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減災:災害應急管理與非工程減災》是2011年9月1日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蘊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學減災:災害應急管理與非工程減災
- 作者:崔蘊傑
- 出版時間:2011年09月01日
- 出版社:中國城市出版社
- 頁數:464 頁
- ISBN:9787507424805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科學減災一般指本詞條
《科學減災:災害應急管理與非工程減災》是2011年9月1日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蘊傑。
創新公共服務工作機制,促進防震減災相關產業發展。五是加強地震科技支撐,包括強化科技攻關,繼續實施地震科技創新工程,開展相關物理模型和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做好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站以及局屬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野外...
青海格爾木青藏高原內部地球動力學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經中國地震局批准正式成立。深入推動防震減災科技攻關,防震減災骨幹人才、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二)發展環境。“十四五”時期,做好全省防震減災工作機遇和挑戰並存。1.發展機遇和有利...
數字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災害數據資源存在共享不足、整合利用不夠等問題,亟待建設全省應急管理“一張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科學化、標準化、數位化、精準化程度尚待提高。災害應對準備有待強化。“城市高風險、農村不設防”的狀況尚未得到...
近年來,中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減災的法制和體制、機制建設,努力推進減災各項能力建設,大力倡導減災的社會參與,積極開展減災領域的國際合作,不斷推進減災事業發展。基本情況 中國的減災行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科學規劃實施災後恢復重建,在多災易災地區加強基層避災點等防災減災設施建設。4.最佳化結構布局,提升救災物資保障能力。 健全國家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推進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新建和改擴建工作,重點在交通樞紐城市、人口密集區域、易發生重...
實施雲南場區市縣群測群防能力提升工程,加深對大陸強震孕育發生環境和孕震過程的認識,總結大陸強震短臨異常特徵和地震科學規律,探索大陸強震的致災機理。(五)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技術,依託國家...
《“十四五”公共安全與防災減災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是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十四五”期間公共安全與防災減災領域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科技部、應急...
增強地震科學基礎研究的原始創新能力,改善地震科學研究的軟硬體設施,建設結構合理的科技人才隊伍,保障地震科技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加強防震減災重大科技問題的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研究、防震減災基礎性工作和科技條件平台建設,全面提高防震...
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海洋減災分中心成立於1996年1月15日,是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的一個分支機構,由中國科學院所屬的海洋研究所聯合組成,掛靠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宗旨 和任務是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在海洋減災中的綜合優勢,開展國家重要...
2015年5月12日是中國第七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科學減災 依法應對”,5月11日至17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為做好2015年防災減災日各項工作,經國務院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突出“科學減災 依法應對”主題,紮實開展防災減災...
防震減災科學普及進一步深化。發布實施《中國小防震減災示範學校評價規範》地方標準,創建了一批國家和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科普教育基地,建成了一批國家和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社區、綜合減災示範社區,認定濮陽縣等5個省級防震減災示範縣...
五是科學技術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對自然災害發生、發展機理和演變規律的研究進一步深入,災害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應急處置等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遙感、衛星導航與通信廣播等技術在重特大自然災害應對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關防災減災科研...
《科學減災:災害應急管理與非工程減災》是2011年9月1日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蘊傑。內容簡介 減災的目的是要提高減輕自然災害損失的能力。作者簡介 1995年在防災、減災、應急研究方面有所突破,2000年提出“非工程減災”理論...
4.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全面展開 創建21個國家級、74個市級、144個區級地震安全示範社區,6處國家級、10處市級、46處區級防震減災科普基地和35所市級、54所區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建成地震與建築科學教育館。製作數批有針對性的防震減災...
該海洋減災分中心是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的一個分支機構,由中國科學院所屬的海洋研究所聯合組成。它的掛靠單位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分中心的現任主任是樂肯堂研究員。該分中心的宗旨和任務是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在海洋減災中的綜合優勢,...
防災減災科學與工程(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基本修業年限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專業定義 防災減災科學與工程主要研究氣象災害產生的機理和自然規律、衍生災害的探測、預警...
加強減災科學研究,加速減災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災害管理現代化,廣泛套用高新技術,提高了減災科技效益和綜合減災能力;加強減災宣傳教育,普及減災知識,進行減災培訓,有效地增強了全民減災意識,為深入開展減災工作打下了基礎。5.加強法制...
防震減災微科普 《防震減災微科普》系列叢書(第二、三、四輯)共3冊,由山東省地震局編輯,濟南出版社出版。所獲榮譽 2022年1月28日,入選2020年度全國優秀科普作品 名單。
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向社會推送百部科普精品,新增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50個、示範學校500所,培養300餘名國家級和省級防震減災科學傳播師等發展目標。《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防震減災科普的5項主要任務。一是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
為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現提出以下意見: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民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堅持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
科學劃定防災分區,實施分級管理,形成規劃指引和差異化的資源配置導向。強化關鍵要素布局。重點針對洪水、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全力滿足應急情形下避難、休憩、供給等需求。完善空間規劃銜接,落實城市綜合防災減災部署。打造空間治理格局。強化...
《國際減災十年》是聯合國為減輕自然災害而制定的1990-2000年的科研與行動計畫。當今世界上人類面臨著自然災害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地震學家普勒斯呼籲科學家和各國政府,學術團體於本世紀最後十年在世界範圍內開展減輕災害工作。該計畫...
建設綜合防災減災科學儀器設備和研究實驗基地、科學數據和文獻資源共享服務網路、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台等防災減災科技條件支撐系統。建設國家野外站網、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強國家災害風險科學重點學科建設和科普培訓基地...
其他地區也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做好相應工作,切實保證防震減災管理責任得到落實。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以對黨、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充分認識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和長期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
從認識地球、認識地震、預防地震、地震避險與救援等方面,深入淺出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將防震減災知識以“四字韻文”的形式,聲韻和悅,朗朗上口,易誦易記,並襯托以圖片,圖文結合,簡潔通俗,易學易懂,具有很強的科學性、知識性、藝術...
10月13日是第34個國際減災日,主題是“共同打造有韌性的未來”。發展歷史 國際減災十年是由原美國科學院院長弗蘭克·普雷斯博士於1984年7月在第八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提出的。此後這一計畫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聯合國分別...