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區域健身舞系列:東北秧歌和山東秧歌舞》是2015年藍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叢瑞萱、趙宇、潘晶。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民族區域健身舞系列:東北秧歌和山東秧歌舞
- 作者:叢瑞萱、趙宇、潘晶
- 出版社:藍天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941006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精彩書摘,
內容簡介
金秋編著的中國民族區域健身舞系列叢書,不僅僅是針對普通高校一般大學生的藝術素質培養,而且是廣泛面向社會普通大眾,包括社區居民、企事業職員及各級機構公務人員與社會青少年的藝術素質培養。旨在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群體通過學練健身舞和民族精品舞,得以觀賞體驗民族舞蹈藝術和傳承中華文化遺產。
其效在於:一是可健身美體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通過觀賞學練健身舞和民族精品舞了解體悟我國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民族區域健身舞系列:東北秧歌和山東秧歌舞》分為:東北秧歌舞和山東秧歌舞二個部分。其中東北秧歌舞重點從桿秧歌、高蹺秧歌、地秧歌三種舞蹈形式以及山東秧歌舞的膠州秧歌、海陽秧歌、鼓子秧歌的源流、種類、組合教學以及審美特徵等內容進行了敘述與分析。書中對秧歌舞的基本動作及要領,配有大量的彩色圖片進行了說明與示範,圖文並茂,簡單易懂,適於喜愛以上兩種秧歌舞的學習者使用。結合隨書附送的DVD視頻教學光碟,使大家學習舞蹈更方便,更容易,是喜歡舞蹈的朋友值得選購的一套系列叢書。
圖書目錄
東北秧歌舞
第一章 東北秧歌歷史源流
第一節 東北秧歌之源
第二節 東北秧歌之流變
第二章 東北秧歌種類
第一節 桿秧歌
第二節 高蹺秧歌
第三節 地秧歌
第三章 組合教學
第一節 基礎個性組合訓練
第二節 典型形象組合訓練
第三節 綜合性表演組合訓練
山東秧歌舞
第一章 山東三大秧歌的歷史淵源
第一節 膠州秧歌的歷史源流
第二節 海陽秧歌的歷史源流
第三節 鼓子秧歌的歷史源流
第二章 山東三大秧歌的審美特徵
第一節 無限風韻的膠州秧歌
第二節 古樸粗獷的海陽秧歌
第三節 氣勢磅礴的鼓子秧歌
第三章 膠州秧歌
第一節 演出習俗與角色設定
第二節 小戲秧歌的師承方式與秧歌班的編制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膠州秧歌
第四章 海陽秧歌
第一節 角色個性與特徵
第二節 表演形式
第三節 近現代海陽秧歌
第五章 鼓子秧歌
第一節 角色造型
第二節 表演形式
第三節 鼓子秧歌的現狀
後記
精彩書摘
《中國民族區域健身舞系列:東北秧歌和山東秧歌舞(附光碟1張)》:
到達演出地點後,如是重要場合,就先起大象,由騎在象上的孩童或頭蹺領唱歡喜歌,如“一進大門福氣騰騰,鞭炮齊鳴響連聲,有一隻仙鶴沙灘上落,有一隻麇鹿兒大鬧花燈”;“一進大門抬頭見,觀見了當院的燈籠桿,燈籠桿好比搖錢樹,發福生財萬萬年”。
跑大場:一般演出一開始就跑大場。
跑大場意味著使冷清的場子快速地熱鬧起來,頭蹺作為指揮整體變換隊形,底鼓演員配合叫鼓,變化鼓點及鼓點動作。
大場:隊形由圓場開始變化,依次變化各種不同的隊形,如龍擺尾、二龍吐須、四面斗、編蒜辮子等,結束時形成大圓圈,底鼓或第一對表演的演員則留在場中,在快板中做幾個精彩的扭法和鼓相,用五鼓結束大場表演。
清場:又叫單場或小場,是秧歌的主要表演部分,由舞蹈小場和小戲演唱組成。“一般先由頭蹺下場或上、下裝的逗場表演,也有頭蹺、二蹺同時下場的。其後的表演順序是:上下裝單場(又叫逗場),漁翁場,撲蝴蝶場,上下裝和老匯的混場,底鼓的逗場。小戲是秧歌表演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往往是在各種舞蹈逗場中穿插表演。小戲《打棗》、《王婆罵雞》、《鋸大缸》、《傻柱子接媳婦》、《鐵弓緣》、《殺江》等傳統段子、秧歌中雖有各種小戲,但上下裝逗趣的舞蹈小場仍是主要的表演內容”。有時不演小戲,只演單場。
下面介紹幾種舞蹈清場的內容和表演形式:
頭蹺:也叫跑報。是由秧歌小戲《張三趕會》變化出來的一個獨舞。表演者手持單扇,上場先念韻白:“自幼生來烈倔,好穿牛皮戰靴。上房走瓦不響,好像流行趕月。”接著是道白:“在下跑報張三,妻王氏身得重病,許下神州廟的香火,今天正是大會之日,我不免去到神州,一來逛會,二來訪友,三者與我妻還願。馬棚有匹烈馬,待我備馬走走。”然後收起扇子,從身後抽出馬鞭,表演備馬和靴掛,備馬動作有牽馬、撣水、刮毛、打馬尾、金雞獨立、推手、探海、踹燕、磕蹺、空轉和翻身等。動作矯健有力,脆快灑脫,頭蹺演員需要有一定的戲曲功底。用較有故事性的獨舞作為開場,吸引觀眾,將觀眾帶入表演的情境當中。
逗場:內容以男女之間互相逗趣嬉戲為主。一般由快板作引子,或直接由慢板開始,通過穩靜而俊俏的動作,嫵媚而幽默的表演,介紹人物關係及其性格。進入中速時,動作歡快潑辣,配合幽默。快板時,又以快而穩、穩而浪的表演,很快把舞蹈情緒推向高潮,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表演。在逗場中配合各種鼓相的變化來渲染情緒。
撲蝴蝶場:有六人場、三人場和雙人場等。前者由下裝持蝴蝶桿,四上裝持扇和另一下裝撲蝶;後者由下裝持蝴蝶桿,兩個上裝持扇撲蝶。雙入場為一上裝持蝴蝶桿,一下裝持扇撲蝶。
捕魚場:即戲曲中的《打漁殺家》,但在高蹺中主要是表現蕭恩父女撒網打魚的雙人舞。有的也按《打漁殺家》的情節表演多人小戲;有的則主要表演漁翁捕魚的情景。
過街樓:過街樓是秧歌隊走在圍觀民眾很多的熱鬧街道上邊走邊演的一種歡快的表演形式,上、下裝排列兩行,在頭蹺的指揮下,按行進的隊形集體表演翻身、搭肩、纏頭、腰滾等動作互換位置,最後在緊張歡騰的五鼓中結束秧歌表演,所以也叫街趟。各地秧歌隊中的大鼓高蹺小場戲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內容豐富多彩。小場戲作為大鼓高蹺秧歌的核心,其表演的內容與質量都直接體現出秧歌隊伍的整體水平。
4.在大鼓高蹺的表演形式中,又有文場和武場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