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第2版)(翻譯版)

《移動通信(第2版)(翻譯版)》是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移動通信(第2版)(翻譯版)
  • 作者:席勒 著
  • 譯者:周正,王鮮芳 譯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3月8日
  • 頁數:431 頁
  • 定價:52.0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4017908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移動通信(第2版)(翻譯版)》是移動通信領域的導論,主要討論數字數據傳輸。《移動通信(第2版)(翻譯版)》主要適用於選修計算機網路或通信課程的電氣工程或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從事固定網路相關工作並且想要了解網路技術未來發展趨勢的工程師以及想要對移動通信有全面了解的管理人員。要求讀者對通信知識有基本了解並且掌握有關網際網路或者網路的一般性知識。雖然已經存在專注於特定技術的各種資源,但是《移動通信(第2版)(翻譯版)》試圖從計算機科學的視角去涵蓋移動通信的各個方面。此外,《移動通信(第2版)(翻譯版)》還指出了不同技術解決方案的共同屬性,並闡明眾所周知的從固定網路到網路支持終端系統移動性和無線接入網路的各種業務和套用的集成。如果讀者對某個主戲捉辨勸題的細節信息感興趣,他/她能夠從中找到許多有關研究型參考文獻或網站的索引。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套用
1.1.1 車輛
1.1.2 應急通信
1.1.3 商用通信
1.1.4 替代有線網路
1.1.5 信息娛樂及其他
1.1.6 與位置相關的業務
1.1.7 移動與無線設備
1.2 無線通信重企簡史
1.3 移動通信市場
1.4 一些公開的研究課題
1.5 一個簡化的參考模型
1.6 綜述
1.7 複習題
1.8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無線傳輸
2.1 無線傳輸頻率
2.1.1 規劃
2.2 信號
2.3 天線
2.4 信號傳播
2.4.1 無線信號的路徑損耗
2.4.2 其他信號傳播效應阿雅辯芝
2.4.3 多徑傳播
2.5 多路復用
2.5.3 時分多路復用
2.5.4 碼分多路復用
2.6 調製
2.6.1 幅移鍵控
2.6.2 頻移鍵控
2.6.3 相移鍵控茅盛紙
2.6.4 一級頻移鍵控
2.6.5 一級相移鍵控
2.6.6 多載波調製
2.7 擴頻
2.7.1 直接序列擴頻
2.7.2 跳頻擴頻
2.8 蜂窩系統
2.9 小結
2.1 0複習題
2.1 1參考文獻
第三章 媒質接入控制
3.1 專用MAC:機制的由來
3.1.1 隱藏的終端和暴露的終端
3.1.2 近的終端和遠的終端
3.2 SDMA
3.3 FDMA
3.4 TDMA
3.4.1 固定TDM
3.4.2 傳統A1oha
3.4.3 分隙A1oha
3.4.4 載波偵聽多址接入
3.4.5 按需分配多址接入
3.4.6 PRMA分組預留多址接入
3.4.7 預留TDMA
3.4.8 帶衝突避免的多址接入
3.4.9 輪詢
3.4.1 0禁音偵聽多址接入
3.5 CDMA
3.5.1 擴展A1oha多址接入
3.6 Sf17F/CDMA的比較
3.7 複習題
3.8 參考文獻
第四章 通信系統
4.1 GSM
4.1.1 移動業務
4.1.3 無線接口
4.1.4 協定
4.1.5 定位與槓良膠呼叫
4.1.6 越區切換
4.1.7 安全性
4.1.8 新型數據業務
4.2 DECT
4.2.1 系統體系結構
4.2.2 協定體系結構
4.3 TETRA
4.4 UMTS與IMT.2 000
4.4.1 UMTS的版本和標準化
4.4.2 uMTs系統體系結構
4.4.4 UTRAN
4.4.5 核心網
4.4.6 越區切換
4.5 小結
4.6 複習題
4.7 參考文獻
第五章 衛星系統
5.1 歷史
5.2 套用
5.3 基礎知識
5.3.1 GEO
5.3.2 1Eo
5.3.3 MEO
5.4 路由選擇
5.5 定位
5.6 越促坑訂區切換
5.7 示例
5.8 小結
5.9 複習題
5.1 0參考文獻
第六章 廣播系統
6.1 概述
6.2 數據的循環重發
6.3 數字音頻廣播
6.3.1 多媒體目標傳輸協定
6.4 數字視頻廣連擔嫌播
6.4.1 DVB數字廣播
6.4.2 用於高速網際網路接入的DVB
6.5 廣播與移動通信的融合
6.6 小結
6.7 複習題
6.8 參考文獻
7.1 紅外線與無線傳輸
7.2 基礎架構網和自組網
7.3 IEEE802.1 1
7.3.1 系統體系結構
7.3.2 協定體系結構
7.3.3 物理層
7.3.4 媒質訪問控制層
7.3.5 MAC管理
7.3.6 802.1 1b
7.3.7 802.1 1a
7.4 HIPER1AN
7.4.1 歷史上的HIPER1AN
7.4.2 WATM
7.4.3 BRAN
7.4.4 Hiper1AN2
7.5 藍牙
7.5.1 用戶環境
7.5.2 體系結構
7.5.3 射頻層
7.5.4 基帶層
7.5.5 鏈路管理器協定
7.5.6 12CAP
7.5.7 安全性
7.5.8 SDP
7.5.9 套用規範
7.5.1 0IEEE802.1 5
7.6 小結
7.7 複習題
7.8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行動網路層
8.1 移動IP
8.1.1 目標、構想和要求
8.1.2 實體和術語
8.1.3 IP分組傳遞
8.1.4 代理髮現
8.1.5 註冊
8.1.6 隧道化和封裝
8.1.7 最佳化
8.1.8 反向隧道化
8.1.9 IPv6
8.1.1 0IP微移動性支持
8.3 移動自組網
8.3.1 路由選擇
8.3.2 目標序列距離向量
8.3.3 動態源路由選擇
8.3.4 另一種度量
8.3.5 自組路由選擇協定概述
8.4 小結
8.5 複習題
8.6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移動傳輸層
9.1 傳統TCP
9.1.1 擁塞控制
9.1.2 慢啟動
9.1.3 快速重傳/快速恢復
9.1.4 移動性的含義
9.2 傳統的TCP改進方法
9.2.1 間接TCP
9.2.2 窺探TCP
9.2.3 移動TCP
9.2.4 快速重傳/快速恢復
9.2.5 傳輸/逾時凍結
9.2.6 選擇性重傳
9.2.7 面向事務處理的TCP
9.3 2.5 G/3G無線網路上的TCP
9.4 性能增強Proxy代理
9.5 小結
9.6 複習題
9.7 參考文獻
第十章 移動性支撐
10.1 檔案系統
10.1.1 一致性
10.1.2 Coda
10.1.3 1itt1eWork
10.1.4 Ficus
10.1.5 MIo-NFS
10.1.6 Rover
10.2 全球資訊網
10.2.3 有助於無線接入的一些方法
10.2.4 系統體系結構
10.3 無線套用協定(版本1.X)
10.3.1 體系結構
10.3.2 無線數據報協定
10.3.3 無線傳輸層安全
10.3.4 無線事務處理協定
10.3.6 無線套用環境
10.3.7 無線標記語言
10.3.8 WM1Script
10.3.9 無線電話套用
10.3.1 0推送體系結構
10.3.1 1推送/提取業務
10.3.1 2WAP1.X的協定棧舉例
10.4 i-mode
10.5 SyncM1
10.6 WAP2.0
10.7 小結
10.8 複習題
10.9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展望
11.1 未來網路的架構
11.2 參考文獻
附錄1縮略語
附錄2名詞解釋
英漢對照表

作者簡介

Jochen Schi11er,是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計算機科學學會計算機系統與信息通信學工作組組長,他分別於1993年和1996年獲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之後,他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做博士後,致力於一些工業合作項目以及歐洲項目。2001年4月起,他任柏林自由大學全職教授。研究重點是移動與無線通信、通信體系結構和嵌入式設備的作業系統以及、通信系統服務質量問題。他是IEEE與GI的會員,並且在多家網路與通信商業公司擔任顧問。
3.4.6 PRMA分組預留多址接入
3.4.7 預留TDMA
3.4.8 帶衝突避免的多址接入
3.4.9 輪詢
3.4.1 0禁音偵聽多址接入
3.5 CDMA
3.5.1 擴展A1oha多址接入
3.6 Sf17F/CDMA的比較
3.7 複習題
3.8 參考文獻
第四章 通信系統
4.1 GSM
4.1.1 移動業務
4.1.3 無線接口
4.1.4 協定
4.1.5 定位與呼叫
4.1.6 越區切換
4.1.7 安全性
4.1.8 新型數據業務
4.2 DECT
4.2.1 系統體系結構
4.2.2 協定體系結構
4.3 TETRA
4.4 UMTS與IMT.2 000
4.4.1 UMTS的版本和標準化
4.4.2 uMTs系統體系結構
4.4.4 UTRAN
4.4.5 核心網
4.4.6 越區切換
4.5 小結
4.6 複習題
4.7 參考文獻
第五章 衛星系統
5.1 歷史
5.2 套用
5.3 基礎知識
5.3.1 GEO
5.3.2 1Eo
5.3.3 MEO
5.4 路由選擇
5.5 定位
5.6 越區切換
5.7 示例
5.8 小結
5.9 複習題
5.1 0參考文獻
第六章 廣播系統
6.1 概述
6.2 數據的循環重發
6.3 數字音頻廣播
6.3.1 多媒體目標傳輸協定
6.4 數字視頻廣播
6.4.1 DVB數字廣播
6.4.2 用於高速網際網路接入的DVB
6.5 廣播與移動通信的融合
6.6 小結
6.7 複習題
6.8 參考文獻
7.1 紅外線與無線傳輸
7.2 基礎架構網和自組網
7.3 IEEE802.1 1
7.3.1 系統體系結構
7.3.2 協定體系結構
7.3.3 物理層
7.3.4 媒質訪問控制層
7.3.5 MAC管理
7.3.6 802.1 1b
7.3.7 802.1 1a
7.4 HIPER1AN
7.4.1 歷史上的HIPER1AN
7.4.2 WATM
7.4.3 BRAN
7.4.4 Hiper1AN2
7.5 藍牙
7.5.1 用戶環境
7.5.2 體系結構
7.5.3 射頻層
7.5.4 基帶層
7.5.5 鏈路管理器協定
7.5.6 12CAP
7.5.7 安全性
7.5.8 SDP
7.5.9 套用規範
7.5.1 0IEEE802.1 5
7.6 小結
7.7 複習題
7.8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行動網路層
8.1 移動IP
8.1.1 目標、構想和要求
8.1.2 實體和術語
8.1.3 IP分組傳遞
8.1.4 代理髮現
8.1.5 註冊
8.1.6 隧道化和封裝
8.1.7 最佳化
8.1.8 反向隧道化
8.1.9 IPv6
8.1.1 0IP微移動性支持
8.3 移動自組網
8.3.1 路由選擇
8.3.2 目標序列距離向量
8.3.3 動態源路由選擇
8.3.4 另一種度量
8.3.5 自組路由選擇協定概述
8.4 小結
8.5 複習題
8.6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移動傳輸層
9.1 傳統TCP
9.1.1 擁塞控制
9.1.2 慢啟動
9.1.3 快速重傳/快速恢復
9.1.4 移動性的含義
9.2 傳統的TCP改進方法
9.2.1 間接TCP
9.2.2 窺探TCP
9.2.3 移動TCP
9.2.4 快速重傳/快速恢復
9.2.5 傳輸/逾時凍結
9.2.6 選擇性重傳
9.2.7 面向事務處理的TCP
9.3 2.5 G/3G無線網路上的TCP
9.4 性能增強Proxy代理
9.5 小結
9.6 複習題
9.7 參考文獻
第十章 移動性支撐
10.1 檔案系統
10.1.1 一致性
10.1.2 Coda
10.1.3 1itt1eWork
10.1.4 Ficus
10.1.5 MIo-NFS
10.1.6 Rover
10.2 全球資訊網
10.2.3 有助於無線接入的一些方法
10.2.4 系統體系結構
10.3 無線套用協定(版本1.X)
10.3.1 體系結構
10.3.2 無線數據報協定
10.3.3 無線傳輸層安全
10.3.4 無線事務處理協定
10.3.6 無線套用環境
10.3.7 無線標記語言
10.3.8 WM1Script
10.3.9 無線電話套用
10.3.1 0推送體系結構
10.3.1 1推送/提取業務
10.3.1 2WAP1.X的協定棧舉例
10.4 i-mode
10.5 SyncM1
10.6 WAP2.0
10.7 小結
10.8 複習題
10.9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展望
11.1 未來網路的架構
11.2 參考文獻
附錄1縮略語
附錄2名詞解釋
英漢對照表

作者簡介

Jochen Schi11er,是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計算機科學學會計算機系統與信息通信學工作組組長,他分別於1993年和1996年獲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之後,他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做博士後,致力於一些工業合作項目以及歐洲項目。2001年4月起,他任柏林自由大學全職教授。研究重點是移動與無線通信、通信體系結構和嵌入式設備的作業系統以及、通信系統服務質量問題。他是IEEE與GI的會員,並且在多家網路與通信商業公司擔任顧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