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樂亭地秧歌)

秧歌(樂亭地秧歌)

秧歌(樂亭地秧歌),河北省樂亭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樂亭地秧歌是樂亭縣流傳範圍廣、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的民間傳統舞蹈,清光緒以前,主要是以跑隊形的大場秧歌為主,到宣統年間,打場秧歌逐漸增多。秧歌隊中的行當,大致可分文丑、武丑、文公子、武公子、妞(少女、少婦)、文(老婆)、武(老頭)和童子等。樂亭地秧歌的動作豐富多彩,舞蹈時主要以扇子和手絹為道具,秧歌藝人們創造了豐富的舞扇和舞絹的動作,以及“俏步”“彈步”“閃腰”“繞肩”“扭頭”“顛點頭”等有突出個性的步法和舞姿。

2011年5月23日,河北省樂亭縣申報的秧歌(樂亭地秧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編號:Ⅲ-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秧歌(樂亭地秧歌)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Ⅲ-2
  • 申報地區:河北省樂亭縣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舞蹈動作,場地隊形,道具服飾,音樂伴奏,傳承保護,傳承價值,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樂亭地秧歌源於何時,無史料可考。據老藝人們傳說至少在清代已十分興盛。民國年間韓作舟所撰《樂亭縣誌》載:“每逢正月農暇,鄉民多有演辦秧歌、高蹺以及獅子、龍燈、旱船、竹馬之戲,沿村歌舞,猶古盛世做儺、驅歷之俗,至填倉而止。”由此可見,樂亭縣民眾性的秧歌活動,延續到清代時,已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並逐步演變為民俗活動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文化的不斷繁榮,人們在自娛自樂活動中,也無時不在對秧歌改進、完善,逐步發展成為深受民眾喜愛、流行甚廣的民間藝術形式。據藝人常維學介紹,清光緒以前,樂亭地秧歌主要是表演大場秧歌(即“跑套路”),扮裝、服飾較簡單,可以有啥穿啥,只要乾淨漂亮即可,道具也無嚴格要求。妞、醜大多持扇子、手絹,也有持馬鞭、提花籃、舞綢者。當時人物扮像中沒有“傻柱子”“傻丫頭”角色。到宣統年間,妞角要包頭,丑角頭上要帶“英雄膽”。妞、醜一律持彩扇和彩絹。此時“傻柱子”“公子”角色開始在秧歌中出現。光緒初年的秧歌曲牌不多,一個曲牌最多可變兩個調,清末時,秧歌曲牌已多得令人難以掌握。每個曲牌均可變四、五個調。由此可見,清末時,樂亭地秧歌無論在人物角色、服飾道具及音樂伴奏等方面均有了大的發展。
秧歌(樂亭地秧歌)
樂亭地秧歌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樂亭地秧歌分為“大場秧歌”和“打場秧歌”。大場秧歌又有“串街”和“打場”兩種形式。串街秧歌是沿街串巷進行表演,動作簡捷,注重整體效果,氣氛熱烈紅火,伴奏曲牌一般使用平緩的中板,常用隊形有“一條龍”“二龍出水”“二級登樓”“編花寨”等。打場秧歌是在廣場表演,又有“大場”“小場”之分。“大場”表演動作與串街時基本相同;“小場”又稱“小出子”,主要表演有故事情節的節目,如《大頭和尚逗柳翠》《鋦大缸》《傻柱子接媳婦》等。
秧歌(樂亭地秧歌)
樂亭地秧歌
秧歌中的小品俗稱“小出兒”,類似啞劇。表演人員3—5人,扮成各種角色,表現完整的故事情節。表演者在嗩吶和鼓鈸的伴奏下,通過各種動作和表情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伴奏人員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演奏喜、怒哀、樂等個同情緒的樂曲。作品來源為自創和移植。內容比較豐富,表現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秧歌小品的表演水平和感染力,主要在於表演者的技巧和現場發揮的能力。

舞蹈動作

樂亭地秧歌的動作來源於樂亭蓮花落的雙人表演,基本動作是在無限長的隊形中男女兩人對舞。女角在石側,稱“上裝”;男角在左側,稱“下裝”。在秧歌進行中,按照節奏上裝、下裝四拍一交流。隨著伴奏音樂情緒的變化,動作和眼神表現出不同的情感,或歡快,或纏綿,或嗔怨,或甜蜜,主題主要是歡樂和喜慶。善於交流傳情是樂亭地秧歌與中國北方其他地區秧歌的最大區別,也是樂亭地秧歌的一大特色。

場地隊形

樂亭地秧歌不受場地限制,可在街道、庭院、廣場、舞台等。主要的活動場地是在街道和廣場。街道秧歌樂亭稱為串街秧歌,鼓樂都在行進中進行,表演隊伍的隊形變化很少,但是活動範圍大,觀眾人數多。另一種活動形式是廣場秧歌,活動場面雖然受到一定限制,但是隊形可以有多種變化,更能體現樂亭地秧歌隊形變化豐富多彩的特色。
秧歌(樂亭地秧歌)
樂亭地秧歌
樂亭地秧歌場面宏大,一場秧歌的演員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排成兩行縱隊,轉圈在秧歌場中表演。在長期的傳承發展中,幾代秧歌藝人不斷創新發展秧歌隊形,使現代的樂亭地秧歌隊形變化多端,複雜多樣,給觀眾種新穎、鮮活的感覺。現代,一場秧歌中最多能夠變換40多個隊形,主要有“一條龍”“二登樓”“雙龍會”“雙方稱”“三套月”“四角齊”“雙五星”“六面斗”“七珠冠”“八面風”“九連環”“大擺隊”“編花寨”“蝴蝶圖”“馬蜂窩”“穿心蓮”“迎春化”“看媳婦”等。

道具服飾

樂亭地秧歌的主要道具有扇子、手絹、菸袋、棒槌等十幾種。其中扇子和手絹占有突出的位置。除特殊人物外,90%的表演者都是右手拿扇子,左手拿手絹,通過扇子和手絹動作的不斷變換表達人們的舞蹈情緒。扇子和手絹的動作主要體現在扇花和絹花上。樂亭地秧歌中的扇花有近百種,絹花有30多種。其中“風擺荷葉”“大鵬展翅”“雨打芭蕉”“仙女下凡”“麻姑獻壽”“翠蓮還魂”“葵花轉蓮”等二十幾種扇花獨具特色。
樂亭地秧歌中的服飾大都借鑑於古裝戲曲,也有些來源於樂亭人日常的生產生活。這些來源於樂亭人生活的服飾帶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如“醬篷樓兒”“蓑衣”“汗褟”“肚兜兒”等。

音樂伴奏

最早的秧歌伴奏音樂是樂亭民歌,後來,秧歌藝人們不斷吸取姊妹藝術的精華,借用了眾多的戲曲曲牌作為秧歌表演的伴奏音樂,民歌曲牌已經所剩無幾。現代,常用的曲牌有【滿堂紅】【柳青娘】【句句雙】【鬼扯腿】【反鵓鴣】【大姑娘愛】等。秧歌吹奏藝人們經過長期的探索、創新,通過變調、變速、加花、減字等變奏形式,使一個母曲派生出更多的秧歌曲,適應秧歌表演中不同速度、不同情緒的需要。
秧歌(樂亭地秧歌)
樂亭地秧歌
樂亭地秧歌的樂器主要分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吹奏樂器:嗩吶和笙;打擊樂器:鼓和鈸。每場秧歌至少有3人吹奏嗩吶,高音(尖兒)、低音(憨兒)互相配合,以增加音樂的厚度。吹奏方法有平吹、超吹、花吹和學舌。鼓和鈸主要用於打擊節奏。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歷史價值
樂亭地秧歌的產生、發展及藝術特徵都與當地的地理環境、社會經濟、風土人情等人文因素的歷史變遷密切相關。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兩次大規模的移民產生了移民文化,這種移民文化融合到了樂亭地秧歌之中。樂亭地秧歌的表演形式不僅表現了樂亭的地域文化特色,而且也是樂亭明代以後歷史沿革的縮影,能使人們從樂亭地秧歌中讀到樂亭的歷史。
秧歌(樂亭地秧歌)
樂亭地秧歌
社會價值
樂亭地秧歌是樂亭先民們在生產生活中創造出的一種舞蹈藝術形式,有著自身的風格和特點,中心主題是表現人們的喜悅心情,是人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娛樂方式和健身方式。它依存於民間的節慶活動,植根於勞動人民之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保護措施

2015年,樂亭縣文廣新局組織樂亭地秧歌搶救性錄製活動,活動持續一周時間,集中錄製樂亭東、西、南、北、中五片不同風格的大場秧歌,用影像記錄下老秧歌藝人的表演。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樂亭縣文化館獲得“秧歌(樂亭地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秧歌(樂亭地秧歌)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樂亭縣文化遺產傳承中心。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3年,樂亭縣舉辦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第四屆樂亭地秧歌名角賽”,來自樂亭縣各鎮鄉(街道辦)的15支秧歌隊60名秧歌愛好者參與表演。
秧歌(樂亭地秧歌)
樂亭地秧歌
2019年,“秧歌之友”樂亭大秧歌聯誼會正式掛牌成立,並舉辦首次展演,來自樂亭縣本地秧歌藝人,聚集樂安廣場進行表演。
衍生作品
樂亭縣文化館曹軒宇報送的攝影作品《樂亭地秧歌》在2015年2月10日至6月20日舉辦的“記住鄉愁——第七屆河北省民俗攝影大賽”中,獲得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