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燕濯
- 拼音:yàn zhuó
- 實質:雜技
- 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
燕濯-發展過程,雜技,秦始皇,兩漢時期,隋唐時期,雜技俑,民間,
燕濯-發展過程
雜技
雜技是中國最古老的藝術之一,古代雜技亦作“ 雜伎 ”。在古代一直成為主要的娛樂項目之一。雜技在秦漢時期稱百戲,隋唐時叫散樂,唐宋以後為了區別於其他歌舞、雜劇才改稱雜技,在我國古代文獻中,很早就有關於雜技的記載。如《列子·說符》中寫道:“宋有蘭子者,以技於宋元(公)……弄士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說的就是“跳丸劍”一類技藝表演。戰國時,競技類的項目已形成,種類日益增多,各國的統治階級以歌舞、雜技和說唱表演助興,已成為一種時尚。如今,在全國各大古玩店及部分博物院依然能見到雜技俑的身影。
秦始皇
統一六國後,十分重視對藝術品的蒐集整合,不僅把各國諸侯的鐘鼓搬到鹹陽宮中,而且把六國諸侯宮廷中善於歌舞的藝人集中於鹹陽,統稱“角牴俳優之戲”。《史記·李斯列傳》還記述了秦二世曾經在甘泉宮看角牴戲(即摔跤)的情形。1999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園的東南角又發現了十餘件如真人般大小的百戲陶俑,更證實了此時百戲雜技已登上秦皇宮的大雅之堂。
兩漢時期
雜技技藝得到進一步發展,包括倒立、柔術、逆行連倒、跳丸劍、耍壇、扛鼎、頂竿、走繩等雜技、雜舞和俳優歌舞雜奏、幻術、鬥獸以及傀儡藝術等都極為興盛。《漢書·徐樂傳》曰:“帷幄之私,俳優侏儒之笑。”《漢書·武帝紀》記載:“元封三年春作角牴戲,三百里內皆來觀。”東漢張衡在《西京賦》中說:“臨迥望於廣場,程角牴之妙法。”“烏獲扛鼎,沖狹燕濯,胸突 銛鋒;跳丸劍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形象地描寫了摔跤、舉重、爬高竿、跳丸劍、走繩索等表演場景。漢代的壁畫、磚刻、石刻畫像、陶俑等對百戲雜技也都有更真實的反映。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的雜技無論種類、技藝,均比以前有所發展、創新,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它是上起宮廷下至民間舉行慶典、宴飲的助興娛樂節目。《通典》記載: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為賓厥乾來朝所演雜技有 “舍利、繩柱等,如漢故事。又為夏育扛鼎,取車輪、石臼、大盆器等,各於掌上而跳弄之。並二人戴竿,其上舞,忽然騰透而換易。千變萬化,曠古莫儔”。《資治通鑑》中說:大業六年(610年)正月十五日,諸蕃酋長雲集洛陽,隋煬帝於端門街盛陣百戲雜技。戲場周圍五千步,執絲竹者一萬八千人,“聲聞數十里,白昏至日,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巨萬”。
唐永徽二年(651年)二月,高宗御安福門樓觀賞百戲雜技。開元元年(713年),太上皇睿宗與玄宗御門樓觀燃燈,晝夜達一月之餘。《明皇雜錄》中記載,開元天寶年間,天下太平,雜技盛行。每酺宴,便“大陣山車、旱船、尋撞、走索、丸劍、角牴、戲馬”。雜技在民間也很盛行,當時的唐京城長安有專門的雜技班子收費演出。乾符元年(874年)唐僖宗將懿宗時期被貶的宰相劉瞻任命為刑部尚書時,長安城內市民用錢僱請百戲雜技以示慶賀。
雜技俑
漢代倒立俑,黑陶,高12.3厘米,圖中下面的兩人背對背,頭部後仰直體倒立,一條腿伸直,另一條腿彎曲相交成拱形,第三人頭部後仰緊貼後背,雙手分別握住下面兩人相交的腳脖,屈體倒立,雙腿微彎。不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這組倒立俑,不僅動感十足,而且姿勢十分優雅,可與當今體操運動員和雜技演員相媲美。
唐代倒立俑,紅陶,高11厘米,頭戴氈帽,上身穿對襟衣,下穿長褲,雙手用力撐地,面部朝前,下齶著地,雙腿向上彎曲,形體優美。
漢代柔術俑,灰陶,高3.7厘米,雙腿成跪姿,雙手在身後交叉,頭部向後扭轉了180度,仔細觀察這種柔術,形體之軟,柔技之高,真讓人不可思議。
漢代手技耍弄俑,釉陶,高10.3厘米,頭戴冠帽,雙腿跪姿,右手彎曲下垂,左手彎曲上舉,邊唱邊耍弄手中所持之盤。
漢代登桿俑,紅陶,高5.9厘米,體態輕柔,似莫高窟中的飛天仙女一樣。
漢代馬技俑,釉陶,高22.6厘米,馬俑造型生動,前蹄高高彎起,像隨音樂舞蹈姿勢。馬背上駕馭舞馬者,身著寬袖裳,腳蹬氈靴,雙臂彎曲,兩手合攏於胸前,似正向觀眾致意。
漢代鬥雞俑,紅陶,高9.1厘米,此人懷中抱著一隻雞,他的正前方站有一隻雞,正準備放開懷中之雞,進行鬥雞比賽。
民間
收藏家珍藏的這組漢唐雜技陶俑很好地再現了漢唐雄風,有很高的收藏觀賞價值,是十分難得珍貴的古代雜技俑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