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膠州秧歌)

秧歌(膠州秧歌)

秧歌(膠州秧歌),山東省膠州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膠州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又稱“地秧歌”“耍秧歌”“蹺秧歌”“扭斷腰”“三道彎”等,流行於山東省膠州市東小屯村一帶。膠州秧歌起源於清鹹豐年間,據清代宋觀煒所作《秧歌詞》的描述推測,當時的膠州秧歌舞蹈動作、行當名稱、服裝道具等與現代基本相同。膠州秧歌基本動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醜鼓八態”等,表演程式有“開場白”“跑場”“小戲”三部分,跑場隊形有“十字梅”“四門斗”“兩扇門”“正反挖心”“大擺隊”“繩子頭”等。其音樂由打擊樂、嗩吶牌子、民間小調三大部分組成。

2006年5月20日,山東省膠州市申報的秧歌(膠州秧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編號:Ⅲ-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秧歌(膠州秧歌)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Ⅲ-2
  • 申報地區:山東省膠州市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歷史淵源,起源學說,發展歷程,舞蹈特色,舞蹈特點,音樂特點,角色特徵,道具風格,傳承保護,社會影響,重要活動,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起源學說

膠州秧歌,廣泛流傳於膠東地區,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關於膠州秧歌的起源與形成問題,眾說紛紜。
據史料記載,膠州秧歌的歷史與素有秧歌搖籃之稱的東小屯村建村歷史大致相同。《膠縣地名志》載:“東小屯,相傳於明代張姓立村……”據《膠州簡志》記載:“1764年,膠州包煙屯村(現馬店鎮東小屯村)趙、馬姓兩家,往關東逃荒途中,乞討賣唱,逐步形成一種邊舞邊唱的形式。返回關里後,經多代相傳、改進,發展到1863年基本定型,舞蹈、唱腔均有一定的程式性。”關於膠州秧歌起源於賣藝乞討的觀點,被膠州市文化局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書》中採納。
秧歌(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
有一部分學者認為膠州秧歌的形成與發展與膠州的地理、資源與經濟有關係。“唐武德六年(623年)在現膠州設立板橋鎮。北宋時期,板橋鎮海上貿易日益興盛,成為北方通向日本、高麗及東南亞諸國及西方的重要門戶。板橋鎮成為當時北方的對外開放港口。”隨著港口貿易的發展與興盛,外來文化與膠州本土文化日益融合,一些娛樂場所也應運而生。這些都成為膠州秧歌發展的重要條件。
也有人認為,膠州秧歌的起源或許更早。持這種觀點的人從小戲秧歌的現代演出形式、過去的演出場所、演出組成成員以流浪賣藝等生活狀態分析,認為膠州秧歌從藝術形式和類別上看,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舞蹈和歌唱形式,而類似一種戲劇,它與過去的雜劇更為相像。據《膠州志》乾隆版(成書於1752年)載:“上元,張燈火,陳雜劇,喧闐竟夜……”而其中所指的“雜劇”,經多方考察應指膠州秧歌。

發展歷程

膠州秧歌最初是舞蹈加民歌的小調秧歌,後由“扭扭唱唱”形式發展成以“舞戲結合”為主的小戲秧歌。膠州秧歌傳承模式也由初始的以家庭、村落為主的體系演變為有班主組織的科班形式,當地名曰“安鍋”。自1864年膠州樓子埠村人劉彩建立第一個“安鍋”點起,通過實踐中不斷的鍛鍊、磨合,安鍋這種訓練形式也不斷成熟起來,開始向著規範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秧歌(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分為兩個流派:以劉彩為首的流派稱“文秧歌”,又稱“東路秧歌”;以陳鑾增為首的秧歌稱“武秧歌”又稱“西路秧歌”。文秧歌與武秧歌經過十餘年的競爭,在自身的發展中,互相取長補短,使膠州秧歌保留了文秧歌的嫵媚抻展,又帶有武秧歌的粗獷豪放,逐漸文武兩派融為一體,把膠州秧歌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解放後,通過挖掘、整理和宣傳推廣,膠州秧歌有了更大的發展,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農村的生活習俗和價值觀念與之前相較有很大改變,年青一代不再把扭膠州秧歌當做掙錢養家的謀生手段,而是閒暇時偶爾哼上幾聲小調,甚至是跳幾個舞蹈動作

舞蹈特色

舞蹈特點

膠州秧歌的舞蹈動作與其伴奏音樂的風格息息相關,在表演中,演員舞蹈動作必須緊跟著音樂的變化,有著很強的規範要求,舞蹈動作乾淨利落,凸顯北方人民豪放的性格,扭動的幅度大且伸展,民間用“扭斷腰”來形容,腳下的動作力度則更是突出,重起輕落,體態優美。
“三道彎”這一優美的女性動作姿態,突出了女性身體的曲線美,是由全身自上而下的持續扭動而形成的,這一引人注目的舞蹈動作在力度上主要以“伸”為主,使得整個秧歌的舞蹈表演具有無限的延展性;膠州秧歌中有兩個男性角色,這兩個男性角色的舞蹈動作則是吸收了“武秧歌”流派的精髓,大量運用武術中的基本動作和武術中的翻騰技巧,能夠很好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秧歌(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
不同類型的舞蹈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動律,身姿和神韻,由此便形成了它獨有的動態特徵。膠州秧歌的特徵可以大致概括為五大特點,分別是“擰、碾、撐、韌、扭”,這五種特點不是逐一體現,而是在同時融合在每個動作中統一體現出來的,它們連綿不斷,循環往復,動作的表現讓舞蹈演員的身體充滿了活力,在做動作的過程中充分訓練了身體的協調性和身體的控制力。
膠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動作抬重踩輕腰身飄,行走如同風擺柳,富有韌性和曲線美,“扭斷腰”“三道彎”為其代表動作;“棒槌”的動作輕脆灑脫;“鼓子”的動作有“醜鼓八態”,韻味奇特。

音樂特點

膠州秧歌不僅有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的上演劇目,它還有較固定的表達一定感情和人物的音樂曲牌,這些曲牌和上演劇目一樣,有的是秧歌小戲中專用曲牌,有的是吸收了其他姐妹藝術的音樂,像“得勝令”“水浪吟”“小白馬”等曲牌,常用在秧歌開場的舞蹈上,藉此烘托舞蹈氣氛。音樂伴奏一般用旋律優美、音調多變、節奏明快、鄉土氣息濃郁、羽調式的民間吹打樂。
膠州秧歌的音樂風格獨具特色,有五種不同曲式結構的唱腔音樂,樂曲部分一般比較短小精悍,最常見的曲式結構就是小調體和號子體兩種。其次是山東膠州秧歌的音樂旋律特點,山東膠州秧歌的音樂旋律變換非常豐富,不同風格的樂曲主要由不同的跳度來表現,比如山東膠州秧歌中的《割韭菜》曲子,就是由小跳和級進組成的,旋律非常悠揚婉轉,比較平坦,而山東膠州秧歌曲子《繡花燈》則跳度非常大,旋律非常奔放熱烈,能夠體現山東人民的熱情和奔放。
秧歌(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
“哎嗨”這一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歌詞,只是為了襯托旋律而加入的,是旋律擴展的常用手段之一,對於膠州秧歌的音樂風格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角色特徵

膠州秧歌的演員基本為二十四人,如增加人數必須是雙數遞增,秧歌隊需一至二人的組織領導者,負責全隊的事務,俗稱“秧歌爺”。還有一人由秧歌隊的教練或老演員來充任,叫“傘頭”,除此之外,秧歌隊還要有三至五人的教練,專管訓練演員併兼做演員。和其他秧歌的組織也有所不同,每年農曆十月初一,秧歌組織者“班主”“老闆”“秧歌爺”,即開始召集選拔十四五歲的男女孩子。被選上者進班訓練學戲,名曰“安鍋”。
膠州秧歌的角色主要有5種,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等。演出時每種人物都是雙數。“棒槌”代表的是壯年男性;“扇女”表現的是青年婦女;“小嫚”是少女或者女兒的形象;“翠花”是中老年婦女的形象;“鼓子”是中老年男子的形象。

道具風格

在道具方面,“棒槌”的特點是手拿兩個鼓槌,形象偉岸英俊,一般是身著紅色的上衣和綠色的褲子,非常惹人注意,並且還帶著瓜皮帽子;“扇女”的最明顯特徵是右手拿著摺扇,左右拿著手絹,頭上有比較華麗的裝飾並且衣服和褲子以紅色粉色為主;“小嫚”的服裝全身以桃紅色為主,頭上戴著圓形帽子,手裡拿著團扇和手絹;“翠花”的道具是藍色衣服和褲子,同樣有複雜的頭飾,手裡拿摺扇和手絹;“鼓子”也是藍衣藍褲,頭上戴著帽子,雙手有甩袖的元素。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膠州秧歌萌生於鄉土,活躍於民間,在發展中自行流變,是民眾自發參與、自由渲泄、自娛自樂的廣場民間藝術,展現了膠東農村女性特有的健美體態和情性魅力,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研究價值。
秧歌(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是中國流傳千年的傳統藝術形式之一,雖然現代表演山東膠州秧歌的習俗已經被淡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山東膠州秧歌是一種有著豐富內涵的藝術表演,承載著人們對於祖先的慰問以及對平安的祈求等多個祈盼。
傳承人物
吳英民,男,漢族,1955年生,山東膠州人,2008年2月被評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秧歌(膠州秧歌)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膠州市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膠州市文化館獲得“秧歌(膠州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09年,舉辦膠州市秧歌大賽,出版《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資料彙編》一書,舉辦膠州秧歌培訓班,啟動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秧歌(膠州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膠州市文化館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膠州市文化服務中心。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90年8月,膠州市人民政府、青島市文化局、中國舞蹈家協會山東分會和中國音樂家協會山東分會在膠州市聯合舉辦“膠州秧歌研討會”,歷時3天,對膠州秧歌淵源、藝術特點、發展繁榮等問題進行研討。
2010年,舉辦第二屆中國秧歌節和中國秧歌藝術節發展高峰論壇。
2011年,膠州秧歌參加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青島演出周的巡遊演出;組團赴韓國參加中韓建交19周年傳統文化交流演出;組織8個秧歌精品節目赴義大利參加為期四天義大利中國文化年閉幕式暨“歡樂春節”演出活動。
秧歌(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
2012年1月,受中國駐義大利大使館和中國文化年組委會邀請,經文化部推薦,膠州秧歌演出團赴義大利參加義大利中國文化年閉幕式暨“歡樂春節”活動,這是膠州秧歌首次走出亞洲,走向世界,登上國際大型對外文化交流舞台。
2013年,赴韓國參加中韓建交21周年文化交流演出。

榮譽表彰

1991年,膠州市秧歌藝術團代表青島參加中國瀋陽秧歌節暨全國優秀秧歌大賽,獲得優秀表演二等獎。
2002年,膠州秧歌獲中國新秧歌大賽優秀獎。
2006年,膠州秧歌《喜洋洋》代表青島參加山東省(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獲優秀表演獎。
2007年,以膠州秧歌基本元素為主題排練民眾舞蹈《辣椒紅了》獲首屆山東省農民藝術節民間舞蹈、雜技、魔術比賽銀獎。
2007年,膠州秧歌舞蹈《喜洋洋》獲CCTV第四屆全國舞蹈大賽優秀表演獎和全國第十四屆“群星獎”選拔賽一等獎。
2008年,膠州秧歌《喜洋洋》獲“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首屆中國農民文藝會演”“金穗杯”最高獎項。
2013年,膠州秧歌《豪情鞭鼓俏秧歌》獲“全國第十六屆群星獎”,以及全國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集中展演活動獲“藝術表演一等獎”。膠州秧歌《喜洋洋》獲CCTV第四屆全國舞蹈大賽優秀獎、第十四屆全國群星獎、第八屆中國民間藝術節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