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大秧歌

膠州大秧歌

膠州大秧歌又稱大秧歌、秧溝戲,是山東省的傳統民間舞蹈,屬於三大秧歌之一,2006年被國家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關於膠州秧歌的起源,相傳明末清初,東小屯村馬姓趙姓兩戶人家於1764年逃荒關東,沿途乞討賣唱,逐漸形成一種邊舞邊唱的形式,至今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膠州大秧歌
  • 別稱大秧歌、秧溝戲
  • 屬地山東省
  • 種類:傳統民間舞蹈
起源,六個行當,兩種流派,演出習俗,音樂特點,

起源

逃荒路上,老頭背腰鼓,兒子舞打狗棍,老婆背翠花包,兒媳、孫女則邊舞邊唱,沿路行乞,12年後兩家人返回膠州,這種表演形式便是膠州秧歌的雛形。膠州秧歌共有六個行當,兩種表現形式,兩種流派和一整套演出習俗。
膠州大秧歌

六個行當

六個行當是膏藥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而兩種表現形式則是小調秧歌和小戲秧歌。小調秧歌是膠州秧歌的舞蹈部分,常用隊形有“十字梅”、“四門斗”、“兩扇門”、“正反挖心”、“大擺隊”、“繩子頭”等。主要舞蹈動作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嫚正反三步扭”、“棒花”、“醜鼓八態”等。音樂有“打擊樂”、“嗩吶牌子”、“民歌小調”組成。小戲秧歌由小調秧歌派生出來,其舞蹈動律、曲牌演唱、表演與小調秧歌基本相同。演唱曲牌有“扣腔”、“西腔”等;伴奏曲牌有“八板”、“扇簸萁”等。小戲秧歌原有劇本《裂裹腳》、《拉磨》、《送閨女》、《打灶》等72出,皆為口頭創作,大部分年久失傳,現能回憶起的僅有30餘出,目前已整理出10餘出。

兩種流派

1920年,秧歌藝人陳鑾增把武術動作技巧揉進秧歌中,使其具有粗獷豪放火爆的風格,民眾稱之為“武秧歌”,又稱東路秧歌。把以劉彩為代表,以嫵媚抻展細膩見長的秧歌稱為“文秧歌”,又稱西路秧歌。後來文武兩派相互競爭,又相互學習,到現在逐漸融為一體。

演出習俗

膠州秧歌是廣場藝術,都在村落的空地演出。每到一地的習俗為迎秧歌、拜廟、拜爺、演出、領賞,演出分早、中、晚三場。解放後,這種演出習俗也隨之消失。1860年後,在膠州秧歌的基礎上,創立了秧歌小戲,1957年,膠州秧歌進京演出,博得好評。之後,全國150個文藝團體先後來膠州市學習膠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學院還將膠州秧歌列為必修課程。改革開放後,膠州市組織大批文藝工作者對膠州大秧歌進行了反覆整理、挖掘,系統編寫了秧歌的音樂、造型、服飾、道具、動作說明等詳細材料,並在每年正月十五舉辦一年一度的秧歌會,先後吸引了中央和全國29個省、自治區、市和解放軍的150多個文藝團體,以及美國、加拿大等外國藝術家、學者來膠州訪問學習和研究挖掘。1990年,膠州秧歌全國性研討會在膠州舉行。1991年,膠州大秧歌參加全國優秀秧歌大賽榮獲優秀表演獎。1998年膠州大秧歌赴韓國大邱市參加“達句伐”祝祀活動,火爆大邱,數萬韓國人為之傾倒。

音樂特點

首先膠州秧歌音樂是以各類迥異的曲牌形成的一種曲牌體的小戲音樂,以十一個風格迥異的曲牌所組成。其次是以徵調式為主,以商羽調式為輔的交叉調式是膠州秧歌音樂調式的特點。膠州秧歌音樂的調式特點,可謂以民族調式徵調式為主以商羽調式為輔的交叉調式的運用出現。同時,新穎獨特的打擊樂演奏是膠州秧歌音樂的又一特色。膠州秧歌的擊樂演奏除了舞蹈部分的開場鑼鼓和掂倉扭子外,還有一個包括四個扭子的秧歌牌子,為膠州秧歌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增添了光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