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撫順地秧歌是在清王朝發祥地撫順地區流傳的一種民間舞蹈。在滿族民間藝術中,地秧歌是具有代表性的藝術表演形式。滿族民間舞蹈歷史悠久,《奉天通志》(卷九十七·禮俗)記錄了唐代時東北靺鞨人(滿族先人)建立的“渤海國”有“踏錘”的舞蹈形式,並將“踏錘”視為地秧歌的起源。明末努爾哈赤在撫順境內崛起,滿族人繼承了先人女真人時期流傳下來的民間“莽式舞”。康熙初年漢人楊賓曾在東北生活過並著有《柳邊紀略》,其中對“空齊”舞的描述像極了漢人之歌舞。從清初開始,“莽式舞”被引入宮廷。《清史稿》卷一百零一(志七十六·樂八)載:“隸於隊舞者,初名‘莽式舞’,亦日‘瑪克式舞’。‘揚烈舞’,亦稱‘慶隆舞’。用戴面具三十二人,衣黃畫布者半,衣黑羊皮者半。跳躍倒擲,象異獸。騎禺馬者八人,介冑弓矢,分兩翼上,北面一叩,興。周旋馳逐,象八旗。一獸受矢,群獸懾伏,象武成……”這些舞蹈動作多從滿族人的生產、生活中來,戰鬥姿容的表現也很充分。這些舞蹈所表現的內容和表演動作在地秧歌中均有再現。
從民間角度看,清朝統一後,東北地區較為安定,滿族民間開始追求豐富的文化生活。在原有民間舞蹈基礎上,兼容並蓄地吸收其他民族民間舞蹈,逐漸形成了現代以走陣為主的表演形式,其角色、裝扮、舞蹈動作都獨具地方特色的地秧歌。流行於遼寧撫順、新賓、清原等滿族聚居區,秧歌是典型的農耕文化型舞蹈形式,而撫順的地秧歌帶有鮮明的滿族文化色彩。在一些史料中,多有對地秧歌的具體描述。《興京縣誌》所稱的“太平歌”,即是撫順地秧歌,是近代史中對撫順地秧歌最直接的記錄。“太平歌”中主要角色也是“達子官”,與《奉天通志》《朝陽縣誌》記載相同。
舞蹈特色
表演時間
舊時,逢征戰勝利、豐收之時、年節喜日表演;現代,通常是在每年農曆的新年春節表演,初一和初二的表演最為熱烈,在元宵節前後,地秧歌的活動進入高潮。有時也在一些重要的節日和節慶活動中表演。
表演程式
舊時,秧歌舞隊集中後首先去“拜廟”,即到本村界內大、小廟宇參拜。遇大廟,舞隊進入廟內表演,如遇小廟,則在廟前表演。在當地秧歌舞隊活動時,如聽到村外鑼鼓聲,得知外村秧歌舞隊前來,達子官要立即率隊出村,一字排開擋在村口。客隊來到面前,兩隊達子官開始“抱見禮”,一般情況下,只對“卡肩禮”或“對膝禮”等,如果客隊對得上,就施滿族最高禮節“抱腰禮”。這時,主隊排成“獅子大張口”陣形表示歡迎,客隊則排成“一字長蛇陣”接“小龍擺尾陣”進入村口。接著又傲“蛇蛻皮陣”返回,雙方達子官重新施禮,客隊再從“獅子大張盯’陣形中逐個“別杖子”穿行進村,兩隊方可一起表演。有的習俗已經漸漸消失,但是“抱見禮”仍是撫順地秧歌中必不可少的演出內容,為了表演“抱見禮”,秧歌舞隊將達子官增為兩名。同時,兩隊穿插在一起歡快起舞充分體現了滿族人民重視禮節、擅長歌舞的民俗民風。
拜廟習俗逐漸消失後,秧歌隊一般只在指定的寬敞平坦場地匯集演出。秧歌舞隊由達子官在前面引導領隊帶路,男左女右排成兩行,拉棍的跟隨其後,其他角色穿行其間。秧歌舞隊入場後先進行“拜茶桌”,即:表演場地正前方設一張高桌,桌上擺放茶水、糖果等食品,主持人(主人)站在茶桌兩旁。秧歌舞隊在茶桌前排列整齊,行滿族禮,反覆三次,俗稱“三拜茶桌”;拜茶桌後,達子宮表演“見禮”——卡肩禮、對膝禮、抱腰禮。克里吐長鞭打場後,達子宮率隊“走”,或日“走大場”。這是地秧歌表演的重點段落。“走陣”多達30餘種,主要的有:六合陣、八卦陣、十字陣、蛇脫皮、八面陣、五股穿心陣等。每場只表演二種、三種或者四種,陣式方面進退很有秩序,具有較強的征戰殺敵的氣氛。由於走陣較多,上、下裝在行進間主要以扇花調動舞姿,男以“抖扇”為主,女以“小擺扇”為主,名日“調扇”;“走陣”後,由上、下裝“圈場”,即:男女演員排雙行走大圈逆時針方向行進。舊時,此時有一人演唱秧歌帽;“圈場”後,轉入雙人即興對舞,稱“二人場”。上裝、下裝“盤旋作勢,更迭起舞”。舞蹈由慢到快,克里吐、傻子、老太太等角包從中穿插,“二人場”在高潮中剎住。這時由下裝表演征戰、狩獵等場面,將表演推向高潮;最後,南達子官率隊高呼“巴圖魯”(滿語:英雄),再致滿族式禮儀,向在場的演員以及觀眾表示謝意,同時伴著“走陣”和“圈場”,多次反覆後,結束。
角色特徵
達子官——俗稱“里韃子”、“太老爺”。舞隊領隊,指揮走陣,以示八旗制度的兵民合一,一般舞隊中有兩個“達子官”。達子官的角色是頭上戴有纓帽,身著箭衣、彩色褲子,外面披有黃馬褂、紅色的戰裙,紮上腰箍,腳踏黑色快靴。手揮蠅帚,斜挎有腰刀。
克里吐——俗稱“外韃子”“和尚吐”。據說:“克里吐”滿語是指牛頭馬面蛇尾之異獸,其存在原因是為表現狩獵的場面,久而久之形成固定人物,他揮鞭打場,維持秩序。克里吐是被抹黑臉的角色,負責開路打場。頭上戴氈帽,身上反穿皮襖和皮褲,斜挎有串鈴,手揮長鞭。
上裝——舞隊中女性角色,人數不限,自由參舞。古時,多為男扮女裝。頭上戴有“花冠”,俗稱“花山”“花樓予”,多為演員自製。花冠鮮花朵朵,蝴蝶翩翩。舊時,裝扮自由,用鮮艷的被面作裙子,以顏色的不同來區分旗屬。現代,多為彩服、彩褲、彩鞋裝扮,手持扇子、手絹。
下裝——舞隊中男性角色,人數不限,自由參舞。古時,裝扮自由,一般頭戴裘帽,身披紅、黃、粉、藍色包袱皮、被面、褥面或彩帶等,以示舞者所屬的旗別。其中,屬白旗的角色一般首粉色服飾。現代,頭戴暖帽,身穿箭衣、彩褲,左肩斜披旗標,腰扎彩帶於左側繫結,穿各色快靴,手持扇子、手絹。
傻子——舞隊中自由耍樂者,相傳為八旗軍中的伙夫。傻子裝扮無限制,只是腰掛野雉、酒壺、刷帚頭等物。
拉棍的——負責聯絡、劃場布陣者。頭戴涼帽,身穿箭衣(各旗著各旗顏色)、彩褲,扎腰箍,穿快靴,手握柳樹棍。
壓陣的——原為舞隊中八大朝臣裝束的人物,逐漸發展為生活中嬉戲的老太太等,舞隊中有很多稱為“壓陣的”在後面進行表演。老太太裝扮喜人,手持“大菸袋”。
伴奏音樂
舊時,地秧歌的伴奏只以打擊樂為主。樂器有大鼓、大鑼、大鈸、中鈸四件,貫穿始終的鑼鼓點為“老三點”,即:“鳳凰三點頭”——登登恰登八一。後來,由於滿漢雜居,引進了嗩吶及漢族秧歌曲牌,鼓手也改為雙棒打法,鼓點由簡到繁。有“雜點”,多為表演前奏,“剎子點”“老三點” “七棒(三步法)” “快鼓點”等在秧歌中進行。常用曲牌:“柳青娘” “句甸雙”等與地秧歌中的“老三點”“七棒”等鼓點交替演奏,增強秧歌感染力。撫順地秧歌採用的伴奏音樂仍是在保留原始地秧歌鼓點音樂的基礎上,融入薩滿祭祀音樂舞蹈中的神歌、神曲以及伴奏鼓點發展而來的。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文化價值
撫順地秧歌所蘊涵的滿族民族特色、民族性格等文化傳統,是滿族動態文化的代表,它世代相傳,體現出鮮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具有見證滿族文化傳統的獨特價值,是研究滿族民問風俗鮮活的標本,是研究滿族歷史的動態資料,對維繫滿族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價值
撫順地秧歌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傳統,更是其民族精神的寄託,因而它是研究滿族政治、經濟、文化特徵的活歷史,具有促進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增進民族團結和促進社會穩定的作用。
藝術價值
撫順地秧歌的獨特藝術風格,是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民問舞蹈不可取代的,展現了滿族人民獨特的文化創造力,是研究滿族民間藝術的活化石。撫順地秧歌是滿族民間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對豐富和完善中國乃至世界民族民間舞蹈史具有較高價值。
傳承狀況
撫順地秧歌在民間流傳久遠。由於環境變化、老藝人數量減少等原因,經常性的撫順地秧歌活動已難於開展,表演的走陣、動作也有逐漸被簡化的趨勢,正瀕臨消亡,需要大力扶持。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撫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撫順地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秧歌(撫順地秧歌)項目保護單位撫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撫順市藝術研究所)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4月22日,由遼寧省旅遊局、錦州市人民政府主辦、錦州市旅遊委、北鎮市人民政府承辦,以“福地鴻運、鎮山花開”為主題的遼寧北鎮第27屆梨花文化節開幕,撫順地秧歌在開幕式當天進行表演。
2018年6月9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活動開幕式在瀋陽故宮通天街二號廣場舉行,撫順地秧歌在開幕式中進行表演。
2018年9月10日至11日,來自中國各地的12支國家級非遺秧歌隊齊聚商河,進行表演,參加匯演的包含遼寧撫順地秧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