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鼓子秧歌)

秧歌(鼓子秧歌)

秧歌(鼓子秧歌),山東省商河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鼓子秧歌分布在今山東魯北平原的商河地區,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源於北宋,成於明,盛於清。現存鼓子秧歌主要分為“行程”和“跑場”兩部分,“行程”是舞隊在行進或進入場地前的舞蹈;“跑場”是表演的主體,又分不同角色表演的“文場”和“武場”。鼓子秧歌表演所跑的場子隊形豐富,有“牛鼻鉗”“勾心梅”“一街二門”“六六大順”“里四外八”“八條街”“四門斗”等百餘種。“傘頭”動作圓潤,“鼓子”動作粗獷豪放,“棒槌”動作輕巧敏捷,“臘花(拉花)”動作潑辣大方,而顛顫、劃圓、蹲撲、跳竄等動作為各角色所共有。

2006年5月20日,山東省商河縣申報的秧歌(鼓子秧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項目編號:Ⅲ-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秧歌(鼓子秧歌)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山東省商河縣
  • 遺產編號:Ⅲ-2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角色特徵,舞蹈場圖,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明嘉靖《商河縣誌》中記載:“立春前一日……里人行戶扮漁(夫)、樵(夫)、耕(農夫)、讀(書生)諸戲……”民國初年修《陵縣誌》載:“上元燈節,沿鄉和儺古俗,各村鎮……徒步裝男扮女,二三十人不等,諺曰秧歌……,在城鎮則游四街,在鄉間則游附近村落,至則男婦臨觀,途塞巷滿。”以上所述與現代的鼓子秧歌均有相似之處。同時,據已故商河縣老藝人韓振玉生前講述:“北宋年間,商河一帶連年遭災,包公從河南來這裡放糧,賑濟災民,人們便跑起秧歌以表對包公的感激之情。”惠民縣於成章老藝人則有另一個傳說:“北宋年間,河南黃河水患不斷,大批災民來到這裡安家落戶,開荒耕地,當獲得豐收後,人們欣喜若狂,便以‘羅圈’蒙牛皮紙為鼓,以鍋梁(蒸食物用的畀子)置柄為傘,拿起毛巾和扇子以及打糧用的木棒,高興地跳起家鄉的秧歌,從此這種秧歌便流傳下來。”從傳說和志書上記載可以看出鼓子秧歌最早在北宋由河南傳來,至明清,在魯北平原廣泛流傳下來。鼓子秧歌孕育於宋,形成於明,盛行於清至現代。
秧歌(鼓子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鼓子秧歌與商河民間祭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祭祀活動通常包括本村祭家祖,路遇寺廟祭眾神,他村演出拜家廟等。祭祀包括“開道鑼”“點路燈”“撒小米”“燒紙錢”“上桌”“鑼鼓隊”“秧歌隊”。在鑼鼓聲中,向寺廟或祠堂進發,松子燈燈火通明,一路行進一路撒小米,到目的地後,燒香磕頭跪拜,然後秧歌隊表演。
商河鼓子秧歌舊時表演形式集歌、舞、醜於一體。表演時先舞后歌,歌者不舞、舞者不歌。“丑角”在歌舞中插科打諢。演唱曲目有“搖葫蘆”“打岔”“鴛鴦嫁老雕”“饞老婆吃狗”“大觀燈”“小觀燈”等,多以民間故事、歷史傳說、日常生活為主。

角色特徵

秧歌的角色以舞者所用的道具名稱命名,有傘頭、鼓子、棒槌、拉花、丑角五種角色。“傘頭”,左手握平頂傘,右手拿牛胯骨(牛胯骨有避邪之說),多為老者形象,是演出的指揮者。“鼓子”左手握兩面圓形小鼓,右手持鼓槌。“棒槌”雙手各握棗木棒1根,棒頭兩端帶穗。“拉花”右手持彩扇,左手拿綢巾。另外還有丑角(又稱“外角”)扮贓官、傻妮、憨老婆、傻小子等,丑角無固定編制,可多可少也可有可無。秧歌表演時,舞者自始至終都在不停地跑動,所以又稱“跑秧歌”,各種角色在搭配上必須是偶數。如傘的基數為4,就以4的倍數遞增至8、16。其他角色也必須是傘的倍數,如8傘就需16或32個鼓,8個棒,花就是16。
秧歌(鼓子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由於角色所用道具不同,從而形成其舞蹈動律的特殊性,“傘”(傘中有插傘、扛傘、舉傘之分)的轉動有剛柔相濟的風味,右手牛胯骨向右走下弧線,象拉“牛皮筋”,富有韌勁。“鼓”舞動起來,需用臂力將鼓掄起,借勢帶動身體,做各種跳、轉、撲、蹲的動作,大起大落,粗獷奔放。“棒”,雙棒的“上挑”“下蓋”“左搓右擦”等相互擊打動作,表現少年活潑向上的個性。“花”使手中的扇與巾在空中飛舞,雙臂需向上展開,向前後掄動,以“掄”帶“動”,借掄勁起跑,掄起來飄逸瀟灑,跑起來輕盈如飛。隨著歷史的發展,歌的部分已不復存在,丑角也在不同的秧歌隊中時有時無。也有個別秧歌隊伍僅剩下傘、鼓、棒3種角色。

舞蹈場圖

跑場子,分文場、武場、文武場3種。文場以跑為主、舞者不做動作,鼓棒均不響;武場時舞者停止跑動,在各自位置上同時做各自的動作;文武場是舞者在跑動中於中心或交叉處相同角色輪番做動作。3種跑場子有各自的表演特點:文場寂靜、武場激烈、文武結合則此起彼伏、張弛相兼。
秧歌(鼓子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場圖豐富多彩,路線變化錯綜複雜,簡單者需幾十人,複雜者需上百人完成,龐大複雜的舞蹈場陣舞起來跑不散、舞不亂、整齊劃一、動靜有序,有其嚴密的組織形式。鼓子秧歌的場圖大多數為外圓內方,平衡對稱,表演時先上後下,先左後右。鼓子秧歌表演程式為“傘領鼓、棒帶花,對面就打,左進去、右出來,轉繞駁花”。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歷史價值
鼓子秧歌在其發展的歷程中,能夠代代相傳經久不衰,根本原因在於它集中表達了人民的心中願望、心靈呼聲和精神寄託。隨著歷史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總是延續著年年跑秧歌的習俗,用以表達生命的力量、人生的情懷、心中的意願。鼓子秧歌成為百姓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伴隨著歷史前進的步伐世代傳承。
秧歌(鼓子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
現實價值
鼓子秧歌紮根於人民民眾之中,表達了人民的情感和願望,促進了交流,增強了團結,增進了友誼。鼓子秧歌多次參加全國民舞大賽,屢獲大獎,並多次在國際國內進行文化交流,提高了商河及山東的知名度,為促進當地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鼓子秧歌從民間廣場,走上了舞台,走進了中國各省、市藝術院校的課堂,為豐富藝術教育內容,為給國家培養更多的藝術人才,發揮著積極作用。
研究價值
鼓子秧歌不僅在中國舞蹈領域中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而且也為中國舞蹈史學、舞蹈教育學、舞蹈美學、舞蹈民俗學、舞蹈社會學等,提供了豐富鮮活的素材,對研究中國舞蹈文化藝術,理解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徵,探究人們的傳統心理結構、精神趨向和美學思想,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秧歌(鼓子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
美學價值
鼓子秧歌是由抽象性的動作構成,整個舞蹈表達了人民深厚的情誼和頑強的藝術生命力。舞蹈動作的抽象性是舞蹈藝術發展到高級階段的表現,整個舞蹈動作大而強,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肢體,利用所有空間充分發揮人體最大可塑性,可塑性也正是藝術美學的重要因素之一。

傳承狀況

在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文化環境隨之發生變化的現代,能夠掌握傳統秧歌技藝和純正舞蹈風格的民間藝人已寥若晨星,保護和傳承工作亟待進行。

傳承人物

楊克勝,男,漢族,1946年生,山東商河人,2008年2月被評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秧歌(鼓子秧歌)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商河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商河縣文化館獲得“秧歌(鼓子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秧歌(鼓子秧歌)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商河縣文化館(商河縣京劇團、商河縣美術館)。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2月18日,商河縣第三十九屆鼓子秧歌匯演在全民健身廣場舉行,此次秧歌匯演由縣委、縣政府主辦,縣文廣新局和各街鎮承辦,12支參賽隊伍和7支表演隊伍齊聚城區表演。
秧歌(鼓子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
2019年9月21日至23日,商河鼓子秧歌先後參加了濟南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演出和濟南市慶祝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文藝演出,都作為開場節目演出。
2019年9月28日,“我和我的祖國”——文化新生活全國廣場舞展演暨“遇見青島”首屆傳統秧歌廣場秀在青島奧帆中心廣場舉辦,商河鼓子秧歌參與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