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溝崖村

山東省膠州市膠東街道辦事處轄行政村。位於山東省膠州市膠城東北8公里,東距豐隆屯1.5公里,西接膠州機場,南鄰北關辦事處愛國莊,北與馬店鎮接壤。

2005年底,全村共有356戶,1100人。全村總面積1878畝,其中耕地1769畝。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於清道光年間(年月不詳),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解氏家族由即墨縣林家土橋頭遷來落戶立村。取村名仁和莊,寓意以仁立身,以和為貴。當地人發音仁與銀相同,解與蟹相關,蟹子遇金屬銀鉤子,會被釣捉,論好方面與姓氏不吉利,影響興旺,被明白人一番解釋,解氏家族就根據住宅前一條西南——東北的大水溝,便把村名改為斜溝崖,蟹子順著平緩的斜坡,上岸下水來去自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斜溝崖村
  • 別名:斜溝崖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膠州市膠東街道辦事處
  • 電話區號:0532
  • 郵政區碼:266300
  • 地理位置:山東膠州市膠城東北8公里,西接膠州機場
  • 面積:1878畝
  • 人口:356戶,1100人(2005年)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魯B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地理環境,自然資源,基礎設施建設,經濟概況,文化教育事業,醫療衛生事業,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村莊由來相傳建村於清道光年間(年月不詳),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解氏家族由即墨縣林家土橋頭遷來落戶立村。取村名仁和莊,寓意以仁立身,以和為貴。當地人發音仁與銀相同,解與蟹相關,蟹子遇金屬銀鉤子,會被釣捉,論好方面與姓氏不吉利,影響興旺,被明白人一番解釋,解氏家族就根據住宅前一條西南——東北的大水溝,便把村名改為斜溝崖,蟹子順著平緩的斜坡,上岸下水來去自如

行政區劃

山東省膠州市膠東街道辦事處轄行政村。

人口民族

2005年底,全村共有356戶,1100人。
2015年7月,全村1200多人。

地理環境

位於山東省膠州市膠城東北8公里,膠東鎮駐地西北4公里處,東距豐隆屯1.5公里,西接膠州機場,南鄰北關辦事處愛國莊,北與馬店鎮接壤。

自然資源

全村總面積1878畝,其中耕地1769畝。

基礎設施建設

斜溝崖村村容村貌大有改觀,寬闊整潔的十字大街,整齊高大的民房,徹底改善了居住環境。

經濟概況

斜溝崖村的經濟原來是以農業為主,糧食產量在不斷的提高,特別是在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在農業生產上實行了良種化、化肥化、機械化和農藥水利配套設施,糧食產量提高三倍,由過去畝產四、五百斤到超過2000斤。全村的青壯年在於家村大椒城的帶動下,村裡有100多戶買上三輪機動車做起子大椒生意。收益相當可觀,統計全村人均收入6800元。

文化教育事業

2003年,與羅家村合作建成膠東鎮第三國小,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幼兒入園率達100%。

醫療衛生事業

2003年,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

歷史文化

2006年,膠州秧歌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5年時 斜溝崖村傳授秧歌動作12015年時 斜溝崖村傳授秧歌動作1
2015年時 斜溝崖村傳授秧歌動作22015年時 斜溝崖村傳授秧歌動作2
斜溝崖村是膠州秧歌的主要傳承地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