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華

程式華

程式華,男,1958年11月出生,浙江遂昌人,漢族,中共黨員。全國超級稻研究與推廣專家組執行組組長、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農業部超級稻新品種選育與示範項目首席專家、浙江省水稻重大專項(8812計畫)首席專家。

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程式華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遂昌
  • 出生日期:1958年11月
  • 畢業院校:南京農業大學
  • 信仰:中國共產黨
  • 主要成就: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82年、1986年和2000年分別在浙江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兼任亞洲水稻研究合作委員會中國代表、農業部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農業部科技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技推廣協會優質稻米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現為農業部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超級稻選育與試驗示範項目和浙江省秈粳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研究重大專項(“8812”計畫)首席專家,全國超級稻研究與推廣專家組執行組長,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中國農科院傑出人才一級崗位和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1986年開始在中國水稻研究所從事水稻遺傳育種工作。

研究方向

超級雜交稻育種理論研究與新組合選育,通過親本選配理論,選育"後期功能型"優質雜交稻新組合。
水稻有利性狀的發掘、鑑定及遺傳基礎研究,發掘水稻新的有利性狀,如中胚伸長、耐貯藏、高光效、強根系等,並開展遺傳基礎研究。
雜交水稻分子育種研究,套用分子育種技術平台和新的育種理論,選育優質、多抗、強根系的不育系和恢復系,配製超級雜交稻。

主要貢獻

先後主持國家和省部級多項重大課題和國際合作項目,組織和協調全國水稻育種與推廣,創新超級雜交稻育種親本選配理論,提出利用秈粳中間型的超級雜交稻育種親本選配方法及“後期功能型”超級稻概念及技術,在超級雜交稻育種及其產業開發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主持人或主要完成人取得的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和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授權發明專利3項,品種權6項;育成國家和省級審定品種18個;主編《中國超級稻育種》、《現代中國水稻》、《中國水稻產業發展報告》等專著8本、主譯專著1本,發表論文150多篇
1、後期功能型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及套用。
2、超級稻協優9308的選育、超高產生理基礎研究及生產集成技術的示範與推廣。
3、水稻重要種質創新及其套用。
4、湖北光周期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的發現與育性轉換機理研究。
5、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溫反應及溫敏核不育的肯定。
6、超級雜交稻育種親本選配理論及同核異質廣親和不育系的創建。
7、直播稻出苗動力學的生理與遺傳基礎研究及育種材料創製,。
8、褐色穎殼不育系中7A的選育及雜交水稻機械化制種技術研究。
9、秈稻形態標記形狀近等基因系的構建。
10、超級雜交稻育種創新團隊。
11、超級雜交稻國稻6號。
12、超級雜交稻國稻1號,《中國經濟周刊》。
13、超級雜交水稻育種親本選配方法。

獲獎記錄

2008年香港國際專利發明博覽會金獎(第一發明人)。
2005年中國十大自主創新技術(集體獎)。
2007年度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2004年度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第二完成人)。
1993年度農業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四完成人)。
1993年度農業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四完成人)。
2005年中國十大自主創新技術(集體獎)。
2008年度中華農業科技獎(第一完成人)。
1999年度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第六完成人)。
農業部、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韓國農村振興廳榮譽科學家、農業部中華農業英才獎、全國農技推廣標兵、浙江省農業科技重大貢獻獎及浙江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