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汾陽地秧歌)

秧歌(汾陽地秧歌)

秧歌(汾陽地秧歌),山西省汾陽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汾陽地秧歌是流傳在山西省汾陽市、孝義市的一種民間藝術,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地秧歌以演唱為主,武場地秧歌以舞蹈為主。汾陽地秧歌起源於唐朝宮廷藝術,後隨汾陽王郭子儀後裔傳往其屬地汾陽栗家莊,逐漸發展而來,汾陽武場地秧歌演員造型奇特,舞蹈形式系由武術動作和式法演變而來,表演套路豐富,變化多端。

2008年6月7日,山西省汾陽市申報的秧歌(汾陽地秧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編號:Ⅲ-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秧歌(汾陽地秧歌)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山西省汾陽市
  • 遺產編號:Ⅲ-2
歷史淵源,起源學說,發展歷程,舞蹈特色,表演形式,舞蹈動作,曲調特徵,道具樂器,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起源學說

唐代宮廷舞變種之說:汾陽民俗研究會會長、作家劉瑞祥認為,汾陽地秧歌由唐代在汾陽民間流傳的宮廷舞演變而來。汾陽城以西栗家莊、堡城寺曾是汾陽王郭子儀的餉田。堡城寺村歷史上也叫郭太尉莊。郭氏家族中餉田的經管人,由長安來到汾陽後,將宮廷中流行的打擊樂舞傳到了栗家莊,並由此發展為汾陽地秧歌。漢以來,民間流傳一種踏地為節,邊歌邊舞的“踏歌”。“踏歌”在唐代分為兩支,一支在民間流行,另一支被加工成宮廷舞蹈。周穆門《武林踏燈詞》曰:“且看燈前村婦艷,插秧先試踏歌聲”。“踏歌”可能是秧歌的前身。栗家莊民間也有,“磕花棒的全憑腿腳哩,打鼓的全憑胳膊哩,篩鑼的全憑‘圪尺’哩”的行話,這說明秧歌在這一代非常盛行。
秧歌(汾陽地秧歌)
汾陽地秧歌
歌頌梁山好漢之說:傳說北宋末年,河北獵戶田虎占據汾州、平陽、潞安等五州五十六縣,並在汾州稱晉王,與北宋對峙。梁山好漢曾來此平亂,汾陽人民仰慕梁山好漢的俠義,於是形成以歌頌梁山好漢為內容的民間舞蹈。汾陽地秧歌中磕棒小生是武松的化身,腰鼓花臉是時遷的扮相,小鑼女子是孫二娘的裝束。田虎在汾陽起造宮殿的事情,汾陽曆代文獻中尚未找到佐證,只在《水滸傳》中有提及,但秧歌的表演形式已經和現代大抵相同。潮州鶯歌也有飾梁山好漢的情節,而且其表演形式與汾陽地秧歌並無太大分別,此外,在山西平定武迓鼓的表演中也有梁山英雄的情節。因此,汾陽民間傳說地秧歌中融入梁山故事並非空談。康保成在《儺戲藝術源流》一書中,明確地談到,“山西汾孝地秧歌也屬於同類”,將平定迓鼓、潮州鶯歌與汾陽地秧歌歸為一類,既有文場也有武場。
祭神禳瘟之說:這一說法源自汾陽地秧歌演員的臉譜常常繪有蠍子、蜘蛛、蜈蚣、蛇、蟾蜍“五毒”的圖案。汾陽地處黃土高原,十年九旱,易遭蟲災禍害。每年人們都要舉行專門的活動,祈神求雨,禳除蟲災。在這些酬神賽享的活動中,人們將滅殺的蝗蟲等屍體送入田間埋,並以舞蹈的形式,以示神聖,表達希冀。明代嘉靖年間,邑人孔天胤在《謝郡侯張公禱雨輒應》中寫道,“笙鼓水龍喧社處,兒童竹馬躍城陰。”正是這一活動的真實寫照。
插秧說:“秧歌是中國農民在從事集體的農作勞動中,為了統一動作、減輕疲勞、增加速率,而集體創作出來的”。這一結論從起源學上對秧歌進行解釋,即秧歌是插秧之歌。清代汾陽提督學政李觀光有這樣的詩句,“載酒鶯啼聞晛睆,插秧人滿滴空濛”。這說明,歷史上汾陽民眾種植水稻並在此基礎上產生秧歌是很有可能的。

發展歷程

形成期:據已故秧歌藝人朱學寬和馬振勝講,汾陽地秧歌形成的時間應在清代之前。《山西戲劇概覽》中明確指出,“祁太秧歌的形成,應不晚於明代末期,它是受汾孝秧歌的影響而產生的,當時屬於踩街秧歌,不在舞台上演唱,唱詞大都是第三人稱的。”據此,在明代晚期,汾陽地秧歌已經形成了,而且不再是以舞為主的形式,已開始在平地演唱。
秧歌(汾陽地秧歌)
汾陽地秧歌
活躍期:20世紀20—30年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汾陽地秧歌最活躍的一段時期。當時活躍在汾陽、孝義一帶的秧歌班不下20個,其傳承以自願為特徵,為社會鬆散型組織,並非家族性傳承。當時收徒授藝、學唱秧歌非常盛行,以胡銀兆(藝名一根胡)最有影響,跟他學唱藝的徒弟很多。汾陽三泉鎮任家堡的朱氏兄弟(藝名五寶、六寶)組織了秧歌班招徒授藝。抗戰時期,汾陽磕板秧歌的演出一度停止,一些秧歌唱手即興編詞,宣傳抗日,多用舊調編新詞,如《八路軍威名震天響》《抗日領袖人人都愛他》等。
繁榮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汾陽地秧歌成為人們慶賀豐收、歡度佳節的文藝形式。20世紀50年代,汾陽縣文化館多次召集汾陽磕板秧歌演唱骨幹進行培訓,並對武場地秧歌的音樂和服裝進行改革,組建“汾孝秧歌”隊,1961年汾陽羅城大隊地秧歌隊參加了山西省民間文藝調演,武場地秧歌首次被搬上了舞台,為了適合舞台調度,對原來“掏場子”套路作了較大的改動,使地秧歌的面貌煥然一新。文革期間汾陽地秧歌曾一度衰竭。文革結束後,再次復興。這一時期全市近200多個村莊有地秧歌隊,也曾有過一個村就有十幾支秧歌隊的紅火景象。
衰落期: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在多元文化的衝擊下,汾陽地秧歌的演出活動越來越困難,許多秧歌班紛紛解散,只有少量村落中的秧歌班進行磕板秧歌的演出。直至2005年後,汾陽文化局開始了對汾陽地秧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這一傳統民間藝術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汾陽地秧歌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就是不配絲弦的乾板腔秧歌。原是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唱的一種民間小調,後隨著武場秧歌的興起,發展為文場地秧歌。唱秧歌的演員,在武場停止表演打奏後演唱,由十二個武場角色和器樂伴奏者輕敲樂器邊,掌握節奏,唱完後武場樂器樂即奏,雙方配合默契,唱角一般不化妝,全憑唱取勝。唱角一般箍上牡羊肚手巾,別一枝紙花,耳朵上吊上兩個染紅的棉花球,當作耳環,頭上插一朵花,扮武生的則反穿老羊皮襖當戲服。文場秧歌大體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過街唱的四六句子,也俗稱過“街板”,由一個人演唱,還有是兩人唱或多人對唱,內容未定。其中,一部分是採用傳統的秧歌小段,一部分是由藝人們自己編創的反映社會現實的小劇目。
秧歌(汾陽地秧歌)
汾陽地秧歌
武場,是十二個角色邊敲打鑼鼓邊按套路進行,可在固定場地表演,也可以邊走邊表演。表演中,除了各自的獨特演技外,地秧歌的隊形變幻也融進了兵家陳勢的演變,有二龍出水、梳辮子、四對面、蛇褪皮、蒜辮子、單勾心、十字花、三十六連勾、剪子股等多種。時間可長可短,有的不重複套路隊行可表演長達三,四個小時。

舞蹈動作

汾陽地秧歌的動作很有特點,它的各種勢法與流傳在當地的武術動作的架勢有密切的關係。除打小鑼的女角外,凡是參加“地秧歌”者,差不多都會兩下拳腳。“汾陽地秧歌”的舞蹈動作豐富多彩。磕花棒的動作剛勁舒展,基本動作有“獅子大開口”“叫棒”“虎勢”“丁字七星步”“金雞獨立”“桿子勢”“旋風腳”“跳馬勢”“餓虎撲羊”“踢腿打虎勢”等。打小鑼的女角婀娜多資,基本動作有“懷中抱月”“天女散花”“坐盤”“挑辮鏈”“篩鑼”等。打鼓子的動作滑稽矯捷,基本動作有“鳳凰單展翅”“鳳凰雙展翅”“串花”“虎勢”“馬勢”“硬翻身”“朝天一柱香”“猴格佬馬蜂”“黑虎拖鞭”“兔刨土土”“野雞串”等。表演隊伍的底功越好,場子掏的就越精彩。

曲調特徵

不管走到誰家門口,都要停下來唱幾句“四六句子”,這叫做“打過街板”。由於唱的都是些恭賀喜慶、滑稽詼諧的詞句,因此,家家戶戶為圖吉利,都要厚備煙茶糖灑來酬謝。人們習慣地稱此為“排街”。當時把這些唱曲兒的歌手稱之為“蠢廝兒”“蠢女子”。汾陽地秧歌曲調淳樸、健康、音調別致,特色鮮明。曲調各有特點,韻味各有不同,有的以曲調優美、秀麗,節奏舒展、抒情性強見長,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鮮明的地方特色。有的則以節奏緊湊、音調簡潔,似說似唱,善於敘事著稱。有的又因曲調較快、活潑,風格清新、開朗,適於載歌舞的表演。
秧歌(汾陽地秧歌)
汾陽地秧歌

道具樂器

地秧歌作為道具的樂器有花棒、小鑼、腰鼓。外圍烘托氣氛的樂器主要有大鑼、大鼓、饒鈸和亮鑼。花棒由兩根長30厘米,直徑為3厘米的棗木木棒削制而成。小鑼形似晉劇小鑼,直徑20厘米,發音尖怪。腰鼓又稱“花鼓”,長33厘米,口徑為15厘米。外面的大鑼口面直徑為40厘米,鑼邊寬3厘米,發音低沉,音色洪厚。大鼓種類不一,大小不等,全由秧歌隊的建制而定,參與的人多就用較大的鼓,參與的人少就用較小的鼓。饒鈸的大小規格不定,只要求兩付饒鈸音色不同即可,為的是在演奏中形成對比。亮鑼的口徑約25厘米,發音要“蘇”,它在其中起間奏的作用,聽起來歡快活潑。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汾陽地秧歌不僅有鮮明的地域特點,濃郁的生活氣息,熾熱的思想感情,獨特的藝術風格,而且還保留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底蘊和古老的民間藝術特色,為汾陽民間傳統文化底蘊增添光彩,對於研究黃河流域農耕文化,探索當地人民娛神崇祀等民俗活動有著重要的價值。
秧歌(汾陽地秧歌)
汾陽地秧歌
傳承狀況
汾陽地秧歌傳人匱乏,技藝日漸簡單化,演出隊伍萎縮,人員老化現象嚴重,亟待搶救。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汾陽市人民文化館獲得“秧歌(汾陽地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汾陽市人民文化館獲得“秧歌(汾陽地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4年,汾陽市文廣新局主辦的活力汾陽·百姓大舞台—讓文化遺產活起來活動在汾陽市城市廣場舉辦,汾陽地秧歌進行了表演。
2017年9月28日,2017山西(汾陽·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覽會在山西省汾陽市開幕,汾陽地秧歌在開幕式上進行表演。
2019年9月13日,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晉陝甘寧秧歌舞創新人才培養》在山西大劇院小劇場舉行匯報演出,演出節目包含汾陽地秧歌為元素的《對·話》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