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鎮

秦鎮

秦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總人口4.8萬人。秦鎮是西周時的灃都,與鎬京南北相望,曾有九樓十三堡。南北兩樓和一段黃土夯的城牆。秦鎮橋一橋跨兩地,是長安和戶縣的分界。

過了長安,就是秦鎮北口。下一道坡坎,是青石壘就的北樓,不知什麼年月被拆去了。秦鎮叫秦渡鎮,也有叫津的。灃河水豐,尤其是雨季,水流湍急,濁浪滾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秦鎮
  • 別名:秦渡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
  • 電話區號:029
  • 地理位置:鄠邑區東部
  • 面積:40 平方公里
  • 人口:4.8萬人(2002 年)
  • 方言:關中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機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
  • 火車站:鄠邑站
  • 車牌代碼:陝A
  • 特產:秦鎮米麵涼皮
簡介,歷史,秦鎮米皮,布局,規劃,

簡介

【地名】,別名,秦渡鎮。位於西安市鄠邑區東邊,毗鄰長安八水之一的灃河。面積五十多平方公里,人口10餘萬。其具有有上千年悠久歷史,北朝前秦苻堅路過於此設立渡口,故稱為秦渡鎮,簡稱秦鎮。從當時開始周圍自然村慢慢聚合形成一個現在比較大的市鎮。曾因經濟發展迅速,成為西安市的直轄鎮。鎮上有六個村子,秦一村到秦六村;鎮外偕王渭村,牛東村,扶托村,崔家灣等十六個自然村。秦鎮因其秦鎮大米麵皮而聞名全國,是為西安著名小吃之一。
歷史上秦鎮被高達4,5米的土城牆圍繞,城外有壕,一則防水災,二則防匪,迄今為止秦鎮南城門依然存在,成為遠近聞名的古蹟。鎮內分為五樓十八堡,其所轄扶托村始於商周時期,現為國家文物重要保護村。

歷史

秦鎮是陝西關中聞名遐邇的歷史名鎮。史有“周豐宮 ” 之稱, 《 古今圖書集成 》載,“秦渡即古豐地,灃水之西岸,豐舊城在焉”,鎮北五里的“周文王靈台”就是歷史的見證。公元 401 年,後秦皇帝姚興由西域迎天竺高僧鳩摩羅什來長安逍遙園即鄠邑區草堂寺譯經地灃河設渡,秦鎮由此而得名。
早前戶縣(現西安市鄠邑區)轄屬鹹陽,長安轄屬西安,跨越兩縣之間的橋無人修,人們過往要么靠木船擺渡,要么是走那曲折而窄的石板橋。石板橋不足兩米寬,折折彎彎橫過河去。要是集日,有架子車擋道,行人就難以通行。有時兩頭的架子車對面而來,互相頂起牛,誰不讓誰,趕集的人過不去,回不來,只好坐擺渡船,或者繞行十多里路走梁橋。梁橋是清朝都督梁化鳳修的。
梁化鳳幼時讀書,時常從灃河過,那時,河中只有一溜兒大石,遇到雨天漲水,就無法行走。梁化鳳武進士後,官位越做越大,順治17年,官至左都督,加太子太保江南提督。梁化鳳就在自己經常過往的灃河上修了一座橋,後人就把他稱梁橋,或者梁家橋。過梁橋,去看排場的梁家大院。據說他們家還保存著十幾道聖旨。
至今 1600 多年,是歷朝歷代繁華的交通商賈重鎮。 悠久的歷史文化、地處大都市西安近郊、與長安相鄰的區位優勢,使秦鎮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贏得了機遇, 1995 年被確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西安市綜合改革試點鎮。 2004 年又被列為省級重點建設鎮。
2002 年,毗鄰的牛東鄉撤鄉併入秦鎮,秦鎮成為轄區總面積 40 平方公里、 55 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 4.8 萬人口、 5.7 萬畝耕地的大鎮。鎮內有西戶公路、西漢高速公路和縣級四條主幹道縱橫穿越,交通便利。文化教育事業發達,有 16 所國小,三所國中,職業中專和普通高中各 1 所。醫療衛生條件較好,有兩所醫院,村村都有醫療站或私人診所。
鎮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兼有果林、瓜類和其他多種經營。地下水資源充沛,屬關中平源井灌區。
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目前有各類企業 2441 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 47 個,集體企業 30 個,有限公司 10 個,私營企業 61 個,其它企業 2340 個。主要產業已由過去的單一的農產品發展到現在的機械製造、產品包裝、化工建材、橡塑製品、電力、印刷、電子、服裝、麵粉、環保餐具,以及農民畫、麥稈畫等工業旅遊產品。鎮工業總產值增長幅度近三年連續保持 10 %左右, 2003 年達到 4.007 億元,入庫稅金 949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000 余元。
秦鎮黨委、政府堅持與時俱進,把發展作為執行政興鎮的第一要務,確定今後的發展思路是:發揮古鎮優勢,以城鎮建設為龍頭,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打造省級明星示範鎮。基本目標是:在現有基礎上,沿西戶公路“軸線擴展”,把城區向西輻射延伸十公里至西漢高速路口,與戶縣灃京工業園相接,鎮城區面積為 4 平方公里,形成秦戶經濟走廊;同是不斷擴大鎮域內四條主幹路交叉十字形成的四個商業區;並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沿路發展六大基地,把種養業做大做強;開發灃河沿岸商住旅遊區,建設玉佛寺旅遊業亮點;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推動全鎮精神文明建設。從而使秦渡古鎮煥發出新的生機,實現二次創業,再現“西周灃京勝地”、“明清集貿活動勝於縣城”的歷史輝煌,重振古鎮雄風。

秦鎮米皮

西安市首批3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經西安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其中就有秦鎮米皮
秦鎮米皮是陝西戶縣秦鎮的著名特色小吃。秦鎮米皮用當地出產的一種秈米製成,製作工序包括泡米、磨漿和蒸製。師傅當著顧客的面,用一把幾十斤重的大刀把整張的米皮切成細條,拌上特製的辣椒油(叫“油潑辣子”)、醋和鹽,加上黃瓜絲和豆芽,一碗碗看來紅通通、吃來“筋、薄、細、軟”、涼爽可口的秦鎮米皮就可以上桌了食用了。
米皮米皮
秦鎮米皮,陝西涼皮“四大花旦”之一,因產於西安戶縣秦鎮而得名,又叫秦鎮涼皮,以大米為主料蒸製而成。
長期以來,在關中地區流傳著“乾州的鍋盔岐山的面,秦鎮的皮子繞長安”的俗語。可見,秦鎮米皮很早以前就與乾州鍋盔岐山臊子麵齊名為關中地區三大著名麵食。
秦鎮位於西安鄠邑區灃河西岸,這裡曾是西周的京畿之地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盛產優質稻穀。用這裡出產的稻穀磨漿製成的米麵皮子,以色白光潤、筋薄細軟、柔韌爽口而著稱。
相傳,關中大旱,灃河缺水,鄠邑區秦鎮一帶稻子乾枯。百姓心急似火,官府還催逼納貢大米。人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田裡好不容易才長出了稻穗。可收割後,碾出的大米又小又乾巴,根本沒法向秦始皇納貢。大家正在發愁的時候,有個叫李十二的,用這種米碾成米麵,蒸出了麵皮。李十二帶著麵皮,和納貢的人來到鹹陽。秦始皇見貢米又少又差,傳旨問罪,李十二急忙跪奏道:“此米雖差,卻能制出佳肴,今奉上麵皮,望萬歲御品。”秦始皇吃了麵皮,頗感味道稀奇,他不但赦了眾人之罪,還讓李十二天天蒸上幾張麵皮供他食用。後來,秦鎮米皮就成了享譽方圓的名小吃。

布局

秦鎮的布局很是特別,如秦鎮人的心性兒,自然拙樸。街上無一處規整,屋舍沒一家類同。門是一律兒的板式,窗是一律兒的格子,但因造屋的先後不同,屋深參差,屋脊錯落,街巷依坡取勢,依河取勢,曲里拐彎,斜斜拉拉,反倒構成了秦鎮獨到的風格。秦鎮逢單日為集,是男人們逞強女人們張揚的時候。不論男女老少,個個花枝招展,喜眉笑臉地齊聚於老鎮古街,呼聲、喊聲、叫賣聲、討價還價聲……雜成一片,把窄狹的街巷呼呵得搖搖晃晃。

規劃

不久的將來,在西安的西南方向,西安高新區新區將拔地而起。2012年出台的《西安高新區新區總體規劃(草案)》中提到這一點。
據介紹,西安高新區新區總體規劃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具體落實,是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的重要舉措。
2011 年 11 月14日,西安市政府同意了高新區的擴區請示。2012年2月底,相關專家對高新區的擴區進行調研。
根據《西安高新區新區總體規劃(草案)》,高新區新區的規劃定位為創新之城和科技之都,以培育國際化、外向型高端生產性服務職能為主,打造一個產業與居住互融,生態文化休閒與園區建設共贏的高科技創新型新城。新區建成後,高新區面積將擴展至200平方公里。東接西灃公路,南接新環山公路,北接西漢高速,西接鄠邑城區。其中,秦鎮依著灃河,在這次擴區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腳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