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據《濱州文藝術志》記載,陽信鼓子秧歌產生於公元六百二十四年的前唐時期,清朝乾隆年間在陽信縣西部洋湖、溫店等鄉鎮廣為流傳,被當地民眾稱為“大秧歌”、“武秧歌”。
鼓子秧歌的起源在陽信縣西部有這樣一種說法:先有靈宵閣,後有大秧歌。靈宵閣建於明萬曆年間,是當時陽信縣最大的古建築群。每年正月十六為古廟會,來自惠民、商河、無棣、慶雲、濟陽等縣的商客雲集於此,燒香還願熱鬧非凡。離靈宵閣向東不遠便是武定府(惠民縣城),在當時城外有兵營,每年正月十五將士們也來慶賀,他們手拿兵器擺成陣法,場面宏偉壯觀,舞姿粗獷豪放,動作健美大方,節奏激情強烈,舞到高潮,三教九流、和尚道士也加入其中,逐漸形成了有一定形式和內容的鼓子秧歌,並在陽信縣不斷發展壯大。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陽信鼓子秧歌表演形式分路行片和跑場子(也叫跑花)兩部分。
路行片又叫跑街管子,是舞隊在行進中或進入場地之前的舞蹈。全體人員依傘、鼓、棒、花傘、花的順序排成兩列縱隊。在頭傘的率領下,走著蒜辮子花(也叫擰麻花)向前行進,表演至高潮處,所有的傘進中心,變成三路縱隊,威武壯觀,氣勢磅礴。
跑場子也叫跑花,是表演的主體,即在廣場中變出各種陣法,表演形式十分豐富。一般常用的“花”有單十字街、雙十字街、九龍盤玉柱、二虎把門、迷魂陣等四十多種。
角色分工
秧歌隊的主要角色是傘、鼓、棒、花(女角),由於舞蹈主要是跑出各種戰陣隊形,因此組成一個秧歌隊不能少於32人,多則上百人到幾百人。
關傘也叫“醜傘”、“武傘”,意為帥旗,是由古代帝王出巡用的“華蓋”演變而來。扮演者左手持傘,右手持牛骨牌。傳統的設定方法為4人。兩名老生打扮,兩名壯士打扮。這種角色在秧歌隊中起領隊作用,尤其是排在右排第一位置的頭傘,負責全面的指揮,演出中的進程與變化都由他來發號施令。
花傘也叫“文傘”,扮演者左手持傘立插腰間,右用持藥鈴或銅鈴。在演出中,他們的任務是領“花”。一般的設定方法與頭傘數目相等,位置在隊伍末後。
鼓子是秧歌隊中的主體角色,扮演者左手持鼓,右手持鼓錘,以武生打扮,原由一手執值,一手持刀演變而來,鼓子的數目一般為傘的四倍,二倍、三倍亦可,但必須是雙數設定。
棒扮演者的扮相是馬童,多為古代的短打武士打扮。雙手各持約50厘米長的木棒(由鞭演變而來),他的設定數目一般少於鼓子,但也必須是雙數。
花扮演者人數可多可少,但不能少於鼓子的一半,必須是雙數。其扮相為舞女打扮,右手持扇,左手持綢巾。
外角為丑角打扮,一般為4人,可根據情況或多或少,但必須是雙數。外角的表演一般是風趣、幽默,之後也加進了宣傳政策、方針的內容。
風生以三花臉扮相,手執拂塵,跟隨頭傘後面為隨從。
探馬的任務是負責通信聯絡工作,為前站聯繫,不參與表演。
音樂特點
陽信鼓子秧歌的主要伴奏樂器是大鼓和大鑼、手鑼、鈸、大鑔、小鑔等。其中直徑一米的大鼓是整個舞蹈的伴奏核心樂器。鼓點主要有節奏較快的“三點子”、節奏緩慢的“五點子”和節奏中速的“七點子”。
服裝特徵
陽信鼓子秧歌角色有多種,不同角色服裝造型不同。
花傘:戴軟額子或戴涼帽,戴發鬏。穿箭衣,扎大帶,快靴。
醜傘:戴髮捲,插英雄花,穿打衣,扎靠牌,快靴,系大帶。
棒:戴硬羅帽,穿緊衣絲靠,打鞋。
鼓子:戴包頭,插排鏡,插英雄鬢,穿打衣絲套,扎腰匝,快靴。
花:包頭,頭上系花,扎腰包,上衣為中式偏襟褂,下穿彩裙、彩鞋。
表演道具
陽信鼓子秧歌的表演道具有鼓子、鼓槌、花傘、銅鈴等。
鼓子:鼓面直徑30厘米,鼓幫高約20厘米,鼓幫上裝飾穗頭。
鼓槌:長40厘米的木棒,木棒尾部系兩塊紅綠方綢。
花傘:用直徑65厘米、邊高4厘米的木圈,外圈邊上裝兩圈排須,木圈頂用花布封頂,傘桿長100厘米。
銅鈴:兩個長圓形銅鈴,用繩穿住鈴尾,使銅鈴相連。
醜傘:與花傘相同,不同處只是傘桿長80厘米。
牛骨板:用牛前腿的膀肩鋸成三角形的板骨。板骨面寬15厘米、長25厘米,在寬面上打兩個小孔,用繩各拴兩個銅錢,尾部拴兩塊紅綠綢。
棒:兩隻50厘米長的木棒,紅白色相間,兩端系多種顏色的布條。
布袋:用紅布做成一三角形小布袋,布袋內裝上一圓形酒盅,布袋上面系一長帶、彩扇、彩巾。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陽信鼓子秧歌人數眾多,組織嚴密,形式完整,舞技強悍遒勁,陣式磅礴恢弘,既寓藏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感,又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對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當地歷史文化資源有重要意義。
傳承狀況
陽信鼓子秧歌在新時代背景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村子裡會跳秧歌的人逐漸減少,陽信鼓子秧歌的傳承出現後繼無人的局面。
保護措施
為使陽信鼓子秧歌薪火相傳,不斷發揚,洋湖鄉中國小專門開設了鼓子秧歌課程,將鼓子秧歌的相關情況彙編成《愛我家鄉》的校本教程,並聘請技藝精湛的鼓子秧歌民間藝人為指導教師,向學生們傳授原汁原味的鼓子秧歌。
山藝舞蹈學院多次對鼓子秧歌進行調研採風,學院根據在各地調查研究的非遺舞蹈整理編寫了《我的家鄉·我的舞蹈》,詳細記載了陽信鼓子秧歌的起源發展傳承和現狀。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陽信縣文化館獲得陽信鼓子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秧歌(陽信鼓子秧歌)項目保護單位陽信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2月7日,陽信縣舉辦了“2017中國·陽信鼓子秧歌文化藝術節”,陽信鼓子秧歌參與表演。
2018年2月26日-28日,在洋湖鄉府前廣場,陽信鼓子秧歌進行了集中匯演。
2019年2月11日,陽信千人鼓子大秧歌在陽信縣商務中心廣場盛大開場,陽信千人秧歌隊伍帶來了鼓子秧歌、高蹺、旱船、落子等表演。
2019年2月15日-2月18日,山東省陽信縣舉辦了中國·陽信第六屆鼓子秧歌文化活動,陽信鼓子秧歌參與表演。
榮譽表彰
1979年,陽信鼓子秧歌在山東省舉行的民間舞蹈匯演中獲得優秀演出獎。
1980年,陽信鼓子秧歌在惠民地區舉辦的民間藝術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1990年,在山東省廣播電視台舉辦的“童樂迎春文藝晚會”中,陽信少兒鼓子秧歌獲得優秀節目獎。
2018年9月,陽信鼓子秧歌在第四屆“樂生活·常青藤杯全國中老年優秀文藝節目邀請展”中獲得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