的地理環境和土質適宜芋子生長,而且比其他地方提早兩個月上市。 1995 年,全鄉種植芋子 1500 畝,實現產值近 200 萬元。 1998 年,註冊“六月紅”芋商標。 2000 年,芋子銷往福州廈門浙江汕頭深圳等 10 多個城市市場,還與廈門蔬菜公司合作將“六月紅”芋子出口日本。該鄉被譽為“芋子之鄉”。2000 年,該鄉果園面積發展到 11702 畝,水果總產量 1265 噸。其中,務田菅溪蜜柚因質優、味好而享譽縣內外。建立 1000 多畝晚熟龍眼、東魁楊梅等名、優、特、新果園基地。其中, 2000 年首次與香港鵬基有限公司合作引進馬來西亞大果香蕉,並在錦豐村建立 200 畝試種基地。同時還引進試種洋香瓜 10 畝、金苹棗 10 畝。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養殖業迅速發展。 2000 年末,耕牛存欄 1925 頭,比 1988 年增加 607 頭;生豬存欄 18600 頭,比 1988 年增加 8565 頭,生豬出欄 38150 頭,比 1988 年增加 21135 頭。 2000 年造林 1255 畝,完成木材採伐 1000 立方米。全鄉有石板材廠 4 家,年產石板材 3000 立方米;磚廠 5 家。 2000 年,全鄉實現社會總產值 2.11 億元,比 1988 年 1954 萬元增長 9.8 倍。其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9742 萬元,比 1988 年 661.9 萬元增長 13.7 倍;工業總產值 5728 萬元,比 1988 年 112 萬元增長 50 倍;年財政收入 368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3214 元,比 1988 年 327 元增加 2887 元,比增 8.8 倍。
永定縣仙師鄉永定縣仙師鄉
仙師鄉琯溪蜜柚仙師鄉琯溪蜜柚

旅遊資源

名勝古蹟有蘭崗上萬石的金峰庵,仙師老街的“三聖公王”宮(於 1952 個被拆建仙師供銷社),恩全村雕有“梵天大帝神像”的陰橋(於 2001 年被棉花灘水電站庫區淹沒),大院寺(已拆毀建大院中學)。

特色產業

2001年12月,由鄉農業發展中心申報的“六月紅”芋、芥菜、珍珠豆、茄子、苦瓜5個產品,通過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專家的評審,獲得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A級)證書。2004年,務田蜜柚申請並取得註冊商標。 “六月紅”芋是仙師鄉農業主導產品。2001年8月,縣質量技術監督局頒布“六月紅”芋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範,內容包括芋田選擇、產量指標、種芋要求、種植、芋田管理、病蟲害防治、採收、留種等8個方面。仙師鄉芋農嚴格按照技術規範進行栽培。2004年,全鄉種植“六月紅”芋3000畝,商品芋平均價格在2.4元/公斤以上,主要銷往廈門、浙江,出口日本,年產值達1000多萬元,創歷史新高。
仙師鄉充分利用棉花灘水庫資源,大力發展水庫網箱、庫灣養魚業。2001年,全鄉開發庫灣養殖180畝。2004年,開發網箱270箱4320平方米。至2005年,全鄉開發庫灣養殖364畝,網箱440箱7040平方米,魚類年產量達122噸。

精神文明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計生工作穩步發展,堅持黨政領導親自抓、負總責,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計畫生育工作責任機制,不斷加大計生工作考核督查力度,切實加強計生幹部隊伍建設,做到責任、措施、投入三到位,計生工作整體水平明顯提高。教育工作有新局面,通過不斷最佳化整合教育資源,加大對學校的投入,使中國小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5年累計爭取上級投入教育資金達100多萬元,用於仙師中學、蘭崗國小校舍改善和中心國小多功能教室,中心國小、仙師中學學生宿舍樓建設。2005年12月,“雙高普九”順利通過省、市驗收。社會保障力度加大,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2001年全面完成敬老院的遷建。2005年,全鄉350戶、913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15”災後重建工作落到實處,遵循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科學安置的原則,加大對重建資金的監管力度,確保重建安置工作順利進行。至2005年底,基本完成全鄉受災無房戶重建任務。2004年,完成書華大塘村30戶、117人的“造福工程”任務。科技、衛生、防疫、扶貧工作進一步加強,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設不斷推進 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著力推進鄉村環境綜合治理,精心組織,深入開展“愛我家鄉、建我仙師、美我家園”主題活動,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以及移風易俗活動。依法治鄉紮實推進,“四五”普法教育圓滿完成。不斷夯實治安基礎,以創建“平安仙師”活動為抓手,加大對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做好民眾來信來訪和矛盾排查調處工作,努力消除影響社會安定的不利因素,確保社會安定、和諧發展。全面落實責任制,不斷加強安全監管力度,企業安全生產、非煤礦山整治和龍湖水上安全專項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