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體育其體育運動項目之多、運動技藝難度之高、體育活動場面之大,均超過西漢時代,在老子學派和方士中有不少人積極利用導引作養生手段,當今體操中的一些基本動作,在《導引圖》中大抵也能見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漢三國體育
- 秦:前221~前206
- 西漢:前 206~公元24
- 東漢:25~220
發展歷史,導引術,蹴鞠與擊鞠,蹴鞠的盛行,擊鞠的出現,百戲,手搏,劍術,投壺,圍棋,民間體育活動 ,總結,
發展歷史
秦(前221~前206)統一中國後,曾採取一系列鞏固統一的重大措施。但是焚書坑儒、銷毀兵器等苛暴政治對體育的發展造成障礙。在秦王朝統治的15年中,雖然醫學、養生術得以保留,樂舞、角牴戲不絕於宮廷,但整個體育活動,特別是民間體育處於低潮。
西漢(前 206~公元24)初,統治者實行休養生息與獎勵農耕的政策,這為體育的振興開闢了廣闊的前景。《史記·律書》記載:“文帝時,會天下新去湯火,人民樂業”,雖“年六七十”的老翁,亦“游敖嬉戲如小兒狀”,便是一個明證。西漢中葉,國力日益強盛,文化藝術繁榮發達。武帝時,體育全面勃興,導引、蹴鞠、投壺、百戲、棋類、田獵和民間遊戲等均得到恢復和發展並有對外交流活動;昭、宣二帝時,體育活動一直盛行不衰。至西漢後期和新莽時期,由於經濟衰退,政治腐敗,加之文化思想領域的尊經復古,體育發展又受到不利影響。
東漢 (25~220)時期,社會生產力較西漢有所提高,農業、手工業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體育的發展。其體育運動項目之多、運動技藝難度之高、體育活動場面之大,均超過西漢時代。東漢末年,各地豪族勢力擁兵割據,經多年混戰,形成魏、蜀、吳三國(220~280)。此一時期,由於軍事鬥爭激烈,各國極重武備。廣泛練兵習武,促進了武藝的提高,然而,頻繁的戰爭卻嚴重地妨礙了一般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
西漢(前 206~公元24)初,統治者實行休養生息與獎勵農耕的政策,這為體育的振興開闢了廣闊的前景。《史記·律書》記載:“文帝時,會天下新去湯火,人民樂業”,雖“年六七十”的老翁,亦“游敖嬉戲如小兒狀”,便是一個明證。西漢中葉,國力日益強盛,文化藝術繁榮發達。武帝時,體育全面勃興,導引、蹴鞠、投壺、百戲、棋類、田獵和民間遊戲等均得到恢復和發展並有對外交流活動;昭、宣二帝時,體育活動一直盛行不衰。至西漢後期和新莽時期,由於經濟衰退,政治腐敗,加之文化思想領域的尊經復古,體育發展又受到不利影響。
東漢 (25~220)時期,社會生產力較西漢有所提高,農業、手工業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體育的發展。其體育運動項目之多、運動技藝難度之高、體育活動場面之大,均超過西漢時代。東漢末年,各地豪族勢力擁兵割據,經多年混戰,形成魏、蜀、吳三國(220~280)。此一時期,由於軍事鬥爭激烈,各國極重武備。廣泛練兵習武,促進了武藝的提高,然而,頻繁的戰爭卻嚴重地妨礙了一般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
秦漢三國時期正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建立,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人民生活較長時期的相對安定,為體育的發展、特別是兩漢體育的勃興,創造了有利條件。
導引術
導引的發展秦漢時期,醫學的進步,直接帶動了導引術的發展。
導引療病 《內經》中總結導引療法的適應症有“痿、厥、寒、熱”和“息積”,臨床配合“按喬”(按摩)進行;還提到以熨藥、導引配合治療筋病。東漢名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強調以“導引、吐納、針灸、膏摩”治療四肢“重滯”症。在保留了華佗一些佚文的《中藏經》中也指出:“導引可逐客邪於關節”;“宜導引而不導引,則使人邪侵關節,固結難通”。漢代醫家對導引療病的認識逐步加深,使用導引療法的範圍也愈益擴大。
導引養生 導引在養生方面的套用也有新的進展。在老子學派和方士中有不少人積極利用導引作養生手段。如:漢初張良“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乃學辟穀、道《導》引、輕身”(《史記·留侯世家》);李少君、東方朔等人以“導氣養性”(《論衡·道虛》);後漢人矯慎“仰慕松、喬導引之術”(《後漢書·逸民列傳》)。“導養”之風,東漢盛於西漢,《後漢書·方術列傳》中講到的許多方士都是精於導引的養生家。這些人對導引的發展無疑是有貢獻的,但其“導養”的目的是希冀“長生不老”做神仙,因此,當時流行的導引行氣之類也摻入了一些神秘玄虛的東西。
西漢帛畫《導引圖》 西漢時已有導引專著出現,如《漢書·藝文志》中即列入《黃帝雜子步引》12卷(“步引”即步式導引)及《黃帝岐伯按摩》10卷。但這些書早已失傳。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帛畫《導引圖》(見彩圖),乃是了解漢代導引發展的極其珍貴的資料。《導引圖》中有彩繪的44個各種人物做各類導引的形象。每個圖象均為一獨立的導引術式,圖側並有簡單的文字標出名目。這幅《導引圖》充分反映了當時導引術式的多樣性。從導引的功能方面看,既有用於治病的,也有用於健身的。從肢體運動的形式看,既有立式導引,也有步式和坐式導引;既有徒手的導引,也有使用器物的導引;既有配合呼吸運動的導引,也有純屬肢體運動的導引;此外,還有大量摹仿動物姿態的導引。當今體操中的一些基本動作,在《導引圖》中大抵也能見到;也可以說這是迄今所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體操圖樣(圖1)。 五禽戲 早在西漢時代就有以動物姿態命名的導引術式。在《淮南子·精神訓》中曾提到“熊經”、“鳥伸”、“鳧浴”、“蝯蠼”、“鴟視”、“虎顧” 6種名目,即後人所謂“六禽戲”。東漢末,華佗在繼承前人有關導引的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創編了“五禽戲”。華佗所編“五禽戲”的動作早已失傳, 後世所傳“五禽戲”為後人所編。然而華佗創編“五禽戲”的影響,卻至今猶存(見五禽戲)。
導引療病 《內經》中總結導引療法的適應症有“痿、厥、寒、熱”和“息積”,臨床配合“按喬”(按摩)進行;還提到以熨藥、導引配合治療筋病。東漢名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強調以“導引、吐納、針灸、膏摩”治療四肢“重滯”症。在保留了華佗一些佚文的《中藏經》中也指出:“導引可逐客邪於關節”;“宜導引而不導引,則使人邪侵關節,固結難通”。漢代醫家對導引療病的認識逐步加深,使用導引療法的範圍也愈益擴大。
導引養生 導引在養生方面的套用也有新的進展。在老子學派和方士中有不少人積極利用導引作養生手段。如:漢初張良“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乃學辟穀、道《導》引、輕身”(《史記·留侯世家》);李少君、東方朔等人以“導氣養性”(《論衡·道虛》);後漢人矯慎“仰慕松、喬導引之術”(《後漢書·逸民列傳》)。“導養”之風,東漢盛於西漢,《後漢書·方術列傳》中講到的許多方士都是精於導引的養生家。這些人對導引的發展無疑是有貢獻的,但其“導養”的目的是希冀“長生不老”做神仙,因此,當時流行的導引行氣之類也摻入了一些神秘玄虛的東西。
西漢帛畫《導引圖》 西漢時已有導引專著出現,如《漢書·藝文志》中即列入《黃帝雜子步引》12卷(“步引”即步式導引)及《黃帝岐伯按摩》10卷。但這些書早已失傳。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帛畫《導引圖》(見彩圖),乃是了解漢代導引發展的極其珍貴的資料。《導引圖》中有彩繪的44個各種人物做各類導引的形象。每個圖象均為一獨立的導引術式,圖側並有簡單的文字標出名目。這幅《導引圖》充分反映了當時導引術式的多樣性。從導引的功能方面看,既有用於治病的,也有用於健身的。從肢體運動的形式看,既有立式導引,也有步式和坐式導引;既有徒手的導引,也有使用器物的導引;既有配合呼吸運動的導引,也有純屬肢體運動的導引;此外,還有大量摹仿動物姿態的導引。當今體操中的一些基本動作,在《導引圖》中大抵也能見到;也可以說這是迄今所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體操圖樣(圖1)。 五禽戲 早在西漢時代就有以動物姿態命名的導引術式。在《淮南子·精神訓》中曾提到“熊經”、“鳥伸”、“鳧浴”、“蝯蠼”、“鴟視”、“虎顧” 6種名目,即後人所謂“六禽戲”。東漢末,華佗在繼承前人有關導引的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創編了“五禽戲”。華佗所編“五禽戲”的動作早已失傳, 後世所傳“五禽戲”為後人所編。然而華佗創編“五禽戲”的影響,卻至今猶存(見五禽戲)。
蹴鞠與擊鞠
蹴鞠的盛行
蹴鞠亦稱蹋鞠,戰國時期已在齊、楚兩國城鎮流行。秦統一全國後,這種活動曾一度低落。到了漢代蹴鞠又逐漸興盛起來。《鹽鐵論·國疾》中說:“里有俗,黨有場,康莊馳逐,窮巷蹋鞠”,即反映了這種盛況。漢代宮苑內一直有蹴鞠活動。在漢代皇帝中,以武帝、成帝最愛踢球。在“貴人之家”,“蹋鞠鬥雞”也很普遍。更有“雞鞠之會”供他們娛樂消遣。有的達官顯貴還專門收養蹴鞠能手和劍客,以供取樂和驅使。在貴族中亦有自建蹴鞠場的。陸機《鞠歌行序》中說,在東漢“伏波將軍” 馬援的兒子馬防的宅第中,“鞠城彌於街路”。自西漢以後,由於軍制演變,步兵大量興起,蹴鞠亦作為鍛鍊士兵體質、體能和意志的手段而受到重視。劉向《別錄》說:“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這反映了寓軍事訓練於競技娛樂的實際情況。因此,《漢書·藝文志》將“蹴鞠二十五篇”附於“兵技巧十三家”類。漢代軍隊中蹴鞠極為活躍。《別錄》說:“今軍無事,得使蹴鞠”。說明在相對和平的時期軍內經常開展蹴鞠運動。當時,設在宮苑內的“鞠城”,便是羽林軍舉行蹴鞠競賽並定期校閱的場所。“三輔離宮”的蹴鞠場地也主要是供軍內蹴鞠之用。即使在戰爭期間,蹴鞠仍是軍中的體育運動項目。《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及《漢書·霍去病傳》都記載了漢軍在塞外行軍宿營時,統帥帶頭“穿域蹋鞠”,以振奮士氣的事例。 漢末三國之際, 蹴鞠的開展仍較普遍。《會稽典錄》說:“三國鼎峙,年興兵革,士以弓馬為務,家以蹴鞠為學。”關於漢代的蹴鞠競賽方法與要求,東漢人李尤的《鞠城銘》中有所記述:“圓鞠方牆,仿象陰陽;法月衡對,二六相當;建長立平,其例有常;不以親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轉引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這裡全面涉及到蹴鞠的用具、場地、隊長、裁判、比賽規則、裁判員與運動員的道德作風諸方面,反映了當時的蹴鞠競賽已有較為完備的規章。
擊鞠的出現
擊鞠即騎在馬上持棍擊球的運動(近似現代馬球運動)。有關擊鞠的最早記載,見於公元 3世紀曹植所寫《名都篇》。詩中描寫“京洛少年”身著鮮麗的衣裝,挾弓佩劍,一清早就去郊外鬥雞玩樂,繼而“走馬長楸間”、“長驅上南山”行獵。獵罷歸來即列坐長筵。之後,又“連騎擊鞠壤”(在擊鞠場地跑馬),直至“白日西南馳”才停息。詩中還形容“京洛少年”們的騎術達到了“巧捷惟萬端”的熟練程度。其寫作時間當在曹丕代漢 (220)前後。由此推知,擊鞠這種活動至遲在東漢晚期已經出現。唐代詩人蔡孚曾在《打球篇》里對東漢時代洛陽的擊鞠競賽作過這樣的描繪:“德陽宮(東漢宮殿名)北苑東頭,雲作高台月作樓;金錘玉鎣千金地,寶杖佩文七寶球。”詩中還把曹植《名都篇》中的“走馬長楸間”引為典故。蔡孚的《打球篇》顯然是參考了當時尚未散佚的漢代典籍寫成的。
百戲
“百戲”中的體育活動百戲又名 “角牴戲” 、“大觳抵”、“角牴奇戲”,有時也簡稱“角牴”。它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體育的綜合表現形式,其內容極為龐雜,舉凡歌舞雜奏、雜技幻術、角力較武等等,均包括在內 (圖2)。西漢中葉以後,“百戲”十分盛行。《漢書·武帝紀》載:元封三年(前 108)“春,作角牴戲,三百里內皆(來)觀”。又載:元封六年(前 105)“夏,京師民觀角牴於上林平樂館”。這兩次盛會都是在武帝時期舉行的。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百戲”開始用於招待外賓。《漢書·西域傳》載:孝武之世,“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舞名)、都盧(緣竿)、海中碭極(樂舞名)、漫衍魚龍(假形戲)、角牴(此指角力)之戲以觀視之”。這雖有顯示國力的一面,但也大大促進了中國各民族之間和中國與外國之間的文化、藝術、體育的交流。西漢時期,“百戲”的內容相當豐富。比較定型化的項目主要有:繩技(又名走索、履索、高?)、緣竿、戴竿、戲車、舞輪、弄丸劍(又名跳丸劍)、扛鼎、轉石、沖狹、燕濯、騎術、安息五案、擲倒疊案、魚龍曼衍(包括魚戲、龍戲、虎戲、舍利戲、大雀戲等等)、吞刀吐火,以及各色舞蹈。此外,“百戲”中也常有角力、摔跤一類競技,亦稱角牴戲。從健身的角度看,“百戲”中許多項目屬於體育活動。如:繩技是一種高難度的平衡運動;緣竿可練習力量,靈巧;弄丸劍是拋接小球或短劍的遊戲;扛鼎、轉石是大力士表演;沖狹、燕濯是用魚躍動作完成的;安息五案與擲倒疊案技是在多層的案上完成倒立和筋斗等動作。又如舞蹈中的巴俞舞、七盤舞、折腰舞等,對身體素質的要求較高。而蹋鞠舞、劍戟舞等則類似體操、武術與舞蹈的結合。至於“百戲”中的騎術,角牴更是典型的運動項目。秦漢時代,角牴在各族人民中都有較普遍的開展,其形象見於不少出土文物。1957年,湖北省江陵縣鳳凰山出土的木篦,其上部的弧形背面即繪有彩色角牴漆畫。在河南密縣打虎亭 2號東漢晚期墓的壁畫上,也可見到角牴形象,這種角牴,同後來日本的相撲十分相似。(見彩圖) 武藝的演進秦漢三國時期,徒手或使用各種兵器的武藝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這種發展表現為攻防格鬥技能的提高,用於娛樂、健身的雛形套路陸續出現,一些武藝專著也先後問世。從體育的角度看,當時發展較顯著,史籍記載較多的武藝項目,主要有手搏、劍術與射箭等。
手搏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有“拳勇”一詞,但到秦漢三國時尚無“拳術”這一專門的名稱,意思與之相近的有"卞"、“手搏”。《漢書·哀帝紀》中說:“孝哀雅性不好聲色,時覽卞射武戲。”蘇林註:“手搏為卞,角力武戲也。”可知手搏與角力並非一回事。《漢書·藝文志》的兵技巧類中,記有“手搏六篇”(已亡佚)。這說明,漢時手搏已發展為具有多種方法相搏的專門技能。手搏,即徒手搏擊之意,後世的拳術,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曹丕《典論·自敘》說:“宿聞(鄧)展善有手臂,曉五兵, 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當時即有徒手與短兵交手的“空手入白刃”一項,可知其技藝已達到相當水平。
劍術
劍術漢代以後,劍在戰場上的作用逐漸為環柄長刀所代替,但劍術作為健身、競技的武術項目,卻有了較大的發展。當時, 比劍之風頗盛(圖3)。《漢書·淮南衡山北濟王傳》說及淮南王劉安的太子與一個名叫雷被的人比賽劍術,“被一再辭讓,誤中太子”,遂引起軒然大波。魏文帝曹丕是一位擊劍能手,他在《典論·自敘》里介紹了自己學劍的經過和東漢時代一些傳劍的名師,同時還生動地記述了他同奮威將軍鄧展在一次宴會中的劍術比賽:“時酒酣耳熱,方食芉蔗,便以為杖(以芉蔗代劍)。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為之。余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腳鄛,正截其顙,坐中驚視。”當時劍術之精妙,從曹丕這次比劍中可見一斑。兩漢三國時,有關劍和刀等短兵交手的理論統稱“劍道”。《漢書·藝文志》里記有“劍道三十八篇”,可惜早已失傳。 射法 秦代以後,禮射漸衰,戰射很受重視。漢時已有大量射法專著出現,僅《漢書·藝文志》就載 8種之多:《逢門射法》20篇、《陰通成射法》11篇、《李將軍射法》3篇、《魏氏射法》6篇、《強弩將軍王圍射法》 5篇、《望遠連弩射法具》15篇、《護軍射師王賀射書》5篇、《蒲苴子弋法》4篇。這些書雖已失傳,但觀其書名,可知為用於陣戰的射法。兩漢三國時,精於射法的人很多。如著名的“飛將軍”李廣,平時“專以射為戲”弦不虛發。史籍中還記載了董卓“左右馳射”,呂布“轅門射戟”,曹操“手射飛鳥”,曹丕“八歲能騎射”,太史慈“猿臂善射”等等。足見當時武勇人物多長於射法。
投壺
西漢中葉以後,投壺進一步遊戲化。據《西京雜記》載:“武帝時,郭舍人善投壺”,他開始採用一種新投法,一是“以竹為矢,不用棘也”;二是壺中不盛小豆。這樣,竹矢投入壺內,便立即反彈出來;投者接矢在手,繼而再投入壺內。如此一投一反,連續不絕。這種方法,打破了“古之投壺,取中而不求還”的限制,也取消了一些繁瑣的禮節,大大增強了投壺的娛樂性,其難度也隨之加大。
圍棋
圍棋漢魏之時,文人學士中弈風漸盛,如馮翊、岐道、王九真、郭勃等,都是當時名手。史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觀人圍棋,局壞,粲為復之。棋者不信,以帊蓋局,使更以他局為之。用相比較,不誤一道”(《三國志·魏書·王粲傳》),當時傳為棋壇趣聞。
東漢人李尤在他的《圍棋銘》中說:“局為憲矩,棋法陰陽,道分經緯,方錯列張。”從漢墓出土的石制圍棋盤看出,當時的棋盤已有縱橫各17條線的。
東漢人李尤在他的《圍棋銘》中說:“局為憲矩,棋法陰陽,道分經緯,方錯列張。”從漢墓出土的石制圍棋盤看出,當時的棋盤已有縱橫各17條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