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小紅門地秧歌全稱為左安門外紅寺村太平同樂秧歌聖會,是流行於北京市朝陽區
小紅門鄉紅寺村的一檔歷史悠久、組織嚴密的民間香會,也是北京十三檔武會中一檔,據該會的會旗記載,該會起源於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
走會又名武會,為民間最熱鬧之雜戲,亦即民間有統一之藝術,各種歌舞技藝,五花八門,均有活潑之精神,表演各種藝術,較為精彩,於民間藝術中,具有勢力,每逢山壇廟集開會時,或一村一處有典禮慶賀時,皆舉行走會,而城外各村亦有歷年行之者。
小紅門地秧歌從其名稱上看,“小紅門”為地名,是北京市朝陽區下轄的一個鄉;“地秧歌”為其表現形式,是傳統舞蹈表演形式中的一種。小紅門地秧歌在未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前,其傳承完全是在村落內完成的,屬於一種村落文化,過去參加這檔香會的人,全部都是紅寺村的村民,大家從小耳濡目染,大多數會員基本上都是“瞧”會的,完全秉承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口傳心授”的特點。地秧歌會的會員大都住在紅寺村的主街上,平時大家一起乾農活。農閒的時候,則聚在村裡的吉祥寺內,練習、過排,小孩扮小二哥,青年人動作敏捷、利落則扮演陀頭、武扇等難度較大的角色,老年人則擔任後檔,大家齊心協力,實現著小紅門地秧歌村落中的傳承。
在小紅門地秧歌的起源中,有一種說法是小紅門地秧歌是“合街的玩意兒”。“合街”從字面上理解:合有結合在一起,湊到一起的意思;街即街道,在這裡主要指紅寺村中街。“合街的玩意兒”即指住在紅寺村中所有相關的人,共同參與、共享和實踐的文化,“集體參與”是其主要特點。可見在小紅門地秧歌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前,其傳承只能在紅寺村內進行,所有在板的人都是本村的,沒師父沒徒弟,只有輩分,一輩一輩的往下傳,且有著傳男不傳女的嚴格規定。
根據左安門外紅寺村太平同樂秧歌聖會(即小紅門地秧歌)藍色會旗上的記載,該會成立至現代,共經歷過4次重整(按照老北京香會傳統“三年不走會為重整,五年不走會為重賀”),分別為道光六年(1826年)、光緒五年(1879年)、民國十四年(1925年)和1987年。
舞蹈特色
表演時間
小紅門地秧歌在過去經常為大型慶典及祭祀活動表演,如農曆正月二十五紅寺村舉行的祈求上天保佑莊稼豐收的“祭天倉”活動時,“添倉”(添倉就是指多收糧食,別讓糧倉空著的意思),儀式完畢後,要表演地秧歌。現代,小紅門地秧歌只在節日慶典活動延續下來,祭祀活動並沒有延續。
表演程式
小紅門地秧歌表演從以前的“歌、舞、樂三位一體”變為現代的“以舞蹈為主”,唱的部分基本全部失傳,現代只有極少數人會唱幾句或是幾段,而且在正式表演的時候已經沒有唱這一部分了。現今一般的表演程式由開場、走場、別籬笆、斗場、搶橋組成。此外,還有不常表演的堆山子和拆山子。
角色裝扮
小紅門地秧歌的表演有如同交響樂一般的角色分配,各司其職,各自的表演動作均有不同。參加表演的角色有:香首、前引、化妝師、旗手、錢糧挑兒、陀頭、小二哥、武扇、文扇、漁翁、樵夫、鑼手、鼓手。
小紅門地秧歌的表演角色並不固定,可以一人多演。如兩個人的逗場,這一場演李逵,下一場就可演其他角色。因為扮演者就十六個人,其中還有兩個配角(小二哥)。如《白蛇傳》中兩個小二哥扮演鹿童、鶴(過去念hao)童。在服飾上,基本按照所扮演的角色特點穿戴,也可有一定的變化。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小紅門地秧歌是北京地區表演方法和表演風格都較為獨特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一種活躍在民間節慶活動中、有固定角色裝扮、有民眾性特點的廣場歌舞表演藝術形式,是一檔歷史悠久、組織嚴密的民間花會。小紅門地秧歌作為曾經的“太平同樂秧歌聖會”,是北京都市民間社會中保留的不算太多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具有其歷史文化價值。
傳承狀況
現代,會唱小紅門地秧歌的人已寥寥無幾,表演時已經不唱了。秧歌會中還存有大量的秧歌詞,但沒有唱譜,已瀕於失傳。據老藝人稱,小紅門地秧歌曾有64套表演套路,現代保留下來的也只剩22套了。
傳承人物
趙鳳嶺,男,漢族, 2012年12月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秧歌(小紅門地秧歌)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市朝陽區申報。
保護措施
2011年9月15日,在小紅門鄉政府、朝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小紅門中心國小三方的共同努力推動下,啟動了“非遺進校園”活動,小紅門地秧歌作為當地的特色文化被引入小紅門中心國小,開啟了小紅門地秧歌走出本村的傳承發展之路。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北京市朝陽區小紅門鄉(地區)文化服務中心獲得“秧歌(小紅門地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秧歌(小紅門地秧歌)項目保護單位北京市朝陽區小紅門鄉(地區)文化服務中心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北京市朝陽區小紅門鄉(地區)市民活動中心(北京市朝陽區小紅門鄉(地區)黨群活動中心)。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2年4月30日(農曆四月初十),小紅門地秧歌進校園活動啟動後, 培養的第一批“小小傳承人”前往妙峰山和紅寺村的地秧歌會,一同參加當年的朝頂進香儀式,這也是他們嶄露頭角的首場公開表演。
2012年6月20日,朝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攜手小紅門中心國小,舉辦了“朝陽區端午民俗文化日,中國小社會大課堂——非遺傳承與實踐活動暨小紅門中心國小第三屆民俗文化節”,小紅門地秧歌的小小傳承人們被邀請參加表演。
2012年6月9日,小紅門中心國小地秧歌社團參加了北京民俗博物館舉的主題為“活態傳承,重在落實”的“文化遺產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